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文學論文 > > 詹锳從風格學的角度研究《文心雕龍》
詹锳從風格學的角度研究《文心雕龍》
>2023-10-25 09:00:00


詹锳\\(1916—1998\\)字振文,山東聊城人。他的《〈文心雕龍〉的風格學》是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研究《文心雕龍》風格理論的專著,文體風格論是其中的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學術意義。

《〈文心雕龍〉的文體風格論》最初以單篇論文的形式,連載于《古代文學理論研究叢刊》第二輯\\(1980年\\)、第三輯\\(1981年\\)上,后收入《〈文心雕龍〉的風格學》,內容略有刪減;收入《語言文學與心理學論集》的則是完整版的。本文所闡述的詹锳先生文體風格論主要依據《語言文學與心理學論集》中所收入的《〈文心雕龍〉的文體風格論》一文。

《文心雕龍》的文體風格問題,上個世紀80年代也有一些學者提到和討論過,如吳功正先生在《我國古典風格理論概說》一文中說:“劉勰對風格的分型有兩大歸納。一種歸納是文體風格,一種是文章風格。劉勰在《定勢》篇中將文體風格作了這樣的概括:‘章表奏議,則準的乎典雅;賦頌歌詩,則羽儀乎清麗;符檄書移,則楷式于明斷;史論序注,則師范于核要;箴銘碑誄,則體制于弘深;連珠七辭,則從事于巧艷?!瘎③牡摹畡荨求w勢,也就是文體風格?!盵1]\\(P52\\)作者認識到了劉勰的文體風格論,但對這一問題并未展開論述。作者在其所著《文學風格七講》中,把時代風格、民族風格、階級風格看作是風格的客觀因素,對其作了專門探討。[2]\\(P61~88\\)而沒有把文體風格納入其中,這是甚為可惜的。詹锳先生是最早對《文心雕龍》的文體風格問題進行全面系統研究的。

劉勰在《序志》篇,對文體論寫作的基本體例交代說:“若乃論文敘筆,則囿別區分,原始以表末,釋名以章義,選文以定篇,敷理以舉統,上篇以上,綱領明矣?!盵3]\\(P1924\\)①詹锳先生文體風格論主要是針對《文心雕龍》文體論每篇中“敷理以舉統”部分,亦即劉勰論述每一種文體的規格要求和風格要求部分展開論述的。

《文心雕龍·定勢》篇說:“章表奏議,則準的乎典雅;……連珠七辭,則從事于巧艷?!闭查A先生認為這是《文心雕龍》文體風格論的總綱:這里已經把《文心雕龍》上編文體論部分所劃分的各種體裁,歸納成六個大類,并仿照《典論·論文》的體例,對每一大類的共同風格要求,都用兩個字加以概括。這一段文章可以說是《文心雕龍》文體風格論的綱領。[4]\\(P106\\)詹锳先生的文體風格論就是圍繞著這個綱領,同時結合劉勰在文體論部分對各種文體的具體論述而展開全面研究的。其文體風格論研究表現出如下幾個特色:

一、文體風格是在內容與形式相統一基礎上呈現的

詹锳先生認為劉勰在《文心雕龍》文體論中總是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提出風格要求。例如關于詩體,劉勰在《明詩》篇對詩體風格的概括為:“若夫四言正體,則雅潤為本;五言流調,則清麗居宗?!闭查A先生指出“雅潤”和“清麗”不僅僅是藝術形式上的特點,而且與內容的雅正,思想感情的清明緊密相關。

這與陸機提出的“詩緣情而綺靡”[5]\\(P171\\)的風格是截然不同的。他說:“‘言志’派的詩論,比較注重思想因素,比較注重詩的內容;‘緣情’派的詩論,比較注重感情因素,比較注重詩的形式。所以兩派對于詩體的風格要求不一致?!憴C根據詩要‘緣情’的目的,而提出詩的風格要‘綺靡’,要綺錯靡麗,詞采紛披?!瓌③脑谠姼枥碚撋蠈儆凇灾尽?……提出‘雅潤’、‘清麗’的風格要求?!盵4]\\(P109\\)“雅潤”、“清麗”的詩風是與儒家詩教所主張的詩歌抒發思想感情同時又有所節制的詩學觀相一致的。

再如對于賦體,劉勰提出的風格要求是“原夫登高之旨,蓋睹物興情。情以物興,故義必明雅;物以情觀,故詞必巧麗。麗詞雅義,符采相勝,如組織之品朱紫,畫繪之著玄黃。文雖雜而有質,色雖糅而有本。此立賦之大體也?!盶\(《詮賦》\\)詹锳先生解釋說:“這段話體現了劉勰內容與形式統一,情義和詞采并重的看法。在情義方面要求清明雅正,在詞采方面要求新奇巧麗,五彩繽紛。但是無論多么華麗的詞藻,都不應該埋沒了賦的本質。這個本質,就是要有‘風軌’,要有‘勸戒’的作用?!盵4]\\(P114\\)詹锳先生認為劉勰從內容和形式相統一的角度論述了賦體的風格要求。這種要求就是“麗詞雅義,符采相勝”\\(《詮賦》\\)。

對于應用性較強的文體的風格要求,詹锳先生指出劉勰是從各體文章的社會功能和作用來提出風格要求的。如《銘箴》篇論述銘箴的風格要求:“箴全御過,故文資確切;銘兼褒贊,故體貴弘潤;其取事也必核以辨,其摛文也必簡而深,此其大要也?!闭查A先生指出:“所謂‘確切’就是切實堅正?!薄绑鸬淖饔猛耆谙麡O方面的攻疾防患,所以要‘確切’。否則,辭涉游移,便失去它御過的作用了?!盵4]\\(P120~121\\)箴有裨補闕失的現實功能和作用,這決定著它的寫作必須切合實際,立言謹嚴,針對性強。切忌作不切實際的夸張。風格自然要求確切、精核而辨潔。

關于銘的風格要求,詹锳先生說:“銘是刻在器物上的,不能長篇大作。而且銘箴都是為了使人諳誦,以便日夕反省的;篇幅長了,也不便于日夕諳誦?!薄般懼泻逃柕囊饬x,但對于貴族階級又不能板著面孔教訓,所以要溫潤。而且銘還兼具褒贊德業的作用,含有積極方面的意義,旨不弘深,辭不溫潤,便不宜收積極的效果?!盵4]\\(P122\\)總之,銘箴的社會功能和作用決定了它們的文體風格特點。

二、文體風格論研究的是風格的“共性”

上個世紀80年代也有一些學者對“文體風格”這一概念的合法性提出過質疑。他們認為所謂風格是不能離開人的,“只有藝術家獨具的某種特色,才能謂之風格。既是綜合的、總的,就不是獨具的特色;既是獨具特色,就不是綜合的、總的?!薄半x開具體的人而談風格,就勢必把文章的體勢、文體的特點等都 和 由 作 家 藝 術 個 性 決 定 的 風 格 混 為 一談?!盵6]\\(P72~73\\)劉文忠先生也認為風格不能離開具體的人而存在,“離開藝術家、離開藝術作品,就無什么風格可言?!盵7]\\(P283\\)詹锳先生認為風格可以作共性研究?!帮L格學作為一門科學就是在研究風格的共性?!薄皶r代風格、文體風格,都是在探討風格的共性?!盵4]\\(P282\\)那么,這種共性研究是如何進行的?意義何在?

詹锳先生認為文體風格是風格的共性,這種共性是通過對大量“個性”進行研究歸納得出的結果。

他說:“《文心雕龍》的文體風格論是從大量的文章中抽象概括,發現各體文章風格的共性,才提出對每一體文章的風格要求的。文體風格論只揭示各體文章所應有的共同風格,并不是說許多作家在作同一體的文章時,他們的風格都是一樣的?!盵4]\\(P153\\)“有才能的藝 術 家 在 運 用 同 一 體 裁 時,仍 然 顯 示 出 獨 特性?!盵4]\\(P282\\)可見共性與個性兩者并不矛盾,而是統一的。詹锳先生還指出這種共性研究的意義是規范指導創作實踐,為具體創作活動提供借鑒?!安惶接懝残?就不能形成規律,對于后來的創作活動就沒有指導意義?!盵4]\\(P282\\)這里提到的其實就是文體風格的規范效力。

我們認為“文體風格”概念是可以成立的,同時文體風格研究也是非常有價值和意義的?,F代學者吳承學先生說:“文體風格,即相同或相近的體制、樣式的作品所具有的某種相對穩定的獨特風貌,是文學體裁自身的一種規定性?!捏w風格問題是文體學的中心?!盵8]\\(P80\\)這里指出文體風格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文體風格的個性指某種文體的風格,相對于其它文體來說是獨特的,不可復制的。如我國傳統的文學批評中詩主抒情、須含蓄等相對于文、史等其它文體來說是詩體之獨特風貌;文體風格的共性指這種抒情性和含蓄性是一切詩體文學的共同追求,四言、五言、七言、古詩、律、絕,甚至包括“詩余”的詞等都是如此。

詹锳先生較早提出《文心雕龍》的文體風格論問題,并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在《文心雕龍》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學術貢獻。文體風格不是作家的個人風格,也不是作品風格。文體風格是對現實中實際存在的各種文體形態的作家作品的風格進行歸納概括的結果。這種提煉的過程中必定要舍棄一些風格的個別性差異,所以有些作家的個人風格并不能上升到風格“共性”的高度。

如關于“誄”這種文體的風格,劉勰在《誄碑》篇說:“詳夫誄之為制,蓋選言錄行,傳體而頌文,榮始而哀終。論其人也,曖乎若可覿;述\\(《義證》從元刻本作“道”,唐寫本作“述”,這里從唐寫本\\)其哀也,凄焉如可傷。此其旨也?!闭查A先生征引劉師培先生對“述其哀也,凄焉如可傷”的剖析,引文如下:述其哀也,凄焉如可傷?!獎熍嗾f:“誄之后半須有纏綿悱惻之情,使讀者引起悲哀之同感,故與碑頌之尚莊嚴者殊體?!盵4]\\(P124\\)劉勰只是說“榮始而哀終”“述其哀也,凄焉如可傷”,而劉師培更為強調“纏綿悱惻”的哀艷之情。潘岳擅長作哀誄文,《誄碑》篇劉勰評潘岳的誄文“巧于序悲,易入新切”。詹锳先生引劉師培的解釋說:“夫誄主述哀,貴乎情文相生,而情文相生之作法,或以纏綿傳神,輕描淡寫,哀思自寓其中;或以側艷表哀,情愈哀則詞愈艷,詞愈艷音節亦愈悲。古樂府之悲調,齊梁間之哀文,率皆類此。安仁誄文以后者勝,故彥和謂其‘巧于序悲,易入新切’也?!盵9]\\(P436\\)詹锳先生對劉師培的這種觀點進行了質疑。他指出:“‘易入新切’只是說明潘岳所寫的誄文的特點,這是屬于他的個人風格的。這種個人的風格特點,不一定能作為誄體共同的風格要求?!盵4]\\(P125\\)這是說“側艷”不能夠代表誄文這種文體的共同風格。

述哀不一定非要出之于艷詞,也有一些誄文是在樸素的風格中表達哀傷之情。所以未必是“情愈哀而詞愈艷”的。詹锳先生舉顏延年《陶征士誄》為例說:

“在六朝比較有名的誄文中,如顏延年的《陶征士誄》,就主要的以樸素的風格來敘述陶潛的高風亮節,并寓哀傷之意,其中沒有任何‘側艷’的成分??梢?‘側艷’不能作為誄的風格要求?!盵4]\\(P125\\)另外,他還征引了一條《抱樸子》佚文,云:“宏邈淫艷,非碑誄之施?!弊髡咭舱J為誄文不應當是淫艷風格的。劉勰這里就誄文文體風格所說的“榮始而哀終”,以及《定勢》篇所說的“箴銘碑誄,則體制于弘深”,是誄體的共同風格??偠灾?詹锳先生認為潘岳哀誄文的側艷風格只是個人風格,而不是誄文這種體制應有的共同風格,即還不能成為這種文體的“共性”風格。

這種把作家風格與文體風格分開的研究,有利于說明各自的價值。個人風格以其獨特性彰顯價值;文體風格除了具有區別于其它文體的風格的獨特性而外,更具有規范效力。

三、在古代文體學史的參照視野下研究《文心雕龍》文體風格論

詹锳先生在《〈文心雕龍〉的文體風格論》一文中把《文心雕龍》中所論到的文體歸為11大類,共25小類。對其中的每一類都從文體發展史的角度追本溯源,追溯《文心雕龍》文體風格論對前代的繼承和吸收;同時也探討發展流變,發掘《文心雕龍》文體風格論對后代的影響。詹锳先生旁征博引,征引到的有關文體論和文體風格探討的論著達四十種之多。

對于一種文體的分析,探本溯源,梳理發展流變,征引匯聚同一時代和不同時代諸家的觀點,比較異同優劣。

\\(一\\)梳理劉勰文體論對前代的繼承

關于詩體的論述,詹锳先生指出劉勰深受前代理論家摯虞《文章流別論》的影響,劉勰在《明詩》篇談到詩體的“正變”,總結詩體的風格要求時說:“若夫四言正體,則雅潤為本;五言流調,則清麗居宗?!眲③淖鹚难栽姙椤罢w”,說其風格是典雅溫潤的。一方面是由于劉勰提倡“征圣”、“宗經”,把四言體的《詩經》視作學習、效法的極則,所以模仿“詩”之四言體詩具有五言詩無法比擬的地位和優勢。另一方面,他也明顯受到前代文體論大家摯虞的影響。

詹锳先生指出劉勰對詩體風格的總結是從摯虞的《文章流別論》繼承過來的?!段恼铝鲃e論》說:“《書》云:‘詩言志,歌永言’。言其志謂之詩?!旁娐室运难詾轶w,而時有一句二句雜在四言之間。后世演之,遂以為篇?!逖哉?……于俳諧倡樂多用之?!蛟姼桦m以情志為本,而以成聲為節。然則雅音之韻,四言為正,其余雖備曲折之體,而非音之正也?!盵10]\\(P180\\)詹锳先生指出劉勰在“詩言志”的詩歌根本精神上認同于摯虞,與陸機的“詩緣情”形成對立。

再如《詮賦》篇關于賦體風格特點的論述,詹锳先生詳細梳理了揚雄、陸機、摯虞和《西京雜記》對賦體的看法,認為劉勰對賦體的根本認識吸收了這幾家的觀點,同時詹锳先生還通過大量的事實論據,證明劉勰不僅吸收了摯虞對賦體的根本看法,而且把摯虞論賦體的方法論,即從內容與形式相統一上闡述文體風格,全面地繼承了下來,并應用于《文心雕龍》文體論的文體風格的論述之中。這些看法是非常深刻的。

\\(二\\)梳理劉勰文體論對后代的影響

詹锳先生指出《文心雕龍》文體論風格論對后代的影響是巨大的,它不僅“總結了前人的理論成果,而且長期以來影響了中國的文體分類學?!盵4]\\(P153\\)總結其所論《文心雕龍》以后出現的有關文體風格問題的論著及類書,可以明顯看出受《文心雕龍》文體論影響的有:唐代日僧空海的《文鏡秘府論·南卷·論體》,南宋陳骙《文則》、王應麟《玉?!分械摹掇o學指南》,元代陳繹曾《文說·明體法》,明吳訥《文章辨體·序說》、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清姚鼐《古文辭類纂》、林紓《春覺齋論文·流別論》。

《文鏡秘府論》南卷《論體》中提到六種文體風格,并詳論其代表文體、風格特點以及流弊,可以明顯看出《文心雕龍》的影響。六種文體風格類型分別是:博雅、清典、綺艷、宏壯、要約、切至。詹锳先生把這六種風格與劉勰的文體風格論作了詳細的比較。

例如關于博雅一體?!段溺R秘府論》說:“夫模范經誥,褒述功業,淵乎不測,洋哉有閑,博雅之裁也?!寥绶Q博雅,則頌、論為其標。\\(頌明功業,論陳名理,體貴于弘,故事宜博;理歸于正,故言必雅之也。\\)……博雅之失也緩,……體大義疏,辭引聲滯,緩之致焉。\\(文體既大,而義不周密,故云疏;辭雖引長,而聲不通利,故云滯也。\\)”[11]\\(P331~333\\)劉勰對頌體風格的論述是“頌惟典雅,辭必清鑠?!薄稗頁P以發藻,汪洋以樹義”\\(《頌贊》\\),要求雍容典雅;對于論體,劉勰則說:“義貴圓通,辭忌枝碎?!薄靶呐c理合”“辭共心密”,而且認為“論”的本質就是“彌綸群言,研精一理者也?!盶\(《論說》\\)。要求論文要論據博贍充分,道理講得透徹,論證細密精嚴,沒有漏洞和破綻。這和陸機說的“論精微而朗暢”[5]\\(P171\\)也是一致的。詹锳先生認為《文鏡秘府論》的“博雅”一體類似于《文心雕龍》的“典雅”一體。論體也要求寫得“博雅”,同時要預防滯緩的流弊。他說:“論文要能‘彌綸群言’,須寫得細密而‘朗暢’,粗疏、滯緩而不明快,則是論文的缺點?!盵12]\\(P151\\)《文鏡秘府論》對文體風格的論述并沒有超出《文心雕龍》的文體風格論,而且對每一體所標舉的代表文體所作的歸類有時也不那么合理。詹锳先生認為其把“頌與論、銘與贊各歸為一類,合起來論述,顯然沒有《文心雕龍》把頌贊、銘箴、論說合并起來論述能顯示文體的特點?!盵12]\\(P152\\)這樣前后比較,《文心雕龍》文體風格論的地位和影響就非常清楚了。

明朝吳訥的《文章辨體》、徐師曾的《文體明辨》在其中的《序說》部分,也都大量地征引了《文心雕龍》的理論。但是詹锳先生對兩書的評價不高,認為《文章辨體》幾乎沒有談到文體風格,《文體明辨》只是祖述《文心雕龍》,并沒有多少自己的創見。因為該書“主要在明辨各體之間的區別,分類非常細碎,不可能對文體風格作深入的探討?!盵12]\\(P155\\)這種評價是較為中肯的。

綜上所述,詹锳先生認為《文心雕龍》的文體風格論在中國文論史上取得的成就可以說是空前絕后的。研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文體風格論,舍此之外就沒有更完整的理論體系。

\\(三\\)匯聚各家觀點,比較異同優劣

針對劉勰《銘箴》篇中關于銘箴文體風格的論述,詹锳先生征引了曹丕《典論·論文》對銘體的風格要求:“銘誄尚實”;桓范《世要論·銘誄》篇從反面論述銘誄虛浮不切實際之時弊;摯虞《文章流別論》論述銘體褒贊功德的作用;陸機《文賦》對銘箴風格提出的要求:“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蕭統《文選序》“箴興于補闕”,“銘則序事清潤”;日僧空?!段溺R秘府論》南卷《論體》中的“切至”一體、王應麟《辭學指南》引西山曰“箴乃規諷之文,貴乎有警戒切劘之意”;陳繹曾《文說》“箴宜謹嚴切直,銘宜深藏切實”;林紓《春覺齋論文·流別論》等關于銘箴的理解和看法。詹锳先生通過多方稽考資料,對比異同,得出這些論述不外從功能作用角度來論述銘箴的風格特點,這與《文心雕龍》中劉勰所論的銘箴的風格要求,即“箴全御過,故文資確切;銘兼褒贊,故體貴弘潤。其取事也必核以辨,其摛文也必簡而深”可以相互發明。

另外,如關于“檄”這種文體的性質的解釋,詹锳先生指出各家的觀點不一。他說:“劉熙《釋名·釋書契》:‘檄,激也,下官所以激迎其上之書文也?!段男牡颀垺は啤菲?‘檄者,皦也,宣露于外,皦然明白也?!鯓嫛缎揶o鑒衡》說:‘檄者,激發人心而喻之禍福也?!段男牡颀垺返慕忉屖墙Y合‘露布’來談的,比較起來還是《修辭鑒衡》的解釋中肯一些 ?!盵4]\\(P141\\)檄文的風格要求與這種文體的性質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相比較而言,元代的王構從檄文的功能和作用方面來理解這種文體的性質,可謂抓住了“檄”這種文體的本質,所以他比劉勰的理解更為深入一層。

最后詹锳先生還總結了劉勰文體風格論的現代意義與不足。對其現代意義,詹锳先生指出:“文體風格論對于分析古典作品的風格及其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是有幫助的。例如其中關于‘論’體的風格要求,對于今天的論說文寫作是有指導意義的。關于‘賦’體的風格要求,對今天抒情描寫文的寫作,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關于誄碑的風格要求,對今天傳記文的寫作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盵4]\\(P160\\)這正是研究《文心雕龍》文體風格論的意義和價值。同時也應該看到劉勰文體風格論也存在著不足。詹锳先生指出《文心雕龍》上編二十篇文體論的體例并不完全統一,如劉勰雖然把《樂府》、《史傳》、《諸子》都列為文體論的專篇,但是缺少對文體風格要求的論述?!吨C隱》篇對諧辭的風格也沒有論及。其次,詹锳先生認為劉勰由于受時代和思想的局限,對有些文體的論述表現出濃重的迷信思想。如《文心雕龍》文體論中單列了《祝盟》、《封禪》,而這些文章的實際意義非常有限。另外,詹锳先生還指出由于受其階級的局限,劉勰看不到民間文學的價值和地位,在《樂府》篇根本不提民間樂府詩及其文體風格。詹先生以一個現代學者的眼光對《文心雕龍》的文體風格論作出了實事求是的科學的評價。

總而言之,詹锳先生從風格學的角度切入《文心雕龍》研究,表現出卓越的學術眼光和理論識見。他提出了文體風格論這個文體論的核心問題,對其合理性進行了有力的辨正,而且系統全面地梳理和研究了《文心雕龍》的文體風格論問題。對《文心雕龍》文體論研究作出了重要的學術貢獻。

參考文獻:

[1] 吳功正.我國古典風格理論概說[A].古代文學理論研究叢刊\\(第九輯\\)[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 吳功正.文學風格七講[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
[3] \\(梁\\)劉勰撰,詹锳義證.文心雕龍義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 詹锳.語言文學與心理學論集[M].濟南:齊魯書社,1989.
[5] 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第一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 陸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龍譯注[M].濟南:齊魯書社,1981.
[7] 劉文忠.評《〈文心雕龍〉的 風 格 學》———兼與 詹锳先生商榷[A].文心雕龍學刊\\(第二輯\\)[C].濟南:齊魯書社,1984.
[8] 吳承學.中國古典文學風格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