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ewis 的強構成論
Lewis 給出了五個命題說明構成和等同是一致的:
1.If one believes that some object x exists,one does not gain acommitment to a further object by believing that something identicalwith x exists.
2.If some object x exists,then it automatically follows thatsomething identical with x exists.
3 If some things y1,y2,…,yn compose x,then any things thatcompose x are identical with y1,y2,…,yn,and anything identical withx is composed of y1,y2,…,yn.
4.If y is identical with x,then an exhaustive description of y is anexhaustive description of x,and vice versa.Likewise,if y1,y2,…,yn compose x,then an exhaustive description of y1,y2,…,yn is anexhaustive description of x,and vice versa.
5.If y is identical with x,then necessarily,x and y fill the sameregion of spacetime.Likewise,if y1,y2,…,yn compose x,thennecessarily,y1,y2,…,yn and x fill the same region of spacetime.
Lewis 通過 命題 1.和命題 2.要宣稱的是,我們可以認為不存在作為整體的事物,但實際上存在作為整體的東西。命題 2.就是在說,如果有 x1,x2,…,xn存在,那么就有這些東西構成的整體存在。這點對于構成論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他們的觀點正是基于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而對于整體事物的存在,很對哲學家是反對的,他們認為如果世界上有兩個簡單事物 S1,S2,那么這里就是有這兩個事物,沒有另一個由 S1 和 S2 構成的事物P。
命題 3.是在說構成和等同是一致對應的。如果 x 是由 y1,y2,…,yn構成,那么與 x 等同的 y 也是由 y1,y2,…,yn構成的,且只要是由 y1,y2,…,yn構成的事物,就與 x 等同。也就是說,構成就是等同。
命題 4.是說命題 3.中的對應關系在窮盡的描述上也是成立的。構成可以追究到簡單事物的層次,最終的構成成分是簡單事物。
命題 5.是在說構成和位置間也存在著對應關系,相同的構成意味著相同的位置。
二、簡單事物困境
Lewis 的命題 4.中設定了簡單事物的存在。在他的理論中也就只有簡單事物和在簡單事物基礎上構成的作為整體的復合事物。簡單事物是最小的“部分”。按照構成即等同的觀點,事物同一性也就在于構成事物的簡單事物的集合。說 P 是 P 也就是說P 是{S1,S2,S3。。。。Sn}。
但是對于簡單事物卻不能這樣解釋。不能說,簡單事物 S 是{S}。
在這里,“P 是{S1,S2,S3。。。。
Sn}”的意思就是 S1,S2,S3。。。。
Sn 構成了 P。而根據命題 1.和命題 2.,構成是特定含義的。這里構成概念的使用是為了承認整體事物的存在,那么構成也就是一些東西可以構成一個整體,構成是就整體和部分而言的構成。
Lewis 實際上是提出,如果有多個事物存在,那么由它們構成的整體事物也存在。所以構成這個概念是在討論對于有多個事物存在(起碼有兩個事物)的情況,整體事物是否存在而用到的概念,如果只有一個事物,那么就無所謂構成。所以在討論簡單事物本身如何如何時,我們不能用到構成概念。Lewis 構成論的使用范圍是復合事物,也就是至少有兩個構成部分的事物。簡單事物的同一性不能被這套理論解釋。
當我們質疑 Lewis 的構成論無法解釋簡單事物時,他也許會說簡單事物的同一可以用位置來解釋,簡單事物的位置相同,那么它們就是同一個東西,而且簡單事物相同(S=S),也就說它處于某個位置上。因為一般同一性問題并沒有存在的限定,并不考慮 A=A 中的 A 究竟是什么。A 可以是任何事物,那么 A 就有可能無所謂時空位置。
三、功能主義
要考慮簡單事物的同一性,只能通過其自身的特性(character)。這些特性是通過與其他事物相互作用而顯示出來的。然而如下命題確實毋庸置疑的,如果一個蘋果具有紅的屬性,那么它會使視覺正常的人類產生紅的感覺。而有的人看到它是其他顏色,比如綠色,那么我們可以說它可以令這部分人(也許是紅綠色盲)產生綠的感覺。這同一個東西對不同的對象產生不同的結果,把這些對象與結果的對應關系全部收集起來,才是真正的“紅”這種屬性。事物的其他屬性也可以用這種方式表示。作用對象和作用結果之間的對應關系,我們可以稱之為功能。
而我所說的功能主義的同一性理論就是,如果一個事物 x 具有功能 f1,f2,f3,f4.....fn,且事物 y 也具有功能 f1,f2,f3,f4.....fn,那么 x=y。
一個事物之所以是其自身而與其他的事物相區分,在于其自身獨有的功能集合。
功能主義不是構成論的補充,而是一種新的同一性理論。假設有一堆黏土 c,陶藝工匠用 c 做出來一個泥人 m。但是在泥人m 入窯燒制之前工匠改變了主意。他想要一個碗,最終把泥人 m加工成了一個碗 b。按照構成即同一,黏土 c、泥人 m 和碗 b 都是同一個東西,它們的成分是一樣的。但這三樣東西顯然不是同一個東西。功能主義可以很好地解釋這個例子。為什么 c 是 c,m是 m,b 是 b?因為它們都有自身獨有的功能,有它們的自身的功能集合,這些功能集合彼此間是不同的。
一般同一性上的功能主義雖然還是個理論雛形,但是對于構成論而言,它是一種更好的同一性理論。
參考文獻:
[1]Lewis,D.Parts of Classes[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1.
[2]Quine,W.V.O.Word and Object[M].Cambridge,Mass.MIT Press.1960.
[3]Lewis,D.Philosophical Papers,vol.1[M].Oxford:OxfordUniversity Press.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