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文學論文 > > “仁”與中國商業倫理精神
“仁”與中國商業倫理精神
>2024-05-16 09:00:00

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孔子仁思想在商業倫理構建中的應用
【引言 第一章】孔子“仁”的思想
【第二章】 “仁”與中國商業倫理精神
【第三章】 “仁”與現代商業倫理規范
【結語/參考文獻】商業倫理失范問題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第 2 章 “仁”與中國商業倫理精神

儒家五常思想與中國商業倫理有著天然的親和性,中庸之道也在商人經商過程中具有普遍的應用性。在一定程度上,儒家五常倫理已經成為中國商業倫理的重要內容。事實表明,中國現代商業倫理精神是以孔子“仁”為核心依據形成的,即現代商業倫理精神就是商人在秉承儒家五常思想的基礎上,在長期從事商業實踐中根據經驗、習慣或者行規等總結提煉而成,被多數商人所認可和肯定的商業倫理精神。

2.1 “仁”與商人的敬業精神

中國商人深受儒家孔子“仁”的影響,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其經營理念和行為方式處處體現出儒家寬容禮讓,謙遜仁和的倫理特色。中國歷史上的儒商,他們賈業儒風,用儒家倫理規范商業活動,又以經商行為來實踐儒家倫理,是“儒”與“商”完美結合的人格體現。中國現代商人雖然不能說是完全意義上的儒商,但是在他們身上所體現的現代商業倫理精神與傳統儒商倫理精神一脈相承又隨時代的變遷而有所創新發展,二者在本質上都是以“仁”為核心依據。正是由于儒家孔子“仁”思想的熏染,在當今市場經濟環境下,中國商人在經商過程中形成了尚義、誠信、勤儉、敬業等基本倫理精神。

2.1.1 現代商業應有的倫理精神

商人經商是一種現實的營利活動,同時也是一種商人具有創造性的經濟理性行為,現代商業倫理精神秉承傳統儒商倫理精神的優秀部分,以儒家孔子“仁”為內在依據,揚棄五常思想,借鑒中庸方法論的一般原則,使商業與道德,人與社會,商業活動與自然環境等達到和諧統一。

首先,誠信為本。信就是講信譽、守信用。儒家強調信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準則?!罢\”就是誠實不欺?!百Z而能誠,斯為良賈”,中國傳統商人一向以誠信為重,誠實守信是商人的立業之本。在商業活動中,“信”要求從業者守信譽,商人在與對方生意往來時,要做到言既出,人則信,如此才能贏得對方的信賴,才能促進生意的順利完成。商人做生意廣迎八方來客,要做到童叟無欺,貨真價實,反之,如果商人有欺騙顧客,言而無信的商業行為,如哄抬物價,囤積居奇等不僅會擾亂市場秩序,使消費者利益受損,最終會使商人因為失去顧客的信賴致使生意難以為繼。誠信使市場主體經過道德自律而自覺遵守經濟運行規律和商業行為準則,使交易雙方實現共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誠實守信是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保證,也是促進商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其次,崇尚道義。儒家的義為利本的價值觀作為一種行為規范,在指導商人如何取利時尤其能彰顯其應有之義。儒家的仁義不是空洞的理論,中國歷史上傳統儒商的顯赫業績,皆源于仁義之道,正所謂“正其誼以謀其利,明其道而計其功”,[8]P57儒家并不反對人對正常利益的追求,只是強調人追求利益的行為要符合一定的道德標準。儒家這種義與利的對立關系在廉商誠賈的行為中得到了統一,“用儒意以通積貯之理”[9]P289體現了士商倫理道德的同一性。馬克斯·韋伯認為,那些具有新教倫理精神的西方企業家常常把“獲利作為人生的最終目的”,“把更多的賺錢作為人生的天職”.[2]P91與西方商人不同的是,中國人深受儒家崇尚道義觀念的影響,對金錢有一種超越性的認知,認為錢乃身外之物。大多數商人并不把賺錢作為經商的最終目的,而是在儒家“仁”的支配下,把經商活動看成是實現道德的途徑,他們所追求的是內心道義的價值實現。

第三,勤儉自律。馬克斯·韋伯認為“構成近代資本主義精神乃至整個近代文化精神的諸基本要素中,以職業概念為基礎的理性行為這一要素,正是從基督教禁欲主義中產生的?!盵2]P94新教禁欲主義倫理,促進了資本的積累與職業理性行為的形成,從而促進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與西方社會不同,中國不存在絕對的宗教傳統,中國商人與西方商人深受嚴格的禁欲主義影響不同,由于儒家思想對中國人社會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影響至深,尤其是儒家孔子“仁”的思想促使中國商人在創業過程中表現的勤儉自律精神與新教商人的禁欲主義倫理有異曲同工之效。儒家非常注重勤儉,孔子主張“欲而不貪”,認為一個人在日常行為中保持勤儉自律,克勤克儉,這才是君子所為。中國商人非常認同儒家勤儉的倫理要求,“成由勤儉敗由奢”是他們經商實踐的經驗之談,也是儒家“天道酬勤”的價值理念在商人職業中的具體體現。

最后,盡心敬業。儒家經濟倫理提倡守職修業的敬業精神。儒家認為“古者事業不二,利祿不兼,然后諸業不相遠而貧富不相懸也”,[10]P257因此很強調人們需要在各自的職業范圍內各司其職,守職敬業,“力之所及者而業焉,以求盡其心”,[11]P258發揮自己才智,在自己本職范圍內盡心而為??鬃又鲝埲艘簧幸獮槭聵I盡心盡力,他為實踐自己的思想主張帶領弟子周游列國,不畏困苦,這種盡心敬業精神自古就為中國商人所借鑒??鬃訉W生子貢被稱為儒商之祖,是當時有名的大商人,子貢將從其師所學的思想靈活運用于經商實踐中,秉持儒家盡心敬業精神,依據市場行情的變化,敏銳捕捉商機,以致成功致富。中國商人繼承儒家盡心敬業精神,并根據經商實踐需要,賦予這種敬業精神豐富的思想內涵?,F代商業倫理中的敬業精神具體包括對工作充滿責任感,勤勉積極的工作態度以及開拓創新的進取意識,并以實現職業理想和仁愛境界為至善價值所在。

2.1.2 敬業精神是內心仁的實現

“士商異業而同道,異術而同心”[11]P258表明士商倫理道德的同一性,反映了士人以仁為本的核心價值在商人的倫理道德等諸多方面的貫徹。然而,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商業活動,傳統倫理影響式微,商人們逐漸丟失了傳統商人仁的精神而導致見利忘義、誠信缺失以及工作中消極怠工、逃避責任等諸多商業倫理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歸結到缺乏敬業精神的表現,而敬業精神是一個人內心仁的外在體現,歸根到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商業倫理的缺失實則是因為商人們缺乏內心之仁的恪守力量。因此,商人只有重視“仁”這個核心思想,才能保證其敬業精神不失內在依據,也才能體現現代商業倫理對于經濟社會的有序發展,社會個體和人與自然在內的社會整體和諧的重要意義。

商人的敬業精神如何實現其內心之仁呢?

首先,商人的敬業精神源于儒家孔子仁的思想之“敬”精神?!熬础笔侨寮覟槿颂幨碌囊环N基本態度,仁者好靜,靜久而敬,所以這種舉事敬的態度更是仁者的外在表現??鬃臃磸透嬲]弟子要“執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1]P168.宋儒更是把“敬”作為一種根本的道德修養工夫和行為原則。程頤說:“君子之遇事,無巨細,一于敬而已?!盵7]P79朱熹對“敬”也作出解釋:“敬不是萬事休置之謂,只是隨事專一,謹畏,不放逸耳?!盵7]P80敬就是一種全神貫注的做事態度。美籍華人學者余英時先生認為,后世的“敬業”觀念正是從這里來的。[12]P153傳統儒商直到現代很多商人那種精誠專一的敬業精神正是儒家“敬”精神在商業活動中的體現。這種敬恰恰以孔子核心思想“仁”為內在依據。商人面對激烈的商業競爭,敬業精神也是他們經商實踐所面臨的社會環境的客觀要求。因此,商人的敬業精神是現代商業倫理的核心精神。它能使商人保持積極的行為方式和創新意識,并不斷升華自己的人格,從而避免一些富而失仁,耽于奢逸的精神頹廢之舉。

其次,商人的敬業精神最終旨歸是其內心之仁。馬克斯·韋伯認為,激發企業家持久努力的,不是有限的物質功利,而是一種超越性的信念或倫理精神。近代西方企業家對企業經營的熱情和對財富的追求,都是建立在一種“天職”的倫理觀念基礎上,新教徒把努力賺錢當成是遵從上帝意旨,救贖自己,彰顯上帝業績的神圣職責。中國商人沒有嚴格的宗教信仰的砥礪,但是中國商人自其產生起,就與儒家思想淵源深厚。追溯到中國早期的商人代表端木賜、陶朱公和白圭,他們的經商活動都深受儒家孔子仁學影響。端木即子貢,因仰慕孔子的“仁學”而師從孔子,他經商很成功“家累千金”.另外,儒家以仁為本的家族本位倫理思想促使儒商追求“創家立業”的價值目標,這不僅是一種功利追求,更是一種精神價值,激發商人強大的動力經商動力,鼓舞商人追求更大的商業成就?,F代商人在經商過程中體現的精誠敬業、自強不息精神,多是建立在中國儒家仁學基礎上的。儒家“仁以為己任”的精神,構成了商人精誠敬業品性的精神旨歸。

2.1.3 敬業精神體現了商人的社會價值

中國商人的敬業精神主要體現了商人經商致富后通過熱心社會公益而實現的社會價值。與西方個人主義不同,儒家倫理本位思想主張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家族而非個人。

人們社會活動的價值目標,不只是滿足個人要求,而是最終獲得群體利益。它要求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家族利益,家族利益讓位于國家利益,為了家國利益,應該克制、甚至犧牲個人利益。歷史上,深受儒家倫理本位觀念影響的傳統商人,他們經商致富后,不是將財富用于個人的奢侈消費,也很少將其投入擴大再生產,而是用來孝悌父母兄長,幫助族人和鄰里,甚至對素不相識的人們也仗義疏財。他們融信義與仁德于一體,表現為濟世利民的道德境界。直到今天中國商人出資援助教育、慈善、交通等熱心公益事業的事例更是不乏其陳,這與傳統商人重視社會公益力求實現其社會價值的本質是一致的。商人的義舉不僅塑造了商人的社會形象,而且這也與西方社會中企業越發重視承擔社會責任的趨勢暗合。

在世界商業發展史上,企業價值觀經歷了從追求最大利潤到謀求合理利潤再到主張企業與社會互利的演變歷程?,F代企業從事經營活動,主動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力求企業與社會雙方價值實現不僅客觀上符合企業發展的價值趨向,而且這也是商人秉持敬業精神實現社會價值的內在要求。對于中國商人在經商活動中熱心社會事業,中國學者唐凱麟、羅能生教授認為,不同時代商人“濟世利民”價值觀形成的具體條件雖然不一樣,但又有其共同的根源和條件,這些共同根源首先是來自于儒家仁思想的熏染。

商人自覺奉行儒家的價值理想,儒家以“內圣外王”為人生理想,提倡以天下為己任,這不僅深刻影響著世代傳統商人,并在他們心里積淀成一種民族心理定式。敦促中國商人在經商過程中盡心敬業,勉勵自己成為對國家有所貢獻之人。儒家孔子“仁”的文化內涵熏陶了中國商人“濟世利民”的社會理想,使他們的經商活動不只是謀個人私利,而是憑借經商途徑對社會有所貢獻,體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2.2 內心精神價值和道德人格的追求

馬克斯·韋伯認為,一種超越性的信念較之有限的物質利益更能成為激發企業家持久努力的動力來源。[2]P162中國沒有宗教的天職觀念,類似于此種觀念的是儒家提倡對仁的追求以及天下興亡的社會擔當。商業活動的直接目的是謀利,但對于中國商人來說,謀利只是一種形而下的暫時目的,而不是終極追求。中國商人總是在追求一種超越性目的,進而實現自己內心仁的精神本質。

2.2.1 “仁”的內心追求與堅持

“與天地萬物為一體,是仁之后事。惟無私然后仁,惟仁然后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盵7]P145儒家強調堅守內心之仁并且進行不懈的自我修養,最終達到一種至善的道德境界。

中國商人身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環境,除了滿足物質利益的需要,更需要追求人格理想,即對內心仁的追求。這種崇高的理想追求落實到經商實踐中,商人需要堅持內心之仁并以此來保證追求個人正當利益的合理性,做到利以義取。

首先,儒家義利觀是規范商人合理取利的思想基礎。處理好“利”與“義”的關系,就是要采取合理方式進行商業行為,即商人的經商行為符合商業倫理規范。儒家多次強調“先義后利”,勸勉人們要選擇符合社會道德標準的方式來獲取財富,對于商人來講,就是把“義”作為約束經商求利的基本道德準則。這種義利觀很早就已經成為商人經商活動必須遵守的基本倫理原則,“服賈而仁義存”[14]P46更是多數商人所追求的一種崇高道德境界?!墩f苑·建本》篇引述孔子的話:“天之所生,地之所養,莫貴乎人”,[15]P41強調“人”是社會生活的目的,而“物”是為人服務的,是供“人”生養的手段,儒家這種人本觀和只是把“人”當做商業創值的人力資源和實現商品增殖的手段的商業價值觀存在本質的區別。

其次,儒家道義觀念是構建中國現代商業倫理的題中之義。商人內心安仁體現在商業實踐中就是重義。經商中的道義,一是指經商活動符合道德。二是指經商中超越利益的道德追求。在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問題上,特別是在對超利益的道德追求上,與西方商人經常把“獲利作為人生的最終目的”相比較,中國商人則是把道義作為取利的前提,他們一向遵從“仁中取利,義內求財”,充分表明了中國商人對道義的自覺。西方商人也講道義,但是他們是從利益原則出發注重道德的,道義只是取利的手段,是為利而守義。西方商人不會在商業活動中放置超功利的道德追求,對他們而言商業活動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中國商人總是在追求利益的同時,去賦予商業活動“義”的目的,甚至為義舍利,反映了崇仁尚義在中國現代商業倫理中的應有之義。

2.2.2 商業行為與為仁的一致性

中國傳統的商業活動,實質上就是儒家治國平天下的外王事業在商業領域的延伸。傳統儒商倫理精神的本質就是把儒家長于倫理、注重理性的精神引入商業領域,對純粹商業活動必然產生的功利追求進行調整,在一定意義上,代表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性主義和經濟功利主義的適度結合。中國現代商業倫理精神繼承并發展了傳統儒商倫理精神的這一本質,中國商人的商業行為與儒家仁的實踐具有本然的一致性。

首先,商業行為與為仁的一致性體現在商業管理原則方面。中國很多企業都會把“和”與“仁”作為內部管理的倫理原則。儒家孔子仁的外在精神就是“和”,即合作與和諧。受此影響,中國商人在商業活動中自覺推行貴和的精神。在企業內部“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倫理原則,企業內部要團結合作、和衷共濟。要實現企業關系的和諧,還必須倡導員工行事必須要“中”,這就是儒家孔子所提倡的中庸之道??鬃又v中庸,要求以發自內心的中和態度協調人際關系,實現“仁則眾”的目標,要求以“仁”為核心依據。在企業內部“仁”主要表現為上級對員工工作和生活的關心,不僅在利益上給予合理報酬,而且在精神上給予關懷和尊重。另外,企業對外活動中,中國商人提倡互利合作,主張在群體價值中實現各方利益。但這并不意味著需要過于強調“仁和”,如果只注重“和”而淡化了競爭,也不利于市場經濟的發展。同樣,也不能只單憑“仁”的動力因素,忽視法制規范的作用。只有將完善市場法制與倡導儒家倫理相互結合,才有利于中國現代商業倫理精神的構建。

其次,商業行為與為仁的一致性體現在義利統一的商業價值觀念方面。商人經商終究是要通過進行交換來獲取利益的,現代商業倫理不可能是完全不功利的。所以,在功利層面上,現代商業倫理實際上是對商人牟利行為的規范,通過調節商品經濟中相關利益主體的關系,維護經濟運行秩序,從而更加有效的獲取商業利益。因此,現代商業倫理是使商人更好地去獲得利益的有效方式。然而,衡量商業行為的價值,不僅要看它是否能增加社會財富,還需要看它是否具有道德價值。對事業的無限追求,需要有一種超越世俗功利的目標來支撐。正如馬克斯·韋伯所謂的超越性的“天職”觀念,促使資本主義商人滿懷熱情去追求更大的財富。對中國商人而言,儒家孔子提倡成仁的倫理義務起到相似的作用。這不僅強化了商人經商的內在動力,而且激發著他們對事業的遠大追求。中國商人經商在道德層面上與實踐成仁的倫理義務具有一致性,從而實現了商人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高度統一。

2.3 商人在社會中的自我價值實現

對西方商人而言,人生注定以“賺錢”為目的,因為這種“天職”可以“增加上帝的榮耀”.西方資本主義處處體現“人必須用一切最理性的方法來實現這一‘非理性'的目的”的理念。與之明顯不同的是,中國商人深受儒家孔子仁學思想的熏陶,時時不忘在經商實踐中力求自我價值的實現。

2.3.1 在家族地緣范圍中的自我價值實現

經商理念是商賈之道的核心。馬克斯·韋伯認為,西方商人經商是為了創造財富,并以此證明自己的能力,發財致富是目的。他曾說過:“在現代經濟制度下能掙錢,只要掙得合法,就是長于、精于某種天職的結果和表現?!盵2]P62這是典型的西方商人倫理。

與之不同,中國商人經商的普遍價值理念是創家立業,光耀門楣。把經商與家族緊密聯系起來,力求通過自己的經商活動來創家立業,以自己的商業成就來光宗耀祖、顯親揚名,在家族范圍內體現自我價值。

中國商人這種家族取向的自我價值追求主要體現在通過商業成功,直接創家立業,顯親揚名。儒家孔子的“仁”,包含著生生之德。家庭是人類生命存在和延續的基本單位,中國商人深受儒家觀念影響,家庭具有無可取代的寄托意義。中國學者唐凱麟、羅能生教授認為,家既是中國人個人生命存在之所,又是價值實現之地,也是生命永恒的依歸,是傳統中國人整個身心的安心立命之所。[13]P297中國商人的商業成就只有澤及家族時,方顯價值和意義。個人生命與家庭的同一性,使中國人的終極關懷不在天堂或極樂世界,而在家庭。同時,家也是中國人追求生命永恒之所在。家這種特殊的精神意義在中國商人身上體現得尤為突出,商人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大部分時間都在身處異鄉的狀態中度過,因此對家就更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責任和使命。中國人不在宗教的天國和來世中尋找生命的永恒,而是在家庭中實現自己生命的無限理想。中國商人以經商的成功表達自己既崇敬宗祖,又使未來子孫承續家族蔭澤的價值關懷。

另外,中國商人家族取向的自我價值追求還體現在通過經商打下物質基礎,為家族后代成就功名創造條件。中國商人把經商看成是家庭成員通向功名仕途的前提條件。在以儒家文化為核心價值觀的社會里,“修齊治平”是讀書人致力奮斗的人生至高理想,在商人眼里,最能顯親揚名的還是讀書做官。傳統儒商經商的價值取向深受儒家圣賢理想的影響,經商多是為了入仕。經商致富不是目的,僅僅是躋身士大夫行列的手段。傳統“賈道”的終極價值是實現儒家的人格理想?!百Z為厚利,儒為名高”,[14]P75在傳統商人看來,經商只有在作為捐官或仕進手段時才具有意義。隨著時代的變遷,深受儒家理想影響的商人在家族范圍內實現自我價值的具體作為也會發生改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商人在家族意義上實現自我價值的行為自然不同以往,然而,“學而優則仕”[1]P215的儒家入仕理想在很多商人身上仍然有明顯體現,他們仍然認為這是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優選擇。中國商人創家立業、光宗耀祖的價值追求,本質上就是商人在家庭范圍內自我價值的反映。

2.3.2 在廣義國家范圍中的自我價值實現

如果說創家立業、光耀門楣是中國商人最普遍的價值觀,那么,濟世利民、實業報國則是中國商人自我價值實現的最高形式。在儒家文化影響下,中國商人雖然身處逐利之所,卻心懷天下憂樂。當商人經商的事業取得一定成就后,他們就會把在國家范圍內的追去自我價值的實現,通過經商事業達到超越性的理想目的,在家國天下中來實現自我價值。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商業起步開始,以“端木生涯”、“陶朱事業”和“白圭仁術”為代表的早期儒商胸懷“濟世利民”的理想就與儒家修齊治平的人生理想相一致。被奉為商業之祖的白圭賈法廉平,薄利多銷,認為自己的經商活動是利國利民的“仁術”.傳統儒商這種借商賈以展儒志的特質被近現代商人所繼承和發展。實業救國的理想在中國近代的儒商身上得以明顯體現。張謇、盧作孚、榮氏兄弟等實業家心系國家興衰,希望通過興辦實業來振興民族經濟,他們“富而好行其德”,[16]P70興辦教育培育人才,熱心社會公益。在今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商人追求“濟世利民”的社會價值主要體現在對國家經濟發展的貢獻,對社會公益事業的重視以及對人類進步與社會文明發展的關注。通過經營企業來實現人生功業,是許多商人經商的精神動力。據相關調查表明,80%以上的商人認為,工作的動力來自自我價值的實現。商人把實現個人價值作為經營企業的價值目標不僅具有效率意義,更具有道德功效。實現自我價值的理念與“追求企業利益最大化”和“促進社會效益最優化”的價值目標是可以兼容的。商人正是在為企業創造利益和促進社會效益過程中,實現人生成就和自我價值。一方面是外在社會的價值體現,另一方面是自我價值的實現。這兩方面的價值目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即在為企業和社會的貢獻中實現自我價值,在追求自我價值中實現對企業和社會的貢獻,這就是中國商人最優價值理念的實現方式。中國商人在社會范圍內追求自我價值實現的種種義舉,并不是作為獲取聲譽從而更有利于賺錢的手段,而是出于“達則兼濟天下”倫理義務所體現出的一種回報社會的道義自覺。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