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體育論文 > > 清末至今我國學校體育教學模式變遷
清末至今我國學校體育教學模式變遷
>2023-06-24 09:00:00


為了深化我國的體育教學改革,建立更科學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本研究使用歷史追溯法,疏理百年來我國體育教學模式的發展狀況,理性地分析歷史和當今體育教學模式的合理成分、積極因素和進步之處,在不斷的學習與探索過程中,為重新建構我國新的體育教學模式提供良好的經驗,并在各個不同時期的教學模式發展中取長補短、揚長避短,促使我國體育教學模式不斷變革。

一、清末時期的體育教學模式

(一)軍國民教育是“兵式體操”的思想基礎

《癸卯學制》是清末時期洋務派效仿日本學制的產物,受日本軍國民思想的影響,《癸卯學制》規定各級各類學校都開設體操課。1906 年,清政府學部擬訂了五條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逼渲?,“尚公、尚武、尚實”是“中國民眾之最最缺,而亟宜針砭以圖振起”。清政府學部在《學部奏請宣示教育宗旨折》中表明:所謂尚武者何也?東西各國,全國皆兵:自元首之子以至庶人,皆有當兵之義務……。實由全國學校隱寓于軍律,童稚之時已養成剛健耐苦之質也……。由此可見,從《癸卯學制》開始,我國的普通學校具有明顯的軍國民教育思想。受這種思想的影響,出現了“兵式體操”體育教學模式。

(二)“兵式體操”的實施狀況

史學研究者認為中國體育教學誕生的時間應從《奏定學堂章程》(即《癸卯學制》)頒布時的 1903 年算起。其實,從 1840 年起,就有洋務運動者、維新運動者主張向西方學習,辦報刊和組織學會活動,宣傳新思想,開辦新式學堂。有些官員還開辦了公立學堂,如 1895 年,天津海關道的盛宣懷開辦了天津西學學堂;1897 年,盛宣懷又在上海開辦了南洋學公,這是一個大、中、小學俱全的學校;1898 年,總理衙門籌辦京師大學堂,下設高等小學和中學;1901 年,杭州府設立了杭州府中學堂。在這些設立的學堂中,有些早已開設了體操課。1899 年,湖廣總督張之洞明令把體操列為學堂課程。此時,在湖北和廣東的美、英教會學堂中也開設了體操課程。因此,清政府下令廣泛設立學堂,制訂《癸卯學制》,實行教育改革和開設體育課,此時的體操課雖然已經是教育的形式之一,但是由于缺乏受過專門訓練的體育教師和系統的教學研究機構和專業人員,所以體育教育難以形成科學、系統的教學模式。

二、民國時期的體育教學模式

(一)軍國民教育阻礙了體育教學模式的發展

民國時期,體育教學基本上沿襲了清末的普通體操和兵式體操的教學模式。這種沿襲與國內外形勢及民國初期第一任教育總長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有很大關系。1914 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15 年日本向袁世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怒,大規模的愛國主義運動開展起來,具有強烈愛國主義精神的教育界人士紛紛提出:“加強軍國民教育,加強軍事訓練,加強體育教育,實行全民皆兵,以挽救國家危亡?!痹谶@個時期,中國民眾的軍國民教育思想達到了高潮。這一時期有兩份文稿體現了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對體育教育模式的影響。蔡元培發表的《對教育方針之我見》一文,表達了他在那個時期的教育思想,他將教育分為五個方面:“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彼慕逃枷脒€體現在將體育列入了軍國民教育的組成部分,其目的是實現全民皆兵。他認為,體育具有增強體質和培養意志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雖然他認識到軍國民教育與社會主義思想是背道而馳的,但是由于中國當時險惡的國際環境,仍然需要采取軍國民教育。1915 年,在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全國教育聯合會”發表了《軍國民教育實施方案》的決議,這個決議提出了十條:小學生宜注重作戰游戲;各學校應添中國舊有武技;師范學校及各中等學校之體操學科內,宜于最后學年加授軍事學大要;中等以上學校之兵式操,宜于最后學年實行射擊;中等到以上學校體操應取嚴格鍛煉主義;各學校須注意學生體格檢查;各學校應養成粗衣淡食之習慣,施行耐寒耐暑之操作,并獎勵海水和冷水??;各學校宜設體育會;各學校宜由教職員率同學厲行各種運動游技;各學校應表彰歷代武士之遺像,隨時講述其功績。

這些軍國民教育的內容及有關規定,反映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軍國民教育思想在中國民眾中達到了高潮,也可以看出當時的國民政府把軍國民作為軍事訓練的代名詞,影響了體育教育和教學模式的發展。

(二)廢除了“兵式體操”,建立了“三段式”教學模式

辛亥革命后,封建教育和軍國民教育思想受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沖擊,取而代之的是美國資產階級實用主義教育學說,一批從美國留學回國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師成為教育改革的主力軍。1919 年,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來華講學;1921-1923 年間,美國學者孟祿、推士、麥柯爾等人先后來華講學,這些實用主義教育思想比較適合當時我國的國情,在我國的教育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1921 年,在《第七屆全國教育聯合會》會議上,有十一個省提議改革學制。

1922 年 11 月,教育部公布了《學校系統改革令》(簡稱《改革令》);1923 年 9 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學課程標準綱要》(簡稱《綱要》)?!陡母锪睢泛汀毒V要》的公布,不僅形成了小學 6 年、初中 3 年、高中 3 年的新學制,也使學校體育發生了重大轉變?!度尚鐚W制》關于學校體育的規定:“體操課”改稱體育課,加授了生理和衛生知識,規定了總課時和學分,完善了教材體系(如體育課以田徑、球類、游戲、體操為主),提出了課程目標,廢除了“兵式體操”的體育教育方式,推行了有生理學依據的“三段教學法”體育教學模式,把一堂體育課分為準備運動、主運動、整理運動三個階段。從此,體育教學研究的摸索階段開始了。

三、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體育教學模式

(一)多種教學模式的創立是新體育教學模式的基礎

20 世紀 50 年代前后,前蘇聯有大批的教育家和學者致力于教學論研究。他們認真研究了從烏申斯基到凱洛夫的傳統教育思想,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和實驗,逐步打破了以灌輸知識為主的教學方式,創立了大量的新教育模式。這些教育模式可歸納為四大類:第一類是認知發展的教學模式,如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學模式”、贊可夫的“一般發展教學模式”、奧蘇伯爾的“有意義接受教學模式”;第二類是整體優化的教學模式,如巴班斯基的“最優化教學模式”;第三類是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如布魯納的“發現式教學模式”、蘭木達的“探究—研討教學模式”;第四類是非理性主義的教學模式,如洛扎諾夫的“暗示教學模式”等。這些教學模式既是各學科共有的,也是這些教育家和學者的系統教育思想的組成部分。1950 年以后,對我國教育影響最深的是凱洛夫的教育思想體系,他的教育思想體系以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為理論基礎,他提出要根據人的認知過程進行教學,這種過程分為感知—理解—鞏固—應用四個階段。這些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學模式的誕生,不僅是各學科的共同財富,也是創立新體育教學模式的基礎。

教育部于 1953 年和 1958 年分別組織了兩次培訓班,聘請前蘇聯專家為我國培訓一批“體育理論”的學科人才。前蘇聯專家除了帶來了體育教學的新理論外,還傳授了一些實用的體育教學方法,如“重復練習法”、“間歇練習法”、“循環練習法”、“完整練習法”、“分段練習法”、“變換練習法”、“負重練習法”等。經過幾年的實踐運用后,這些體育教學練習法編入了 1961 年我國出版的第一本《體育理論》教科書中,雖然這些教學方法還不能稱其為教學模式,但是為我國體育教學模式研究奠定了基礎。

(二)體育教育模式研究的興起

20 世紀 60 年代以后,教育模式研究逐漸在教育領域的各個學科中開展起來,“系統學習”、“掌握學習”、“程序學習”、“范例學習”、“發現學習”、“暗示學習”等教育模式分別在各學科中進行實驗和研究。隨著課程改革和學科發展,新的教育理念、教學思想和教育科研成果不斷出現,還構建了運動訓練、課外活動、課間操等許多體育教育模式,它不是針對某一節課,而是針對某一個教育領域而構建的,如“兩課、兩操、兩活動”、“陽光體育”、“體教結合”、“體育俱樂部”、“大課間活動”、“體育社團”等。

“四段分組輪換教學法”是體育教學中一種先進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體育教師只有具備了對學生身體全面發展和鍛煉的觀點,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具體教材與教法為內容,才可能達到體育教學的真正目的。

“四段分組輪換教學法”出現之后,體育教學模式出現了多種教學模式并存的局面。其中,分段式體育教學模式的優點在于: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按照體育學科的邏輯系統、學生身心活動規律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使學生掌握較為系統的體育技能和技術。其缺點是:較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教學過程中制約了師生相互作用的能動性,影響了教學過程的科學化進程。但是,分段式體育教學模式能在我國學校體育領域中歷經 60 多年的發展,以“常規教學”的形式流傳下來,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占有主要地位,并被廣泛地運用和研究,就是因為它具有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導和以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等多種學科理論為實踐基礎。之后,一些城市教育研究分管部門為了規范“常規體育教學”,制定了統一的體育教學備課本,規定了分段式體育教學模式統一備課的格式和要求??傊?,分段式體育教學模式在我國體育教育模式發展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四、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的體育教學模式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原有的以前蘇聯體育模式為主體并以競技運動項目為教材而編排的體育教學體系受到了嚴峻的挑戰。許多學者提出了不同的體育教學模式,為體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窃凇扼w育教學》與《中國學校體育學》雜志上(不包含重復部分)的教學模式主要有“:三基型教學模式”“、一體化教學模式”、“并外型教學模式”、“分層型教學模式”、“元認知—反饋強化教學模式”、“一主多選教學模式”、“輻射教學模式”、“知識教學模式”、“情感教學模式”、“故事化教學模式”、“游戲教學模式”、“一主自選教學模式”“、必修+選修教學模式”“、合作學練教學模式”、“中專教學模式”、“動養之道教學模式”、“AB 型教學模式”、“指令式教學模式”、“嘗試錯誤教學法的基本模式”、“小社區教學模式”、“體育課教學模式”、“專題設計探討特定目標模式”、“傳授知識技術模式”“、自主設計、自我練習學習模式”、“分隊訓練—提高模式”、“大課—小班—選擇模式”、“體育課外活動單元化活動模式”、“三種不同教學過程的三種不同的教學模式”、“三段式教學模式”、“五段式教學模式”、“板塊式教學模式”、“十段式教學模式”“、體質教學模式”“、技能教學模式”、“快樂體育模式”、“成功體育模式”、“主體性教學模式”、“發現式教學模式”、“小集團學習教學模式”、“主動學習教學模式”等。

2001 年的全國基礎教育改革掀起了空前的研究和探索教學的高潮,也使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模式有了更多的認識,形成了多種模式并存和發展的局面,如“分段式”、“程序式”、“情景式”“、探研式”、“集體式”“、合作式”、“啟發式”、“主題式”、“接受式”和“綜合式”等多種體育教學模式并存。

從以上門類繁多的新興體育教學模式新名詞中可以看出,體育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高層次研究受到廣泛關注。

學者們認識到,理論研究的終極目標是指導體育教學實踐,理論研究必須與實踐研究相結合。尤其是有關中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將會更加受到重視,也是未來體育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

縱觀我國學校體育教學模式的發展歷程,民國時期及之前,我國學校體育教學模式以“兵式體操”為主;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學校體育教學模式多種模式并存;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我國學校體育教學模式迅速發展壯大,不斷在理論與實踐之間尋求科學的整合。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學校體育教學模式的發展是在曲折中前進,它的發展為學校體育課程改革提供了科學的、創新的、合理的、實用的、可操作性的實踐平臺,促進了學校體育教學向著更深、更廣的層次發展。

參考文獻:

〔1〕熊川武.教學模式實質說〔J〕.教育研究,1993,(6).
〔2〕邵偉德.體育教學模式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