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獨有的傳統花卉文化
中國傳統花卉文化的獨特形態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花卉的物質文化,另一種是花卉的精神文化。
(1)花卉的物質文化。有些花卉可以食用,制作藥物,不僅有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也會使人們心情愉悅。例如,將花卉加入藥物中會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還有香花療法等等。中國民間百姓喜聞樂見的花卉題材作品也是非常多的,如中國民間的剪紙藝術中以花卉為題材的剪紙藝術作品極為廣泛,以花卉為題材的剪紙作品不僅美觀,而且制作工具很常見,只要掌握剪紙技法,加以熟練運用便可進行藝術創作。民間藝術家的作品非常精美。例如“,民間工藝美術家”連德林的《博古花卉·團花》在紙上的鏤空有疏有密,結合不同花卉的形狀特點,創作的作品不僅深受人們喜愛,同時也多次獲獎。民窯中的花卉紋樣經典美觀,如明清時期青花瓷的花卉紋樣跟剪紙的紋樣有著極為相似的藝術特點。還有古代建筑中花卉的應用也是很廣泛的。故宮中的地板、家具、柱子、床的雕刻等等也有極為精致的花卉紋樣。在中國人心目中,花卉是美好的象征,在為花卉起名的時候,常把美好的品質賦予在花卉的名字里,如“君子性情”的君子蘭等。
(2)花卉的精神文化。在中國數不盡的文人墨客以花卉題材創作了許多令人回味無窮的千古佳作。這些精彩的花卉題材作品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溫暖、滋潤了人們的內心。
這些作品不但提高了人們的審美,而且使花卉的文化內涵更加充實。各式各樣的花卉為文人提供了數不勝數的創作題材。
例如《,紅樓夢》六十三回中賈寶玉生日,玩抽簽游戲,十二位姑娘各自的代表花卉,不但代表了每個人的氣質性情,還暗喻了每位姑娘的命運。又如第二十七回,林黛玉這一多愁善感,悲觀心態的人物形象由于“葬花”這一情節的設計,使其更加深入人心。再如蒲松齡的小說《聊齋志異》中,很多情節的人物形象都是花仙、花精。這些著作都是以花卉題材進行想象和創作的。周敦頤贊美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不會被壞的環境所影響,依然保持高潔的品質。陸游贊美梅花不畏懼風雪寒冬,勇敢堅毅地盛開在百花之前。中國人不僅僅把花卉作為大自然界的一種植物,更是認為花卉有精神,有靈魂,有情有智。
中國傳統民俗與花卉有著緊密的聯系,中國人的想象力豐富,將花卉人格化,再加上花卉的實際用途和特質,便與人們的衣食住行、婚嫁、喪事、送禮、慶祝等發生了密切的聯系。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所以就出現了很多的民俗。在春天百花盛開的時候,人們郊外游玩稱之為踏青,到郊外觀花賞畫,娛樂游玩。
端午節時,人們將可以作為藥材的花卉加工制作,裝入精美的香囊里,系在腰間。這么做可以對傳染病的預防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時也可以驅除蚊蟲和身體異味。在中國盛行花會。每年春天都是花會的盛行季節,在花會上人們表演戲曲,雜技,和眾多民間的節目,甚至有的花會就是一個博覽會。
2中國傳統花鳥畫體系中花卉題材的演變
自古,花卉就是中國繪畫上“最有力之中心題材,亦即于世界繪畫之畫材上,占一特殊地位”(潘天壽《中國繪畫史》)。
中國花卉繪畫從起初發展的六朝時期到最繁盛的五代十國、南宋期間,許多專長于花卉繪畫的人物,形成了“徐黃體系”,代表人物是徐熙、黃筌。徐熙和黃筌的繪畫藝術風格不同,形成兩種不同的藝術風格。黃筌的作品線條細且流暢,畫面干凈真實。徐熙的作品更偏向于追求落筆成型追求意韻。由此形成了花鳥體系中的兩種繪畫畫法,工筆和寫意。在中國人的意識中花卉作為物質形態展現帶來的美好感受讓人流連忘返。在中國人的毛筆下,不僅僅描繪了花卉的形態,同時花卉的氣質秉性,獨特魅力在濃墨淡彩下更加傳神。畫出了花,畫出了花魂?;ɑ芾L畫發展最繁盛的時期是宋代,宋代文人的花卉題材作品是其精神意蘊的表現。例如,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提到國畫映入人印象的首先就是四君子(梅、蘭、竹、菊)。為何中國人如此愛花中四君子,這跟中國人所認同的精神氣節息息相關。高潔堅毅如梅花、品質脫俗如蘭花、氣節不凡如竹、淡泊紛爭如菊花,這些都是千古至今中國人傳唱的高貴品質,也體現出中國人的精神追求。在千千萬萬中國名畫中,以四君子為題材的繪畫作品尤為眾多,耐人尋味。四君子的出現為中國傳統花鳥體系添加了新的內容。
明清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八大山人、揚州八怪。八大山人在自己的畫中注入了思想,表達憂國之情、愛國之情。惲壽平的沒骨花卉創新應用結合了徐熙和黃筌的兩種不同的繪畫風格,使花鳥體系得到新的發展。到現代的齊白石、潘天壽等都在中國傳統花卉畫中進行創新。潘天壽擅長于寫意花鳥畫。
畫面構圖精妙,墨的濃淡到位,精致卻也不顯緊張,用筆瀟灑肯定。使得筆下的平凡普通的題材卻顯得與眾不同?,F代的中國花卉畫在傳承古人的技法和繪畫韻味的同時也不斷地創新,使得中國傳統花卉繪畫持續走向更廣闊的世界?;ɑ芾L畫的發展強調神韻和意蘊的制造,顯示出中國傳統繪畫的大寫意,形成了鮮明獨到的特點并發展至今。如現在存放在臺北故宮的沈振麟《十二月花神冊》。
3花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象征意義思考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花卉文化是一個小分支。中國花卉文化有的體現在中國詩詞小說中,如周敦頤的《愛蓮說》在淤泥里生長,卻潔凈如新的蓮花就象征了清純、高潔。有的可以輕易從眾多中國畫中發現,如國畫和刺繡中絢麗的牡丹象征著富貴、繁榮。菊花象征人高潔的品格?;ɑ艿男再|和功能用途都是有區別,各種各樣的花卉都象征著不同的意義。
舉牡丹和梅花這兩個例子來說。牡丹最為出名的兩個地方是洛陽和菏澤。中國人把牡丹作為繁榮興旺、富貴吉祥的象征,有“花中之王”的美稱。在繪畫和民間藝術品中,將牡丹作為繪畫題材的占據了很大數量。牡丹的另一個名字是“焦骨牡丹”,這個名字的由來與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性帝王武則天有關,武則天命百花仙子令花在嚴冬風雪中綻放,唯有牡丹圃仍是一片荒涼,武則天氣急敗壞把牡丹逐出了京城,并使其被烈火焚燒,然而牡丹又發芽開花,所以就被稱為“焦骨牡丹”。
也就成了中國的“百花之王”。故牡丹不僅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同時又被增添了奇幻神秘的色彩。中國人對牡丹的喜愛獨具一格,眾多藝術品也層出不窮,牡丹與中國人早早就結識相逢,至今牡丹與中國人的感情依舊如此深厚。提到牡丹便會讓人想起梅花與其作為中國國花的爭論,可見梅花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也尤其重要。林逋在深山隱居,喜愛恬淡的生活,甘于貧困。種梅花養仙鶴,終生未仕未娶妻。被人們稱為“梅妻鶴子”??梢婇e適與世隔絕的生活是很多中國文人墨客的向往。所以追求隱士生活題材的作品也尤為眾多。
參考文獻:
[1] 潘天壽 . 中國繪畫史[M]. 商務印書館,1930.
[2]朱明艷 . 滿庭芳 - 兩宋院體花鳥畫研究[D]. 武漢理工大學,2010.
[3] 冉勝軍 . 淡然清氣傲然風骨——王冕《墨梅》賞析[D].科教文匯,2008(22).
[4]李麗環,等 . 唐代牡丹圖案的造型寓意分析[J]. 長春大學學報,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