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訓練直接導致的參訓人員組織器官功能障礙或病理改變稱軍事訓練傷,簡稱軍訓傷〔1〕。軍事訓練傷是影響部隊正常訓練和官兵軍事素質提高的重要因素,也是困擾從事軍事訓練人員的主要問題之一。為準確了解新兵訓練期間軍事訓練傷的發生情況和分布規律,我們對武警部隊 7 個省市 2013 年度部分新兵進行了軍事訓練傷的調查與分析,以期為科學施訓和減少軍事訓練傷的發生提供參考依據。
1 對象和方法
1. 1 對象 北京、河南、湖北、江蘇、山西、四川、浙江 7 個省市 2013 年度參加訓練的新兵共 2090 人,均為男性,年齡在 18 ~20 歲。
1. 2 方法 統一制定表格,內容包括: 年齡、軍齡、身高、體質量、專業、受訓程度、受傷原因、受傷部位、受傷次數、受傷時間等,由衛生隊軍醫組成的調查組和連隊干部共同完成。
1. 3 診斷標準 參照《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訓練傷診斷分類標準》〔2〕及有關文獻制定的統一診斷標準。明確規定凡在參加軍事訓練中所發生的骨、軟組織或器官損傷,導致功能障礙、影響正常訓練 1 d 以上者診斷為軍訓傷,分為急性創傷性損傷和過勞性損傷。
2 結果
2. 1 損傷情況 在參加為期 3 個月訓練的 2090 名武警機動支隊的新兵中,共發生軍事訓練傷 239 例,發生率為 11. 4%,其中以過勞性損傷多見,共發生168 例,占 70. 3% ; 其余為急性創作性損傷,共 71例,占 29. 7%.急性創傷性損傷中以膝關節和踝關節損傷為主,構成比占到了 63. 4% ( 45/71) ; 過勞性損傷中以小腿和膝關節損傷為主,構成比占到了69. 6% ( 117 /168) .膝關節以下部位的損傷最多,共發生 213 例,占訓練傷總數的 89. 1%( 見表 1) .
2. 2 損傷原因 在多項造成軍事訓練傷的原因中,訓練過多或負荷過大是最主要的原因,占到了全部原因的 46. 9%.另外熱身不足和意外損傷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均占到了訓練傷致傷原因的 10% 以上( 見表 2) .
2. 3 癥狀及功能 訓練傷發生后,主要癥狀是訓練時輕度疼痛,但對訓練水平無明顯影響,占到了全部癥狀及功能的 53. 6%.大部分傷者均可繼續參加訓練,無法參加訓練的僅占 11. 8%.
2. 4 不同訓練科目訓練傷發生率 在各種訓練科目中,3000 m 跑是最容易導致訓練傷的科目,共發生 111 人次,占到了所有訓練傷構成比的一半以上;其次是隊列訓練,共發生 28 人次,占到了所有訓練傷構成比的 13. 9%( 見表 3) .
3 討論
本次調查表明,武警部隊 7 個省市 2013 年度部分新兵軍事訓練傷累計發生率為 11. 4%,比王心等〔3〕報道的 16. 1%低,與王海林等〔4〕調查的某新兵團軍事訓練傷 12. 5% 的發生率基本一致。差別主要在于訓練科目,本次調查的新訓科目以隊列訓練、體能訓練等項目為重點,而障礙訓練、戰術訓練內容相對較少,故軍事訓練傷發生率較低。謝喜強等〔5〕分析了為期 13 周的新兵訓練過程中訓練傷的發生規律,結果顯示,訓練傷的發生率為 24. 0%,發生類型以急性損傷為主,過勞性損傷次之; 在急性損傷中以關節扭傷和擦傷最為常見,在過勞性損傷中以滑膜炎居多; 發生部位以膝關節以下部位損傷最多;5 km 跑是引起訓練傷發生的主要科目,其次為投彈訓練。本組調查結果與謝喜強等的調查結果在訓練傷發生原因、發生部位以及致傷科目上都大致相同,只是發生率有所降低。
從訓練傷的類型和發生部位看,過勞性損傷是新兵新訓期間最常見的損傷,其中以下肢損傷占絕大多數,這主要是由于長期、持續、反復的軍事訓練造成肌肉過度疲勞所致。長跑、負重、重復訓練動作均是導致下肢受傷的重要原因。新兵訓練科目多,任務重,強度大,容易引發過勞性損傷,但大部分傷員只是訓練時輕度疼痛,對訓練水平無明顯影響,適當休息后即可恢復。Rudzki〔6〕在研究澳大利亞新兵訓練中發現,體能訓練中減少跑步距離,能使下肢傷明顯降低,損傷程度也能減輕。所以,為了使訓練傷的發生率下降,建議在訓練中要控制3000 m 跑訓練量,減少訓練次數,每周訓練不宜超過 2 次,初期訓練最好不進行3000 m 跑,從短距離開始,逐漸增加到 3000 m.
為更好地防止訓練傷的發生,需加強以下幾點:( 1) 開訓之前,給新戰士普及人體生理解剖學、運動生理學等科普知識,讓他們了解訓練傷發生的機制和原因,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2) 新兵應主動向老兵求教,掌握訓練要領和技巧,最大限度地避免損傷和體力消耗。( 3) 做好熱身和放松工作。訓練前的熱身運動,應持續10 ~15 min,冬季可再適當延長。在訓練后做一些靜態拉伸動作,可使肌肉松弛,有利于疲勞的恢復。( 4) 訓練還應量力而行,不可盲目沖動。
參考文獻:
〔1〕 馮超,張寶宗。 常見軍事訓練傷的防護〔J〕。 解放軍健康,2011( 5) : 8.
〔2〕 黃昌林。 軍事訓練醫學〔M〕。 北京: 人民軍醫出版社,1999: 159 - 162.
〔3〕 王心,史俊祥,呂輝,等。 武警新兵入伍前狀況與入伍后軍事訓練傷發生關系的研究〔J〕。 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01,19( 6)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