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課件的涵義
課件\\(Course ware\\)是在一定的學習理論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的,反映某種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的計算機軟件.
課件實質是一種軟件,但它與必須課程內容有著密切聯系,以多種媒體的表現方式\\(視頻、音頻、動畫\\)和超文本結構制作而成的,使呆板枯燥的各種知識點變得形象生動,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課件的制作過程就是課件的設計者把自己對于教學的想法,按某一思路設計制成的直接用于課堂教學的成型軟件,其內容應涵蓋教學目的和要求、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實現的教學策略、教學的順序、控制方法等;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設置場景和難度,以激發學習動機,強化學習刺激的學習評價信息等.
2 課件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存在的缺陷
課件的優勢在于資源的豐富性和學習的自主性,尤其是現在網上資源很多,獲取也較方便,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由于課件自身的原因,不管多優秀的課件,在教學實踐中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如:\\(1\\)課件是軟件設計者教學理論水平與教學設計方法的具體體現,具有個性化、整體性,但一個或幾個學者的智慧很難做到至善至美;\\(2\\)課件取來即可使用,功能相對完備,但課件制成后不能重新組合和再加工,很難滿足師生們某一個教學階段的實際需要;\\(3\\)課件制作往往根據所選定的某版本教材,對內容有沒有非常清晰地進行整理?一旦教材版本更迭,課件由于無法及時修改,很難適應新的教材.這樣看來課件不過是"用計算機程序描述"的教案,根據教案制作的課件也就保留了教案的基因,必然具有封閉、不可移植的特征,所以課件只為制作者專用罷了,缺乏靈活、能移植、能重組的特點.
3 積件理論的提出及其特征
積件\\(Integrable ware\\)是構成課件的基本教學元件,基元性和可積性是積件的核心特征.基元性是指能構成課件的具有一定功能的、不宜再分解的、最小的基本教學元件;可積性則是指這些基本元件能夠靈活地組合集成為更大的、具有更多功能的教學模塊.基元性和可積性為生成課件提供了有效的保證.積件的集合便構成了積件庫,而對積件進行分類、存儲、管理、生成和組合使用處理的軟件環境\\(即積件組合平臺\\)則構成了積件系統.
積件的特征即是積件的優點,主要有:\\(1\\)積件與使用哪個版本的教材無關.積件的分類線索是按知識點為依據,不管使用哪個版本的教材,課程排列的結構怎么改變?積件化的課件都可以被師生們靈活地運到于某個階段的教學實踐之中;\\(2\\)積件具有基元和可積的特點.積件將課程中的知識點細化,一直細化到單個的知識點,這樣在將來具體的使用過程中,其重組的可能性就愈大;\\(3\\)積件注重師生的主體性.積件把教學指導思想、教材教法和基本互相相結合的權利賦予老師和學生,積件化了的課件成為教生的工具,重組性高度靈活,真正做到以積件的不變應對教學實踐的萬變;\\(4\\)積件具有易學易用的特點.對于一般老師,可借助目前比較成熟的應用軟件,如 PowerPoint,大部分人半天就可以基本掌握.\\(5\\)積件具有開放性和自我繁殖能力.積件中的基本知識點與教學設計、設想,都是以基元方式錄入積件庫中去的,不管何時、何地、何人只要按信息標準與入庫規范,都可以將最新的信息和自己的作品添加入庫,供他人瀏覽使用或評閱.
4 積件理論在運動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積件庫的開發在學校一級就可實現,一般由熟悉計算機應用軟件的教師和學科教師一起合作就可以編制.運動生理學積件有兩大部分組成:\\(1\\)運動生理學積件,包括多媒體資料庫、資料呈現方陣庫、教學策略庫等;\\(2\\)工作運行平臺,類似于 PowerPoint、Authorware 等的計算機應用軟件.
具體制作一個運動生理學積件式課件有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分析準備階段.分析準備是多方面的,準備包括電腦操作技術和軟件開發人才和有先進教育教學思想和豐富的學科教育、教學經驗的一線運動生理學教學的教師和專家,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和他們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對教學內容進行仔細劃分,只有劃分得足夠的基元化,在教學實際運用中才能更好地取舍和排列,充分發揮教的創造性,體現出他們不同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特點.
具體做法:將原有的掛圖、插圖、幻燈片、X光片通過掃描儀、數碼相機轉換成 JPEG、BMP、GIE 等文件格式,將原有的實驗設備、實驗設計,通過數碼攝像機拍下,再分類入庫.也可直接購買和網上收索外單位電子教材,但必須進行加工,照搬別人的整個課件和教學錄像片顯然是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
比如,醫學院校的人體生理學課程的某些基礎內容,其基本原理、對某些理論的闡述與運動生理學課程是基本相同的,加以選擇,即可納入積件庫,為運動生理學課程重組使用.
第二步:設計.現常用軟件有多媒體制作軟件Authorware、Flash 等,通過"插入對象"、"控件工具箱"、"宏"等功能;還有文本處理軟件 Word,Pose\\(r三維動畫制作\\)等.參與制作人員按照預先要求將設計所需的聲音、圖片、視頻、文本文檔等內容分別收集到相關的文件夾中,這些信息整合中還包含習題庫的歸類、學習庫的劃分、教學互動塊的結合等信息的組合.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應注意各個模塊的設計必須保持風格一致,嚴格按照腳本進行設計,在保證課程內容表達準確的同時,盡可能追求人機界面友好、生動活潑,讓使用者耳目一新.
第三步:運行與更新.積件庫不是簡單的素材庫,而是對素材進行有機整合后的"微型軟件庫".積件庫的運行需要一個平臺,該軟件的優劣直接決定了積件的體系和質量.把教學內容按知識點和文件類型進行分類,可以利用樹形結構進行存儲,并利用內部數據管理系統建立數據庫.然后模擬上課的情形多次運行,檢查錯誤,如在運行中出現亂屏等情況,及時進行調試和修改.
5 結語
積件理論克服了傳統教學中教師以教材為中心,以單一的多媒體課件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不足.積件理論的發展豐富了課件的內容結構、開發方式與教學模式,積件是以某個知識點為中心的教學片段,是階段性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體.
在積件系統支撐下,教師可以從教學需要出發,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靈活機動地組織教學,也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選擇性學習和多角度理解,產生更好的教學價值和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