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紀 20 年代,黎錦熙就認為助詞 “過”有表時的功能,體現了獨到見解。其他學者們對 “過”的看法差別不大,認為 “過”表示過去曾經發生過的動作或曾存在的狀態,以說話者當下作為參照點而言,這些動作或是狀態已經消失或不存在,僅作為經驗被重提。
作為絕對時標記,“過”表示過去的 “已然”,表示全句所表事件在說話之前曾發生并結束,或事件以前曾經存在; 作為相對時標記,“過”表 “異時”?!斑^”的時制意義和 “了”一樣也是先時,在具體語境中表言語先時或參照先時。
我們采用 “時制”的觀點,對 “過”的時間表達進行英漢對比,以考察英漢兩種語言時制表達的本質區別以及 “過”在句中運用的特點。本文的研究對象 “過”為動態助詞,表示曾經發生過的事件。
一、動態助詞 “過”在單句中的時間表達英漢對比
英語時間表達系統的基本說明: 英語中的絕對時制包括現在時、過去時和將來時; 相對時制包括過去完成時和將來完成時。絕對時制是以說話時間為參照點,指的是以言語時間為參照點指明事件發生時間的相對位置的語法范疇。漢語可以通過時間詞語、數量詞語、語法標記\\( 了、著、過\\) 等手段來表示時界。使用具體的時間詞語或動態助詞 “了”、 “過”都可以表示已然,表達的都是以說話時間為參照點,事情發生于過去。
“過”從表時角度看,只表示過去的 “已然”,表示過去的時間。雖然都可以表示完成,但 “過”與 “了”的區別在于: “了”表示動作的完成,含有動作的結果具有 “實現 - 延續性”的意義;“過”表動作的完成,動作的結果卻不具有這種延續性,如:他當了班長。\\( 還要接著當\\)他當過班長。\\( 過去的經歷\\)據我們調查,漢語包含 “過”的句子翻譯成英語,一般用目的語中的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和一般過去時表示,如:
\\( 1\\) 在真實的經驗中,我沒見過這么個境界。In real life I have never seen a place likethis.
\\( 2\\) 馬則仁年輕的時候在美以美會的英文學校念過書。Ma Zeren studied at an English Method-ist school when he was young.
\\( 3\\) 四五年之前,他曾經在烏司特的工業學校里讀過一年課程,跟一位藹然可親的物理學教授在實驗室里擺弄過一陣子。Four or five years earlier he had taken a year’s course at a technologicalcollege at Worcester,and dabbled in the laboratory with a friendly professor of physics.
即使沒有時間詞語, “過”仍然可以確定全句的過去已然性質,獨立承擔全句的標時功能\\( 見例 1\\) ?!韭浴?/p>
\\( 一\\) 英語 “過去時”標記與先時 “過”的功能對比英語 “過去時”標記與漢語先時 “過”都能表示曾經發生或存在。但是,英語動詞過去時與漢語 “先時”標記 “過”是不同的。
1. 英語的所有動詞都有過去時的形態變化,漢語不是所有的動詞都能帶 “過”。漢語表示屬性關系的靜態動詞 \\( 是、姓、等于\\) 、少數心理動詞 \\( 以為、希望\\) 、人或事物存在期間只能發生一次的動詞 \\( 畢業、認識\\) 等,一般不跟 “過”搭配。如:\\( 4\\) 她,在我的心中,曾經是最美的女孩子。To me,she was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2. 用 “過” 標記時,句中不能使用 “某天”、“有一次” 等不確定的時間詞語,而英語過去時不受這樣的限制。如:\\( 5\\) 有一次,我買過一張鋼琴曲的光盤,但不好聽。\\( × \\) I bought a CD of piano,but it wasnot good. \\( √\\)\\( 6\\) 某天,我去過他的新家了。\\( × \\) One day,I went his new house. \\( √\\)3. 英語過去時帶有 “試探性” 的委婉用法。如:\\( 7\\) I wondered if you could help me? \\( 請求\\) 不知你能不能幫我?
以上例句表示的是現在時間,與過去時間無關。
\\( 二\\) 英語現在完成時與 “過”的時制功能對比:
英語 “現在完成時”標記 “have/has + done”與漢語先時 “過”都可以表示曾經發生或存在。
英語現在完成時可以表示:
1. 持續動作,表示動作或狀態在某一段時間內持續。
\\( 8\\) He has lived in Yunnan since last September. 自從去年九月以來,他一直住在云南。
漢語動態助詞 “過”沒有表示持續動作的用法。
2. 表示習慣動作或重復動作。從過去開始持續到現在或將來的習慣性或重復性的動作。
\\( 9\\) She has attended all the professor’s classes this year. 她今年聽了教授講的所有課。
這里 “has attended”的動作從過去到現在這段時間內多次重復發生,成了習慣動作。
“過”不能表示習慣動作或重復動作。
3. 表示不確定事件,通常與 even,never,already,yet 等表示不確定的過去時間副詞連用,表示動作在說話之前某個不確定的過去時間內發生。
\\( 10\\) John has already recovered from his illness. 約翰已經恢復了健康。
這一用法相當于 Comrie 的最近過去完成時。動態助詞 “過”沒有這種用法。4. 表示結果。動作發生在過去,而且已經結束,但其結果一直影響到現在或將來。
\\( 11\\) She has gone to Shanghai. 他去了上海 \\( 所以不在這里。\\)現在完成時所表示的動作與過去時一樣,發生在過去時間,但兩者的用法是有差別的:
第一,過去時都能與時間狀語連用,現在完成時除了可以與表示包括現在時間在內的時間狀語 \\( today,recently,this morning 等\\) 連用外,一般不能與表示確切的過去時間的時間狀語連用,而漢語 “過”卻可以與這樣的時間狀語連用。因此不能說成:
\\( 12\\) She has seen the film yesterday. \\( × \\) 她昨天看過那個電影。
英語過去時可以表示在確切的過去時間發生的動作,而現在完成時則表示不確定的過去時間發生的動作。
\\( 13\\) I saw him yesterday。我昨天見過他。
\\( 14\\) I have met him \\( before\\) . 我 \\( 以前\\) 見過他。
第二,現在完成時和過去時都表示動作發生在過去,但過去時表示動作已結束,而現在完成時則表示過去發生的動作持續到現在。漢語 “過”沒有這樣的用法,它僅表示事件曾經發生并結束,或曾經存在。換句話說,英語的現在完成時有兩個基本用法 “已完成”和 “未完成”,而漢語 “過”只表示 “已完成”。
\\( 15\\) He has lived here all his life. 他一生都住在這里。\\( 現在還住在這里。\\)\\( 16\\) He lived here all his life. 他一生都住在這里。\\( 他生前曾經住在這里。\\)\\( 三\\) 英語 “過去完成時”與 “過”的時制功能:
英語 “過去完成時”表示動作發生在某一過去動作或時間之前。它和 “過”一樣,與現在時間沒有任何聯系。但是兩者仍有用法上的差異。
如同現在完成時,英語的過去完成時 “had + done”既有 “已完成”也有 “未完成”這兩種主要用法,但漢語 “過”只能表示 “已完成”的動作。動態助詞 “了”可以表示 “未完成”的用法。如:\\( 17\\) He looked rather exhausted. He had worked all night for several days. 他看起來很疲憊,因為已經徹夜工作了好幾天。
\\( 四\\) 英語過去時 “V - ed”、現在完成時 “have/has + ed”、過去完成時 “had + ed”與先時 “過”的成句條件。
從對比角度看,“主語 + 動詞 + 過 + 簡單賓”的格式,英語一般可以用過去時,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表示。英語所有動詞都有過去形式、現在完成時及過去完成時形式?,F在完成時的這種 “未完成”用法,既可用含持續意義的動態動詞表示,也可用狀態動詞表示。但除了用于否定結構中外,它不適用于表示短暫動作或位置轉移的動詞,如:\\( 18\\) I haven’t gone to Beijing since 2010. 自從 2010 年以后,我再也沒有去過北京。
而下列句子是不被接受的:
\\( 19\\) He has come to Beijing for three years. 他來北京已經三年了。\\( × \\)該句應將短暫動詞 come 改為狀態動詞 be: He has been in Beijing for three years. \\( √\\)而漢語動態助詞 “過”在與動詞或形容詞的搭配上有所限制。如果漢語動詞是靜態的屬性關系動詞 \\( 是、姓、等于\\) 、少數心理動詞 \\( 以為、希望\\) 、人或事物存在期間只能發生一次的動詞\\( 畢業、認識\\) 等,一般不與 “過”搭配?!斑^”經常和數量、時量、動量短語連用,如:
\\( 20\\) 荷西這一生,除了太太做的中國菜以外,只去過中國家庭吃過三次晚飯。
\\( 21\\) 湯池溫泉我幾年前去過一次,和昆明安寧溫泉比起來要差些,但總比沒有強吧。
二、動態助詞 “過”在復句中的時間表達與英漢對比
相對時制指的是,句中若有兩個事件,其中一個事件可以作為參照點決定另一事件時間的相對位置。
漢語中位于謂語以外的其他位置,如主語、定語、賓語、狀語等非謂語位置的謂詞性詞語也以謂語為參照點決定相對時間。但是,這些位置上的 “過”都不能決定全句的時制性質,即全句是已然句還是未然句與非謂語位置 “過”的使用無關。
\\( 一\\) 定語位置上的 “過”
“動詞 + 過 + 名詞”的結構在句中出現時,“過”所表示的事件在句中謂語動詞所表事件發生之前發生并結束或曾經存在。句中謂語動詞所表事件可能是已經發生的,全句為已然句; 也可能是將要發生的,全句是未然句。定語位置上的 “過”,英語用相對時制非限定小句過去分詞或 “過去完成時”表示 \\( 如例 23\\) ,定語所表的事件是在句中謂語動詞所表事件之前發生并完成的。
\\( 22\\) About a mile farther,on a road I had never traveled,we came to an orchard. 這以后我們走上了一條我從來沒有走過的路,走了有一英里光景,我們來到一個果木園。
\\( 23\\) 我不會忘記發生過的事情。I will not forget what happened.
Comrie 認為英語中的非限定性動詞形式表示的是 “相對時制”,即它的參照時間是限定性小句中 “絕對時制”所確定的一個時間。
英語過去分詞所表事件在謂語動詞所表事件之前發生。
\\( 二\\) 主語位置上的 “過”
主語中的 “過”,英語一般用相對時制 “過去完成時”或絕對時制表示,所表事件參照謂語動詞所表事件發生的時間,即表示主語所述事件在謂語動詞所表事件發生之前已結束。如:\\( 24\\) 她去過美國這件事使得工友們很是羨慕。She had been to America,which made her co -workers admire.
\\( 三\\) 賓語位置上的 “過”
賓語中的 “過”,英語一般用絕對時制 “現在完成時”及相對時制 “過去完成時”表示,所表事件可以參照謂語動詞所表事件發生的時間,即表示賓語所述事件在謂語動詞所表事件發生之前已結束。如:
\\( 25\\) 他們知道她受過高人的指教。They knew she had studied under a real master.
\\( 26\\) 我敢說她曾去過美國。I dare say she has been to the United States.
\\( 四\\) 并列、遞進、轉折關系中的 “過”
漢語的并列、遞進、轉折關系,前后分句為絕對時制,前后分句的時制都是由說話時間來決定。漢語的并列、遞進、轉折關系,可以譯成英語的并列句,兩個分句的時間都以說話時間為參照點決定事件發生的相對位置,表達的是絕對時制。如:
1. 并列關系
\\( 27\\) 我沒去過上海,我哥哥也沒去過。I have never been to Shanghai,and my brother has notbeen to.
漢語的并列關系中,V1 和 V2 都可帶 “過”。其中,即使 V1、V2 都先于說話時間,受其他句子成分的限制,也可以不帶或不能帶 “過”。英語的情況是第一分句 V1 \\( 絕對時制\\) + 第二分句 V2 \\( 絕對時制\\) ,分句之間有并列連接詞或者分號、逗號。
2. 遞進關系
\\( 28\\) 他一輩子不但沒用過他的腦子,就是他的眼睛也沒有一回盯在一件東西上看過三分鐘。
Not only that he has never once used his brain,but moreover he has never looked at anything longer thanthree minutes.
遞進關系,后一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分句更進一層。漢語的遞進關系中,即使 V1、V2 都先于說話時間,受其他句子成分的限制,也可以不帶或不能帶 “過”。英語的情況是第一分句 V1\\( 絕對時制\\) + 第二分句 V2 \\( 絕對時制\\) ,分句之間有表示遞進關系的連接詞。3. 轉折關系\\( 29\\) 我雖然去過北京,但是沒吃過那里的烤鴨。Although I have been to Beijing,I have noteaten the roast duck.
轉折關系中,漢語前后分句都以說話時間為參照點,其中, “過”的情況是,即使 V1、V2都先于說話時間,受其他句子成分的限制,也可以不帶或不能帶 “過”。英語的情況是前后分句都可以用絕對時制或者相對時制表示。
\\( 五\\) 連動關系、承接關系中的 “了”
漢語的前句為相對時制的有連動關系、承接關系等,其結構為:連動式 “V1 過 V2 了”和 “V1 過 V2 過”連動式 “V1 過 V2 了”與 “V1 過 V2 過”屬于異時類連用,共同特點是 “V1”先于 “V2”發生 \\( 先時\\) 。
“V1 過 V2 了”有兩種類型:
a. 式 : \\( 30\\) 中午我和同學通過電話后去了一趟學校。I made a phone with my classmate beforegoing to the school. \\( I made a phone with my classmate and then went to the school. \\)b. 式 \\( 31\\) 他曾經去過我家和我談了這件事情。He has been to my house and talked about it withme.
a 式中的 “過” 是表示動作完畢的 “過 1”,b 式中的 “過” 是表示動作曾經發生并結束或曾經存在的 “過 2”。兩種類型的句子相同之處是 “V1”先于 “V2”結束或發生 \\( 前時\\) 。不同之處是 a 式中 “V1”與 “V2”之間只有動作先后發生的關系, “過”一般不能省去, “V1”與“V2”之間不能斷開; 而 b 式中 “V1”與 “V2”之間不僅有動作先后發生的關系,有時 “V2”是 “V1”的目的 \\( 如例 31\\) ,有時 “V1”是 “V2”的原因,例如:\\( 32\\) 過去打過一段時間的交道留了個印象。
We had a bit to do with each other,and I wasimpressed with him.
連動式 “V1 過 V2 過”常見于否定句中,二者聯系緊密,一般不可在中間斷開。例如:
\\( 33\\) 你婚前一分錢沒帶來,婚后也未掏過一分錢添置過東西。
You didn't bring anythingbefore marriage,after marriage also did not pay a penny to purchase anything.
“V1 過 V2 了”的 b 式及 “V1 過 V2 過”中,“V1”都是先于 “V2”發生,即 “V1”呈現絕對時制功能,“V1”中的 “過”決定全句的時制?!癡2”的時間參照點為 “V1”事件。漢語的這類連動關系可以譯成英語的簡單句,“V2”是 “V1”的目的時,相應的英語中第二個動詞用非限定小句 “動詞不定式”表示。英語中的非限定性動詞形式也體現時態意義,表示的是 “相對時制”,“to do”短語一般表示 “目的”之意。
“V1”是 “V2”的原因時,相應的英語表達用連接詞 “and”連接的簡單句,也可以用 “because”或 “so”連接原因狀語從句,“V1”用絕對時制或相對時制,“V2”所表事件參照 “V1”所表事件的時間?!癡1 過 V2 過”中,“V2”一般是“V1”的目的。
b 式連動句中,“V2” 是 “V1” 目的時, “V1” 后的 “過” 可以不用,一般用在后一個動詞后,下面的句子是不對的。
\\( 34\\) 我去過北京做公司代理。
\\( 35\\) 人生需要規劃。她曾經在中學當 \\( 過\\) 教師,經過努力到瑞士留學過兩年。之后又在北京大學上過三年博士并獲得學位,最后成了一所國家重點大學的教授。One requires planning.
She had been a teacher in a secondary school and studied in Switzerland for two years. Then she finishedthree - year study in Beijing University and finally became a professor of a national key university.
漢語承接關系表示依次連續發生的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件。承接關系中的 “過”,英語的表述是 V1 + 連接詞 + V2,連接詞表示 V1、V2 的先后關系,即 V1 發生先于 V2,V1 和 V2 用絕對時制或相對時制都可以。漢語承接關系的 “各分句依次敘述連續發生的幾個動作或幾件事情,各分句的先后次序是一定的,不能顛倒?!?/p>
即使 E、R 都先于 S,受其他句子成分的限制,也可以不帶或不能帶 “過”。一定條件下可以不用或不能用 “過”。
\\( 六\\) 因果關系偏句中的 “過”
原因和結果在意義上是先后發生的關系。漢語因果關系表示原因的偏句的時間表達是絕對兼相對時制,也就是說,表示原因的從句的時間既可以以說話時間為參照點,又可以主句時間為參照點決定相對位置。英語的原因狀語從句既可用絕對時制也可用相對時制。即表示過去時一般是表示原因的從句 \\( E\\) 先于說話時間 \\( S\\) \\( 即 E - S\\) 或先于主句 \\( R\\) \\( E - R\\) 。如:
\\( 36\\) 最初,我頗有一些名氣,因為我既是作過富宅的玩物,又能識幾個字,新派舊派的人都愿來照顧我。At first I had quite a reputation. Because I’d been a rich man’s plaything and hadsome education. Men of the old school as well as the new all came to patronize me.
\\( 37\\) 他曾經來參觀過我們學校,所以我們見過面。He once visited our school,so we met.
原因和結果在意義上是先后發生的關系。漢語包含“過”的因果關系偏句從意義上看,偏句V1 以 V2 為參照點,即 V1 先于 V2。而從表達上看,V1、V2 都以說話時間為參照點。譯成英語時,表示原因的從句 V1 的時制是絕對兼相對時制,即 V1 先于主句 V2。漢語 “過”的情況是,即使 V1、V2 都先于說話時間,一定條件下可以不用或不能用 “過”。
\\( 七\\) 條件復句偏句中的 “過”
“過”在條件復句中呈現相對時功能。在漢語條件復句中,偏句謂語動詞后的 “過”的時間參照點為正句所表事件發生的時間,“過”表示偏句所表事件在正句所表時間之前發生 \\( 前時\\) 。
譯成英語,表示條件或假設的狀語從句也是相對時制。例如:
\\( 38\\) 無論他過去曾經做錯過什么,媽媽都愛他,相信他。Whatever he did before,his motherloves him and believes him.
從漢語動態助詞 “過”在英語中的表達看,作為絕對時標記, “過”表示過去的 “已然”,英語可以用一般過去時、現在完成時及過去完成時表示; 作為相對時標記,“過”表異時,英語用一般過去時、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及非限定小句等表示。英語的所有動詞都有過去時、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的形態變化,而 “過”的運用必須受動詞搭配的限制或不用。英語用不同的動詞形式表示絕對時制和相對時制,而漢語的 “過”既可以表示絕對時制,也可以表示相對時制。
參考文獻:
[1] 黎錦熙 . 新著國語文法 [M]. 北京: 商務印書館,1992.
[2] 李鐵根 . 現代漢語時制研究 [M]. 沈陽: 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
[3] 黃敏 . 論語篇中現代漢語 “時”的表達及功能 [M].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4]Comrie,B. Tens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5] 竟成 . 漢語的成句過程和時間概念的表達 [J]. 語文研究,1996,\\( 1\\) .
[6] 竟成 . 關于動態助詞 “了”的語法意義問題 [J]. 語文研究,1993,\\( 1\\) .
[7] 老舍,Gladys Yang& Don J. Cohn 譯 . 老舍小說選 [M]. 北京: 中國文學出版社 .
[8] 老舍,[美] 尤利葉·吉姆遜譯 . 二馬 [M]. 北京: 外文出版社,2001.
[9] 呂叔湘 . 呂叔湘譯文三種 [M]. 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2.
[10] 何偉 . 非限定性小句中的時態研究 [J]. 北京科技大學大學學報,2010,\\( 1\\) .
[11] 劉月華等 . 實用現代漢語語法 [M]. 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