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杜亞泉人生哲學思想內涵探討
【第一章】杜亞泉的淑世主義人生觀探析緒論
【第二章】杜亞泉人生觀的思想淵源
【第三章】杜亞泉人生觀念的內容
【第四章】杜亞泉人生哲學的時代意義
【結論/參考文獻】杜亞泉人生哲學體系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和意義(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1.1.1 選題背景
縱觀現代中國的思想史,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杜亞泉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人們對他真正的認識開始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那是因為《杜亞泉文選》在他家人的參與下出版以后的事情。誠如王元化先生在初讀《杜亞泉文選》時曾經慨嘆的:“杜亞泉不得了,我們現在思考的很多問題,他在八十年前就注意到了,而且,思考的深度要遠遠超過我們當今一般人”.
當我們用現代的眼光重新審視這位當年的保守主義者,我們會發現,其實他是一位目光長遠,胸懷大局,關心國家與民族命運,思想意識超前的思想家。較之于同時代的大多數人,他的思維與行為方式顯得更為理性和冷靜,并在民族危亡時期發揮了巨大的潛在作用,其人生哲學思想值得我們深入挖掘。
生命觀的錯亂,自我存在感的淪落和存在意義的失落是現代人于精神家園迷失的根源所在。一個人之所以能夠自由思維和發展就是因為人之為人的一種未完成性,這同時也是的生命的創造性和可塑性成為可能,所以人們在成長和進步中,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呈現出來的總態勢總是揚棄的,超越的,發展的和日益完善的。每一個人終究會卷入到這場生生不息的揚棄,超越,發展和完善的洪流之中。并在其中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找尋到自我,體現出生命的無與倫比的力量和彌足珍貴的意義。在建構科學生命觀的過程中,每個人應給予有關生命意識,生命價值的認識足夠的關注,要將對生命意識,生命價值的正確認識作為人們精神家園中向導,才不至于自我迷失。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實踐是社會交往的基本方式,認識是實踐的結果,生命意識是實踐的升華。只有通過實踐,人們才能正確認識生命的意義,脫離低級趣味,排解消極情緒,培養高尚情操。只有在實踐的失敗與成功之間,才能找尋到自我的真正所在,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同時也應意識到,作為社會關系的總和的人,其生命只有在群體中,在社會中,在民族中才有正確的意義。要想構建中華民族合宜的生命觀,要繼承和發揚我國千百年來的優秀傳統思想,深入發掘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關于生命意識的詮釋,從而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走向國際。
杜亞泉的人生哲學弘揚人本主義精神,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通過生命的創造進化不斷的發展生命,其人生哲學能夠啟發我們對人生價值觀的覺醒意識,其哲學思想中的“中庸調和”精神貫徹始終,并且強調自身的努力奮斗,這對現代人類建構積極上進的人生觀具有重大的意義。
1.1.2 選題意義
(1)理論意義
自晚清以來,中國傳統文化由于遭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沖擊和強烈影響,出現了支離破碎的嚴重危機。這種中國文化的危機說到底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危機。辛亥革命之后,延續千年的帝制被廢除,在這個關鍵轉折點上人們對道德觀念的迷茫更加凸現出來,產生了嚴峻的道德危機。于是近代社會關于道德重建的一系列議題,成為了當時的中國挽救祖國、尋求強大的主旨要義。杜亞泉一直主張溫和的道德改良主義,并期望以此思想來達到糾正道德激進主義及保守主義中偏頗之處的目的。杜亞泉的人生哲學就順應了當時道德改革的潮流,以本務和道德作為一種手段和途徑,調和社會問題,乃至調和每個國民的人生觀念,所以對其人生哲學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杜亞泉認為,“人生活動的最高目的應當在于生命的發展或曰生活的發展,這里所謂的生活是個體生活與整個社會生活的統一,這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之目的,是必然的最高之善?!?/p>
那么,為達到這一必然的目的或曰必然的最高的善,我們作為每一個個體,應當努力完善社會與自我,努力將個體人格的實現與社會進步相統一,這種目的之達到,便是完整人格之實現,它是衡量人生價值的根本標準。
作為個體的人,身處社會之中,當正視社會中的善與惡,以進化的眼光、科學而樂觀的態度,發揚主體精神,努力去改善人生與社會。杜亞泉的人生哲學結合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教育學、倫理學的相關探討,博采中西,廣納眾說,對于當代人建設自己的精神家園以及實現人生價值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價值。
(2)實踐意義
歷史總是具有驚人的相似性,借鑒前人的思想對于解決當今社會思想界存在的問題具有重要作用。杜亞泉人生哲學思想在近代中國思想界有著重大而深遠影響,而在社會轉型時期,研究杜亞泉人生哲學思想具有更重要的意義。當前我國社會體制正在轉變過程中,生活方式多樣化,發展模式不統一,社會大變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社會的經濟發展也帶來人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轉變。主要表現在:人們由追求統一轉變為追求個性,由追求單一的人生之路到追求多樣化的人生道路,由此,個體的生命內涵價值逐漸豐富,國人的生活模式也日益豐富多彩起來。但是,我們知道事物是具有兩面性的,發展變革帶來諸多好處的同時也引發了相應的社會問題。例如,人生觀和模式雖然多樣化,但是缺乏統一價值觀來引領人們走向一條適合自己的科學的道路,導致每個人都有理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形成個人與組織、社會之間無法達成一致,造成群體之間緊張感加??;而多彩的物質生活誘惑著人們的感官,使人們無暇或者拒絕培養內心的精神家園,導致精神空虛,找不到人生存在的意義,從而生活隨意,無方向感、目標感;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雖然加強了中國與外國的交流,但是西方一些后現代主義的思潮卻在中國青年人這片不成熟的土地上播下了種子,中國青年人不是在循序漸進中接觸后現代主義思潮,他們以無人生觀為人生觀,隨波逐流,奉行“跟著感覺走”的人生觀念,回避一切深度、規律、價值,意義等人生問題的探索。此外,人們受到了市場經濟體制中的一些不良風氣影響,以追求物質利益與物質享受為主要目標,但是他們卻忽略了人之物欲的無窮與人自身能力是有限的這一矛盾,在過度追求物質利益、欲壑難填的情況下,人生變得萬分痛苦、艱難、毫無樂趣,有些人找不到排解的方法,可能由此走上犯罪的道路,他們的價值觀已然扭曲。社會轉型期,人人都在忙,但是忙些什么,為什么忙,忙的意義是什么?通常人們沒有時間去思考這些問題,更不用說去思考人生的目的在哪里?生活的意義在哪里?生命的意義又如何體現?處于社會轉型階段的人生,通常都會游弋在不停追求時髦的的風潮中,不分生活的富足和奢侈的社會風氣。
在當代環境中,要形成獨立的人生觀,必須不隨波逐流,時刻內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杜亞泉的人生哲學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無疑是為當下中國提供了一副鎮靜劑,其人生哲學倡導積極改善的淑世主義人生觀,這對于處在社會變革的中國具有積極的意義。杜亞泉的人生哲學思想從根本上說是為了促進民族自我意識的反思,在他看來人的主體性、人的生命、生活、道德倫理等都是其人生哲學的重點討論領域。
所以,研究杜亞泉的人生哲學對于弘揚生命的本真意義和發揮個體的最大價值有著重大的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動態與文獻評析(Research Status)
1.2.1 國內外研究動態
杜亞泉的人生哲學研究目前大抵處于起步階段,不僅沒有專門的研究著作,而且沒有一篇研究論文。然而,杜亞泉的其他思想領域的探究卻可以給我們研究其人生哲學思想提供幫助。關于對杜亞泉思想的文獻綜述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是杜亞泉人生哲學思想的思想的理論來源研究,第二是杜亞泉人生哲學思想的理論特征研究,第三是杜亞泉人生哲學的理論內涵研究。
(1)杜亞泉人生哲學的理論來源研究
杜亞泉的人生哲學是一種融匯和中國和西方文化觀的思想,其淵源滲透著中西方文化的特色。蔣九愚,胡麗娜的《略論杜亞泉的中西文化觀》指出杜亞泉的中西文化觀首先表現為二元對立的文化動靜觀。在杜亞泉看來,中國文化的精神在于統整,它在歷史上成功統整的事實,足以說明統整的文化理念能夠使中國文化在吸收西方文化之長的基礎上得以重建和創新。杜亞泉以“虛懷密慮,明辨審思”的理智主義態度對待對中西文化,能夠比較深刻地反思中西文化各自的優長和弊病,突破了當時思想界流行的一元論的歐洲中心主義文化觀。
他的人生哲學就是有效的吸收了中西文化當中的有益成分而形成的一種思想體系。周良發的《辜鴻銘、杜亞泉、梁漱溟中西文化觀比較》面對 20 世紀初中華民族面對的民族和文化的雙重危機,以辜鴻銘、杜亞泉、梁漱溟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義以復興傳統文化、振興民族精神為使命,對中西文化進行了深刻且詳盡的分析。辜鴻銘的“道德力”
高揚了中國人的精神,杜亞泉認為中西文化之異即動靜之別,梁漱溟以“意欲”為基點,把文化分成西洋、中國、印度 3 種模式。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他們各自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在文化的發展程度上,辜鴻銘與梁漱溟認為東方文化是成熟的文化,而西方文化尚未成熟;在文化的性質上,辜鴻銘、杜亞泉、梁漱溟認為中國文化重義,西方文化重利;在儒學的宗教性上,辜鴻銘與梁漱溟認為,儒學似宗教非宗教;在文化的未來走向上,辜鴻銘主張中西融合,杜亞泉主張中西調和,梁漱溟主張中國文化復興論。
他們對中西文化的獨特見解,對當下如何看待杜亞泉人生哲學思想仍可引為借鑒。杜亞泉的人生哲學在一種東西動靜文明中尋求一種調和改善的淑世主義,這對我們今天洞悉他哲學淵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杜亞泉人生哲學的理論特征研究
杜亞泉的人生哲學不同于以往的中國傳統哲學,他用科學的方法闡釋了有關人生的學問。他對生物學、心理學等相關自然科學的常識進行了解說,并在此基礎上與社會學、倫理學和哲學的探討相結合,博采中西思想之精華,廣納眾家之說,嚴謹地探討了關于人生的目的、價值與意義問題,進而闡述了由厭世觀與樂天觀兩者綜合而成的淑世主義人生觀。
他通過對人的機體、精神、社會生活等的細致解說,從沒有意識的細胞形態到有意識的整個社會有機體,由淺顯到深入、十分詳實地描繪了人生哲學的方方面面。相比于以往的相關哲學著作,它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利用科學的方式,將中華傳統與西方自然科學內容綜合起來,敘說了關于人生的學問。李學桃的《基于科學技術哲學視閾下的杜亞泉科技思想研究》講述了杜亞泉是近代中國科技啟蒙的先驅,他的科技思想內涵豐富、因時而異??傮w上看,其科技思想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初期略顯“科學主義”色彩的科技思想:“藝重于政”、“工藝為本”;中期懷疑謹慎的科技思想:“崇儉抑奢”、“交融倫理”;后期辯證、樂觀的科技思想;以辯證、多元并存的態度對待中醫的價值,以“科學勞動家”展望中國科技的未來。杜亞泉的科技思想自覺實現了由科學主義而理性、謹慎的嬗遞,體現出一位科學家和思想家對科學技術、中國科技發展以及中西文明的獨特思索。
也正是杜亞泉在科學研究中形成的思維方式,給其之后人生哲學的書寫奠定了巨大的科學理論和思維基礎。
杜亞泉的人生哲學是一種調和主義人生哲學,其調和思想兼有理性、中庸、多元的多重色彩。對杜亞泉調和主義思想研究的主要著作有:楊松林的《論杜亞泉的“調和”思想及其現實啟迪意義》中提到:作為一個科學的啟蒙者,思想的自由主義者的“冷淡而不體面”的獨立的知識分子,其對中西文化關系的認識也是立場鮮明,始終如一。他以理性的學理分析對激進派的一元獨尊觀點進行補正和糾偏,并對激進派反擊的回應采取了寬容態度和民主、自由的對待。杜亞泉早年學習帖括之學,后轉治訓詁,他頭腦冷靜、理性思維能力強,作為中西學兼備的近代知識分子,一戰后他認為東西文明不是模范的文明,從而提出“東西動靜互補”、“調劑融合”的觀點,主張中西調和的文化觀,先后卷入關于中西文化、何謂新思想等方面的爭論,處于五四啟蒙運動和思想革命主流意識形態的對立面,被視為守舊派人物。在就如何看待儒學、處理中西文化關系等問題上,杜亞泉與梁啟超、梁漱溟、吳宓、胡先骕等保守主義群體相互應和,而他提倡改革、贊賞新道德、提倡白話文等主張又與保守群體有著明顯的不同。作為五四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保守主義學者,杜亞泉的文化觀點,影響了當時的保守群體,文化調和論的思想經他的宣傳進一步發展,其思想內涵在今天看來仍具有深遠意義。
路則權的《中西文化視野下的杜亞泉調和思想》認為,晚清民初文化思潮和社會政治是杜亞泉調和思想產生的背景。其內容包括新舊文化調和與中西文明調和。新舊文化調和主要包括道德和文學兩個方面。他堅持道德改良主義,提倡文言與白話并立分工的觀點。中西文明調和是指靜、動不同性質的文明之間應當取長補短,發展創新。
劉黎紅的《調和折衷在杜亞泉思想中的方法論意義》認為,“調和折衷”在杜亞泉的思想體系中具有方法論意義。在政治思想上,他以調和折衷的方法處理保守黨和進步黨、集權制與分權制、國家主義與和平主義的關系,構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文化思想上,他通過對中與西、新與舊的調和折衷建構了自己的文化理想。杜亞泉“調和折衷”的方法論有西方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多元思想來源,但在征引西方思想的表層下,隱藏著以中國傳統文化參照,發明西方思想實質。
杜亞泉的人生哲學充盈著其調適的智慧,他對于各種學說,往往執兩端而取其中。如唯物與唯心、個人與社會、歐化與國粹、國粹中之漢學與宋學、動機論與功利論、樂天觀與厭世觀,種種相對的主張,無不以折中之法,兼取其長而調和之;于倫理主義取普泛的完成主義,于人生觀取改善觀,皆其折中的綜合的哲學見解??梢?,調和主義思想對其人生哲學的形成具有多么重要的意義。
杜亞泉的人生哲學另一個重要的思想特質是“接續主義”.由于曾任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理化部長,主持出版了包括轟動學界的《植物學大辭典》、《動物學大辭典》等大量科學教科書和專著,杜亞泉對于西方文化亦有著較為廣泛地涉獵。達爾文的進化論、斯賓塞的社會協力說,都是其欣賞的對象。但對于興起于法國的歐洲激進思潮,杜亞泉頗不以為然。他認為,法國近代社會中流行的激進思想破壞力太強。真正的新文化創造過程應是先立后破,因為新的文化應在激進與保守的調和中完成。由此,他十分推崇英國文化中的調和精神,認為其是文化接續主義的典型體現,“近世之國家中,開進而兼能保守者,以英國為第一,用能以三島之土地,威加海陸”,法國不善接續,則走向極端,摧折舊制,“古法破滅,其后雖屢欲復古,卒不能成功?!?/p>
杜亞泉把西方哲學中的“接續主義”作為自己思想的理論基礎,認為歷史是連續的、不可割斷的,是繼往開來的,所以在政治上他主張調和,主張將開進與保守(這里的“保守”指“不事紛更,而非力求復古”)結合起來。
在杜亞泉的思想主張中,他大力倡導科學與民主,堅決反對專制和反對帝國主義及官僚買辦。他對社會改革是抱著真誠且堅定的情感的,不過他也是提倡漸進從而持反對激進態度的。在審視西方文明的過程中,他一方面覺察到了資本主義的種種弊端,另一方面也朦朧地洞察到了人類社會“未來的文明”“必趨向于社會主義”,是與勞動階級必然聯系在一起的。杜亞泉揚棄了接續主義,使之為其人生哲學服務,強調人生的連貫性和整體性,主張一種溫和漸進的人生態度。
(3)杜亞泉人生哲學的理論內涵研究
杜亞泉人生哲學是一種“倫理本位”的思想體系,倫理思想無所不在地滲透在他的人生哲學的主體內涵中。其中,研究其倫理思想的隆新文的《杜亞泉倫理思想研究》,該文探討了近代轉型時期的思想家杜亞泉的主要倫理思想,及其對社會新秩序的尋求和意義世界重建的思想探索所具有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本文以近代轉型時期的中國如何進行道德建設等現實問題的思考為主要旨趣,以個案研究與一般理論研究相結合為研究方法,首先通過對杜亞泉文本的解讀,對杜亞泉的倫理思想進行了梳理。涉及的范圍包括其理論前提--倫理標準說與精神救國論、對傳統道德的批判繼承--道德調和論、對倫理實踐的關注--道德發展道路之思三個方面;其次對其倫理思想的啟蒙作用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得出如下結論:杜亞泉的倫理思想是20世紀中國倫理學發展階段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所建立的具有現代啟蒙色彩的道德價值體系,具有獨特的思想價值,應在百年倫理史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其倫理思想對現代社會轉型的“調適”模式具有重要啟示,同時對探討中國傳統倫理學的現代可容性及其對人格精神的塑造也有借鑒意義。
班彥美的《論五四時期杜亞泉的“道德本位”的思想傾向--以《東方雜志》(1911-1920)為中心的研究》。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是中國社會思想的大變革時期。隨著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核心的道德成為當時人們討論的焦點,作為五四時期文化保守主義者的主要代表之一杜亞泉,在此時表現出明顯的“道德本位”的思想傾向。這種思想傾向主要表現在強調道德的普遍性、目的性和本體性三個方面。杜亞泉的這種“道德本位”的思想傾向,雖然有時過分夸大了道德的作用,但他在當時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肯定精神是難能可貴的,不僅在主張徹底廢除中國傳統舊道德的五四時期有著糾正時弊的作用,還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精神,對于我們今天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有著深遠影響。
杜亞泉人生哲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至善”的一代人,他撰寫人生哲學這部書無非就是給當時的中國國民以人生道路上的指引,所以杜亞泉的人生哲學對中國國民性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徐木興的《杜亞泉國民性改造思想述評》中提到,杜亞泉國民性改造思想,既與激進主義相異其趣,也與保守主義者大相徑庭,其以會通中西、融合新舊的漸進革新思想,深刻剖析中國國民性的種種弊端及生成原因,熱切希冀以五項舉措改造國民性、陶鑄新國民,即以“理想”、“理性”為基礎,陶鑄“國民心理”;以“真理正義”導誘人民,形成“共同概念”;“智情意一渾圓體”,培養“精確、正當、穩健”的社會心理;變“依賴”為“自營”,拔除人民重視官吏的根性;樹立“矛盾”“沖突”意識,培植“中正”的奮斗精神。
從杜亞泉“國民性改造論”的倡言中,我們不難發現,他對實現國民“倫理之覺悟”的熾熱追求。他旨在通過國民性改造,培育自立自治的現代國民和新型的“科學的勞動家”階級,以為中國民主政治奠基,走的是一條自下而上的溫和漸進改良型的現代化道路。杜亞泉的人生哲學秉持著培育“至善”的一代人的美好寄望,幫助人類不斷向理想王國“進化”.
1.2.2 對國內外研究動態的評析
雖然杜亞泉的人生哲學方面至今沒有學者做過詳細的梳理,但是他的文化以及政治思想等研究中所包含的理論仍然可以為本人研究提供理論支持。杜亞泉的調和主義思想,使其人生哲學兼具理性、中庸、多元的多重色彩。其思想之博大精深,理論淵源之深厚和哲學基礎之堅實令人贊嘆。杜亞泉思想的理論淵源是具有人生智慧與具備人格品性的中庸之道和充滿哲思與辯證思路的陰陽學說;在保守和開進間保持張力的接續主義則是其思想的哲學基礎。杜亞泉對于各種學說,往往執兩端而取其中,其人生哲學亦充盈著其調適的智慧。杜亞泉的主要倫理思想,以及其尋求社會新秩序和重建意義世界所進行的思想探索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現實影響。通過他而建立起的充滿著現代啟蒙意味的道德價值體系,具有其獨有的思想價值與意義,在百年倫理史中應該占據一定的地位?,F代社會轉型的“調適”模式需要并且也能夠從其倫理思想中得到一些重要啟發,同時我們可以借鑒其思想來探求中國傳統倫理的現代可容性及其如何塑造人格精神等問題。杜亞泉的“道德本位”的思想不僅可以有效地繼承優秀道德品質、弘揚民族的道德精神,也有利于我們今天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
杜亞泉的人生哲學不同于玄想的哲學,它是一種科學的哲學。杜亞泉是近代中國科技啟蒙的先驅,他以科學方法研求人生哲學,能夠周詳審慎,不偏不倚。杜亞泉主張中西調和,并主張對待中西文化要用鮮明的“虛懷密慮,明辨審思”的理智主義態度,這樣才能夠比較深刻地反思中西文化、分析其各自的優長和弊病,也就突破了當時思想界流行的一元論的歐洲中心主義文化觀,所以他人生哲學的理論來源對西方思想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力求調和改善中西文化的不同之處。杜亞泉對國民性思想的改造,既有異于激進主義的做法,也與保守主義者的改造思路大相徑庭,他用橫貫中西、新舊思想相融的既漸進又革新的思想,細致地剖析了中國在國民性上的種種弊端及之所以生成的因素,力求改造國民性、陶鑄新國民,對我們今天現代新型國民精神的塑造亦具有重大意義。
從以上的著作和論文的研究成果來看,前人對杜亞泉各方面思想的研究存在的不足之處可以簡單概括以下幾點。首先,對杜亞泉的人生哲學觀的來源缺乏動態的分析。其次,杜亞泉的思想受到伯格森、奧伊肯、詹姆斯等人的影響較大,然而據有學者的研究,杜亞泉對他們的思想還存在一定的誤讀。這種誤讀是否在某種程度上引發了杜亞泉對其人生哲學的反思,這是本文試圖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再次,在對杜亞泉的人生哲學研究中,需要進一步拓展杜亞泉的人生哲學研究的視野。需要把研究杜亞泉的人生哲學放到民國人生哲學討論中去??傊?,由于杜亞泉的人生哲學的資料搜集比較困難等因素,限制了杜亞泉的人生哲學研究的深度和水平,因此對杜亞泉人生哲學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
1.3 研究路徑與方法( Research Approaches and Methods)
1.3.1 研究路徑
首先,搜集并分析資料,通過縱向、橫向的比較研究,理清杜亞泉人生哲學形成根源、發展脈絡、內涵、對現代人心拯救道路等問題。其次,在前一步基礎上,從“進化觀”、“人格之實現”、“改善主義人生觀”、“改造現代新型國民”等這四個維度來對本選題進行研究。本文首先在第一章明確文章的選題背景、選題意義、國內外的研究動態和現狀、論文的總體思路和創新之處,以及論文的研究方法,為問題的研究明確了大的宏觀環境和思路。其次,在第二章通過對杜亞泉人生哲學來源的梳理,探析其人生哲學的理論基礎。
第三章主要探討了對杜亞泉生命哲學思想的主要內涵,第四章則是探討杜亞泉人生哲學對目前建設中國新文化的啟示,探尋并思考杜亞泉人生哲學思想的時代價值與意義。
1.3.2 研究方法
“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觀方面的某個手段,主觀方面通過這個手段和客體發生關系?!痹谘芯窟^程中,本文從始至終本著一種客觀的、求實的態度,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和方法為出發點,使用文獻調查的方法來深入細致地了解當前思想界在對杜亞泉人生哲學思想的研究上的現狀,分析依然存在的一些問題,認真研讀了杜亞泉的文集并廣泛閱讀了大量相關學術著作,在此基礎上,綜合運用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方法及比較的方法,從而提煉了杜亞泉人生哲學思想的自我認識。
(1)歷史與邏輯統一法:前者強調杜亞泉人生哲學思想形成的外在社會背景,后者凸顯杜亞泉人生哲學思想的內部關聯。杜亞泉的人生哲學思想形成于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當時的時局動蕩不安,歷史背景十分錯綜復雜,當時中國學術界也是百家爭鳴,西方各國思想紛紛涌入中國,杜亞泉人生哲學思想形成于中國傳統哲學的背景下,又廣泛吸收了西方各國思想精華。所以研究其思想要放在一個歷史的脈絡里,并且需要注意里面的邏輯聯系。
(2)文本研究法:對杜亞泉著作的全面研究,來源于對杜亞泉相關文獻的搜集、鑒別和整理,從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形成對事實的科學認識。本文堅持做到從杜亞泉思想本身出發,只有從杜亞泉自身學說系統出發,并借助于其他相關的研究成果,特別是最新的研究成果,才能保證得到相對客觀的研究成果。
(3)比較研究法:杜亞泉的人生哲學思想產生于中國近代民族危亡的時期,要想全面了解其人生哲學思想的產生、存在和發展,以及其人生哲學思想的內在合理性、缺陷及不足,就必須進行縱向與橫向的比較,充分認識杜亞泉的人生哲學的淵源和形成背景,在此基礎上挖掘其思想對我們的借鑒意義。
1.4 研究難點與新意(Difficulties and Innovation Research)
1.4.1 研究難點
本選題研究時遇到的困難有以下幾點:(1)杜亞泉人生哲學中涉及多學科,包括文化教育、倫理、生物科學等,文獻閱讀上具有一定的難度,理論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深度。
(2)杜亞泉的人生哲學讀本里的語言是白話文夾雜文言文,讀起來晦澀難懂,挖掘難度較大。(3)杜亞泉人生哲學前人并沒有系統的研究過,會因為由于資料的缺乏而導致結論的片面。(4)現存杜亞泉的著作少之又少,缺乏理論基礎,開展對其的研究有很多的阻礙。
(5)站在社會歷史發展發展的角度研究問題,應該注意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問題。
1.4.2 研究新意
(1)通過分析杜亞泉人生哲學的時代背景來探討其人生哲學的形成、產生乃至發展。
同時注意杜亞泉個人性格對其人生哲學觀形成的影響。把對民國人物個案研究從極端化、簡單化、臉譜化的“圍城”中突圍出來,不僅研究他的學術成就,而且對其在政治、教育、心理、文化各個領域所做的事情也進行梳理,并且不再繞開細枝末節的小事,并運用現代科學方法,從多角度,多側面出發,研究和探討了人物的性格特點、心理狀況、文化素質、愛好及情感對其學術發展方面的微妙影響和作用。
(2)運用歷史與邏輯統一法對杜亞泉人生哲學思想進行系統地概括和總結,分別就杜亞泉人生哲學思想的淵源、主要內容進行分析,在文章的最后,主要探討了對杜亞泉人生哲學思想對目前建設中國新文化的啟示,探尋并思考杜亞泉思想的當代價值。
(3)將杜亞泉人生哲學的內容貫穿為一個整體,通過首先認同生命、再者發展生命、升華生命、最后完善生命,清晰的展現了對杜亞泉人生哲學的脈絡。使杜亞泉的人生哲學明朗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實現了對其思想較為系統和全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