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楊紅櫻校園小說的創作主題探究
【緒論】楊紅櫻的創作特點分析緒論
【第一章】與兒童展開心靈對話
【第二章】對兒童健康成長的由衷期待
【第三章】對教育的凝重思考
【第四章】不懈的藝術追求
【結語/參考文獻】楊紅櫻校園小說的藝術性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第二章 對兒童健康成長的由衷期待
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除了要具備好看的故事內容以及豐富的人物形象之外,還要給予孩子積極的閱讀感受。楊紅櫻的校園小說就做到了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楊紅櫻對于當下兒童的成長十分關注,在敘事中揭示成長過程規律,主要包括生理成長和心理成長。生理成長方面,楊紅櫻主要通過《女生日記》展現了女孩青春期身體的變化,包括初次來潮、身體曲線發育以及身高快速增長等方面;心理成長方面,《女生日記》《男生日記》比較有代表性,揭示了青春期少男少女豐富神秘的內心世界,例如對于異性的關注等方面。楊紅櫻在校園小說中不僅揭示了孩子的成長現象,更做了積極有效的引導,表達了對于兒童的成長期待,這種期待主要是從塑造快樂品質、培養真善美精神以及明確性別意識三個方面來表現的。
第一節 塑造快樂品質
楊紅櫻多年來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孩子擁有美好幸福的童年,經過多年摸索,她終于得到答案:讓孩子塑造快樂的品質。人活著就是為了獲得快樂,快樂不僅是一種生活狀態,更是一種生存能力。這種能力一部分來自先天獲得,更大一部分則是后天的教育與環境的熏染。因此,當下教育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培養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塑造快樂品質也成為了校園小說的重要主題之一?!懊總€人都是在經歷中長大的,我要表現成長所要經歷的內容,要教會孩子生活的觀念--快樂。我想,快樂一種品質,是一種成功--并不是生活沒有曲折,但是你的心態要快樂,要展示給別人快樂?!雹贄罴t櫻把傳遞快樂作為寫作的義務與責任。楊紅櫻希望通過校園小說告訴孩子快樂是一種品質,同時也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只有具備了快樂的性格,才能輕松淡然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
為了更好的表達塑造快樂品質的主題,楊紅櫻設置了幽默好玩的故事情節以及鮮活生動人物形象來表現。在輕松幽默的敘事中,使得小說的娛樂性達到最大化,牢牢吸引住孩子的閱讀興趣,這樣孩子才會在閱讀過后進行反思感悟,熱鬧過后領略作者的良苦用心,達到寓教于樂。
楊紅櫻校園小說中的頑童形象成為表現這一主題的中堅力量。頑童,就是活潑淘氣的孩子。頑童形象在我國的諸多影視、動漫作品中出現較為頻繁,比如三毛、張嘎、大頭兒子等,而具體的文學形象并不突出。楊紅櫻筆下的頑童形象很好的填補了這一空白。楊紅櫻筆下的頑童形象并不是完美無缺的,他們不漂亮、不聰明,甚至還是讓家長老師頭疼的“活躍分子”,但是他們都擁有一顆美好完整的童心。他們健康向上、誠實勇敢、積極樂觀,快樂是他們最大的特點。楊紅櫻圍繞這些頑童,記敘了他們身邊發生的種種快樂,包括游戲的快樂、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快樂等。這些頑童形象才真正代表了正常孩子的成長軌跡,在錯誤中不斷改正,慢慢成長。楊紅櫻認為只有快樂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人生的最終目的就應該是獲得快樂,不快樂的人生就是虛度光陰。具備快樂的能力對于孩子意義重大,只有像馬小跳、安琪兒、肥貓等樂觀積極的孩子身上才會衍生出豐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成才的必要因素,譬如《淘氣包馬小跳》中馬天笑這樣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他們的身上也少不了想象力、創造力等必要條件。楊紅櫻通過這些頑童形象,向孩子傳遞快樂的能量,教育孩子成為一個樂觀向上、具有快樂能力的人。
楊紅櫻作品中的頑童形象有很多。比如《五三班的壞小子》中米老鼠、肥貓、兔八哥等;《男生日記》中“四人幫”成員吳緬、魯肥肥、古龍飛和精豆豆;《漂亮老師和壞小子》中由肥貓等四人組成的 H4,即“壞小子組合”;在《淘氣包馬小跳》中又形成了以淘氣包馬小跳、河馬張達、廢話大王毛超和企鵝唐飛組成的鐵桿兒“聯盟”.馬小跳這一形象在眾多頑童形象中比較具有代表性。楊紅櫻塑造馬小跳的初衷就是為了表達快樂的思想。馬小跳是一個淘氣包,在學校秦老師的眼中,他是一名不省心的學生。但是他的身上有太多的閃光點,積極樂觀、勇敢善良。當他遇到困難時,他可以用輕松的心態化解。書中和馬小跳發生矛盾最多的人物就是秦老師。秦老師認為馬小跳是一個不聽話的壞學生,因此當錯誤發生時,需要在馬小跳和“好學生”路曼曼之間挑出“兇手”時,秦老師毫不猶豫的認為是馬小跳的錯;在《三種顏色的心情卡》這一故事中,古板的秦老師執意詢問馬小跳為什么沒有佩戴代表高興的心情卡,幾個回合下來,弄得本來高高興興的馬小跳變得莫名其妙的難過,幸虧馬小跳天性樂觀,媽媽的一盤大蝦就讓他重拾好心情;秦老師為了更好的管理班級,與校長商量,建議把班級里四個淘氣包分散開來,殊不知這會傷害四個孩子之間純潔美好的友誼,最后還是校長否定了秦老師這一想法 秦老師本來出自好意,可是陳舊的教育觀念反倒傷害了孩子的心靈。幸好馬小跳是一個樂觀向上的人,有什么不開心他一會兒自己就好了,減輕了受傷害的程度。楊紅櫻通過這樣一個故事,告訴了讀者具有快樂的能力對于應對生活中的諸多挫折和煩惱的意義。
第二節 培養真、善、美精神
除了主張培養快樂品質,楊紅櫻在校園小說中還對孩子進行了真、善、美的引導,引導孩子做一個愛自己,也愛別人的公民。兒童文學方面所強調的真、善、美,與文學理論中的意義有所不同,兒童文學中的“真”指的是真實不做作,張揚孩子自然的天性;“善”指的是對于人或事物的態度以及感受;“美”指的是欣賞美的能力以及相關的道德品質。許多兒童文學作家都把傳遞真、善、美作為創作的重要目標,這一創作趨勢從 90 年代至今越來越明顯,楊紅櫻也是如此。
她認為處在發展中的兒童思想具有較高的可塑性,你傳遞給他什么東西,他就會慢慢吸收,因此必須隔離人性險惡的一面,讓孩子最先接觸到人性的真、善、美,耳濡目染,最終成為其個人品質的一部分。
楊紅櫻校園小說中的“真”,主要指的是孩子美好、自然的天性,即真實不做作。她在校園小說中大力贊揚孩子純真的天性,呼吁兒童爭做有情有義的真孩子。為了表達這一主題,楊紅櫻在校園小說中設置了“真”孩子形象和小大人形象,通過這兩類對立的人物形象,彰顯了楊紅櫻注重對稱性的寫作特點?!罢妗焙⒆哟蠖纪耐旰?、純真善良,沒有成人的功利心。比如《淘氣包馬小跳》中的馬小跳和安琪兒:馬小跳不僅“頑”,更為“真”,他思考問題直來直去。比如在《轟隆隆老師》的《都是馬小跳惹的禍》中,秦老師公開課前的反復演練,竟被馬小跳公之于眾,馬小跳不是報復老師,他只是實話實說;在《小大人丁文濤》中,面對割包皮這一正?,F象,馬小跳大大方方,還積極關心同學的健康,給丁文濤提出了許多建議,卻遭到了丁文濤的嫌棄與埋怨,馬小跳不是嘲笑同學,而是真心關心。馬小跳一系列“好心沒好報”的行為背后都是一顆真誠的心。他的好朋友安琪兒也是一個天真的孩子。在安琪兒的身上發生許多“笑話”,比如為了長高給自己澆冷水,準備去找達芬奇討論油畫等等。盡管馬小跳和安琪兒看起來有點木訥,但是他們執著、善良,深受讀者喜愛。楊紅櫻很欣賞像他們一樣的“真”孩子。與此相反,出現的小大人形象,楊紅櫻就有些無奈。比如《淘氣包馬小跳》中的丁文濤和路曼曼最有代表性。他們發展速度超前,兒童的身體內存在一顆成人的心,他們少年老成、功利心強烈,可悲的是有些家長老師還引以為傲,加速了這些孩子的畸形發展。比如丁文濤,滿口之乎者也的“小博士”,為了個人利益建立起“積善銀行”,卻擾亂了班級的正常秩序。楊紅櫻在否定這些孩子心計過重的同時,也否定了“生產”他們的教育者,以及這些教育者過于功利化的教育方式。
楊紅櫻校園小說中的“善”指的是培養引導孩子建立起來同理心與同情心,做一個善良的人。楊紅櫻主要設置故事內容來表達這一主題,強調對于生命應該持有敬畏的態度。比如《小女生金貝貝》中,金貝貝對于小動物的喜愛,告訴了孩子要愛護動物;《女生日記》中的冉冬陽不僅對于好朋友梅小雅熱心幫助,在圣誕節的廣場上,對于一位素未相識的流浪者也伸出了援助之手,力量不大但卻溫暖有力;《漂亮老師和壞小子》中淘氣的米老鼠,對于需要幫助的流浪貓也伸出了援助之手;《淘氣包馬小跳》系列從書中,像《巨人的城堡》和《暑假奇遇》同樣提到了當下人的心理問題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問題。這些內容共同向孩子傳遞了善的精神。
楊紅櫻校園小說中的“美”指的是鑒賞美的能力以及當下公民應當具備的優良品質與美德,包括像尊老愛幼、愛護動物與環境、是非分明等優秀的道德品質。
楊紅櫻善于觀察、不斷總結,在個人經歷中發掘有價值的線索資料,將經驗與實際結合,創作出有價值的故事內容,進而表達這一主題。同時,故事內容范圍十分廣泛,不僅涵蓋學生的學習和日常生活,更覆蓋了社會的熱點問題,比如司機肇事逃逸、四川大地震、社會上的新新人類、尋找大熊貓等方面。楊紅櫻通過這些故事,不僅培養了孩子的美好品質,還實現了校園小說的時代性與信息性。并且,她還在敘事中與孩子探討交流社會熱點問題,開拓了孩子的視野。比如,《淘氣包馬小跳》系列中的《偵探小組在行動》中,馬小跳等人齊心協力幫助黃菊找出肇事司機,就很好的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與法律意識;《尋找大熊貓》中安排的尋找大熊貓的情節,培養了孩子的生態環保意識;另外,《男生日記》中吳緬在開頭的西藏之行,培養了孩子磨練意志、親近自然、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的意識;《漂亮老師和壞小子》中米蘭帶領孩子營救金絲猴、與壞人斗智斗勇,培養了孩子靈活做事、保護自我的自救意識 楊紅櫻將趣味性和教育性共同融合在校園小說中,教育了孩子應該如何做人。
第三節 明確性別意識
性別意識問題的確立一直是楊紅櫻校園小說中很關注的一個話題。早在《小男生杜歌飛》和《小女生金貝貝》中就展示了“男女有別”,只是比較淺顯模糊,因為該階段孩子發展不完善。到了《女生日記》《男生日記》時期,楊紅櫻開始重視對孩子進行性別意識的培養。從《女生日記》的冉冬陽,以及《男生日記》的吳緬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楊紅櫻對于女孩和男孩的正常成長狀態的理解:女孩要善良溫柔又不失主見;男孩要體質健壯、性格堅韌??墒?,近年來隨著家庭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有的孩子漸漸偏離了正常的性別成長軌道,發生了性別錯位的現象。楊紅櫻將這一現象融入文學創作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假小子戴安》和《漂亮老師和壞小子》。其中出現的“假小子”以及“偽娘子”形象,把這一現實問題提了出來,探討如何拯救這一危機,幫助孩子明確性別意識。
楊紅櫻筆下的“假小子”形象包括南柯夢和戴安。南柯夢是《女生日記》中的人物,她的性格是大大咧咧、風風火火,與男同學經常發生正面“沖突”.戴安在《五三班的壞小子》和《假小子戴安》中都有出現,前者中的戴安處于五年級階段,與南柯夢的胡攪蠻纏有所不同,戴安更像是“正義的使者”,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看見別人有難也要打抱不平,她和男生發生沖突也只是因為別人侵犯了自己。例如在得知肥貓背后說自己壞話之后,揪起他的耳朵“跳芭蕾舞”;但是后者中的戴安已經是一名七年級的學生,生理的發展帶來了心理的變化,雖然仍然不改“假小子”本色,內心卻細膩許多,有了女孩的小心思,可見生理發展對于心理的重要影響。與之對應,楊紅櫻還塑造了李小俊這一“偽娘子”形象,他與吳緬的男子漢氣概完全相反,人如其名,聲音小,長相清秀俊俏,性格軟弱。
戴安與李小俊都生活在單親家庭,戴安與媽媽、小姨、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沒有男人的保護,戴安變得越來越強硬,這樣才能保護家里的三個女人;而李小俊則是與媽媽生活在一起,媽媽整日抱怨生活,以淚洗面,李小俊長時間受到影響,變得越來越女孩子氣。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缺失,會造成孩子性別意識的錯位。
作為家長可能保證不了給孩子完整的家庭環境,但是一定要讓孩子享受正常、溫暖的家庭教育,單親家庭的家長更應該注意孩子的心理發展,否則,就會像戴安和李小俊一樣偏離了正常的成長軌跡。楊紅櫻認為像戴愛和李小俊都是和母親生活在一起,身邊少了父親的角色,因此他們的父親更應該承擔起陪伴、教育孩子的義務,讓他們享受完整的親情;同時,李小俊的媽媽應該堅強樂觀,不要在李小俊面前抱怨,要把兒子培養成一個剛毅的男子漢。戴安的媽媽、小姨、外婆應該多關注戴安的性格發展,幫助戴安在穿衣打扮、言談舉止等方面向正常女孩子方向靠攏。
除此之外,為了更好明確孩子的性別意識,楊紅櫻還主張男女同學的正常交往,這樣可以讓男孩子更陽剛,女孩子更溫柔。像《假小子戴安》中的戴安和李小俊平日里就有很多接觸,兩個人共同上學、放學、一起出去玩,天長日久便引發了成人們的誤解,例如《“早戀”這個詞》《大人的偏見》中,李小俊的媽媽就來到學校,跟米蘭老師反映戴安和李小俊的“不正?!标P系,給兩個孩子,尤其是李小俊,造成了很大壓力。幸虧堅強的戴安頂住了閑言碎語,兩人也在日常交往過程中,各自回歸了原始性別特點?!都傩∽哟靼病分邪仔∷尚iL在校園內設置的裸體小男孩雕像,也強化了孩子的性別意識。另外,小說圍繞著性別話題還做了一些“文章”,比如《假小子戴安》中七年三班的同學們建議女孩子穿裙子,男孩子穿褲子,真正做到男女有別??傊?,明確性別意識不僅需要孩子自身正確的認識,更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成人們應該為孩子營造完整的家庭教育、鼓勵男女同學的正常交往以及適當的性別教育。
《假小子戴安》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戴安的小姨為了疏導心煩意亂的戴安,將人的成長比作化蛹成蝶的過程,這個過程很漫長,也很痛苦悲壯,但是也是美麗的,每個人都必須經歷這一階段,不要讓消極的情緒困擾自己,積極面對,早日長大。戴安小姨一席話很形象的概括了成長的內涵。成長就像是一個神秘的小匣子,一旦打開就會出現許多奇妙的東西。楊紅櫻在校園小說中不會為孩子揭開成長的神秘面紗,她只會給孩子提供成長建議,其中滋味讓孩子自己慢慢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