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文學論文 > > 我國公民守法精神的現狀及分析
我國公民守法精神的現狀及分析
>2023-10-05 09:00:00

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中國公民守法精神培育研究
【引言 第一章】守法精神的概述
【第二章】我國公民守法精神的現狀及分析
【第三章】培育民眾守法精神的路徑探索
【結語/參考文獻】公民守法精神的缺失與培養結語與參考文獻


第 2 章 我國公民守法精神的現狀及分析

守法精神是法治社會的主要構成要素,如果沒有公民的守法精神,法治就缺乏精神意蘊,法律的權威和尊嚴就難以樹立,法治社會也就是一記空談。因此我們建設法治社會就必須培育和完善公民守法精神。雖然我國在建設法治社會的進程中已經取得不凡的成就,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公民的守法精神的培育離建立法治社會的目標還很遠。

2.1 我國公民守法精神的現狀

2.1.1 取得的成績

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別是我國改革開放、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黨的十五大確立了“依法治國”的基本國策。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初步建立,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隨著我國立法制度的民主化、法制化和科學化,社會公眾可以更多的參與到立法中,制定的法律更能結合實際國情,并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使社會公眾從內心里自覺去體認和遵守法律。其次,政治文化體制的不斷完善,使法律能更好的約束政府職能,理順政府和市場的職能做到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再次,執法人員和司法人員的法律意識和道德品質得不斷提高,也使他們的執法水平得到了提高,他們所取得的成績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提高了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的社會公信力,最重要的是樹立了法律的尊嚴和權威,使得社會公眾普遍從內心自覺體認和遵守法律。最后,社會公眾的法律意識和道德品質也在社會發展中不斷提高,他們懂的如何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他們也更懂的遵守法律義務也是為了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權利??傊?,法律在社會發展中越來越重要,在人們的生活和心中也越來越重要,也意味著我國法治社會建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2.1.2 存在的問題

在推進社會主義法治社會進程中,我國政府一直強調對公民進行法治教育,以提高我國公民的法律意識和守法意識,培育公民守法精神?!凹訌娚鐣髁x民主和法治建設的根本問題在于教育人?!谷藗兌霉竦幕緳嗬土x務…”.[12]p248可是,由于受我國一些傳統倫理文化的影響,以及現在一些社會政治文化體制的影響,我國公民的法治理念現在還處于一種相對較低的水平,社會公眾的法律意識以及守法意識和道德品質還不高,正是由于這些原因的存在才導致我國公民守法精神缺失的現狀。

首先,公民對法律知識的淡薄。由于我國的實際國情,國家為了是法律能更好的為市場經濟平穩運行發展。在立法過程中出現從速從快的現象,一下子涌出很多部法律。國家普法工作也不跟不上立法的步伐,再加上我國公民的整體素質不高而且還層次不齊。這些原因導致我國公民不能很好的了解這些法律內容,也就更談不上守法精神了。社會公眾從內心自覺對法律的體認和敬重,是公民守法精神養成的前提條件。如果社會公眾不了解和掌握法律的具體內容,那么守法精神也就只能是一紙空文、一朝黃粱美夢而已。

其次,有法不依和司法不公在現實社會的時有發生。我國現實社會中還存在一些有法不依和司法不公的亂象,例如一些地方政府機構以及執法人員為了能夠保護自己的地方利益和增加政績,在管理社會和經濟的時候,不是依靠法律,而是依靠他們手中的權力,造成的后果就是有法不依和有令不行,有的甚至濫用法律自由裁量權,造成執法不公,傷害了一些公民的合法權益,更嚴重的傷害了法律在人們心中的權威和公正,使他們失去對法律的信任。還有就是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對法律知識的了掌握不夠和道德品質差,甚至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制造出一些冤假錯案,不但損害了司法機關的公信力,還是當事人的權利受到侵害,使社會公眾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個古老的法律規則產生懷疑,不再相信司法機關這個體現公平和正義的天平,最重要的是他們不再相信和依賴法律。

還有我國傳統倫理思想的影響。我國幾千年來一直是個傳統封建主義的中央集權國家,儒家思想在這個漫漫的歷史長河里一直占據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崇尚以“禮法”治國,更多強調的是君權至上,以和為貴。傳統封建社會中人們不但沒有自己的權利,而且還要無條件的服從君主和奴隸主的命令。這些傳統倫理思想已經人們心中根深蒂固,而且至今還影響著我國社會公眾。使他們不敢利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他們認為打官司會有傷自己的面子,周圍的人會對自己指手畫腳。這些原因也導致了我國公民守法精神缺失的現狀。

2.2.我國公民守法精神缺失的原因

我國公民守法精神的缺失現狀不是由單單某一個原因造成的,而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原因。

2.2.1 歷史原因

首先,在經濟方面。我國傳統社會的自給自足經濟缺乏產生和培養守法精神的經濟土壤。物質決定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同樣,守法精神的經濟基礎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能夠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是守法精神。近代守法精神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其只有在市場經濟得到充分發展和完善的條件下,才會促使社會公眾不斷對守法精神的追求。由于我國一直以來都是以小農自然經濟為經濟基礎的,這種以自給自足、重農抑商為特點的自然經濟在我國傳統社會經濟中一直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近代以來我國也半封建半殖民社會,小農經濟還是占主導地位,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基本處于萌芽狀態,由于受我國傳統以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的經濟格局的影響,我國社會公眾的守法精神一直處于萌芽狀態。直到新中國的建立特別是改革開放后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我國公民的法律意識才得到明顯的提高,給培育和完善公民守法精神打下了經濟基礎。

其次,我國傳統倫理社會和守法精神的沖突。首先,我國傳統法律文化里沒有具備產生守法精神的社會土壤。我國幾千年來就是以儒家傳統倫理思想為主導思想來統領國家和社會。三綱五常是儒家傳統倫理文化的主要架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仁、義、禮、智、信。從三綱五??梢钥闯黾易逶谖覈鴤鹘y封建社會里的重要性,它一直以來都對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方式有著重大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倫理道德讓法律文化生存空間狹窄。馮友蘭先生說:“家族就是中國的社會制度?!薄凹也恢皇?-一生殖單元,并且還是--社會的、經濟的、教育的、政治的,乃至宗教的、娛樂的單元?!盵13]p211由于我國早期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們的生活范圍小,更多的是依靠血緣關系來維持和生存,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它把氏族內部的親屬關系直接轉化為國家的組織關系,也就形成了我國古代宗法社會的基本結構--“家天下”,在這個社會里,君權至上,君主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是神的化身,是天下子民的父親,他是法律的制定和實施者,也就說他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志隨便制定和實施法律,臣民必須無條件的服從。還有父權至上、夫權至上,人民沒有自己的權利,只能遵守。在這樣的封建傳統等級專制社會,即使制定法律,也是把“家規”擴展到國家管理的層面上,由“家規”變成為“國法”,形成了我們傳統的“家有家規,國有國法”的治理局面?!凹矣屑乙?,國有國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國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是“家規”,如果沒有了“家規”,自然也就沒有了“國法”;其次,“國法”的實施需要借助國家機器的強大威懾力和強制力,這樣的實施方式對“家規”產生重要的影響和侵蝕,使得“家規”也依稀看到了“國法”的影子。這樣的社會,在形式上消除了法律獨具的形式和技術上的意義,法律也就沒有權威性了,更談不上法律讓人們從心中愿意去遵守它,幾千年來的思想觀念根深蒂固,至今還影響著我國許多公民,同樣也就影響了我國公民守法精神的形成和培養。

我國幾千年來一直依靠儒家思想指導和統領國家。儒家思想主要倡導用“仁、義、禮、智、信”來管理和維持國家穩定,強調用道德來感化社會民眾,強調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乃至整個宇宙之間和諧相處,他們提倡“無訟”,在這樣的社會里,爭訟也就成了丟人現眼的事情,厭訟自然也就是社會所贊揚的,甚至息訟是理想社會的最高道德標準?!盁o訟”來源于孔子的“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蔣慶先生為“無訟”下了一個這樣的定義:“通過教化提高民眾的道德水平,從根本上消除人與人的紛爭,最終實現沒有訴訟的理想社會?!盵13]p213儒家以“無訟”為法律理想的基礎,也就是通過道德教化最終消除法律。也正是我國封建傳統倫理思想的這種反技術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法制的不健全,導致人民在心里意識上對法律的漠視。傳統儒家思想一直在我國封建社會中長期占主導基礎地位,他們所提倡的“以德去刑”在現實社會里來治理和維護國家的穩定發展是一件很難完成的歷史任務。于是,一些思想家們就認為不能不采用刑法,就折中采取了“德主刑輔”的治理方式來管理國家和社會。在我國傳統儒家社會中,針對“德治”與“法治”兩者間的關系問題上,傳統儒家思想更著重強調的是治理國家必須以德教為主。由此可知,儒家把法律完全當作治理國家的工具,它否定了法律自身是一種追求真善美和公平正義的人類終極價值的載體,這也是我國傳統封建法律文化里法律工具主義的一個重要體現。

我國傳統封建法律文化里對“法”這一基本概念的定義也影響了對社會公眾守法精神的培育。由于受我國古代小農經濟的影響,國家制定法律更多的是用來維護自己的專制統治,制定的法律自然也主要是以刑法為主,漸漸在人們心中形成了“法即刑”的觀念,并且這種觀念植入人心,使人們從心里產生對法律的畏懼感,也使得他們產生對法律的陌生感并且逐漸加重,這樣就影響了人們法律意識和法律信仰的形成,讓人們從內心體認和遵守法律也就是一廂情愿的事了。在我國傳統封建專制社會里的刑實際上就是一種國家統治機器的暴力,他們把法與刑相同,也表明了法也是國家暴力。這種“法即刑”的傳統法律文化是人們從心里視法律為利器,也就是他們從內心情感上自發的排斥法律,同樣也減弱了人們培養法律意識和信仰法律的最初內心原動力。由于整個國家和社會公眾受這種法律文化的長期熏陶并將其納入傳統法律文化。在這樣的情況下,法律不被信仰自然而然也就成為了國家社會成員的共同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觀念,可見其影響的范圍之廣,影響時間之深遠,并且至今在國家和社會以及廣大民眾中仍然還特別明顯。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幾千年以來,法律一直沒有成為社會公眾守法精神的對象。新中國的建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前,由于受經濟條件和政治文化體制的制約和影響,傳統法律文化的制約和影響,以及國家政治運動的不斷發生和“洗禮”,使得社會公眾守法精神在整個國家和社會不能被養成。因此,法律不能被作為社會公眾精神守法的對象是受其深刻的傳統法律文化背景的影響。

再次,由于我國幾千以來一直是一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君權至上是我國傳統封建政治文化的核心思想和理念,而且這種思想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使人們崇尚和迷信權力并畏縮于法律,在人們的心中已經形成了權力高于一切的觀念,法律就是一個擺設,是一個無用的幌子。在這個傳統封建專制社會里封建君主即是法律的創造者,也是法律的實施者,在國家的政治生活中封建君主是人們唯一的崇拜和信仰對象,這也為人們信仰和迷信權力打下了深厚的政治基礎。封建君主為了維護自己的專制統治可以隨心肆意的創制和廢棄法律,封建君主完全把法律當作了一把自己隨意使用的統治工具和利器。在傳統封建專制社會里,人們必須絕對的服從封建君主的權力和命令,他們根本沒有自己的權利,內心世界自然也就慢慢再也沒有法律了,唯一留下的只有無所不及的權力。我們現實社會中還有一些政府領導以及工作人員的“官本位”思想還特別嚴重,他們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利用手中的權杖來肆意踐踏國家的法律。

有些公民也是畏權不畏法,他們認為權力是無所不能的,權力可以決定他們的利益,法律無用論也就在他們的心里像一把毒藥散漫開來,使他們冷淡和漠視法律,也就更談不上公民守法精神的養成。這一切都是由于受我國傳統封建社會里“君權至上”和人治觀念的影響,同樣也是我國傳統政治文化里“權力至上”的觀念所醞釀出來的信權而不信法的后果,使我國一些社會公眾至今還沉醉在權力至上里面昏睡不醒。

2.2.2 現實原因

我國公民守法精神缺失的現實原因,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去分析:一、社會原因,二、公民個人原因。

首先,市場經濟不完善。在第一章里我們談到了守法精神的經濟基礎,守法精神形成的經濟基礎就是市場經濟。而我國幾千年以來一直都是小農經濟,就是到新中國建立初期,我國還不是完全的商品經濟,直到改革開放才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經初步建立和形成,可是由于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還不成熟和完善的影響,在社會經濟生活中還依稀有地方政府和某些工作人員暗箱操作的影子。我國的各地的經濟發展也不平衡,有些地方為了自己當地的發展,利用行政力量保護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形成了地方保護主義,可是市場經濟是統一,開放的經濟,這樣做不僅會阻礙市場經濟的發展。而且還會影響社會公眾的法律觀念,讓他們覺得法治和法律并不是那么重要,法治和法律也尚不能成為公民社會生活的必備要素,這些原因的存在是守法精神的形成和完善缺少肥沃的土壤。因此,要想讓我國公民守法精神得到形成和完善,我們必須不斷發展和完善市場經濟這個守法精神形成的土壤。

再次,我國社會民主政治體制的不健全。我國長期以來一直都是一個重政策而輕法律的傳統社會。我國在革命戰爭年代以政策代替法律是因為當時的特殊需要,當時,主要是以奪取政權為主的革命斗爭,在當時艱難困苦的政治和經濟條件下,我們主要依靠中國共產黨員堅定的政治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質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才贏得這場革命斗爭的最后勝利。在建國初期,由于我國社會生產力不發達,經濟基礎薄弱,我們也只能通過政治道德整合而不是靠法律整合來建立和鞏固新的社會秩序,還有就是我們需要蘇聯的幫助,也就間接受到蘇聯模式的影響,用行政手段整合的手段來組織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比如三大改造和合作社。當時,為了穩定和發展社會經濟,政治和經濟相互交叉為一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政經不分。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沒有自主經營權,生產者之間實際上也不能發生橫向主體關系,受制于上級和政府之間發生的縱向隸屬關系。政府對經濟的管理不是依靠市場和法律,更多的是通過政策和行政命令。在這樣的政治文化體制下,自然就形成了而重政策輕法律的模式,這樣很容易造成以權代法、以言代發,可能使我國再次走進“人治”的死胡同,同時也導致了社會公眾對法律的冷淡和漠視。黨的十五大確定“依法治國”的基本國策,這是我國幾千以來治國方式的重大轉變。這就需要我們改變政治文化體制中的一些不合理和不合法的東西,按照市場運行規律依法管理市場經濟,理清政策和法律之間的關系,做到不以權代法,一言代法。只有這樣,社會公眾才能相信、依賴和遵守法律,養成公民守法精神。

再次,法制不健全,現在的很多的網絡名詞都是因為某件事而躥紅,如“我爸是李剛”“躲貓貓”,這些都被人們拿來娛樂和諷刺。如果我們僅僅把它當成飯前茶后的笑料,那是對我們社會現實的殘酷的漠視。其實,這些網絡名詞更像一根扎到我們社會和公民心里的毒刺,因為,它的發生大部分都是法律不公引起的,是對法律公正性和權威性的損害,建設法治社會不是通過某一個環節就可以完成的,而是法律從其制定到適用的全過程,其中的每一個流程都應該具有保障權利和救濟權利的公平正義的品格。只要在其中某一個流程的公平正義遭到破壞,那整個法治大廈就會坍塌,守法精神也就不知從何談起。

法的運行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立法方面,一是有的法律內容質量不高,是由于我國法治社會建設比較晚,在立法方面不足,跟不上社會發展的節奏,可是形勢逼迫我們不得不趕緊立法保障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在這種倉促的情況下的立法,法律的內容質量自然就不高了。主要表現在:公民不能參與到立法中來,立法程序缺少科學性。移植或照抄某些國家的法律,脫離中國實際國情,存在片面性。有的法律原則性強,彈性國大,操作性差,甚至無法操作;各項法律之間相互矛盾,地方法規對抗國家法律。這些都影響了法律的權威性和操作性,同時減少了公民從內心對法律的敬重,并且逐漸產生對法律的不信任感和陌生感,這樣造成守法精神的缺失也就在所難免了。執法方面,有些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法律意識淡薄,甚至不知法、不懂法,他們有時為了部門和自己的一己私利公然違法,損害了其它部門和公民的利益。這樣會使法律失去威嚴和作用,人們自然也就不相信法律。再次,司法不公。法制建設最大的腐敗,莫過于司法腐敗,司法部門是法律的適用者,它代表了法律的公平和正義。立法和執法的缺陷可以司法救濟,而司法腐敗是無法救濟的。正如培根說,“一次錯誤的判決比多次的實例危害更大,因為這些錯誤的實例不過弄臟了水流,而錯誤的判決則把水源破壞了?!盵14]p223-224也是我們常說的法院錯判一次案件,就會損害一次法律的權威,我國近幾年的發生的冤假錯案,比如“趙作海案”、“張氏叔侄案”,他們都是因為法官錯誤的判決在死神邊走過的人,他們的人生軌跡也被改變,雖然我們國家給了他們一定的經濟補償,可是他們內心的傷害以及對法律的信任是無法補償的。這些冤假錯案也影響了其他公民對法律的信任和依賴,造成公民守法精神的缺失。還有就是法律監督不力,法律運行中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法律監督,法律監督是法律的價值能否得到終極實現的最后屏障。法律監督主體有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公民,法律監督需要我們的專門監督機關提高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做到恪盡職守,依法行使自己對法律的監督權。同時還要社會組織和公民也提高自己的法律知識和意識,從內心里去相信和遵守法律,自覺的監督法律的運行,依法維護自己的權力和義務。這樣法律監督可以促使公權力和私權利之間的協調,預防和治理政治腐敗,捍衛國家的威嚴,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和義務,在全社會培育公平和正義的理念,培育和完善我國公民的守法精神。

由此,可以看出法治社會建設是一個大廈,如果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人們從內心不相信和依賴法律,守法精神也就化為無影,法治社會更是一記空談。

培育和完善守法精神不但但是經濟的發展、政治文化和法律體制的完善,更主要是社會主體自身對法律的感知和信仰,這樣守法精神才能形成和完善??墒怯捎谖覈斍吧鐣黧w自身內在條件欠缺,才造成我國公民守法精神的缺失。

首先,公民對法律的陌生感:公民對我國改革開放以后才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還比較薄弱,同時,由于改革開放之前我國更多的是“人治”和政策來治理國家。近些年,我國的經濟取得重大成就,法律的滯后性非常明顯,為了保障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我國立法機關在這將近三十年里制定和修改了許多的法律。也就意味著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建立,結束了無法可依的時代。由于我國民眾長期生活在“人治”的社會里,社會也沒有有效的宣傳和普及這些法律知識,讓他們突然面對這么多部法律,都不知道怎么了解和知曉,更談不上掌握和運用了。他們只會把法律當成高高掛起的裝飾品,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我們從價值論角度看待這個問題,如果客體脫離了主體,那么客體對主體來說就是毫無意義了;換言之,如果社會公眾對法律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那么他們也不會認同法律所蘊涵的價值,從而產生對法律疏遠和規避的表現,就更談不上守法精神的培育和完善。

其次,公民對法律權威的懷疑感:我們大家都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治社會最基本的原則??墒窃诂F實社會,由于是市場經濟,人們都是追求自己的利益,同時,還受我國傳統倫理和法律的影響,我國某些行政部門和一些地方政府出現了有法不依、以權代法和以政代法的亂象,是制定的法律不能得到有效的執行和遵守。這些現象不僅損害了公民的合法權利,它更損害了法律的權威。法律的權威就是法律至上,人人在法律面前沒有特權,一律平等對待。在法治社會,法律權威是培育和完善公民守法精神的基礎之一。正如托克維爾所說“沒有民情的權威就不可能建立自由的權威,而沒有信仰也不可能養成民情?!盵15]p14伯爾曼也認為“法律與宗教共享的四種要素:儀式、傳統、權威和普遍性。這四種要素賦予了法律價值以神圣性,并且因此強化了民眾的法律情感?!盵16]p39我們從中可以得知,如果法律權威感在社會公眾中不能樹立起來,那社會公眾也必然不可能產生對法律的信任,更無從談起社會公眾養成守法精神了。

再次,公民對法律價值的迷惑:現代法律價值是人類對價值的美好追求,它是通過主觀意志--法律來反應、體現和記載的,因此法律反映著價值主體對自由價值的一種終極道德價值追求。社會主體是通過對法律價值的感受和體認,才能轉化為法律價值即價值法律化,它也是守法精神產生的主觀前提。社會主體養成守法精神的最初原動力歸根結底是由于法律體現著主體的價值追求與價值理想。正如西塞羅在《論法律》中說,羅馬人自兒提時便受到如此教育:“一個人要求求助于正義,就去訴諸法律”.[30]

可見只有法律可以體現正義,保障正義,實現正義,由此使人們信仰正義、信仰法律獲得了發自社會主體內心的一種信念,守法精神也就因此而形成了。新中國的建立是億萬中國人民真正的當家作主人,國家制定的法律反應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意志和愿望,也基本上能夠反應廣大人民群眾對法律價值的終極追求,人民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法律。建國幾十年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后,經過立法機關的不懈努力,我國已經初步建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可是由于我國幾千年來都靠“人治”治理國家,權力至上的觀念深入人心,而且至今影響著我國公民,他們認為法律是統治階級的統治工具,是用來搜刮和鎮壓他們的。這些權力觀念也影響了我國法律的適用,在適用過程中發生許多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司法腐敗的案件。這些案件也引起了人們對社會主義法律所蘊涵的公平、正義、和自由等價值觀念的質疑甚至誤解。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公民也不可能養成守法精神。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