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30 多年來,我國的各類高等職業院校由小到大,門課逐漸齊全,教學不斷完善,在教育部門的正確指導下,經過這么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規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規劃 (2011-2015年 )》提出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主要目標 :
2015 年達到 1390 萬,2020 年達到 1480萬。這是一個相當大的受教育群體,從這個目標數據中可以看到女生的數量也會是龐大的。針對這樣一個龐大的受教育群體,她們的體育學習和教學應受到的重視和關注。
研究對象 :濰坊科技學院 12 級 100名女生、13 級 100 名女生
1. 高職女生體育學習現狀
1.1 女生在體育課中的學習態度
通過我院 200 名女生自評上體育課的態度情況調查發現 :多數學生對體育課的態度不夠認真,原因在于多數被調查的學生認為課上教師統一安排時間多,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少 ;體育課開設的項目競技性較強,缺乏娛樂性和休閑性 :教師采用的教法、組織形式等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
通過對教師的訪問發現,多數教師的評價認為女生對上體育課的學習態度都一般,因此導致體育課堂的學習氛圍不好。其實這也是他們在教學中能夠親自體會到的,在這里面,還是有一部分學生上課是很認真的,結合目前的高職現狀,能夠說明一般的女生還是抱著不是很強烈的學習態度,隨意性強
1.2 女生在體育課的學習動機分析
調查結果發現大多數女生選擇“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和選擇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這是女生對體育課的大致認識。也有少部分選擇應付體育考試,這一部分的學生希望通過體育課的學習,順利通過考試。個別選擇為了好玩學生人數,我院女生的體育學習動機還是比較明確的。她們認為體育鍛煉是有效的,而且這種意識水平比較高,這對她們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具有促進作用。
1.3 女生體育課到課率
到課率是一個學生體育學習態度和積極性的最直接的表現,通過對濰坊科技學院體育教師的交流發現上體育課時女生的到課率基本較高,除非個人原因(如來月經身體不適,或者臨時有事生病請假)以外來上課的女生基本到課率都在93% 及以上。 但也存在學校的強制性要求,體育必須修滿一定的學分,而且體育項目難度較大,如健美操等,如果不去上課則會很難跟上教師的節奏,自主學習難度高而且效果較差。 體育教師應該高度重視學生的到課率,并深刻反思他們不來上課的原因,盡量讓教學變得活潑有趣,化被動為主動,吸引學生自主前來進行學習。
1.4 課外體育鍛煉情況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大一大二女生體育課外經常鍛煉的只占 5%,有時會的占 7%,一般不會的占 73%,還有從來不進行體育鍛煉的居然占了 15%.這說明這五所高職院校的女生課外休閑時間體育鍛煉的人數少,次數少,有的甚至基本不鍛煉。
在課外鍛煉中,大多數女生選擇跑步,跑步自主選擇性強,簡單輕松,可以隨意調節,沒有高度的技巧性,無需體育器材和一定的經濟花費,因此成了女生課外鍛煉最主要的方式。選擇羽毛球占在第二位,說明羽毛球對女生很受歡迎,羽毛球輕巧靈活,不需要劇烈的運動量而能達到理想的鍛煉效果。對于舞蹈、輪滑、街舞等只有少數女生參加學校的社團進行活動。
2. 對策建議
2.1 積極培養高職女生體育學習興趣
興趣的培養對于高職女生的學習尤為重要,興趣是女生學習的催化劑,因此激發女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并使她們參與體育課,這對上好體育課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我們要根據青春期時期女生特有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克服她們害羞內向的性格,積極鼓勵他們不斷進行體育運動,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作為高職女生體育課的教師,應該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教學內容進行提煉和篩選,不斷揣摩女生的內心心理,激發她們強烈的興趣,總而言之高職體育教師必須想方設法激發女生的學習興趣,體育鍛煉從一定程度上說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因此在如何更好的激發女生體育學習的興趣方面教師一定要多下功夫。
2.2 改革高職女生的體育教學改革
高職女生的體育教學主要包括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兩個方面,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非常重要,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更是重中之重,高職女生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必須充分照顧女生的各種生理心理特點,讓她們對體育學習產生興趣,逐漸培養一種積極鍛煉的意識 ;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更應該循循善誘,讓學生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此外,高職體育教師必須通過提升自我素養,讓女生喜歡體育樂于鍛煉,教師的成功不僅在于知識的傳授,更加在于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她們的整個人生都產生積極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在學生面前做一名讓她們終身難忘的好老師。
2.3 構建公正合理的體育考核標準
體育教師在為學生評分的過程中,不能僅依靠單一的考核標準,而應根據每位學生具體的體質狀況和其他綜合因素來決定,改革體育課評分標準,每個女生體質不同,天賦不同,有的女生接受知識快,對知識容易消化,因此學習也快,而有些學生則表現的較為遲鈍,但是通過努力,也能達到很高的水平,體育評分標準應充分照顧努力程度,上課的專注度,平時表現的積極性以及個人等其他付出,以此讓標準更加趨于合理化,人性化,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讓大家都覺得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