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影藝術的歷史
皮影戲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它演繹的故事主要來源于生活,體現了我國特有的民俗風情,在過去,它擁有著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皮影藝術是皮影和皮影戲的綜合藝術,它們的概念是不同的,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皮影是皮制影人或紙質影人,皮影戲則是指操作者操縱影人利用燈光將其影像映在屏幕上,然后進行表演.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娛樂方式越來越豐富,那些傳統的娛樂藝術正逐漸被人們淡忘.
二、皮影藝術的生存困境
目前,皮影藝術正逐步被人們所淡忘,它的生存危機主要體現在:缺乏高素質演繹人才、皮影戲的觀眾量少且對皮影藝術不了解、缺乏完整的皮影樂器道具這三個方面:
(一)缺乏高素質的演繹人才.目前,皮影表演人員越來越少,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學習傳承皮影藝術.盡管我國大力宣傳非物質文化藝術,并在上面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但皮影藝術仍然面臨著人才短缺的問題.皮影戲所演繹的故事都是一些比較傳統的沒有任何新意的故事,這些故事一遍一遍不停地重復著演出,已經不能吸引人們的眼球,也不在適合當代社會人們的審美心理了.可以說皮影戲是遍布全國各地的,但它的演出人員是非常少的,在這些本來就不多的演出人員之中真正能被稱為皮影藝術家的那更是少之又少,他們大多是一些民間手藝學徒,因為沒有正規職業而選擇了皮影戲,可能并不是真正對皮影藝術感興趣而去學習的,就算學也是只學到了皮影戲的一些皮毛,皮影藝術的內在精髓也許根本都不知道,算不上是正規的皮影演員.而且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愿意去學習皮影戲,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作種類是越來越多,幾乎是沒人愿意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如此收入微薄而且發展緩慢的行業上以此來規劃自己的人生.演藝人才的缺失對皮影藝術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它是皮影藝術面臨瀕臨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二)皮影觀眾稀少且不懂皮影藝術.目前人們的娛樂方式可謂是多種多樣的,沒人愿意去看那些傳統的幾乎沒什么新意的東西,也沒有人對此感興趣,動畫片可以說是由皮影戲發展而來的,它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兩者相比較,人們更愿意呆在家里去看動畫片而不愿意花費時間與精力去觀看了無新意、一層不變的皮影戲,缺乏觀眾的皮影戲發展是很困難的,節目演出了,沒人去觀看,久而久之那些演出人員就沒有興趣將皮影戲演繹下去了.這也是皮影藝術缺乏演出人員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就是人們對皮影藝術不夠了解,從而對皮影不感興趣,歸根到底還是由于皮影藝術一層不變的演繹內容所造成的.
(三)皮影樂器道具流失嚴重.皮影道具一般都是經過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用了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傳世精品,對于這些傳世精品,很多都被文物商販收購轉賣到國外,還有的由于特殊原因被破壞了,還有些民間皮影劇團由于各種原因將祖傳的皮影道具、皮影箱低價賣給文物商販,使得那些經歷數百年的傳統的皮影道具流失嚴重,有的流向他國,有的被文物愛好者收藏.現在那些用來演出的皮影道具中已經沒有傳世精品了,幾乎都是新雕刻出來的.盡管如此,那些新雕刻出來的皮影作品有很多也并不是用于皮影演出,而是銷往國外或一些旅游勝地被作為紀念品來進行買賣.現如今在很多國外著名的博物館內都有收藏著大量的中國的皮影道具,這些皮影道具都是流傳數百年的傳世精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皮影道具的流失制約了皮影藝術的演出.上述這三點便是皮影藝術生存存在的危機,它們之間有很大的聯系,皮影道具的流失使皮影藝術無法更完美的演出,演出存在缺陷就沒有廣泛的觀眾群體,觀眾少了,就沒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學習、去繼承皮影藝術,解決這些問題是至關重要的.然而在傳播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難題,怎樣傳播皮影藝術,才能更容易讓人們去認識、去了解皮影藝術呢?
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創新、不斷改革,把現代傳播技術融入到民間皮影藝術當中,讓我國的傳統文化、傳統藝術能夠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弘揚我國的優秀民族文化.三、改革創新皮影藝術傳播方式皮影藝術主要是來源于生活,在傳播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生活中一些常見的事務作為載體將其傳承下去,同時與現代化科技相融合,改變傳播途徑以及不斷改變并創新皮影戲中的傳統故事情節,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現代化元素,與時俱進.讓更多的人不斷地去接觸、了解,甚至可以參與其中,使他們喜歡皮影戲.
(一)將皮影藝術與電視、電影有機結合皮影戲與現代電視、電影之間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可以說電影、電視的出現是根據皮影戲的啟發而來的.在很多影視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皮影戲的應用,特別是一些懸疑影視作品中運用得最多,光與影、真實與虛無,將懸疑劇中的場景設計的驚心動魄,惟妙惟肖,半真半假的劇情吸引了大量的觀眾.現如今,電影事業發展迅速,更易被廣大人民所接受,將皮影藝術用另一種方式通過電影屏幕展現出來,使之不再局限于民間表演.皮影戲中的古典人物造型、花式圖案、平面雕刻鏤空藝術等也都被廣泛運用到電影當中,并受到人們的廣泛好評.這些古典皮影元素的應用使得人物更加生動形象,惟妙惟肖,背景設計中也融入了大量的精美的文案圖飾,使場景更加美觀別致,充分地彰顯了民族特色風格.
(二)數字皮影數據庫數字皮影數據庫是指利用互聯網技術將皮影藝術中的人物造型、背景文案、故事情節等一些相關內容儲存到網絡博物館中,并搭建信息互動交流平臺,讓人們在瀏覽時可以進行互動,以此來實現信息共享化.對皮影造型可以進行文字描述、配音,使其更加生動.這樣使人們可以隨意的在網絡上進行瀏覽觀賞,網絡博物館還要開展網絡調查活動,增強與用戶之間的互動,讓人們對皮影藝術提出一些意見,然后網絡博物館可以根據用戶給出的建議對皮影進行改進,使它更能被廣大人民群眾接受并深受他們的喜愛.
四、結語
皮影藝術是我國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它來源于生活,服務于人民,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個時代的社會背景,各個地區人們的生活態度以及風土人情等.它有著自身獨特的審美價值,不僅能夠娛樂觀眾,使觀眾放松心情,舒緩工作壓力,還能使表演者沉浸其中.它在培養人們的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同時還能增進人們的感情,這它特有的魅力.皮影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寶貴財富之一,它的傳承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需要不斷創新,讓傳統藝術適應現代化發展,被廣大人們熟知,以此獲得新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鐘賢權.當代皮影藝術的生存困境與現代創新[J].中華文化論壇,2013,(05)。
[2]王珉,韓翔.論皮影藝術的現代傳播與發展[J].電影文學,2009,(23)。
[3]鐘欣.淺析山亭皮影戲的保護與傳承[J].北方文學(中旬刊),2012,(12)。
[4]劉磊.藝術設計中如何利用皮影戲藝術[J].青年文學家,2013,(09)。
[5]李琦.民間藝術...皮影藝術淺析[J].青春歲月,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