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摹狀詞理論的內涵與批判探究
【導論】羅素摹狀詞的局限性研究導論
【第一章】摹狀詞與摹狀詞理論淵源
【第二章】羅素摹狀詞理論主要內容及其特點
【第三章】對羅素摹狀詞理論的批判
【第四章】羅素摹狀詞理論的局限性及意義
【結論/參考文獻】羅素摹狀詞理論的發展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一章 摹狀詞與摹狀詞理論淵源
對研究摹狀詞不僅只是屬于語言學的范疇,對邏輯學和語言哲學等諸多學科都具有廣泛而深刻的意義。本章主要在對摹狀詞進行定義和分類的基礎之上闡述了摹狀詞理論發展的理論背景。
1.1 摹狀詞之內涵。
摹狀詞既是描述語,它是指稱和描述的語句,是指"查理二世的爸爸"、"坐在我后面的那個人"等這樣的描述性的語句,其英文為"description",意為 "saywhat( sb or sth ) is like;give a picture of it in words."中文意思為描寫、描述。不論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日常語言還是在科學語言中,我們大家經常用摹狀詞指稱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對象,比如這樣的表述"《數學原理》的作者",這里面摹狀詞"《數學原理》的作者"所對應的指稱是"羅素", "羅素"和"《數學原理》的作者"所指稱的是同一個個體,那么我們可以這樣認為"羅素=《數學原理》的作者"成立,但是"羅素寫過《數學原理》"這個命題則是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成立的歷史現實,"《數學原理》的作者是羅素"這個命題告訴我們不了這是一個歷史現實,所以他們在語句中其的作用是不同的,如果兩者相同,那么則可以相互替換,但是他們相互替換后句子的真值沒有變,變得是句子的意義。"在英語中摹狀詞的結構是:定冠詞+形容詞組+普通名詞(單數)。漢語中沒有冠詞,而且名詞一般沒有單、復數之分,因此摹狀詞是:形容詞+普通名詞。例如:'中國的第三次核爆炸','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在需要時,可以用指示形容詞'那個'去代替定冠詞。如;'15 和 19 之間的那個素數'.在數理邏輯中,一般用希臘字母'Ι '(讀作 iota)代表定冠詞,用'Ι xF(x)'表示'那個唯一具有性質 F 的個體'.這是摹狀詞的一般形式。有人把'Ι '稱作摹狀詞,F(x)叫做轄域或作用域,整個表達式稱為摹狀詞的填式。"簡而言之我認為可以這樣理解摹狀詞,首先它是表示指稱的詞語,既有涵義又有指稱,其次我們要知道摹狀詞是描述事物特征、狀態進行描述的詞語,我們使用這樣的詞語去了解它所指稱對象。這樣理解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深入了解摹狀詞。
雖然在羅素之前有哲學家對摹狀詞進行研究,但是羅素是第一個對摹狀詞進行系統研究的人,我們可以把他看成摹狀詞領先代表者,羅素指出"摹狀詞可能有兩種:限定的和非限定的。一個非限定的摹狀詞是一個這種形式的詞組:'一個某某',一個限定的摹狀詞是一個這種形式的詞組:'那個某某'."所以我們一般把摹狀詞分為兩種:
即限定摹狀詞和非限定摹狀詞。限定摹狀詞用英語語法定冠詞"the"表示,如"那個女人"、"那個黑人".其中"哪個"代替定冠詞,表示我們所指稱的事物是唯一的。那么相反的非限定摹狀詞則用不定冠詞"a、an"表示,如"一個女人"、"一個黑人".其中"一個"代替不定冠詞,表示我們所指稱的事物并非唯一的。"非限定摹狀詞(和限定摹狀詞相反)的特征就是:可能有任何數目像以上那種形式的真命題--蘇格拉底是人,柏拉圖是人(指'一個某某'中的'某某'指'人'時--引者),等等……反之,至于限定摹狀詞,就以與以上命題形式相應的形式'x'是那個某某(此處的'x'也是一個名字)而論,這個命題函項最對只對 x 的一個值為真。"1.2 摹狀詞發展的理論背景。
1.2.1. 約翰·密爾的摹狀詞理論。
約翰·密爾(John Stuart Mill,1806-1873),英國心理學家、哲學家和經濟學家,早在 1843 年其在著作《邏輯體系》 (A System of Logic, Ratiocinative andInductive,1843)一書中就提出了摹狀詞和專名的定義以及區別。在他看來專名和摹狀詞都是用來指稱現實生活中的對象,但是不同的是他們在內涵和指稱方面卻是不盡相同的。專名不具備任何具體的屬性,只是一個或者一類事物的代稱,其本身并無意義。例如某個人叫李大海,這個名字本身并無任何意義,僅僅是一種稱呼,具有一定的隨機性。
雖然每個人的名字都蘊含了特殊的含義,例如李大海的名字象征著像大海一樣寬廣,但本體本身并非是真的大海本體,其和張三,李四不具有任何屬性。而摹狀詞不僅具有特定內涵而且有指稱。例如:"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西安市最高的大樓"、"體重最大的人類".根據是否有具體的含義,密爾將專名和摹狀詞分為內涵詞匯和非內涵詞匯。
密爾所根據不同的對象指稱把摹狀詞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摹狀詞所指稱的對象是唯一的,比如"小穎的媽媽"、"中國第一輛自主研發的汽車"、"中國第一位 NBA 球員"等。第二類摹狀詞在表述時,其中所包含的屬性表明了對應的指稱對象的具有唯一的屬性,比如"iphone 手機的設計者"、"澳大利亞的首都"、"自由飛翔的原唱"等。
第三類摹狀詞比較特殊,其包含一個普遍的特征,但是與其相連的定語確定了其唯一性。
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主席"、"活著的身高最高的人"、"現任西安市市長"、"當今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國"等。三類摹狀詞表述不同,但是具有相同的只想特點,即摹狀詞所指向的物體具有唯一性。同時一個物體可以由三類摹狀詞任意一種描述。例如: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主席"、"中華人名共和國開國元勛"和"1949 年的中華人名共和國的主席"是指同一個物體,但是其可以用任何一類摹狀詞描述,且是唯一的。
密爾是首位區分了專名和摹狀詞的學者,其提出的摹狀詞理論和專名理論是早期的一種樸素理論,在他看來區別專名和摹狀詞的主要依據是看是否有內涵但是其理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給出的例子很容易被擊破。但是其理論為意義指稱理論奠定了基礎,也為后期的摹狀詞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
1.2.2.弗雷格的摹狀詞理論。
弗里德里?!ぢ返戮S?!じ晏芈宀肌じダ赘瘢‵riedrich Ludwig Gottlob Frege,1848 年 11 月 8 日-1925 年 7 月 26 日),德國數學家、邏輯學家和哲學家,數理邏輯和分析哲學的奠基人。弗雷格不認同密爾的專名理論。他認為任何指稱中所對應的單一的表達式,除去專門定義下的摹狀詞和專名,都應該被視作專名,且在特定環境下是有內涵的。弗雷格沒有對摹狀詞和專名進行區分,他認為在特定環境下專名和摹狀詞是無法區分的。在弗雷格寫的《論涵義和所指》里,他提出了"同一"這個概念,他指出專名不僅具有涵義同樣也具有所指,他這個觀點的提出大大否定了密爾主張的專名無內涵的理論。在弗雷格看來指出,a=a 和 a=b 是具兩種完全不同語義的句子。根據密爾理論專名無涵義有所指,那么 a 和 b 所代表的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標識,這時命題"a=b"等同于"a=a",密爾的理論就產生了矛盾。例如:"新中國的締造者"和"中國的毛澤東",根據密爾的摹狀詞理論前者為摹狀詞,后者為專名,但在中國兩者指的就是同一事物,這時"新中國的締造者=新中國的締造者","新中國的締造者=中國的毛澤東".
弗雷格定義的專名是廣義的專名,我們每個表達陳述句如果涉及到非特定的所指,那么我們就認為它是專名。"我稱每一個代表一個對象的符號為專名"那么我們可以把不論是"毛澤東"、"喬丹"、"西安"、"北京",還是"新中國的締造者"、"20世紀最偉大的 NBA 球星"、"陜西的省會城市"、"中國首都"等,都是專名。"在日常語言中,我們可以用'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山大大帝的老師'等摹狀詞來替換亞里士多德,以確認其所指的個體,但我們卻不能到處用'金星'代替'晨星',因為'晨星'并非總意謂金星這顆星,因為當這個詞有間接意謂的時候,它不意謂金星".
弗雷格提出了一種替代邁農的論點:區分含義和指稱。弗雷格認為一個名稱意味著演示模式的參考,一個指稱是一個對象的指定或適用。例如,"金星"可能是日落之后經常出現在東方地平線上最亮的天體。這里的指稱是金星。用弗雷格的觀點描述像"法國目前的國王","距離地球最偉大的天體"等等都可作為一個指稱?,F在看來,根據弗雷格的觀點,并不是每一個名稱(或是每一種描述)都有他的含義和參照,也有的名稱只有含義卻沒有參照。弗雷格給出了例子描述說"距離地球最偉大的天體"它只有含義但沒有任何參照。根據弗雷格的說法,這將是一個有意義的術語,所以,摹狀詞有是有意義的,即使它沒有指稱,一個句子包含這這樣一個摹狀詞(有含義但沒有指稱)可能是有意義的。弗雷格認為,一句話中雖然沒有名稱(沒有摹狀詞)沒有指稱,但是,它也可能是有意義的。他說:一個句子作為一個整體只有一個意義,但沒有所指對象是可能的嗎?無論如何,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樣的句子出現正如有部分句子有意義但沒有參照,句子包含名稱沒有參照就屬于這種。弗雷格的一個作為一個整體有意義但沒有參照的例子如:句子(1)奧德修斯是在他熟睡時被放在伊薩卡岸邊。根據弗雷格的觀點,句子(1)具有意義,但是'奧德修斯'沒有一個指稱,因此,整個句子不具有參照性。
根據弗雷格的觀點,這樣的句子,即句子有名稱但缺乏指稱,既不是真命題也不是假命題,這類句子就不會出現真實價值的問題了。在弗雷格解釋里摹狀詞就是名稱,上面所說的名字是真實的摹狀詞。對弗雷格來說,一個空摹狀詞的句子,如"現在的法國國王是禿頭",可能是有意義的,但沒有價值。
所以,我們看到弗雷格解釋句子的意義說,空摹狀詞的句子是以它們的真實價值為代價的。羅素反對弗洛德的想法,因為他認為,空摹狀詞的句子,例如:現在的法國國王是禿頭,圓形廣場既是圓的又是方的,等等,不僅有含義而且也有真假性。所以,羅素當場反對弗洛德的不能解釋空摹狀詞的真實價值的理論。
1.2.3.唐納蘭的限定摹狀詞理論。
唐納蘭曾《指稱與限定摹狀詞》一文中這樣說道:"我把我所考慮的摹狀詞用法稱為歸屬性用法(attributive use)和指稱性用法(referential use)。"在我看來他的觀點是對羅素和斯特勞森摹狀詞觀點的調和的結果,他提出限定摹狀詞的用法有歸屬性用法和指稱性用法這兩種用法。"在一個論斷里以歸屬方式使用一個限定摹狀詞的說話者,述說有關凡是如此這般的(摹狀詞的)人或東西的某件事情。"那么這這種用法屬于歸屬性用法。
例如:"所有被稱做媽媽的人都是女性"中"所有被稱做媽媽的人"它描述的集合中包含許多具有"可被稱做媽媽"性質的元素,這個摹狀詞使用就是歸屬性用法。
"在一個論斷里以指稱方式使用一限定摹狀詞的說話者,使用該摹狀詞以便使其聽者能夠辨認出他在談論的是誰或什么東西。并且,這個說話者述說有關那個人或那個東西的某件事情。"這個用法便是指稱性用法。例如"那個跳舞的女孩是藝術系的學生"中"那個跳舞的女孩"這個摹狀詞使用就是一種指稱性的用法,說話者使用摹狀詞對所指稱的對象進行描述的主要目的就是讓聽者了解說話者描述對象的屬性,使聽者可以很容易理解摹狀詞所指稱的對象。由此可見,當說話者使用一個限定摹狀詞時采用指稱性用法還是歸屬性用法,是根據說話者在特定情況下想發達何種用意所決定的。唐納蘭還這樣說道:"在第一種情形中限定幕狀詞的出現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因為說話者想要斷定有關凡是適合那個摹狀詞的東西或人的某種事情;而在指稱性用法中,限定摹狀詞僅僅是用來完成任務的工具(引起對一個人或一個東西的注意)。并且,一般來說,也可以用任何其他的指稱手段(如另外一個摹狀詞或一個名稱)來完成同樣的任務。在歸屬性中,把限定摹狀詞所描述的如此這般的性狀進行歸屬是至關重要的,而在指示性用法中則并非如此。"很顯然,就是說作為摹狀詞基本屬性和基本用法的摹狀詞歸屬性用法具有不可替代性。而第二種具有指稱性的限定性摹狀詞則具有可替換作用。
1.2.4 羅素的摹狀詞理論。
伯特蘭·亞瑟·威廉·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 年 5 月 18日-1970 年 2 月 2 日),是英國著名的邏輯學家、哲學家、思想家以及數學家,提倡合理主義以及自由思想,同時極力將哲學思想推廣至普通民眾。羅素終身肚皮早追求真理和正義,他的主要貢獻首先是在數理邏輯方面,其揭示了數學與邏輯學的關系,由此建立起來的邏輯原子論和新實在論,使他成為現代分析哲學的創始人之一。
羅素在批判邁儂悖論的基礎上,以解決哲學三大難題為目標,于 1905 年發表《論指謂》,首次對摹狀詞進行了系統的分類與定義。對于該理論褒貶不一,大多數哲學家認為該理論將現代邏輯分析方法同哲學問題進行了聯系,總結出了分析哲學的方法,在后來的發展中也不乏支持該理論的學者,肯定他的觀點并做出一定的修改;例如 1950年英國哲學家斯特勞森就在 《論指稱》一文中提出對羅素的摹狀詞理論的批判,他認為羅素沒有區分語句使用、語句的表達式,同時也要考慮語境。 1966 年唐納蘭在《指稱和限定摹狀詞》對羅素和斯特勞森的理論提出了他的不同的聲音。他認為以意向和特定語境為基礎只要應該區分了摹狀詞的歸屬性使用和指稱性使用,并指出不同語境下同一摹狀詞使用不同。然而無論是斯特勞森還是唐納蘭其實是繼承了羅素的理論,因為羅素的理論是以語義環境為焦點,應用范圍更廣,唐納蘭對歸屬性使用和指稱性使用的區分對一般語義進行了拓展,用語義學指稱和說話者指稱的區分代替唐納蘭關于限定摹狀詞的歸屬性用法和指稱性用法的區分,并在此基礎智商,為羅素的摹狀詞理論進行了有力的辯護,指出唐納蘭的理論反而沒有駁倒羅素的摹狀詞理論,卻大大肯定了摹狀詞理論的價值和地位。
1.3 本章小結。
本章研究了摹狀詞和摹狀詞理論淵源。關于摹狀詞的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對意義理論的研究。意義理論的研究主要體現在比以前的同類命題增加了什么內容,有什么樣的新見解,與同時代相比有何創新點,在某個理論體系中起了什么作用,對后代理論發展又有什么意義,為一種理論體系的完善增補了什么,對后人有什么樣的啟示。意義理論在 20 世紀 90 年代被認為是哲學問題的核心,其是一個紛亂復雜的的混合領域。研究意義理論旨在利用特定的符號或表達式為特定的詞語、句子輔以內容,即體現了表達式的內容與意義。同時意義理論還說明在表達式的符號體系中,每個成員的賦值原則,即根據所定義的環境以及賦值狀態來說明每個賦值符號的意義。劉易斯將意義理論劃分為兩類,第一類意義理論是通過語言與世界的關系來揭示語言的意義是什么,而第二類意義理論是為了解決語言學習與語言共同體的問題。唐納蘭關于限定摹狀詞的指稱性使用和歸屬性使用的區分,以及維特根斯坦在圖像論和語言游戲說中的相關論也支持了這種論斷。意義理論的研究對摹狀詞理論有著啟程式的作用。因此對羅素摹狀詞理論的研究就顯得頗為重要。
有關羅素的摹狀詞理論作為本章的重點研究對象,在這里作為摹狀詞理論發展淵源里只做簡單的提出,在第二章里我將詳細的論述有關羅素米壯慈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