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文學論文 > > 泰漢動物熟語的象征意義與文化內涵差異
泰漢動物熟語的象征意義與文化內涵差異
>2023-12-13 09:00:00


一、泰漢動物熟語的象征意義比較

(一 )泰語熟語中動物的象征意義

泰國是個佛教國家, 泰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有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優良傳統。 從一些泰國熟語中可以看出, 泰國的確是一個“象國 ”,大象尤其 是珍 貴的 白 象 在 泰國被奉為神圣的動物, 而且法律規定在各地發現的白象都歸國王所有。 白象一向被尊崇為泰國皇室的象征。

大 象 在 泰 國 傳 統 文 化 中 的 地 位 比 較高, 可以說大象文化是泰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泰國的繪畫、雕刻等藝術中都離不開大象的形象, 因此, 大象作為泰國人吉祥,神圣的象征 ,也會 出現在泰 語熟語中 。

如: (拿 荷 葉來 蓋 死去的大象):紙包不住火泰國熟語中出現較多的動物按比例排列順序為:虎 (10.56% ) 狗 (9.03% ) 魚 (8.61% ) 象(7.50% ) 牛 (7.08% ) 雞 (6.81% ) 鳥 (6.39% )烏鴉(4.31%)豬(4.03%)……以上這些數字, 大致可以反映出泰國人民傳統生活中都注重的動物, 并在熟語中賦予這些動物以象征意義。 其中比較明顯地反映出泰國人對虎的敬畏、 對魚的喜愛、對牛的尊重和對雞的重視。 泰國人雖然認為狗是人類親密的朋友, 認為它是 “忠臣”,但是在泰國人印象中又常常是被貶低的動物。 因此泰國熟語中關于“狗”的聯想常常帶有諷刺、厭惡的意味。 如:(狗心 ):邪惡的人

(二 )漢語熟語中動物的象征意義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國家。

傳說中國人飼養動物的歷史已六千年以上。

不管是在狩獵時代還是在轉入農耕以后,中國人與動物都有著密切的關系。 因此,中國人對動物深厚的情感,包括喜歡、厭惡等各種感情,也都會體現在漢語熟語中。

動物有關的漢語熟語數量龐大, 有些動物形象及象征意義是漢語中獨有的。 作者從搜集的總共 5430 條漢語熟語中,可以看出這么一種規律。 中國人依照心中的動物象征意義為標準, 大體上把動物分為三種類型。 一種是中國人所喜愛、 尊重的動物,這些動物不管是虛構出來的,還是真實存在的, 一律都賦予了吉祥美好的象征意義。 另一種是他們所厭惡、鄙視的動物,這些動物就被中國古代人賦予了邪惡的象征意義。 第三種是具有雙重象征意義的動物。

就是說, 同一種動物, 既在褒義熟語中出現,同時也存在于含貶義的熟語中。

1.漢語熟語中的吉祥動物 。 在中國人心目中,龍、鳳、鶴、虎、龜、馬、魚、喜鵲等動物都是吉祥動物, 由這些動物構成的熟語絕大部分是含褒義的熟語。 比如龍。 龍是中國人 6000 年 以 前 就創 造 出 來 的 一 種 神 話 動物。 古時候, 中國先民把龍這種既使人尊敬, 又使人畏懼的動物作為自己族群的標志,他們希望得到龍的保護和幫助,希望龍能給他們帶來幸福和吉祥。 于是龍由古代中國人的一種圖騰崇拜慢慢發展為他們的吉祥物。 雖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龍被中國皇帝霸占,成了皇帝權力的象征,但是龍的漫長歷史和它本身包含的民族文化含義 ,幾乎沒有動搖它作為中華民族吉祥物的歷史地位。 龍是中國人吉祥、力量和精神的象征。 (在泰國,許多寺廟都有雕刻的中國龍的形象,可見,龍的影響之大)。 反映在漢語中,于是就產生了很多由龍構成的熟語,如龍飛鳳舞等。

2.漢 語熟語中的不吉祥動物 。 作者搜集的 5430 條熟語中共包含 98 種動物, 其中狼、狐貍、蛇、烏鴉、蒼蠅 、黃鼠狼等動物可以算不吉祥動物。 從由它們組成詞的熟語中, 可以看出中國人對這些動物的厭惡和憎恨。

3.漢 語熟語中具有雙重象征義的動物 。作者發現,在漢語熟語中,純吉祥動物和純不吉祥動物并不多, 只用于褒義熟語的純吉祥動物只有鳳凰 、鶴、麒麟等幾種動物 ,而僅用于貶義的不吉祥動物 , 也只有 狼 、狐、蛇、烏鴉、蒼蠅等幾種。 大多數動物都具有吉祥和不吉祥的雙重象征義。

在這 些 具 有雙 重 象 征 義的 動 物 中 ,作者特意把“狗”這一動物拿出來重點談談 。

狗在中國和在泰國的命運一樣, 差不多都是在熟語里受冤枉的。 在西方人眼里,狗是寵物,是人類忠實的朋友,因此語言中有關狗的詞語含褒義的多,含貶義的少。 但在中國人(也包括泰國人 )的眼里 ,狗具有雙重的象征義, 但可惜的是, 含褒義的熟語少( 只有 “ 犬馬之報 ” “ 義犬救主 ” “ 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等幾個),而多數為含貶義的熟語。 比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

(三)泰漢動物象征意義異同的原因淺析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泰漢熟語中的動1多于有差異的象征義,泰漢人對牛、羊、虎、魚等最常見動物在文化上的認知和在熟語中的意義基本是相似的,分析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1.泰 漢文化都屬于亞洲文化 , 地域的接近,加強了兩國文化的交流。 據說,泰國的泰人來自中國的南部, 大約于公元十一世紀移居到泰國。 中國傣族人南遷必然帶去中國文化, 其中包括語言文化和語言中的熟語文化。

2.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 , 中國歷史上的佛教信仰也曾非常興旺, 共同的宗教影響導致文化觀念的相似。

3.來自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一代又一代的移民, 對泰國多元化文化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同時也促使泰漢人的文化進一步交融。泰 漢 動 物 象 征 義 的 差 異 的 主 要 原 因是, 泰語熟語以貶為主, 漢語熟語有褒有貶, 這大概是由于泰語熟語的構成內容不像漢語那樣復雜。 或者說,泰語熟語在很大程度上相當于漢語熟語中的慣用語及部分諺語。 作者認為,兩種熟語的構成上并不對稱, 所以增加了兩種熟語在動物象征義上的差異。 至于其他方面的差異,則是因為地理、氣候 、動物種群的功能等不同造成的 。

泰國人喜歡、 尊崇大象, 就如中國人喜歡龍、鳳、鶴、麟一樣。 “象國”泰國跟“龍”的中國的吉祥動物相異,是很容易理解的。

二、泰漢動物熟語的人文內涵比較

(一 )泰語動物熟語中的人文內涵

作者共收集了與 53 種動物有關的 7201人的處世哲學和大眾信條, 可以看出泰國人的人文傳統和社會道德, 也可以看出泰國人的經驗與智慧, 以及泰國社會的人情世態和社會習俗。

1.泰 語動物熟語中的處世哲學和大眾信條。 泰國過去稱為暹羅,是東南亞最具異國風情的國家。 在現在 6500 萬人口中,除了多數為泰族以外還生活著高棉人、老撾人、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 在這個人種多元化的社會里, 泰國各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中形 成 了自己特 有的處 世哲 學 和大眾信條 ,這些為人處世的哲學和大眾共同遵守的道德也常常體現在泰語的動物熟語中。

2.泰 語動物熟語中的民族智慧和人生經驗。 在某種意義上說,泰語熟語相當于漢語熟語中的諺語。。 這些膾炙人口的諺語,一代一代地廣泛流傳到今天。 泰語中的動物熟語就是以泰人熟知的動物作喻體, 訴說表達著這個優秀民族超凡的智慧和豐富的經驗。

3. 泰 語動物熟語中的社會眾生相和人生百態。 泰語動物熟語中常利用動物的外觀形狀, 行為特征和生活習慣比喻社會上不同人的舉止行為, 刻畫出不同的社會眾生相。

( 二 ) 漢語動物熟語中的人文內涵

1.漢語動物成語中的中國古代社會風情與眾生相。 從作者搜集到的 831 條漢語動物成語中, 可以了解到不少關于中國古代社會方方面面的信息, 了解到中國幾千年悠久歷史中衣、食、行、戰爭與災難、婚姻與愛情等諸方面的習慣與風俗, 可以讀出中國古代人的喜怒哀樂。 這 831 條以動物為喻體的漢語成語, 組成了一部很有意思的中國古代風情畫卷。

一些漢語動物成語是描寫和形容中國古代人的各種心態,神態和舉止之態的,作者從搜集到的 800 多條動物成語中經過粗略地整理歸納, 根據成語中中國古代人物的各種形象,不同品格與各種為人處事。

2.漢語動物諺語中的中國社會風情和中國古代的智慧和經驗。 如果說,漢語成語是以四字格的古典風格傳達了中國古代社會的人文信息,那么,漢語諺語則是用像詩句一般的修辭方式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幾千年來直至今天還存在的社會風情畫面。 漢語諺語雖然像詩句一樣生動, 但通俗易懂樸實無華, 它真實地記錄和反映了過去和現在的中國人的人生價值觀、 事業觀和人生交際觀。

許多漢語諺語一直流傳到今天, 是因為這些諺語都是中國人幾千年來人生智慧和人生的總結。 所以這些諺語是非常有價值的。 由于漢語諺語特殊的構造形式,它們在大眾之間廣泛流傳, 成了中國人社會生活和生命歷程中不可或缺的人生百科。

作者搜集整理的與此 66 種動物有關系的 1760 條漢語諺語,大多數都閃爍著的中國人民的經驗和智慧。 這些很有價值的諺語必定會作為華夏兒女、 炎黃子孫的人生座右銘,一代一代流傳下去。 但作者發現,有極少數諺語似乎已經不合時宜,或者說,時代變了、中國變了,這不合時宜的少數諺語的含義不應再作為中國人人生的信條。

3.漢語動物慣用語中的時代特征和時代病。 慣用語是漢語熟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在漢語中使用范圍很廣的高頻詞語。 慣用語常以口語色彩較濃的固定詞組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多用于比喻意義。 它的出現和流行常常是與一種社會現象的出現和產生分不開的。

( 三 ) 泰漢動物熟語的人文內涵比較

1.泰 漢動物熟語的人文內涵的相似或相近。 從前文表述中可以看出,泰漢動物熟語的人文內涵基本上是相似或相近的。 兩種動物熟語都深深地包含著泰中兩個國家人民的大眾信條和人生哲學, 都突出地反映出泰漢兩個民族的閃光智慧和豐富的人生經驗, 都逼真地展示了兩種社會中的眾生相和人生百態。 這種相似或相近源于人類的共性, 同時也是因為泰漢文化都屬于亞洲文化, 文化的相似, 國家地理位置的相近, 加上大量華人移居泰國后帶去的中華文化, 都導致了兩種語言中動物熟語人文內涵的相似或相近。

2.泰 漢動物熟語人文內涵的差異 。 泰漢動物 熟 語的人文內涵 基本上 是相似的 ,但由于兩國的歷史長度不同, 兩國的地理位置、氣候和物 產也不同 ,再加上社會習俗 ,宗教信仰的差異, 必定導致兩種熟語在文化內涵方面的差異。

①泰漢動物熟語的總量不同。 漢語熟語是一個龐大的詞匯群,根據作者的統計,這四種形成的動物熟語共有 5430 條。 而泰語熟語只相當于漢語熟語中的諺語或慣用語, 所以作者所搜集到的泰語動物熟語只有 720 條。 種類、數量的差別懸殊,自然會造成人文內涵含量的不等。

②表達方式的差異。 泰漢動物熟語常常在表達同一內容和同一含義時, 使用不同的表現方式和表現手法。 中國人的性格有內斂和迂回的特點, 許多時刻不太愿意痛快直爽地表達, 而是采取高雅或委婉的表達方法。 比如,中國人說“龍飛鳳舞”形容“ 書法筆勢舒展活潑 ”, 也可以形容寫字此太快而字跡潦草難認,這就顯得很高雅,也很好聽。 “信筆涂鴉”也是這個意思但讓覺得很文雅,不刺激人。 而泰國人在形容一個人寫字又快又潦草時,就說你寫字“像雞扒一樣”“亂得像蚊子混戰一樣”。 這種熟語的表達方法非常直接、非常形象。 這可能與兩國人民不同的文化傳統和情感表達方式有關。 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底蘊深厚,中國人尤其是有文化有知識的中國人喜歡用含蓄高雅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所以,漢語熟語相對要書面化,經典化。 而泰國人樸實、情 、外向,他們的熟語大多 來源日常生活和直接的人生體驗,所以顯得粗擴,顯得更加生動,更加口語化。

3.泰 漢人對動物態度的差異 。 作者在搜集泰漢動物熟語過程中, 還發現泰漢兩個民族都有熱愛動物,珍視動物的共同美德。

他們與動物相互依存, 動物是兩國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同伴。 泰國人對“象”“魚”的感情很深,中國人則對牛、馬、羊、豬等家畜格外珍惜。

泰漢 人 對 動物 的 態 度 基本 上 是 一 樣 ,但仍然有一點差異。 比如,在漢語動物熟語中“殺、抓、死、打”等動詞用得比 泰語熟語多,就是說,中國人喜歡吃的動物要比泰國人多得多,一般泰 國人只吃豬肉 、雞肉 ,而中國人飯桌上則是飛禽走獸都有,連龍、鳳都想吃。 比如烹龍炮鳳、麟肝鳳髓、“要吃龍肉,親自下?!钡?。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