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打擊樂就像一座百花園,各種花卉爭奇斗艷,它的種類更是不計其數。要想追溯我國戲曲打擊樂的歷史,那可謂是源遠流長,它是經過各朝各代藝人們的辛勤勞動和戲曲工作者們的不斷推敲才得以完善和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套完備的戲曲打擊樂體系。 它隨著戲曲藝術的發展而不斷創新,隨著社會的進步日趨完善。戲曲打擊樂還有一個名稱,叫做"武場",我們所說的吹、拉、彈、唱等音樂叫做"文場",武場與文場相對,二者一起構成"場面"(各種伴奏樂器的總稱,也是戲曲樂隊的別稱)。 戲曲打擊樂在戲曲樂隊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對于整個戲曲藝術,發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
一、戲曲打擊樂的重要功能
戲曲打擊樂和戲曲管弦樂在整個戲曲樂隊中的地位分庭抗禮,無法判別誰高誰低,各自擁有各自不能被取代的理由。二者各自撐起戲曲樂隊的"半邊天".如果戲曲樂隊沒有指揮,那么司鼓既要充當鼓板演奏者的角色,又要扮演好樂隊的指揮者。 古時候司鼓不稱作司鼓,而是稱作"鼓師".戲曲集樂隊、舞蹈、演員表演為一體,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司鼓不僅是戲曲的重要表演策略,而且是樂隊和戲曲演出的"心臟",因為它是橫亙在樂隊、舞蹈、演員表演之間的樞紐和橋梁。 從資深的老藝人把戲曲表演劃分成"七分場面三分唱"中不難推斷出打擊樂的地位可謂重中之重。其中鼓師作為創作者,他需要把握好戲曲中人物的神態,情緒,心理活動等特征,依據人物的需求,恰到好處地運用鑼鼓點,掌握好打擊樂的節奏和節拍,突出音樂的"輕、重、緩、急",把"唱、念、做、打、舞"有機統一起來,在戲曲表演的節奏中生動地體現出來,只有和演員齊心協力,把演員,角色,自己有機地融為一體,才能錘煉出一支獨一無二具有超強戰斗力的打擊樂隊伍,能夠讓司鼓默契配合,令行禁止,通過雕琢打擊樂,讓戲曲有一個全新的突破,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所以,就必須擁有一支藝術素養好、文化水平高、基本功扎實牢固、具有超強戰斗力的打擊樂隊伍。戲曲打擊樂的功能可謂不計其數,它能夠烘托舞臺氛圍,指揮樂隊的演奏,并且掌控著整場演出的節奏。它的這些功能都是依靠速度、音色、節奏、音響、力度的顯著對比和微妙變化,美化演員的表演模式、展現人物的情感變化、烘托舞臺的環境氛圍、突出戲曲中的沖突矛盾的。因為它使得整場戲曲和整個舞臺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所以它被稱作是戲曲表演的核心,演員藝術表演的支柱,連接諸多藝術的橋梁。 具體而言,它不僅和表演、舞蹈、念白、開打、唱腔密切相關,而且還與演員的內心獨白緊密相連。
二、戲曲打擊樂的多功能深層次伴奏
戲曲演員在表演過程中涉及到諸多藝術,戲曲打擊樂的演奏就是其中之一。戲曲打擊樂已經恰到好處地與表演藝術融為一體,形成了視聽同步,音話一體的有機整體,在演員的戲曲表演中發揮著多功能深層次伴奏的功能。 其次,戲曲打擊樂在唱腔中也起著非比尋常的作用。戲曲表演的領起、節奏、強弱、決定版式都與打擊樂息息相關。例如,在發揮領起作用是,打擊樂領起過門,之后再開唱;在發揮終止作用時,一般用在唱念之后,代表戲曲表演告一段落;或者是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引起懸念,升華情感,渲染氣氛等。 另外,打擊樂在念白中也發揮著加強、起止、豐富、裝飾等重要作用。鑼鼓通過"鑼鼓經"來渲染自由轉換的空間、起承轉合的戲曲場次、不同氛圍的環境。戲曲鑼鼓經還能夠對自然界的多種多樣的聲音加以加工,進行藝術創造,提煉出多種獨特的舞臺音效。 通過這種音效可以模擬自然界中的風聲、雨聲、雷聲、蟲鳥叫聲、槍炮聲、兵刃聲等。 既逼真又方便,生動傳神,一舉多得。跟武戲相比,打擊樂在文戲中的地位好像不太被看中,其實不是的。如果要表演文戲,伴奏者需要擁有更加豐富的文化素養和舞臺經驗,而且需要有更強的理解力。在伴奏的時候,應該更加注重故事發生的地點、時間、人物的心理活動,只有掌握好這些要素,才可以靈活運用鑼音,演奏出別樣的效果。 不然的話,就會對演員的理解出現偏差,不能默契配合,從而造成眾目睽睽之下尷尬無比的場面。這種表演劇更能夠展示出伴奏者的文化水平和基本功等綜合素質,因為懂行的觀眾能夠根據鑼音判斷出即將出場的是奸相還是良將,是彩旦還是花旦,是小生還是青衣等。
三、戲曲打擊樂的"共性"與"個性
依據打擊樂不同的特點和性能,對其進行不同形式的匹配和組合,使其節奏更加豐富,發音更加準確,形象更加生動,音色更加鮮明,更加富有意境。使其能夠更加充分地表現人物的動作、語言、身份、情感的變化和配合開燈、亮相、舞蹈,來烘托不同的環境氛圍。 不同形式的組合,被稱作"鑼鼓經". 我國的戲曲種類繁多,大約有300余種,風格各異,唱腔不同。即使是同一種戲曲,也會出現風格迥異的唱腔流派。但是只有"鑼鼓經"可以混合運用。雖然使用的樂器并不是很多,但是"鑼鼓經"卻。相當豐富,超過70個。 如[長錘]、[四擊頭]、[緊急風]、[鳳點頭]、[望家鄉]等等。 從"一臺鑼鼓半臺戲"這句俗語中足可以體現打擊樂在戲曲中發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往往都是緊扣著劇情的發展,影響著戲劇的節奏,一以貫之,制造出多種多樣的氛圍,從而傳達出戲曲人物的的感情變化。它不但可以表演出角色內心情感的微妙變化,即使僅僅是一個眼神的變化,也可以演繹出鐵馬冰河,千軍萬馬,浴血奮戰的激昂場面。
中國民族打擊樂依靠中國傳統文化和古典哲學的深厚背景,經過長期的歷史變遷,逐漸形成了完備的表演體系和藝術風格。不僅使戲曲音樂的表演能力更加豐富,使戲曲在世界戲曲中的地位進一步升華,而且對我國民族音樂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所以,探究、總結中國民族打擊樂的多種功能,不僅對戲曲音樂自身的發展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我國民族音樂的發展也擁有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