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文學論文 > > 從隱喻和文化的角度闡述“hot/熱”兩詞的對比
從隱喻和文化的角度闡述“hot/熱”兩詞的對比
>2024-03-22 09:00:01


隱喻這一概念從亞里士多德時代開始就長期受到各類語言學家的關注。但直到現在,每當我們談到隱喻,都會自然的想到隱喻是出現在文學中的。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隱喻是一種帶有文學性質的或者修辭性質的概念,并不會出現在日常的交往語言中。另一方面,認為隱喻僅僅是一個語言現象,跟日常生活中的想法和行為時沒有關系。然而,在近幾十年的研究中,人們逐漸從傳統的觀念中轉向用認知的觀念解釋隱喻的現象。并且隨著研究的推進,我們發現隱喻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部分,不僅僅實在語言中,也存在于人們的行為和思想中。

在眾多的概念定義中,我們認為 Lacoff 和Johnsen 提出的一個觀念較為合理: “隱喻是指用另一種事物來解釋、理解本事物?!贝送?,在隱喻中,有很多現象是很能反映文化的差異的,今年來,甚至興起了一門學科,文化語言學。作者也將從文化差異的角度比較“hot”和“熱”。

本文的中心討論點便是“hot”和“熱”在英漢語言中使用情況對比。在日常交際中,我們會發現,雖然在翻譯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用這兩個詞互譯,但是它們在使用上并不是完全對等的詞語,也不是在所有語境中它們都能互相翻譯。當然,對于這兩個詞語的對比是多方面的,在本文中,作者將集中從隱喻的角度對這兩個詞語進行對比。從很多習語中,我們會發現,“hot”比“熱”運用的范圍更廣,所承擔的意義也更豐富。

誠然,“hot”和“熱”在使用中也有許多的相似點,這點上是由于人類的共同常識 \\( commonsense\\) 。也與人類相似的思維模式和神經活動有關系。但是,正如我們前文提到的那樣,隱喻是來源于經驗和理解的,不同文化,不同環境中的人們對于一個問題的認識自然會有不同。并且,一種隱喻逐漸發展進入穩定階段之后,也會反過來影響人們的思維和文化。

作者將著重解釋“hot”和“熱”兩點主要的相似點和兩點不同點。主要通過舉例和說明從隱喻和文化的角度闡述兩個詞語的對比。通過對比,說明語言與文化相互影響的關系。

一、“hot”和“熱”共性對比

“hot”和“熱”修飾令人興奮或吸引注意的事物。

無論是“hot”還是“熱”,它們都有一個基本的意義范疇,那就是都會反映溫度的升高。當人們看到令人興奮的場景或者感興趣的場景,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是會升高的。而一群這樣情緒高漲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整個氛圍也會“熱”起來。眾所周知,燈光如果集聚到一點上,這一點的溫度就會很高,同樣的,人們如果都十分關注某個事物或者人物,他們也就變成了十分火熱的話題了。

1. 1“hot”和“熱”形容令人興奮的氣氛

首先我們來看看中文的例子:例 1: 三峽市場天下爭,三峽工程尚未正式開工,圍繞三峽工程的市場競爭已經熱火朝天地展開了。

這個例子中,工程本身是不可能非?!盎馃帷钡?,但是由于三峽大壩這個工程會帶來高額的利潤,所以許多公司會前來競爭。各家公司都會投入自己全部的經歷去得到這個機會,使得氣氛變得很緊張。所以我們用“熱火朝天”來形容競爭的激烈。

再來看一個英文例子:例 1: Today we enter the hottest phase of theelection campaign.正如前文所說,階段自己是不可能“hot”的。

可能這個階段是決定競選者們生死的階段,他們會竭盡全力去獲得選票,當然,他們也會投入全部的激情去等待最后這個緊張的時刻。

1. 2 “hot”和“熱”形容最近流行的詞語或話題

首先來看一個中文例子:例 2: MBA 已經成為目前就業前景最好、報酬最高的熱門專業。

現在越來越多學生在選擇專業時,關注的焦點就是在就業問題上。由于畢業后有較高的就業率,很多專業成為了學生們追捧的對象,大家蜂擁擠進這些專業中,這些專業自然也就變得很火爆。再來看一個英文例子:例 2: They agreed to establish a “hot line”telephone link between the White House and theKremlin.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設立一些專線,用于客戶提意見或者提問。每天都會有數以百計的客戶撥打這樣的電話,自然這些電話號碼也被很多人熟知。在舉過這些例子并分析后我們發現,“hot”和“熱”在表明激動的、緊張的或者是比較新穎,流行的事物的時候是相同的,自然在翻譯的時候是可以互譯的,比如“hot line”可以直接譯成“熱線”,“熱門專業”可以譯成“hot majors”。

我們可以發現,盡管在不同的歷史發展背景,已經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會形成不同的表達習慣,語言之間的形式也是千差萬別的,但是人類對于一些基本事物的認知還是相同的,這是因為人類生活在一個相同的物質世界里,對于花草樹木這樣基本的自然事物的認識是相同的。所以即使語言的形式是一樣的,語言表達的實質內容是相通的。

二、“hot”與“熱”的差異性對比

既然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維方式,這些現象就一定會反映在語言當中。

2. 1 “hot”和“熱”在描述辛辣食物的差異

辣椒是在烹飪中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材料。

食物的文化也是反映一個國家傳統和習俗的一面鏡子。Marina Rakova 在研究中就發現,現在在英語中用“hot”來描述辛辣的味道,是非常自然的說法,但是在遠古的希臘語、西班牙語、法語等語言中,“hot”并不是表達辛辣的準確的說法。

首先讓我們看看英語中“hot”是如何擁有這樣的意義的 Kuhn 和 Reidy's《中古英語詞典》將其追溯到 1390,并賦予“hot”“灼人”和“辛辣”的含義,something that is said of spices.《牛津詞典》給出了以下解釋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offer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 “hot …… producingan effect as of heat or burning,esp. on the nervesof taste or the mucous membrane; pungent,acrid,biting; corrosive; heating,ardent”最早出現要追溯 到 1548: “The Englishemen … dranke hotewynes in the hote wether,and did eate all the horefrutes … that there fell sicke ”\\( Edward Hall,Chronicle\\) . 這里還有兩個其他的例子: 1596:“The Mustard is too hot a little. ”\\( William Shake-speare,The Taming of the Shrew\\) ; 1806: “Thedish is … too hot of pepper. ”\\( Alexander Hunter,Culina Famulatrix Medicinae; or Receipts in Mod-ern Cookery\\) .通過這些例子我們看出英語中用“hot”來表明辛辣的含義,事實上,在拉丁語種也有這一用法。這一用法也是有據可循的,人們在吃辛辣的食物的時候,往往會感覺體溫不斷升高,這是一種自然的生理反應,因此用“hot”是有理據的。

然而,在中文中,卻是另外一番情況。中文中我們從來不用“熱”來表達辛辣的含義,我們有專門的詞語“辣”。

例 1: 中國的湘菜主要是以辣為特色的。

例 2: 醫生囑咐他不要吃辛辣的食物。

例 3: 這種辣醬今年的銷量很好。

在例 1 中我們用“辣”來形容一種菜的特色,這是我們吃湖南菜時最大的感受,中文中我們不用其他的詞語代替這種味道,而是有一個專門的表達———“辣”,而且這種表達已經十分穩定。例 2 中,我們看到還用到了另一個詞語“辛”,其也是與“辣”相近的意思,但是二者還是有區別的,“辛”是從鼻子的角度來感受描寫這個味道的,而“辣”是從嘴巴,味覺的角度來表述的。例 3 中在描述“醬”是沒有用原材料,而是用了味道“辣”。這些例子都足以說明“辣”這個味道對于中國菜是十分重要的.

2. 2 “hot”和“熱”在表述女性性感時的差異

人類對于美的追求是無止境的,遇到美的事物我們總是忍不住想要用一些辭藻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一些男生遇到身材火爆,面容姣好的女生時,會不自覺的體溫升高,心跳加快。

如果按照我們第一節中的理論,這樣的感覺用“hot”和“熱”來描述是合適的。但是事實上卻并不是如此。

首先我們先看幾個英文的例子:

例 1: Hey,look at the hot girls there! Let'ssay hello to them.西方人對于自己情感的表達是十分直接的。

當他們看到火辣的女生時,他們自然會覺得激動,或者非常想接近這個女生,就像有一團火焰在他們的面前,所以這樣的用法我們很好理解。

前文中我們講過,隱喻一旦進入穩定階段后,會反過來影響文化和習慣,下面我們來看兩個例子:

例 2: Her new boyfriend is hot stuff.例 3: That girl with blond hair has hot lips.例 2 中,我們認為如果說一個男人性感,不免有些牽強,但是由于“hot girl”這一用法的普及和接受,我們可以接受“hot boy”這樣的說法,因為這里僅僅是表達出男聲是受歡迎的或外形很好的。例 3 中,也是從“hot girl”的引申,中文中我們一般翻譯成“烈焰紅唇”。這也是表達一種外形好,吸引人的意思?,F在,“hot”一詞也經常出現在各大商標當中。但是在中文中我們會發現,我們一般用“辣”來形容這類事物,例如“辣妹”,“那個女生身材火辣?!痹诿鑼戇@類事物時,中文不用感覺的詞語“熱”而是用味覺的詞語“辣”,足以說明“辣”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三、產生差異的原因

前文已經說到,由于人類相似的生活環境,對一些基本事物認知的相似點,使得兩種語言間肯定是存在不少相似的表達法的。叢神經學的角度說,人類大腦的構造相似,人們對于某些事物的反映和感受是想通的。但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發展歷史,自然會造就思維方式的發散。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探討一下這些差異形成的原因。

3. 1 英語中的多義詞“hot”

首先我們來看看在 COED 中對于“sharp”的解釋。我們會發現其中“sharp”的解釋是十分模糊的。它將“sharp”定義為“pungent 或 acid”,但是“pungent”和“acid”本身就不是同義詞。而其對“sharp”的定義是“having a sharp or appetiz-ing”。 最 后,COED 有 將 “sharp”,“biting ”,“hot”,“acid”,“pungent”都 歸 納 為 同 義 詞。

“Pungent”也是辣椒性質的一種體現。因此味覺上的“sharp”和“hot”肯定是有想通之處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似乎沒有遵循這一點,只是將“sharp”與“acid”和“pungent”聯系在一起,并沒有將其與“hot”聯系在一起,在表達時也常用“hot”。

3. 2 東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如果我們想得到更確切的原因,我想文化上的差異會給出更好的解釋。而東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更是能夠很好的解釋這一語言現象。在中國,飲食文化在整個社會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國烹飪在世界上也是享有很高聲譽的,中國人不僅認為美食可以帶來味覺的享受,更可以帶來祥和并增進家庭成員間的感情??傮w上,中國人吃飯沒有像外國人那樣講究營養的搭配,我們更講求色香味俱全。中國人也十分注重餐桌文化,對于中國人而言,吃飯是件大事,是不可馬虎的,所以快餐文化永遠不會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主流。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各地方的飲食文化也是千差萬別。在中國東部,人們喜食甜食,西部喜食酸的,南方喜食辣的,北方喜食咸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的菜系中,辣椒這一食材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中國,辣味是有專門的詞語進行表述的,不像英文中由“hot”一詞代替。甚至在英文中用“hot”隱喻的詞語,在中文中也用“熱”來表述。中國人食用辣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了,四川、湖北、湖南、貴州人最喜辣椒,在這一地區的人們認為一頓飯離了辣椒就是失敗的或是沒有得到充分的味覺享受到的。此外,由于辣椒的顏色為紅色,所以中國人也把辣椒視為吉祥的象征,認為它能帶給人好運,使每個家庭過上紅火的日子。

但是在中國東南的一些地區,如廣東、福建等地,由于天氣炎熱,食用辣椒對他們而言并不會是一個愉快的經歷,因此辣味對他們的烹飪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回避的。在語言上,閩南語中對于“辣”的發音和“熱”是一樣的,這也體現出了文化在語言中的反映,即使在同一個國家中,由于地理,習俗的不同,語言的表達方式也會出現差異。

結語

本文是在隱喻概念的基礎上對中英文中的“hot”和“熱”進行對比的,并探究了其深層的文化原因。隱喻現在已經越來越多的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涌現出越來愈多新鮮的事物,如果只是一味的增加新的詞匯,會給我們的交際帶來越來越多的不便,這時,我們就需要借用原有語言中的一些詞匯來表達。起初,這種借用可能是隱喻性的,最后這種隱喻性逐漸消失,便成為一種固定的表達方式。

作者通過大量的例子來對比兩個詞的異同,并解釋了產生的原因,相似的生活環境和大腦構造,使得人們對于一些基本問題和事物有一些共同的常識性的認識,但是另一方面,飲食文化的差異也活生生的反映在了語言當中。對于西方人或者中國東南部人們來說,辣椒并不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材,甚至是避而遠之的食材,因此在表達中時常用“hot”來表達辣的含義。但在中國的其他地方,辣椒對于烹飪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不僅有一種十分固定的方式來表達辣味,更是用“辣”字表達了許多英語中用“hot”表達的含義。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注意到了文化與語言之間的關系,我們也應該充分認識到,只有將文化和語言結合起來考慮,才能真正促進交際,理解文化。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