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傳統文化里比較早的教育就是博雅教育,漸漸地轉變成支配性的教育理念。經過認真地研究找到博雅教育里體育教育的內涵和意義,不但可以給學校體育教學和課程領域的理論創新提供思想的后盾,還能夠指引目前體育教學的變革和創新。
一、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的英文就是“liberal education”,它的阿拉伯語表示就是“arties liberals”,希臘語的意思是“eleutherion epi-stemic”,它所表達的就是一種教育信念。博雅教育在古今中外的學者中間有不一樣的定義,如我國向洪學者曾經這樣說:“博雅教育就是以人為本,推行教學民主,促進人的全面進步?!彼膬群褪亲⒅匕l展人的理性教育,發展完整的“人”,包含了培養健全的人格和陶冶情操;外延就是超越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提升更加廣闊的融合水平。博雅教育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教育范圍,包含了理想與現實、現代與傳統的比較繁雜的關聯,具有差異性。因此博雅教育不但被認為是影響較遠的西式教育,還被認為是連續進步的西方教育活動。綜上所述,博雅教育的“博”指的是知識的淵博,注重人的發展;“雅”指的是舉止和境界的文雅。
二、博雅教育里的體育意蘊
\\(一\\)體育的教育本質
博雅教育里面的體育包含在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過程中,它是教育的核心構成成分,不是達到某種目的的方式,是自信的、高尚的、符合德行的、實用的。因為體育可以提升人的身體素質,在某種意義上說它是實用性的技能,能夠促進人們創建較好的品德和人格,博雅教育達到通識教育層面就會有廣泛的內容,包含了體育教育。體育是服務于基本常識、技能和狀態的,它不是專業的、職業的教育,它的終極目標就是養成健全的個人和公民。目前我國推行的素質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和博雅教育有相同的地方,這里面的體育教育是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的,不只是為應付考試而創建的,因此沒有過分地提到實用性??傊?博雅教育里的體育不是專業的科目,不具有高難度的鍛煉技藝,沒有建議創建專業的體育學校,也沒有專業的體育人員。體育是以鍛煉健康的身體為主要目的的活動,是鍛煉完美人格的方法和手段,它的目的和方法是一樣的,博雅教育自始至終都把人作為基礎,把培養全面的人才作為最終目的。因此體育的教育根本就是教育性,是鍛煉優質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博雅教育宣傳了廣義的體育,并不是狹義層面的體育。
\\(二\\)體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在西方博雅教育里體育學科比較受關注,是四大主題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古希臘國家體育占有比較高的位置,還把奧林匹克運動會當做古希臘體育活動的最高活動,這就表明雅典和別的國家對于體育的關注。在博雅教育課程安排上,體育是比較關鍵的科目,是一定要學習的科目,在古希臘時期它的地位就比較穩定了,這為后來的體育學科劃分和構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還為體育專業化進程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博雅教育倡導人的自由,體育的出發點并不是具體的任務訓練,而是激發人們對于前景的預想,鍛煉人的人性觀念。因此體育關注的對象是人文培養,增強學生的身心發展,依據學生的需要來安排體育教學的內容,真正地實現自由、全面的進步。
\\(三\\)體育教育的文化內涵
體育的總體教育和核心價值觀不單單是普通層面的健康問題,是文化內涵的問題,是本體論問題,關系著人生境界、生存環境和發展的未來。博雅教育的主要內容就是體育,在博雅教育的理論里,它的核心觀念就是“和諧”,是人的品德、智力和身心的多方面進步。博雅教育提倡學校教育要把身心發展和鍛煉等同起來,它認為紳士的特點不單單是學習修養,還要包含品德、禮貌和才藝,有品位的紳士一定要有品德,他們雖然有學識但不是學究。博雅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體育,體育是在博雅教育的運動中創建起來的。
三、博雅教育對我國學校體育改革的影響
\\(一\\)改變我國學校體育教育理念
我國的體育教育變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觀念上還有許多盲區,例如體質核心論、偏重基本知識、技能和技藝的培養、競爭教育等等。學校的體育教育變革要把創新意識作為突破口,博雅教育包含了大量的借鑒資源,博雅教育的核心就是它的教育性,然而受社會環境和應試教育的制約,我國學校體育教育不能較好地反映出這樣潛在的規律。對于我國學校體育發展的目前狀況來說,小學和初中的體育教育只是單純地增強體質;高中的體育教育受高考的制約,要么就是進入高校的助手,要么就是別的學科的課程替代品;高校的體育教育沒有把博雅性和專業性進行區分,這就會造成不能明確地了解培養方向。通過上面的描述我國學校體育教育不是全面培養人的活動,只是把人的主觀意識當做教育的出發點。所以學校教育的變革方向要進行整合,遵守人的身心發展潛在規律,回到以人為本的發展道路上來。學校的體育教育一定要提倡博雅教育的價值追求,把體育的核心移到人的身上來,達到自身的多元化發展要求。體育不是簡單的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也不是幫助升學的手段,應該是把教育性、娛樂性和實效性集中在一起,宏觀上講,學校教育要把人當做核心,面向培養人、發展人的方向邁進。
\\(二\\)提高學生的素養
對于體育教育進步來說,素質教育是學校體育教育的核心表現,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目前的體育教育中的真實反映;對于學校體育來說,博雅教育就是培養擁有體育素質、高尚道德品質和良好修養的自然人。博雅教育的育人觀點和目前我們推行的素質教育理念是一致的,要把博雅教育的育人理念推進到學校體育改革的進程里,高中和大學的體育實踐和育人的理念有一些差距。例如學校強制學生參加各種競技比賽,試圖取得高分來提升學生的錄取比例;學??桃饨M織成績較落后的學生報名體育特長培訓從而低分錄取;高等學校把競技體育比賽成績作為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希望采取這些方法來促進就業率的提升等等。所有的育人理念都會造成學校不注重人文教育,沒有把健康的人性發展當做教育的出發點,更別說是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讓學生全面地進步。所以學校體育要摒棄職業性、功利性,注重人文性和素質性的培養,學校體育還要關注人文思想,組織對應的教育方法和內涵,給學生傳授體育方面的知識,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促進學校體育教育個性化發展
博雅教育讓我們了解了學校體育的基本內涵就是體育文化,它注重科學性和人文性、提升性和樂趣性、競技性和健康性、博大性和雅致性的有機融合。然而目前的學校的缺陷制約了學校體育變革的速度。普通學校和專業學校的體育文化特點不突出,互相間的模擬,有的學校不能把所在的時代、社會背景和自身特點進行有機的結合,不能做到個性與共性的統一,妨礙了體育向著健康、積極的方向邁進,沒有辦法凸顯學校體育的特性。所有的學校都要立足傳統,敢于創新,創建出有自己特點的學校體育教育,表現出博雅教育的真正含義,學校要秉承自身優良文化傳統,探索體育教育的發展目標。學校要把體育文化融入到生活里,把體育道德、價值和情感有機地結合,以學生的文化內涵和價值觀念為表現形式,學校一定要表現出體育文化的特征,掌握好博雅教育的中心理念,把它們當做體育文化來增強。學校要有學習的態度,總結學校體育改革的經驗,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把良好的觀點和想法寄托在體育文化創建里,進而實現自己的價值觀念。
\\(四\\)促進學校體育教學創新
1.完善保障制度。博雅教育推行的時間很長,是基礎性投入的范圍,所以要有大量的財力、物力的支持。博雅教育的傳授者都是有名的專家,擁有淵博的知識和高尚的教育素質,教育的推行要有對應的教學場地和財力投入,這對于我國的學校教育保障機制完備有較好的啟迪作用。發展學校體育的物質保障基礎就是教育經費和體育場所,體育老師是發展學校體育教育的人力因素,我國的大多數學校都存在著體育場所缺失、經費匱乏、教師的素質偏低等等的情況,所以我國要加快完備體育保障機制,保證學校體育變革順利實施。國家要確定體育老師培養的方法、規模、方向等等,經過繼續教育和集中培養辦法來提升教師的素養,創建相關的體制充盈教師的隊伍。國家增加教育經費的投入,確保學校的基礎設備充足可以正常開展體育運動,國家出臺有關法規,激勵學校去使用公共體育設施,鼓勵單位、團體和個人贊助學校體育事業。
2.改革管理體制。博雅教育推行的環境要比別的教育運行的時間要久,出現成績的速度較慢,既得收益很難預測,所以博雅教育不能由個人來負擔,只能是依靠國家的力量來支撐。學校教育發展中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管理機制,它是學校體育變革的核心,因此以博雅教育管理機制為出發襯托我國學校體育的管理模式,我國的體育管理模式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舉國機制。然而這樣的機制顯現出很多的弊病,例如過分注重競技體育、體育性能單一、種類發展不平衡等等,這就會造成游離在體育和教育的體系中間,很多資源不能較好地落實。此外,受應試教育的制約,學校體育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我國民主化和社會化的進程較快,學校體育教育要適合我國國情和教育機制,博雅教育正好印證了這一觀點,在管理機制上,國家可以推行社會協同辦教育,一方面讓國家協調中央和地方的學校體育,另一方面社會協調體育資源。盡管博雅教育未能構成學制體系,但是進行了制度的設想,我國學校體育借鑒這些構想把我國學校體育教育學制創建起來。
3.健全公平機制。社會主義國家公民都是平等的,應該享受一樣的教育機會,目前我國學校體育出現了公平缺失的情況,例如體育資源在城鄉、地區間配比失衡、家庭地位造成學生升學考試體育評價失衡等等;政府對于學校體育投入不均勻,這些都會制約學校體育的均衡發展和學校體育的變革。國家要創建資源優化配置的體制,特別是在有關的政策上要有所偏頗,例如對于農村和經濟落后的地區增加體育投入的力度,平衡城鄉發展,合理配置地區間的體育資源等等。國家要在一致的體育課程標準下,允許地方進行創新性的體育教學,編纂合適的學校體育教科書。在學校體育課上,依據陽光體育的準則,讓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運動時間,任何理由都不能擠占學生的體育課時間。
4.明確教學目標。培養人的理想人格是博雅教育的目標,由此可見,學校體育的目標就是要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不是經過體育鍛煉讓學生掌握某項技術或方法為以后職業服務,這對于我國的學校體育教育教學目標確立有很重要的作用。過去學校體育教育的教學目標就是增強體質、增進健康,表現出體育教育首先要關心學生的健康,不注重體育精神的培養。所以學校體育變革的目的就要借鑒博雅的體育精神,不但要增強學生體質還要鍛煉學生熱愛體育的激情,讓他們對于體育產生濃厚的興趣。初中的學生要了解一定的體育技能,在基礎體育的層面上開展非競技的體育運動;高中期間的學生要養成體育專長,熱愛體育運動,養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大學期間的學生要注重理論知識的掌握,選修一項優勢體育運動項目進行學習,為以后一生的體育運動打下較好的基礎。
5.創新教學方法。博雅教育的教育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人們能夠在公辦的學校和私立的學校接受較好的教育,也可以經過社交和游學的方法來學習知識。借鑒博雅教育的培養人才模式、體育授課方式等在基礎教育的期間使用傳授的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老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從小就可以加強身體鍛煉,培養優良的品質,得到較好的體育素質,為較好的學習其他學科打下良好的基礎。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激勵學生自主設計教學方式,鍛煉學生的創造素質,讓他們可以自主地去學習體育技能。與此同時,關注體育結果的有效評估,讓學生養成體育價值觀,在關注體育老師的專業素養的時候,還要加大跨行業的技術鍛煉,讓每一個體育老師都有幾項專業技能,構成一專多能的高水平教師隊伍,讓他們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提高學生熱愛體育的激情。
博雅體育教育的思想和核心價值觀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可以較好地促進學校體育教育改革。博雅教育的身體健康和體育精神共發展、全面發展和個性培養相統一的理念對于目前學校體育教育的觀念變革、創新制度等都有較好的推動作用,我們要借鑒博雅教育的優點。
參考文獻:
[1] 吳妍.西方自由教育的流變與分化———政治哲學視閾的自由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09:31-32.
[2] 孟凡會;張銳;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3\\)49-51.
[3] 易劍東.中國體育體制改革的邏輯基點與價值取向[J].體育學刊,2011\\(1\\):14-25.
[4] 顧德祥.新時期體育教學的多維價值探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10\\):145-147.
[5] 馬成亮,王文清.學校體育改革中幾種教育思想的比較研究[J].山西農業人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8\\):67-69.
[6] 沈文欽.近代英國博雅教育及其古典淵源———概念史的視角[D].北京大學,200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