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文學論文 > > 本雅明的文論在中國傳播的歷程及歷史意義
本雅明的文論在中國傳播的歷程及歷史意義
>2024-02-09 09:00:01


從20 世紀80 年代中期至今,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 —1940)的文藝理論在中國大陸得以持續傳播,并于20 世紀末一度形成了中國的“本雅明熱”。中國經濟及文化發展與主流意識形態的嬗變,是本雅明的文藝理論在中國得以持續傳播的社會條件,中國文藝理論現代化發展的“內需”,則是本雅明的文藝理論在中國得以持續傳播的根本動力。本雅明文藝理論在中國的傳播,大致經過了兩個階段:20世紀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末為第一階段,中國文藝理論和美學界,普遍地把它作為“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經典進行閱讀和理解;21 世紀初至今為傳播的第二階段,中國美學界和文藝理論學者,注重挖掘他著作中對現代生活的體驗與對現代主義文學藝術的描述和批評,強調其理論批評對于中國文藝理論現代化發展的價值和意義。當今的全球化,其實質是“美國化”。在全球化語境下,從推動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現代化發展,以及創建與美國等發達國家文藝理論對話話語的視角看,我們既要注重本雅明對于推動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現代化的價值,也要注意甄別和批判他的文藝理論觀念和方法的非科學性成分。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今,本雅明的文藝理論在中國持續傳播。本雅明的文藝理論在中國的傳播主要經歷了哪些階段?具有哪些特點?如何理解本雅明的文藝理論對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現代化發展的價值和意義?這些問題值得關注。

一、被當作“西方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論而傳播

20 世紀80 年代中期至90 年代末,是本雅明文藝理論在中國傳播的第一階段,他的文藝理論從無人知曉,到在專業人士之間傳播,再到在文科師生中廣泛傳播,并被作為“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論與美學經典而備受推崇。改革開放政策和社會實踐的深入發展,形成了當時求新、求變和求發展的時代精神氛圍,中國當代文學從以往的一元化到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呼喚著文藝理論及批評的創新和發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創新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推動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及批評的發展,并使之成為當代文學思想解放的先導,也就成為當時文藝理論工作的首要任務。為了推動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與美學發展,創造“百家爭鳴”的文藝探討學術氛圍,大量外國文學理論和美學論著、論文被譯介,形成了當時少有的“文藝理論熱”??梢哉f,改革開放政策及其實踐所生成的創新性社會意識形態環境,是本雅明的文藝理論在中國傳播的社會條件,創新和發展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客觀要求,是本雅明的文藝理論得以廣泛傳播的內驅力。

在此意識形態氛圍和文化背景下,本雅明的文論在中國得以翻譯、介紹、評述和專題研究,并于20 世紀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他的文論傳播進入更加寬廣的渠道,即被選入高校文科生的文論教材,成為高校文科學生的必讀材料,有些高等院校研究生選擇本雅明的文論作為學位研究的論文。例如,早在20世紀80 年代末,北京大學胡經之主編的《西方文藝理論名著教程》(下)等文論教材,已經選錄本雅明的文論,將他的文論作為大學生學習西方文論的必讀材料。

這一時期,本雅明的文藝理論在中國傳播主要有四種形式:有關“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辭典中收錄本雅明條目、譯為中文的本雅明本人論著論文、中國學者專題研究本雅明的論著論文、中國學者編譯外國學者關于本雅明的研究成果,以及以上提及的進入高等院校文科文論教材等。例如,這一時期國內出版的有關西方馬克思主義辭典中,都收錄了本雅明的詞條,產生較大影響的“西方馬克思主義”辭典有:奚廣慶等人主編的《西方馬克思主義辭典》,美國理論家羅伯特·戈德曼編的《“新馬克思主義”傳記辭典》。專題研究法蘭克福學派美學和文藝理論的專著,其中包括專題研討本雅明的美學和文藝理論思想。如馮憲光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藝美學思想》(四川大學出版社,1988)《“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重慶出版社,1997),王才勇的《現代審美哲學新探索:法蘭克福學派美學述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趙憲章的《西方形式美學:關于形式的美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等,他們從不同側面,都對本雅明的文藝美學和文藝理論思想進行了系統的評述和介紹。同時,本雅明本人的文藝論著和文學論文也陸續被翻譯成中文,進行廣泛傳播。如董學文和榮偉編的《現代美學新維度: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論文精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收錄了本雅明致阿多諾等人討論現代主義的一些書信;張旭東和魏文生譯的《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三聯書店,1989);王才勇譯的《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浙江攝影出版社,1993);王炳鈞和楊勁譯的《經驗與貧乏》(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其中收錄了本雅明的博士論文和有關文藝評論的著名論文;陳永國和馬海良編的《本雅明文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其中收錄了本雅明關于文學和作家作品評論文章的節譯,以及關于語言學、歷史和政治文化的論文。中國學者還編譯了外國學者評述本雅明的文藝理論和美學思想的文章。如劉北成的《本雅明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王魯湘等編譯的《西方學者眼中的西方現代美學》一書,收錄了澳洲學者波琳·約翰遜評述本雅明的論文:《超越異化的社會存在:本雅明的美學思想》,對本雅明的美學思想本質同盧卡奇的關系,本雅明的歷史觀及其文藝美學理論觀點與他的批評者的評論觀點,進行了廣泛的評述。而該書收錄的另一篇譯文:《藝術與社會:法蘭克福學派》,則介紹了與傳統馬克思主義根本決裂的法蘭克福學派美學,其中包括本雅明的美學思想。當時影響較大的譯著,還有李自修譯的、美國著名的“新馬克思主義”美學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遜的論著《馬克思主義與形式》一書(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等等。本雅明的重要的文論論著和論文被譯成中文后,在高校文藝理論工作者和大學生中得到了廣泛的傳播。除了他論述德國悲劇以及一些文學論文是節譯外,他的主要文藝論著和論文,在這一時期基本上被翻譯成為中文,中國文藝理論研究者和文科師生,基本上能夠理解本雅明的文藝理論的主要內容。事實上,本雅明的文藝理論觀點和批評方法,以及他的文藝理論和美學思想的哲學基礎、思想來源、主要內容和他對西方文藝理論的影響等方面,在這一時期中國學者的論著中,均有深入的探討。

這一時期,本雅明的文藝理論在中國傳播的最重要特征在于,中國學者普遍將他作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加以推介。例如,馮憲光認為,“人們把本雅明的著述奉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經典著作。在整個‘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中,本雅明占有顯要的位置?!?/p>

胡經之在《西方文藝理論名著教程》(下)“導言”中,以“二十世紀西方文藝理論主潮”為題,評述了本雅明的文藝思想,把他作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的代表人物,并指出,他“對現實與藝術的關系作出全新解釋”。

奚廣慶等人主編的《西方馬克思主義辭典》本雅明詞條,指出他是“德國文學批評家和‘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家?!?/p>

中國學者把本雅明作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事實上,也就是對他的文藝理論和美學進行了定位,這個高度的定位,也就決定了中國學者對他的文藝理論的重視程度,以及對他的文藝理論進行評價的價值標準。中國學者把他看作“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經典理論家,也就充分肯定了他的文藝理論在世界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地位,這就使他的文藝理論在中國傳播,獲得了少有的速度、廣度和深度。所有的中國傳播者,異口同聲地對他在創新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作用,進行了積極的評價。例如,劉象愚在《本雅明的學術思想述略》一文中指出:“在20世紀西方的思想家中,本雅明無疑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人物,他的思想具有深邃、復雜的特點,人們可以從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側面來認識他?!?/p>

他還引用著名文學批評史學家韋勒克的評價,認為本雅明是與盧卡奇、布萊希特、德布林齊名的20 世紀德語文學中的四大馬克思主義批評家。

這個時期,他的文藝理論在中國得到了很高的評價。首先中國學者認為,他對西方工業社會的藝術新現象進行了深刻的分析,是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剖析西方工業文明社會新藝術的典范。例如,王才勇認為,“他在20 世紀上半葉,對機械復制藝術這一屬20 世紀的新藝術門類進行了獨到的社會學描述,這對20 世紀文藝學的新發展,尤其是文藝社會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p>

其次,對本雅明的文藝理論方法和風格的新穎性,給予了高度的贊賞。例如,張旭東在《本雅明的意義》一文中指出:“本雅明對時代以及人在這個時代處境的洞察,以及他的思想方式和表達方式的獨特超出了同時代人的理解力,更確切地說,超出了那個時代的意識形態的承受力?!彼麑Ρ狙琶鞯奈乃嚴碚摫磉_方式方法的奇特性,給予充分的肯定。他又指出:“本雅明的獨特之處在于他專注地把體驗(而非經驗)作為思考的內容,從而,他使他的思想跨越了最廣闊的領域……以某種現象為單位,通過他的隱喻構成了他的寓言世界——不是卡夫卡的寓言世界?!?/p>

第三,在創新的文化氛圍里,這一時期的中國學者,還就本雅明的文藝理論對于馬克思主義的運用方式,給予了十分寬容的高度評價,甚至不乏欣賞性的評價。例如,馮憲光認為:“在一個傳統價值失落,甚至缺乏意義和表達方式的話語的時代,面對現代主義藝術和大眾文化風行,馬克思主義所認為的理想的進步藝術究竟能不能產生?怎么樣才能夠產生?……本雅明的引人注目,就是因為他在提出和回答這些問題時,有許多發人深省的見解,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理論遺產?!彼€對本雅明追求形式革新的藝術生產理論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的一個重要成就,就是建立和形成了粗具規模的藝術生產理論。在這方面,本雅明有突出的貢獻?!倍鴱埿駯|則認為:“本雅明把一種物的關系——他的確是這樣看待馬克思的偉大發現的——移植到內心的事物之中,但他的思路卻恰恰相反,他從內心事物出發,在一個隱喻的意義上捕捉到了世界的關系。這給我們巨大的啟示。它暗示給我們一個把心靈世界同物質世界放在一個語境里討論的方式,尤其是一種理論的方式?!?/p>

20世紀80年代,中國翻譯本雅明的重要著作還有:托馬斯·所羅門編的《馬克思主義與藝術》(杜章智等譯,文化藝術出版社,1989)。該書介紹并節選了本雅明的《作為生產者的作家》、《什么是史詩???》(載《布萊希特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本雅明的《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載《文藝理論譯叢·3》,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5)。陸梅林選編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文選》(漓江出版社,1988);蘇聯奧符相尼科夫·薩莫欣編的《現代資產階級美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傊?,在這一時期中國學者的眼里,本雅明不僅是一位“西方馬克思主義”偉大的文藝理論家,而且,還認為他對創新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美學,對推動世界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及批評的發展,都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

當然,這一時期,也還存在著批評本雅明的文藝理論思想的論者。例如,歐力同、張偉合著的《法蘭克福學派研究》,(重慶出版社,1990),該書主要依據翻譯著作《馬克思主義與文學》第2 卷介紹并節選本雅明的《作為生產者的作家》一文,介紹和評價本雅明的文學理論思想。他們對本雅明的評價基本上持否定立場,認為本雅明盡管“反對用政治衡量或取代藝術,但卻走向另一個極端,認為藝術本身就具有政治的性質”,他們批評本雅明“以文學標準作為政治正確的前提,將藝術作品中的文學性與政治性等同起來。這樣,就出現用藝術取代政治的另一種片面性?!?/p>

他們的這些批評無疑也是中肯的,切中了本雅明文藝理論中的缺點。但當時像這種批評性的評價還是不多見的。正如德國解釋學美學的重要理論家H·G·伽達默爾明確指出的那樣:“理解屬于被理解物的存在(Sein)?!彼J為:“藝術作品本身就是那種在不斷變化的條件下不同地呈現出來的東西,現在的觀賞者不僅僅是不同地去觀賞著,而且,也看到了不同的東西?!?/p>

從闡釋學角度看,作品只有進入理解活動才真正具有意義,讀者參與了作品意義的生成,藝術真理是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下的讀者理解的效果。本雅明的文藝理論在這個階段的傳播,也是中國學者在改革開放前20 年的社會條件下,理解和闡釋本雅明文論的效果史。由于普遍存在的求新求變的社會心理的作用,本雅明的文藝理論在中國傳播過程中得到高度的評價,文論界和美學界普遍把他看作馬克思主義美學和文藝理論創新的典范,雖然存在一些批評和否定的批評性評價,但這些評價在這一時期并不占主流。

二、作為體驗和表征現代主義的文論傳播

20世紀末21世紀初至今,這是本雅明的文藝理論在中國傳播的第二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國學者在對他的文藝理論作進一步廣泛地傳播的過程中,注重挖掘他作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學者,最早體驗并表征現代主義真理的價值和意義。這個時期,無論是對他的文論的翻譯,還是對其文論的重要主題進一步深入的探討,都出現了長足的進展,甚至出現了中國的“本雅明熱”。首先本雅明的文藝論著被完整地翻譯成中文。例如,他文論論著中最為晦澀難懂的當屬《德國悲劇的起源》,過去未見完整的譯本,這一階段出版了完整的中文譯本。其次,出現了不同翻譯者翻譯同一本本雅明文論論著的情況。例如,本雅明的《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不僅有王才勇的譯本,也有張旭東等人的再版譯本。第三,出版了美國學者漢娜·阿倫特編的英譯者的中文轉譯本:《啟迪:本雅明文選》。第四,翻譯了外國學者專題研究本雅明的論著。例如,出版了德國學者斯文·克拉默的《本雅明》一書,美國學者理查德·沃林的《瓦爾特·本雅明:救贖美學》,英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家特里·伊格爾頓的《沃爾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評》。

第五,出版了中國學者編選的外國不同學術領域的學者研究本雅明思想的論文集,例如,郭軍和曹雷雨合編的《論瓦爾特·本雅明現代性、寓言和語言的種子》,其中的論文涉及本雅明的語言觀、翻譯論、知識論和經驗論、歷史哲學與文化批判、神學與馬克思主義等方面。第六,翻譯了選錄本雅明文論的外國的文學理論讀本,例如,翻譯了法國學者熱拉爾·熱奈特等人編選的《文學理論精粹讀本》,其中,選編了湯姆·科恩的“唯物批評”,重點評述了本雅明的文藝觀點。第七,中國學者對本雅明文藝理論的一些重要主題進行專題研究,出版了專題性的學術論著。例如,秦露的《文學形式與歷史救贖:論本雅明〈德國哀悼劇起源〉》,趙勇的博士論文《整合與顛覆:大眾文化的辯證法——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理論》,其中專題論述了本雅明的大眾文化理論思想。第八,繼續出版專題講授本雅明文藝理論和美學思想的文論教材,例如,出版發行了姜哲軍教授等的《西方馬克思主義藝術與美學理論批評》,開辟專章評述本雅明的文藝理論;張一兵等人編著,創建世界高水平大學項目資助教材《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邏輯》,評述了本雅明及其文藝政治學。第九,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被譯成中文,介紹本雅明的文藝理論對于中國文化的價值和意義。例如,2008年9 月25 日在法蘭克福大學召開的“法蘭克福學派在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不僅有中國學者參加,而且外國學者的論文也被譯成中文。第十,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等學術團體舉辦文論研究,其中不少學者探討本雅明的文藝理論。第十一,中國文藝學者發表了許多研究本雅明文藝理論、文藝批評、哲學思想、語言學思想等方面的論文。例如,德國的毛姆·布羅德森著《本雅明傳》(國榮等譯,敦煌文藝出版社,2000),李曉《滑動的商品:商品拜物教與瓦爾特·本雅明的物質文化異化》(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01 年00 期),吳瓊論文《解讀現代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與現代主義》(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2 期),劉澤江《從“寓言”看本雅明的“救贖”意識》(長沙職業工學院學報,2003 年01 期),曹雷雨《本雅明的寓言理論》(外國文學,2004年01期),袁文彬《本雅明的語言觀》(外語學刊,2006 年01 期),劉志的《死海里的生命漩渦——論本雅明思想的精神意蘊》(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 期),吳慧堅《文學翻譯的價值:以“詩意”開啟原作的新旅程——從本雅明的翻譯觀看莎士比亞作品漢譯》(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上官燕的《本雅明:格格不入的靈魂漫游者》(世界文化,2007 年05 期),尹樹廣《本雅明的歷史政治哲學(草稿)》(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2008),邢崇《藝術神話的破滅——本雅明藝術技術革命論的建構》(時代文學,2008年04期),《一場尋求精神救贖的文化之旅——評瓦爾特·本雅明〈莫斯科日記〉》(西伯利亞研究,2009年01期),蔣繼華《審美經驗的重構如何可能——論本雅明的藝術生產理論及其當下影響》(2009年江蘇美學學會年會“當代審美文化與藝術傳統”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2009),李茂增、蘇仲樂譯《寫作與救贖——本雅明文選》(東方出版社,2009),李茂增撰寫的序言《現代性與小說形式——以盧卡奇、本雅明和巴赫金為中心》,吳瀟《本雅明眼中的都市街道和城市記憶》(西江月,2010 年17期),蔡熙的《城市與光韻:本雅明的審美之維》(理論與創作,2011 年02 期)??梢?,這一階段,本雅明的文藝理論在中國的傳播,不僅其內容十分廣泛,而且傳播形式也是多樣的。

本雅明本身涉及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諸多論題,這些論題中,有些是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傳統論題,例如,關于文學與政治、文學的政治傾向性與藝術性的關系問題。有些是本雅明探討的新的論題,例如,機械復制與文藝的藝術性問題,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如何理解西方現代社會與現代主義文化和文學藝術的問題,這些是傳統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較少關注的論題,也是本雅明所處時代面對的新的文藝理論課題。如果說,本雅明的文藝理論在中國傳播的第一階段,中國學者基本上評述了他文藝理論所有的論題,但這些評述對本雅明文藝理論的理解深度顯然還不夠的話,那么,他的文藝理論在中國傳播的第二階段,中國學者側重于傳播他有關批判性考察西方現代社會與現代主義文化和文學的論題,并特別強調他批判性地揭示現代主義真理的價值和意義。

在對本雅明關于現代主義揭示的態度上,在中國的傳播者之間主要存在三種明顯不同的傾向:一種意見把本雅明看作為西方現代主義存在進行辯護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例如,王才勇指出:“就像在國外一樣,中國的本雅明熱同樣由兩種方式主導:其一,到本雅明著作中尋找為現代主義辯護的依據;其二,將本雅明視為‘后現代主義’包括其所包容的新個人主義和新享樂主義以及相對主義的精神代表?!?/p>

馮憲光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是出版發行于本雅明的文藝理論在中國傳播前后兩個階段之間的論著,他在“維護現代主義的美學”的總標題下,評述了本雅明的“寓言”美學,指出寓言是本雅明認可的現代主義的表達方式。第二種意見認為,本雅明批判了西方資本主義現代主義和文化的現代性。例如,張一兵等著的教材里認為,本雅明的文藝政治學:“從救贖的角度看,當本雅明把批判的矛頭直指整個西方內在的歷史之際,其深刻之處是不言而喻的?!倍娭赋觯骸氨狙琶鞯乃枷攵匆娋驮谟?,他自現代性進程剛剛起步那天起就已看到純粹技術操作的盲目性以及這種盲目所帶來的災難,對進步觀念的批判和對價值意義的呼喚構成了他整個文化批判思想的內在動力?!?/p>

事實上,他們對本雅明揭露資本主義現代性的本質以及現代主義文學的屬性,給予充分的肯定。第三種態度并不對本雅明關于現代主義的揭示持肯定或否定的意見,只是客觀地指出本雅明對西方現代主義進行探討所取得的成果。例如,王才勇認為本雅明的意義在于,“使得中國讀書界清楚地看到了現代主義的源起及其在人類精神生活中引發的變化?!狙琶魍ㄟ^對源起的披露使人看清了現代主義的本來面目及其在精神生活領域引發的變化?!彼匾暠狙琶鞯睦碚摲椒ê蛯ΜF代主義進行揭示所產生的意義,沒有表達對本雅明本人關于現代主義的態度。

在第二個階段上,本雅明的文藝理論傳播之所以出現論題轉換,顯然是中國社會經濟轉型而引起主流意識形態嬗變的結果。隨著全球化步伐加快與國內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促進了中國社會經濟不斷轉型,同時中國在更大范圍里正融入世界,中國的工業化、城市化和城鎮化速度加快發展,帶來了與西方相同的現代性問題。只不過西方的現代性問題早于中國上百年出現。因此本雅明文藝理論中體驗歐洲大城市現代性日常生活的論著論文,以及他對現代主義生活的經驗、描述、分析和理論表征,也就合情合理地吸引了中國學者的目光。關于現代主義和現代性問題,也就自然地形成了不同的體驗和意見。中國學者從各自對現代化和現代性的不同體驗和理解出發,試圖從本雅明的文論文本里發現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或證據。這自然也就在傳播過程中,出現了對本雅明關于現代主義和現代性論題的不同的理解。

三、本雅明文藝理論在當代中國的價值和意義

那么,在當今全球化語境下,如何理解本雅明對于中國當代文藝理論的價值和意義呢?這個問題,不僅是本雅明的文藝理論在中國傳播的必要性問題,也是當代中國文藝理論自身發展所提出的論題,即如何對待“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皟r值”是表明主客體關系的范疇。馬克思指出:“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人們對待滿足他的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生的”;價值“表示物對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屬性”;“實際上是表示物為人而存在”。本雅明的文藝理論在當代中國的價值取決于,他的文藝理論適合中國文藝理論發展需要的程度。

美國馬克思主義文化批評家詹姆遜認為,所謂“全球化”就是“美國化”。不過,在我看來,隨著經濟總量的上升和社會結構的現代轉型,我國國際地位的上升,以及對本土文化形態有意識的保護,在當今的中國,不可能像歐洲和其他第三世界國家及弱小地區那樣,越來越深入地陷入“美國化”。延續了數千年的中華文化,必將成為全球化文化中的重要一翼。從這個方面看,作為文化重要方面的文藝理論,也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發達國家的現成的材料,而是要根據當代中國文藝理論發展的需要,借鑒和吸收像本雅明這樣的理論家的研究成果,從而形成既符合當代全球化需要,又能夠概括和引領當代文藝發展的中國的文藝理論。本雅明作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家,作為最早體驗、探討和表征歐洲發達國家現代性文化的理論開拓者,顯然,他的文藝理論對于中國當代文藝理論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和豐富的啟示意義。中國當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學者,或許可以從本雅明文藝理論的救贖理論中獲得這樣的啟示:馬克思主義人類解放理論,在與不同民族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過程中,可以獲得不同的表現形式,中國應該有屬于自己的文化表達形式。猶太教救贖觀念與人類解放理論的結合,形成了本雅明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救贖理論。而對于中國來說,儒家文化的“大同社會”理想能夠獲得更多人的共識。因此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理想,在當代中國的文藝理論里,或許可以與“大同社會”古老理想相融合而取得理論闡釋的滿足,并促使中國特色的文藝理論走向國際,參與當代的全球化文化競爭。

本雅明用來表征文藝真理的理論方式,啟示了中國的文藝理論學者,不同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在觀察現實基礎上闡釋和批評文藝創作形成文藝理論時,可以有自己的完全不同的方式,而不必拘泥于某種確定的方式。本雅明通過體驗、觀察,選取他所研究的時代一定社會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形象,以此作為他理論闡釋和批評的契機或切入口,對生活和文學藝術作品展開批判性研究,表征其中的本質性的東西。本雅明獨特的“寓言”理論的隱喻的方式,對于中國文藝理論當代發展來說,無疑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他啟示了中國的學者,在當今全球化文化競爭激烈的形勢下,要想促使自己的文藝理論走向世界,必須對當代現實和當代文藝有自己的獨到發現,并找到屬于自己的表征方式。

隨著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以及作為文化全球化的結果,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文化產業產品的大量輸入,本雅明關于機械復制藝術的文藝生產理論,其自身包括的豐富內容,為中國當代文藝理論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鑒。

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經濟結構轉型加快,城市化和城鎮化加強,中國現代化的速度將越來越快,現代化作為一個世界體系,其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也會在中國當代現實生活中表現出來。中國的現代化作為具體環境中的生活體驗、經驗,應該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人民的體驗和經驗有一致之處,當然,也必然有不同之處。因此,本雅明早在20 世紀初期對法國巴黎現代生活的體驗,以及聯系這些體驗而對法國文化,以及以波德萊爾為代表的現代主義文學的批評,這些理論成果,對于中國當代文藝理論的發展,尤其是對于中國文藝理論學者如何理解現代性社會和現代主義文學,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和啟示意義。

應該看到,作為現代化的本質屬性,西方發達國家現代性具有兩面性:一方面,西方的現代化,即資本主義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發展,推動了現代文明的誕生,使人類社會發生了本質變化;而另一方面,資本主義也導致了人類的“異化”和社會的“物化”,以及某些社會階層貧困化等問題。弗雷德里克·杰姆遜曾指出:美國的現代性具有三個無法克服的局限:“首當其沖的是對地球生態的破壞。從一開始,現代性就將自然作為‘可利用’的對象,以資本利潤率的增長為目標”;“現代性的第二個局限是對人自身的損害?!薄柏毟F便是資本的絕對極限。今天我們了解窮困在整個地球上發展蔓延”;“現代性的第三個局限是現代性無法將所有人納入其中,就是那些自現代性開始就一直被攻擊,并被排斥在其之外,逼入貧困的人口、經濟、民族和文化?!?/p>

美國社會的現代性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普遍性,杰姆遜所指出的美國現代性的三大局限,目前在全球其他發生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也普遍存在著。例如,目前一些發生現代化的國家內部貧富差距拉大,社會情緒浮躁,道德文明滑坡,以及生活和文化精神上的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盛行等現象,嚴重地制約著人類對幸福生活的創造。本雅明以其獨特的方式,對19 世紀和20 世紀歐洲發達城市現代性的弊端,進行了深刻的揭示。這些文藝理論及批評內容,對于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現代主義論題,全面地闡釋和理解現代社會和現代主義文學,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