山西省太原市老年體協參加體育鍛煉的項目主要為太極拳、廣播操等,每周鍛煉7 d,每次1 h以上,鍛煉強度屬中低等,大部分鍛煉者主體感受為呼吸、心跳加快,微微出汗,符合我國對體育人口的判定標準。本文借助2014年全國第四次國民體質監測工作太原市監測點的平臺,搜集太原市部分老年人在身高、體重、肺活量、坐位體前屈、握力、閉眼單腳站立、選擇反應時的7項測試指標,將老年體協人群與非老年體協人群的測試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研究并分析老年體育人口的體質現狀,從而為太原市及山西省相關部門提供理論依據和數據基礎,同時填補太原市歷年來對老年人體質關注的空白[1-3]。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太原市60~69歲的老年人599名,其中老年體協198名,非老年體協401名。
1.2 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根據本論文研究需要,以“老年體質”、“體育人口”、“體質監測”為關鍵詞在中國期刊網、維普網、中國知網檢索有關市民體質監測的相關文獻。
1.2.2問卷調查法一律采用國家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山西省體育科學研究所統一發放的《數據登錄書》作為每位受試者測試時的專用。
1.2.3數理統計法搜集測試完成后的《數據登錄書》,通過《國民體質監測評價軟件2003》的錄入,數據導出后根據體育統計學原理與基本要求,利用 Excel2003 軟件在計算機上進行常規統計學分析處理。
1.2.4對比分析法對198名老年體協人員受試人群與401名非老年體協受試人群的監測數據進行方差分析,研究兩種人群在體質上的差異性和規律性。
1.2.5體質測試法太原市國民體質監測隊測試人員26名,含山西省體育科學研究所督導一名。
2 結果與分析
2.1 老年人體質達標率分析【1】
由表1可見,老年體協達標率為99.1 %,非老年體協人群達標率為92 %,老年體協不合格率低于非老年體協人群7.1 %,其中老年體協人群中優秀率和良好率分別高于非老年體協人群29.2 %和9.2 %。
2.2老年人身體形態比較與分析【2】
身體形態指標主要由身高和體重兩個指標構成,在我國國民體質監測中用“身高標準體重”指標來評價人體形態發育水平和營養狀況及身體發育勻稱程度。身高標準體重是指身高與體重兩者的比例應在的正常范圍,他根據個人的身高和體重一定的比例關系反映人體的圍度、寬度和厚度以及密度。對身高標準體重的評分為:體重正常者,5分;超重或較低體重,3分;肥胖或營養不良,1分。由表2看出,經常參加健身活動的老年體協人群與非老年體協人群的“身高標準體重”沒有顯著性差異,說明老年體協的健身活動對改變老年人的體重意義不大,對于是否能夠改變身體成分,肌肉百分比等因素,還需繼續研究。
2.3 老年人身體機能比較與分析【3】
國民體質監測中采用肺活量作為評價老年人身體機能的指標。肺活量是指最大深吸氣之后,再做最大呼氣時所呼出的氣量,是用來評價呼吸系統功能。由表3可見,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肺活量呈逐漸下降趨勢。兩種人群相比,老年體協人群的肺活量顯著高于非老年體協人群,p <0.05,差異顯著。說明參加老年體協中的健身活動能夠增強機體的肺活量,提高老年人的呼吸系統功能。
2.4 老年人身體素質比較與分析
2.4.1老年人坐位體前屈平均值比較分析【4】
坐位體前屈主要反映受試者軀干、腰、髖等部位關節、肌肉和韌帶的神展性和柔韌性。由表4 可見,男性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呈下降趨勢,女性老年人隨年齡的增長略有上升。兩種人群相比,老年體協女性均顯著高于非老年體協同年齡段女性,p < 0.05,差異顯著;老年男性則不明顯。說明參加老年體協中的健身活動能提高女性坐位體前屈水平,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身體柔韌性。
2.4.2老年人閉眼單腳站立比較與分析【5】
閉眼單腳站立是測定人體神經系統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的指標,也用于評價位置感覺、視覺與本體感覺之間的協調能力。中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神經系統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也會逐漸減退,而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會保持相對穩定,或者減退的速度較慢。由表5看出,除老年體協中女性人群外,老年組閉眼單腳站立的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兩種人群比較,除60 ~ 64歲年齡段老年體協女性閉眼單腳站立時間高于非老年體協同齡組,p < 0.05,差異顯著;其他年齡段無顯著差異。說明老年體協中健身活動對老年人平衡能力和協調控制能力的提高沒有顯著效果。
2.4.3老年人選擇反應時比較與分析【6】
選擇反應時是測定人體神經肌肉系統的反應和動作的綜合能力指標,中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反應速度也會逐漸減慢,選擇反應時也是衡量中老年人衰老程度的一個指標。由表6看出,除老年體協男性人群外,老年人隨著年齡的提高,選擇反應能力呈逐漸下降趨勢。兩種人群比較,老年體協中全部男性和女性均高于同年齡段非老年體協組,p < 0.05,差異顯著。說明老年體協中健身活動對延緩大腦衰老,提高老年人神經系統的反應能力和動作的判斷能力有明顯效果。
2.4.4老年人握力比較與分析【7】
握力反映受試者的前臂、手腕、手掌部等肌肉力量,同時也是反映肌肉總體力量的一個重要指標。由表7可見,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握力均呈現下降趨勢。兩種人群比較,除65 ~ 69歲男性老年年齡組外,老年體協與非老年體協同齡組男女均有明顯差異性,p < 0.05,差異顯著。說明老年體協中健身活動對老年人上肢肌肉力量的提高具有顯著效果。
3 結論
1)老年體協人群中優秀率和良好率分別高于非老年體協人群29.2 %和9.2 %,不合格率低于非老年體協人群7.1 %。
2)老年體協人群與非老年體協人群在身體形態上無顯著差異,說明老年體協的健身活動對改變老年人的體重效果不明顯,能否體成分改變還亟待研究。
3)老年體協的健身活動對提高老年女性人群的身體柔韌性(坐位體前屈)效果明顯,對老年男性效果不明顯。
4)老年體協的健身活動對提高老年人肺活量、神經系統反應能力(選擇反應時)和握力均有顯著效果,對運動平衡能力(閉眼單腳站立)的提高效果不明顯。
參考文獻
[1]江崇民. 國民體質測定標準知識問答 [M].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07.
[2]山西省體育局. 2010年山西省國民體質監測報告 [M]. 太原: 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4.
[3]王路德. 體育統計方法與運用 [M]. 北京: 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