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戲曲化妝的重要性
在戲曲舞臺表演中,最先映入觀眾眼簾的便是人物的打扮。人物的打扮往往會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雖然說人物動作、人物語言會對人物的塑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這都需要觀眾認真地觀看之后才會發現,而戲曲化妝是最直接的表現形式。戲曲化妝不僅僅局限于臉部化妝,還包括服裝搭配、發型以及發飾。
二、戲曲化妝與生活化妝的區別
戲曲化妝和生活化妝雖然都是化妝,卻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生活化妝力求美感,最喜淡妝,最高境界便是若有似無,使人看起來更加精神、干練。戲曲化妝不僅追求美感,同時又有夸張的色彩,使用較艷麗的色彩、清晰的線條,彰顯人物個性,對視覺有較大的沖擊力,其運用在戲曲中十分符合觀眾的審美,但若將戲曲化妝運用于生活中,就顯得突兀了。戲曲化妝展現戲曲中的人物形象,可以說若是沒有戲曲化妝的個性化與典型化,那就沒有光鮮活潑的戲曲人物形象。而影視中的人物化妝則與現實中的化妝較為接近,都是追求似有若無的美感。
三、戲曲化妝的個性化與典型化
在傳統的戲曲演出中,為了展現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創造出了各類臉譜,來展現不同的人物性格。最典型的要數曹操和關羽這兩個人物形象:曹操在戲曲中是反派人物,一張白臉凸顯其奸詐;關羽義薄云天,一張紅臉彰顯其英雄形象。
這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彰顯了戲曲化妝的重要性,使舞臺角色更加豐滿。
四、傳承民族傳統與創新成長,是戲曲化妝的基本原則
(一)傳承傳統化妝藝術。戲曲在我國流傳已久,已經形成了本身的根基,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星,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它區別于影視作品,卻也有相同之處,歌頌了中華民族的堅毅品格,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經過歷史的沉淀,戲曲形成了其特有的風格。比如京劇的扮相十分精美,尤其是旦角的扮相可謂是傾國傾城,所以有人說京劇的化妝已經很難再有所成就。這的確也是一種現象,但是這不能說明京劇的化妝就走到了盡頭。在新的時代下,盡管發展困難,但仍應該究其規律,更好地使其為人物形象服務。以下列舉了京劇中旦角化妝的兩個方面:
1. 京劇中旦角的臉部化妝。在京劇中,青衣這一行當一般飾演正面角色,所以其形象一定要符合中國傳統美學的觀點,人物要端莊大方、舉止得體。其化妝要求更是嚴格,人物不能過于艷麗,否則會使其過于庸俗、不夠端莊,要求眉清目秀、眼睛傳神。
2. 京劇旦角頭部化妝。對于青衣的發式以及發飾也是有要求的,當然這要根據演員的自身條件而定。在為其選擇發式時,應該考慮演員的身高、臉型,進一步確定發式的厚度、長度、寬度等。除此之外,還要根據戲曲中人物的年齡、性格來確定人物的發型,比如要表現妙齡少女的活潑,展示已婚女子的穩重,她們的發型是不一樣的。此外還應該有頭飾的變化,比如在不同的場合,或喜或悲,佩戴的發飾都要有所變動。
(二)整體布局。戲曲化妝已經不是單純的化妝,隨著科技的發展,尤其是電器的發展,燈光效應已被運用在戲曲舞臺上。利用燈光的強度、色彩等對舞臺產生影響,營造出溫馨、冷清、凄慘等氛圍,會對演員的面部顏色產生干擾,這就需要化妝師在對演員進行化妝時考慮到此因素。
五、結束語
戲曲化妝藝術隨著歷史的發展,也在不斷地進步。中國戲曲藝術也應產生適應時代的變化,緊跟社會的發展。要意識到戲曲化妝藝術不是單獨的一部分,它是戲曲表演的一部分,化妝技術要想提高,就需要與舞臺、燈光、服裝等進行協調,注重整體布局。尤其是燈光技術的進步,不僅給戲曲化妝帶來很大的挑戰,更帶來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在發展的過程中,是要保留優秀的傳統審美情趣,還是追隨潮流,都是戲曲人所要研究的新問題。要認識到,戲曲藝術只有保留它的民族性,才能引領世界潮流,這就需要戲曲人把前人的財富繼承下來,并在此基礎上加以發展。
參考文獻:
[1] 杜青 . 京劇臉譜的藝術特征及其對中國話劇化妝藝術的影響 [D]. 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3.
[2] 王文捷 . 另類奇幻的解構性娛樂意態的新興 [D]. 武漢:武漢大學,2011.
[3] 濮波 . 空間表演:全球化時代舞臺圖形轉換和空間劇場化 [D].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4.
[4] 黃玉杰 . 傳統戲曲與現代動畫結合的研究 [D]. 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14.
[5] 陶伯華 . 形象思維概論--《思維科學概論》第三篇 [A]. 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 2011 年專輯 [C].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