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文學論文 > > 《邏輯哲學論》是結構與哲學本質分析
《邏輯哲學論》是結構與哲學本質分析
>2022-10-29 09:00:00


一、Tractatus 的發表背景及內容概要

作為維特根斯坦生前唯一發表的哲學著作,《邏輯哲學論》以“其文字之精煉,思想之深邃而被后人所反復專研”[1].有關 Tractatus 的研究興趣起源于20 世紀 50 年代①,維特根斯坦學者們將該書不僅僅當做對邏輯實證主義的研究的啟示[2].本文將《邏輯哲學論》簡稱 Tractatus,并以此相關文本作為研究材料,重點分析有關哲學概念的相關句子,嘗試分析并得出早期維特根斯坦對哲學的觀點。

( 一) Tractatus 的寫作背景

正如維特根斯坦所言,在 Tractatus 的完成過程中他主要受益于弗雷格和羅素等人的思想的激發[3]4,對于該書而言,這是一個原因。而更主要的原因則是維特根斯坦所處的那個時代的哲學背景。維特根斯坦寫作 Tractatus 的時間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當時的哲學界主要存在三種主要類型的哲學:

古典哲學,進化論哲學和邏輯原子論或絕對多元論[4]791 -792.前兩者都是從不同的方面對傳統形而上學所作的反駁和補救,嘗試建立起哲學的牢固基礎,但是它們都失敗了,而“邏輯原子論”的提出則是對前面兩者的挽救。對 Tractatus 時期的維特根斯坦而言,那個時代的哲學必須從根子上進行改變。

1. 古典哲學在當時存在的問題一個時代的哲學必須符合那個時代的精神。青年維特根斯坦所處的時代是反對一切系統化的哲學觀點的。古典哲學思想主要源自康德和黑格爾??档碌恼軐W體系發展到黑格爾那里就已經達到頂峰。古典哲學的特點就是竭力保持和傳承柏拉圖主義。

它不太關注科學技術的最新發展,一味重視理性的萬能,它認為人類僅靠理性而不需要任何經驗就可以推演出宇宙和人類的全部真理,我們所認識到的多變的外在世界只是現象,在這種現象背后卻存在著某種統一不變的本質。韓林合認為這種古典哲學的世界觀是全錯的[4]795.正因為古典哲學的保守頑固,不能適應那個時代的精神,所以羅素和摩爾開始對其進行反抗。首先受到批判的就是以布拉德雷為首的新黑格爾主義。新黑格爾主義是一種絕對唯心主義,它忽視了經驗和邏輯的作用,不能對哲學的進步做出實質性的貢獻,是違背當時的時代精神的。

2. 進化論哲學在當時存在的問題進化論哲學是一次建立哲學體系的嘗試,它以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為理論基礎,而將之發揚光大并成為完整體系的要歸功于柏格森。這種哲學試圖利用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一下子給出宇宙和人生的全部真理。它承認變化和發展,并且認為整個宇宙都在朝向一個既定的,最終的,善的目標不斷發展?;蛘哒J為目標本身即是可以不變的,也可以變換。進化論哲學認為真正的實在只是朝向這種目標的沖動和運動。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進化論哲學只是黑格爾的世界的“絕對精神”的變體,其本質并沒有改變,依然強調外在世界運動有某個最終的推動者。羅素對其進行了批判,他認為進化論哲學試圖以科學的結論( 達爾文的進化論) 為基礎進行理論重構,但是它的努力的方向是錯誤的。進化論哲學錯誤地從一門特殊的生物學的一般結論中推演出宇宙和人生的全部真理。它所關心的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技術知識,而是一種倫理學。古典哲學和進化論哲學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傳統形而上學的特點,而邏輯原子主義就是反形而上學的有利的理論武器。

3.“邏輯原子主義”與 Tractatus 主題的關聯哲學命題要得到精確的表達必須需要一門精確的語言作為工具,而數學,邏輯學的發展則供了有力的工具。在《數學原理》中,羅素就提出了“邏輯原子主義”.“邏輯原子主義”的主要觀點就是認為像“《駱駝祥子》的作者”這種表達式是一個描述語,而某些專名則是縮寫的描述詞。哲學中很多所謂的專名其實是縮寫的描述語。它最大的貢獻就是為我們揭示了很多看起來是專名的語詞其實是縮寫的描述語,這樣可以讓我們對哲學命題進行分析和澄清。

“邏輯原子主義”的核心就是命題是由原子命題構成的,而原子命題的組合就可以成為分子命題。這樣一來,所有命題就可以通過邏輯算子來構造。一個命題就可以被看做是由不同原子命題的組合所構造的。

我們也可以用邏輯算子來對命題進行分析。邏輯算子包括“和”,“或”,“非”等。命題通過邏輯算子的不同組合得出新的命題。

在 Tractatus 中,維特根斯坦將“邏輯原子主義”觀點運用到他的哲學研究中。維特根斯坦從“邏輯原子主義”開始構建他的邏輯世界。在這個邏輯世界中,命題是由基本命題構造的,而基本命題就是簡單命題。簡單命題與事態對應。在這種構建過程中,維特根斯坦發現命題的日常句法和命題本身的邏輯句法是不同的。命題的日常句法掩蓋了命題的邏輯句法,從而導致了哲學問題的產生。維特根斯坦從而開始他的對“語言的批判”.維特根斯坦的最終目的是通過“邏輯原子主義”來構建他的邏輯世界,從而達到他對哲學的“劃界”的目的。

( 二) Tractatus 的內容概要

Tractatus 全書不到三萬字,其顯著特點就是用詞非常精煉,全書充滿了格言警句。書中的內容全部由數字編號的命題( 句子) 所構成,“這種十進制的編排可以排除多余的廢話,并且向讀者表明哲學就是一項澄清意義的活動”[5].

二、對 Tractatus 的結構分析

目前國內外研究 Tractatus 的學者們存在三種闡釋方法: 正統解釋法、反形而上學解釋法和新解釋法。

正統解釋自上世紀 60 年代以來就一直占主導地位,也被稱為標準解釋。這些正統闡釋者包括 DavidPears,Norman Malcolm,Max Black,G. E. M. Ans-combe,PeterHacker 等人。正統解釋認為,“語言之所以能描繪可能事態,就是由于語言的構成要素‘名稱’與事態的構成要素‘對象’之間存在一種對應”[6].本文遵循正統解釋的方法來對哲學的概念進行闡釋,同時借鑒上述學者的成果來補充和完善內容。下文主要參考 Max Black,G. E. M. Anscombe 以及韓林合等人的分析路徑[2].

( 一) 對 Tractatus 的“七大命題”的梳理

要理解 Tractatus 中的哲學概念,首先要了解該書的主要框架。因為維特根斯坦對哲學概念論述散落在該書的不同命題中,這就需要首先對該書有大概的理解框架,然后才能理解具體的對文本進行闡釋。

首先來看 Tractatus 的“七大命題”: 1) 世界是一切發生的事情; 2) 發生的事情即事實,是原子事態的存在; 3) 事實的邏輯圖像是思想; 4) 思想是有意義的命題; 5) 命題是基本命題的真值函項; 6) 真值函數的一般形式是[p,ξ,N( ξ) ].這也是命題的一般形式;7) 不可說的,只可不說。Tractatus 的主要框架就是由上述七大命題構成的,而每個命題下面又包含了許多小命題( 句子) ,命題 7 是全書的結尾,只有一句話。首先,維特根斯坦從世界的具體構造內容開始。命題 1 表明世界是由“事實”( fact) 構成的,而不是由“事物”( thing) 組成。

“事實”也可以翻譯為“事件”( case) .“事實”不同于“事物”.“事實”是描繪了世界上不同事物之間的關系,“事實”可以由“事物”組成。比如“冰比水的密度小”這個“事實”是由冰,水,密度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比…小”構成的。

命題 2 認為“事實”就是發生的事情,也就是客觀世界所存在的事件,而這些發生的事情也可以被“原子事實”( atomic fact) 來描繪。這種思想繼承了他與羅素共同發明的“邏輯原子主義”.在命題 2中,維特根斯坦認為世界上發生的事實是由“原子事態”構成的。好比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一樣,“分子命題”也是由“原子命題”組成的。在這里有必要認真對“事態”和“事實”進行區分?!笆聭B”是指存在的或不存在的。而“事實”則是指存在的“事態”.“事態”沒有原子與非原子之分,命題才有原子命題與非原子命題之分。

維特根斯坦從“世界”開始,進入到“事實”,從“事實”又進入到了“原子事態”.命題3 表明“事實”的“邏輯圖像”( logical picture) 就是思想。他在命題3 之下的許多小命題中詳細闡述了“邏輯圖像”.這樣,命題就和思想聯系起來了,即命題表達說話者的思想。命題 4 中,維特根斯坦解釋闡述了“思想”的概念?!八枷搿本褪怯幸饬x的命題?!坝幸饬x”( signif-icant) 和“無意義”( non - significant) 在 Tractatus 中作為一對非常重要的概念出現。在命題 4 中,維特根斯坦闡述了什么是“有意義”和“無意義”的命題。而命題 5 又是對命題 4 的進一步深化,“命題”就是基本命題的“真值函項”.這里的“基本命題”( elementaryproposition) 對應著命題 2 中的“事態”.“真值函項”( truth - function) 是一個邏輯概念。與“真值函項”相對應的就是命題的“真值”( truth - value) .在命題5. 101 中,維特根斯坦給出了一個真值表,而命題的真值可以通過邏輯運算獲得。

維特根斯坦按照他的邏輯運算思路得出了命題6.即“命題”或真值函項的一般形式,這種一般形式包括了命題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邏輯空間中的一切命題的可能形式都被囊括在命題 6 中。就這樣,維特根斯坦由原子命題構造的邏輯空間到了命題6 就變得完整了。而這也表明,一切可以說的都可以按照上述命題的步驟進行分析和描述。按理說,Tractatus 寫到這里就該結束。對維特根斯坦而言,他的工作并沒有結束。命題 1 到命題 6 只是表明了運用邏輯的方法所能對世界的可以言說的界限。維特根斯坦的“劃界”工作在這里得到了清楚的體現。命題 7 表明了維特根斯坦在本書中的態度,那就是凡是可以言說的( sayable) 都可以通過他所設定的邏輯方法來“說”,而對于“不可說的”( unsayable) 我們只能對其保持沉默。

( 二) 對“基本命題”與“邏輯圖像”概念的厘清

在眾多有關 Tractatus 的研究文獻中,并結合文本,該書中存在的主要概念有如下幾個。首先是對“基本命題”的理解。這里主要指本書中的“邏輯原子主義”思想。嚴格來說,維特根斯坦本人在該書中所指的“邏輯原子主義”[2]與羅素的“邏輯原子主義”是有區別的,邏輯原子主義的核心就是原子命題與現實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其次,有關命題與世界的關系的“邏輯圖像”.“邏輯圖像”一方面是由基本命題構造的,另一方面它表達了思想。

這樣,維特根斯坦把命題( 語言) 與思想想聯系。

維特根斯坦在此認為,我們可以通過命題的邏輯分析對細想進行劃界。我們可以說的命題就可以通過命題進行言說和分析。而不可說的,就只能保持沉默。

不可說的是指一些倫理學,美學命題。而它們只有通過某種方式來“顯示”自身?!皠澖纭?“可說,不可說與顯示”,“有意義與無意義”這些概念只有在 Tracta-tus 的所描繪的框架里面才能理解,任何孤立的理解都會造成誤解。

Tractatus 是 按 照“世 界---原 子 事 實---思想---命題---真值函項---真值函項的一般形式”這條主線來運思的。而這一主線是由命題形式所構造的封閉的邏輯空間。凡是在該邏輯空間里面的就是可說的,而在該空間之外的就是不可說的。而這種空間的構造又是由語言( 命題) 作為外部材料所建筑而成的,而語言又與人類的思想,世界密不可分。

這個空間好比一個“語言的球( 囚) 籠”[7].

三、對 Tractatus 中有關哲學本質的理解

上文簡要分析了 Tractatus 的主要結構。這一工作主要是為了對哲學分析的工作進行準備。任何文本分析只有在理解了文本的的基礎上才能達到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本意,基于上述分析的視角來對 Trac-tatus 中有關哲學的評論進行解釋。

這一部分從四個角度來進行分析工作。首先,哲學問題是如何產生的? 其次,哲學與科學之間的區別在哪里? 這也是維特根斯坦在本書中指出的他的“劃界”工作的主要目的。再次,哲學的目的是什么?

最后,哲學問題如何解決? 或者說,如何“做”哲學?

( 一) 哲學問題的產生源于混淆了語言的日常語法與邏輯句法

維特根斯坦在命題 3. 323 到 3. 33 詳細論述了傳統哲學問題的產生原因。在 3. 323 中,維特根斯坦指出,語詞在日常語言中經常以兩種不同的方式出現。

他給出了一個例子: ( “Green is green”,“格林是不成熟的”.) 在這里,“green”以兩種不同的方式出現: 在主詞中“Green”指人名,而在謂詞中“green”表示“不成熟”的意思。第一個詞是專名,最后一個詞是形容詞。而對于同一個語詞而言,當它們出現在同一語句中時,就有兩種不同的工作方式。當人們在使用語詞的時候,他們往往忽略了這兩者之間的區分,因此就造成混淆。3. 324: “這樣就容易發生最根本的混淆( 整個哲學充滿了這種混淆) ”.這種哲學的混淆主要是由于日常語言的形式上的相似性造成的,而維特根斯坦在該書中的主要工作就是設計出一種符號語言( sign - language) .這種符號語言所使用的是邏輯句法( logical syntax) .邏輯句法的主要運作方式就是以邏輯算子為工具,通過不同的邏輯成分的配置來構造命題,從而表達我們的思想。

哲學家們沒有理解我們的語言的邏輯,他們是按照傳統的語言學所謂的語法來表達他們的哲學問題,而這樣做只能產生一些無意義的命題。他們誤解了我們語言的實際句法,而忽視了語言的邏輯句法就導致了哲學的混亂?!斑@種混論的根源在于我們對我們的日常語言的理解,當我們使用日常語言來表達我們的思想的時候,我們就走錯了方向”[8]138.為了厘清哲學問題,我們首先要厘清語言的日常語法與語言的邏輯句法之間的關系。在 3. 325 中,維特根斯坦認為哲學家需要關注的是語言更深層次的邏輯句法。

命題 3 的主要思想在第 2 部分已經論述了。命題 3 意味著事實的邏輯圖像就是思想,而邏輯圖像就是由邏輯句法來表達的。如果沒有注意到我們的日常語言的邏輯圖像,那么我們就不能對發生的事實有所真正的理解。因此我們也不能理解語言所表達的真正思想。維特根斯坦在命題 3 下的許多小命題中主要闡述了他的邏輯圖像的概念,他的目的就是為了指出哲學問題的根源在于混淆了語言的語法和邏輯句法。而這一問題的解決在于我們要清楚的看到語言真實的邏輯圖像。既然維特根斯坦發現了哲學混淆的根源,那么接下來他要做的工作就是對日常語言的語法的批判以及對邏輯語法的闡明。這些工作主要集中在命題 3. 5 到命題 4. 0031 中。

( 二) 日常語言掩飾了我們的思想,哲學就是“語言批判”

命題 3. 5 表明在“邏輯圖像”中所使用的命題符號是一種思想。接著命題 4 指出了思想與命題之間的關聯: 思想是有意義的命題。那么,如何將思想和命題聯系起來呢? 在 4. 001 中,維特根斯坦指出命題的總體就是語言。這一命題與 1. 1 的結構類似( 命題 1. 1: 世界是事實的總和,而非事物的總和) .命題的總和是語言。而前面所述,日常語言是具有缺陷的。在 4. 002 中,維特根斯坦指出了日常語言的缺陷: “日常語言是人的機體的一部分,而且也并不比它簡單; 人們不可能直接就從日常語言中得知語言的邏輯; 語言掩蓋著思想?!本S特根斯坦認為語言的使用的過程是及其復雜的,就好比人身體機能的運作。

另外,日常語言的語法和語言的邏輯語法不同,我們不可能直接就知道語言的邏輯。語言和思想的關系就像人的體形和衣服的外形的關系一樣?!耙驗橐路耐庑问菫榱送耆煌哪康亩O計的,并非為了揭示身體的形狀”[3]58.語言掩蓋著思想的后果就是如果我們忽略了語言的真正的邏輯語法,我們就有可能表達一些無意義的思想?!罢軐W家們的大多數命題和問題,都是由于我們不懂得我們的語言邏輯而產生的”[3]58.

為了清楚揭示出我們的思想,我們首先要進行的工作就是要仔細審查我們所使用的日常語言。因此,維特根斯坦自然地得出了 4. 0031 的觀點: 所有的哲學都是“語言批判”( 但絕不是毛特納意義上的) .在該命題的括號里面維特根斯坦指出了他對語言的批判的觀點與毛特納是有區別的。毛特納曾寫出三卷本《語言批判論》。在毛特納那里,語言的批判是作為一門新的科學而出現的。毛特納的主旨是分析和研究人類的語言,找到他們的相似之處,并且摧毀人們關于它們的諸多偏見和神話[4]802.毛特納的語言批判的觀點與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批判的觀點的最明顯的區別就是毛特納拒絕承認有語言的邏輯形式的存在,而這一點恰恰是維特根斯坦在 Tractatus 中所倡導的[8]161.

( 三) 通過命題的邏輯句法的分析劃出“有意義”與“無意義”的界限

維特根斯坦通過對命題進行邏輯句法的分析,發現了日常語法的缺陷,從而開始了他在 Tractatus 中的“劃界工作”.在該書的前言中維特根斯坦已經論述了他的目的,這就是為思想或是思想的表達劃定界限,而這種界限只能在語言中進行劃分。這種“劃界”的工作就是區分“有意義”的命題和“無意義”的命題。對于維特根斯坦而言,所有的哲學命題都是無意義的。對維特根斯坦的“有意義”和“無意義”的理解我們必須要引起注意。有無意義不是單從語詞的字面意思來理解的?!盁o意義”( senseless) 還要和“缺乏意義”( nonsensical) 相區別開來?!斑壿嬅}是”無意義的“,但是它們并不是”缺乏意義“的。比如重言式命題( tautology) 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它們并不違反邏輯句法,只能說它們是”缺乏意義“的,因為它們并沒有對外部世界有所言說,沒有給我們增添新的知識。表達式”我和你要“由于不是一個完整的語句,并且沒有完整的語法,所以它是沒有意義的。而命題”這里存在一個圓的方“則是缺乏意義的,因為它違反了歐幾里得定理,但是這句話卻是有意義的,它并沒有違反日常語言的語法。

維特根斯坦在命題 4 中從事了兩個工作,第一是解釋命題的本質,即 4. 01: ”命題是實在的圖像“; 第二是他通過命題與實在之間的關系來劃分了命題的范圍,同時也劃分了”有意義“與”無意義“的范圍。

而命題的意義則是與實在相聯系的。命題與實在相符合,而假命題則不是,維特根斯坦在此持真理符合論觀點。4. 022: ”命題表明其意義。當命題為真的時候,命題表明事情是怎樣的,而且說事情就是這樣“.4. 023: ”命題確定實在達到這種程度,即: 為了實在,人們只需說出“是”或“不是”.維特根斯坦將真值賦予命題,同時指出真命題就在于命題所描述的圖像與實在相符合,而假命題就是命題所描述的圖像不符合。至于具體的符合的方式,維特根斯坦在第 5個命題里面對真值進行了詳細的闡述。維特根斯坦按照他在本書中的想法,他的“劃界”工作就在這個過程進行展開了。既然命題的真值表達了命題與世界之間的關系,而命題是由語言的邏輯句法構造的,也就是屬于“可說的”范圍之內。這里的“可說”是指可以表達的。因為命題是語言的表達式。而命題的真值在于與客觀世界是否符合,而這一點是語言不可表達的,也就是“不可說的”.“不可說”主要是指我們不可對其進行思維。

維特根斯坦的表面工作是在為命題的表達劃定界限,而他的更重要的目的是在為思想可以表達的范圍劃定界限。因為前面維特根斯坦發現了哲學的混亂在于我們誤解了語言的日常語法與邏輯句法之間的區別。而一旦我們能夠掌握了語言的邏輯句法,我們就可以合乎邏輯地進行表達與思考。而一旦采用了這種方法,我們所從事的哲學工作中的哲學“偽問題”就會消失。

( 四) 哲學研究的本質

維特根斯坦通過命題的邏輯圖像來對命題的表達范圍進行了“劃界”,而與此同時,哲學的本質也逐漸的顯露出來。在有關哲學的本質的論述中,維特根斯坦的主要論述內容集中在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從第 4. 1 節到 4. 116 節; 第二部分主要集中在 6. 53 到最后一個命題。另外,維特根斯坦在第 4 節到第 7 節之間還零星的提到了哲學與科學,數學之間的關系,以及一些“不可說”的領域。

1. 哲學的工作就是先進行“劃界”,然后分別進行“闡明”

第一部分有 10 個小命題。這些命題的主題可以劃分為三個方面: ( 1) 哲學與其它學科的關系是什么? 4. 111: “哲學不是自然科學之一”.因為自然科學就是真命題的總和。4. 1121: “心理學與哲學的關系并不比其它任何自然科學更為接近”.“認識論是心理學的哲學”.( 2) 哲學的目的是什么? 維特根斯坦在此認為哲學的目的就是對思想的邏輯澄清。而這種澄清過程不是為了提出或達到某種學說,它是某種活動。4. 112: “哲學工作本質在于澄清”.就像維特根斯坦本人在 Tractatus 中所作的工作一樣,他的這種通過對語言的邏輯句法的分析的活動就是一種命題的澄清活動,而這種澄清活動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就屬于“劃界”的活動。因為問題一旦得到清楚的闡明,那么籠罩在哲學問題上的那種“迷霧”就自動消失了?!罢軐W應該把那些沒有哲學就會模糊不清的思 想 弄 清 楚,并 為 之 劃 定 明 確 的 界 限”[3]70.4. 112: “哲學應該澄清思想并劃出其明晰的界限,否則思想就是晦暗模糊的”.( 3) 哲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是什么? 從命題 4. 113 到 4. 116,維特根斯坦指出哲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就是通過對可思考的東西與不可思考的東西劃定界限。4. 113: “哲學為自然科學中存在爭論的范圍劃出界限”.4. 114: “哲學應該為可思考的東西劃出界限,從而也為不可思考的東西劃出界限”.這個“劃界”的過程主要從命題的邏輯句法內部構造做出。命題的邏輯是顯示出來的,屬于“不可說”的,哲學就是澄清意義的“活動”,而不是任何命題本身。

而對于“不可說”之物而言,哲學則是要通過清楚的表達可以說的東西來對其進行“顯示”( shew) .這種邏輯分析過程的結果就是凡是可以思考的東西都可以清楚地進行思考。凡是可是說的東西都可以清楚地說出來。維特根斯坦在序言中也強調了這個觀點。維特根斯坦通過第一部分的分析得出對哲學本質的驚人的看法,而只要我們沿著維特根斯坦的思路,我們就不難看出這些看法其實是跟他在討論命題與思想,命題的真值的研究結果密不可分的。維特根斯坦接著討論命題的形式與命題的真值函項,以及命題之間的組合。他通過這些“可以說的”來顯示“不可以說的”①.維特根斯坦在命題 6 中完成了他的邏輯大廈的建構?;氐角懊娴摹罢Z言的囚( 球) 籠”觀點,這個“囚籠”是由邏輯句法之間的鏈接形成的。不同命題之間是由不同的邏輯句法的運算聯合成的一張“語言球籠”( 可以想象建筑工地上未完成的建筑物外面所包圍的一層用鋼管和腳手架構造的框架) .這個球籠將“可說的”與“不可說”的分開。在完成了上述建構之后,維特根斯坦現在讓我們換個角度對這個“語言球籠”進行思考。語言的球籠顯示了可說之域,而不可說的神秘之域就是通過可說之域得以顯示的。維特根斯坦建構的這個“邏輯球籠”的目的就是要我們看清楚哪些是可說的,哪些是不可說的。在第二部分中,維特根斯坦表明當我們知道真正的邏輯世界之后,我們應該知道怎樣去“做”哲學。

2. 哲學是某種對語詞意義的分析活動第二組有關哲學評論的命題在本書的末尾,包括6. 53 和 6. 54 兩節。這組命題主要的目的就是給出從事哲學研究的正確方法,以及我們應該怎樣來正確理解 Tractatus 的主題。6. 53: “哲學的正確方法就在于此: 除了可以表述的,如自然科學的命題 - - 即跟哲學沒有關系的東西之外,沒什么可說的。并且,每當別人想說一些形而上學的東西時就向他指明: 他對他的命題中某些記號沒有給出意義。這個方法會讓有些人覺得不夠滿意---他不會覺得我們是在教他哲學---但是這是唯一嚴格正確的辦法”.

根據上文,所謂“哲學正確的方法”就在于時刻提醒自己遠離正面的哲學評論,通過指出每種嘗試“說一些形而想學”的努力都是“無意義”的以此來得到滿足[8]376.因為“他對他的命題中的某些記號沒有給出意義”,所以他的命題就是無意義的。如果他的命題無意義,那么我們就不用再繼續考慮,這樣的結果就會導致沉默。維特根斯坦認為傳統哲學家們就是在說一些無意義的話,特別是形而上學的命題,比如“善比美為同一還是更不同一”.當然這種結果讀者是相當不滿意的。我們到目前為止已經從這本書里面學到了很多。我們必須把維特根斯坦的寫作風格和有關意義的理論嚴格的分割開來。維特根斯坦雖然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從事“可說的”部分,但是有關“不可說的”方面同樣重要。

在命題 6. 54 中,維特根斯坦運用了“梯子”的比喻。他將該書中的全部命題比作梯子,任何理解了他的意思的人,可以把這些命題作為梯子,當他運用這些梯子爬越這些命題本身的時候,最后會認識到這些命題的無意義性。就好比一個人用梯子登上高處之后,就必須把梯子扔掉一樣。維特根斯坦在這里表達的是一種否定的形而上學的觀點。邏輯梯子在 Trac-tatus 中是構建他的邏輯大廈的重要工具,如果沒有這些梯子,那么這個大廈也構建不起來。同時,我們在登上高處之后不必把梯子扔掉。當然,我們要看清楚世界,就必須超越這些命題。在這里,維特根斯坦其實想表達一種否定的形而上學的思想。

四、總結和評論

第三部分對 Tractatus 中有關哲學的評論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可以清楚的了解早期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的看法。首先,哲學問題的出現是由于我們混淆了語言的日常語法和邏輯句法的區分。在哲學中正確的方法是通過邏輯句法來對命題的意義進行言說。其次,既然我們找到了哲學問題的原因,那么哲學的主要工作就是對日常語言的邏輯句法進行分析。對語言的分析工作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對語句的邏輯句法的分析; 二是通過對邏輯句法的分析從而來分析語詞的意義。這種分析是一種對語言的批判。這種分析方法從語言的角度來對哲學的本質進行闡明。對語言的批判工作就需要我們重新開始理解哲學的本質。

哲學不是某種學說,而是一種對語句的邏輯句法分析和意義的闡明活動。對命題的分析的主要結果就是表明命題的“有意義”和“無意義”.這種區分只能從命題入手。而對于“不可言說的”只能通過“可說的”來將其顯示。

維特根斯坦在本書中所表達的哲學觀點對后來的英美分析哲學發展有兩個主要影響: 消極的影響和積極的影響。

第一,消極的影響。按照維特根斯坦的想法,這樣的哲學最后歸于沉默。哲學是一種闡釋的活動,最后成為了沉默。維特根斯坦認為他已經解決了所有問題,并且堅持認為這本書的結構和內容就想水晶一樣清晰。這種對哲學的消極態度首先就體現在維特根斯坦本人的生活態度上面。在該書寫成之后,他便暫時放棄了哲學研究,轉而到奧地利邊遠鄉村做老師。另外,維特根斯坦在本書的寫作風格上也廣泛的受到了其他哲學家的批評。弗雷格,羅素在看了該書的手稿之后,第一反映就是認為這本書充滿了結論,而缺乏具體的論證。羅素還認為維特根斯坦在本書中“發展了一種奇怪的邏輯神秘主義”[9].

第二,積極的影響。Tractatus 對哲學的積極影響在于如下幾點。首先,這本書中的許多富有創建的觀點對后世的哲學發展起了很大的啟發。維特根斯坦在本書中提出的“邏輯圖像論”,對語言的邏輯句法的分析深深的影響了以石里克為首的“維也納學派”的興起。維也納學派的“反形而上學”,提倡“邏輯經驗論”的觀點就是直接受到到 Tractatus 的啟發的。

其次,Tractatus 對 20 世紀初期形成的“語言轉向”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而這種“語言轉向”則導致了“分析哲學”運動的興起。英美哲學家們開始逐漸關注日常語言的邏輯句法,對日常語言開始重視。由于“日常語言的語法掩蓋了思想”,很多哲學家開始從事一種“理想化的語言”的構建。

最后,這本書是早期維特根斯坦的思想結晶,而1929 年自維特根斯坦返回劍橋之后就開始對該書進行激烈的批判。后期維特根斯坦的哲學就是開始于對 Tractatus 中的哲學觀點的反叛?!墩軐W研究》的主題與 Tractatus 有連續性,當前有關《哲學研究》的研究正方興未艾,正如維特根斯坦本人所言,只有將《哲學研究》和 Tractatus 相對比才能更好的理解《哲學研究》。

參考文獻:

[1]徐強 .《邏輯哲學論》中的“死亡”的概念分析[J]. 山西農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3( 8) : 779.
[2]Von Wright: Wittgenstein[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Minnesota Press,1967: 186.
[3]維特根斯坦 . 邏輯哲學論[M]. 王平復,譯 .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4]韓林合 .《邏輯哲學論》研究[M]. 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7.
[5]江怡 .《邏輯哲學論》導讀[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56.
[6]郭洪體 .《邏輯哲學論》的三種解釋類型[J]. 蘭州學刊,2013( 5) : 10.
[7]李菁 .《邏輯哲學論》思想結構之謎---從“語言的球( 囚) 籠”到“諸對象的邏輯建筑學”[J]. 哲學研究,2012( 1) : 87.
[8]Max Black. A Companion to Wittgenstein's'Tractatu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4.
[9]羅素 . 我的哲學發展[M]. 南京: 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74.
[10]Wittgenstein Ludwig. Tractatus Logico - Philosophicus[M].New York: Humanities Press,1961.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