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涼茶,清熱、解毒、祛濕、止咳,對于生長在亞熱帶的廣東人來說,這當然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劑良藥。然而,它的始祖是誰、它是怎樣流傳下來的,這些問題人們卻所知不多。因而,當廣州粵劇院紅豆粵劇團演出的大型新編粵劇《涼茶王傳奇》在舞臺上亮相之后,它便很自然地受到廣東人的高度關注和熱烈歡迎。
一
新編粵劇《涼茶王傳奇》講述了嶺南民間醫生王老吉一生的傳奇故事。清道光年間,廣州城爆發瘟疫,阿吉涼茶鋪的王老吉不忍街坊被瘟疫折磨,上羅浮山和飛霞山等地尋找草藥的新配方。在清遠飛霞山,他得到賴珍道長傳授的一個絕世秘方?;氐綇V州后,王老吉以這劑配方解救了很多受難的街坊,受到他們深深的愛戴。不料,永昌號鴉片館的老板何永昌憑著王老吉三個月前的一張借據,要王老吉交出秘方,否則就要搶走他熱戀的蕙蘭姑娘。這時,正在涼茶鋪喝茶的水匪龍彪出手相助,幫王老吉還了債。沒想到龍彪是有備而來,把王老吉捉到水匪寨豬籠島。正在此時,欽差大臣林則徐到廣東禁煙。何永昌勾結府臺誣告王老吉投匪販運鴉片,林則徐聞報大怒,派官兵上島捉拿龍彪和王老吉。王老吉被打入死牢,蕙蘭到欽差行轅投告。于是,林則徐和王老吉在公堂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好戲。
二
新編粵劇《涼茶王傳奇》由邵忠和李新華編劇。兩位作者在創作該劇的過程中,積極搜集了有關王老吉的6本書籍,從中選擇了王老吉生活中的一些真實事件寫入書中,如王老吉從道長那里拿到秘方、王老吉被水匪抓走和林則徐在廣東禁煙時,水土不服,飲過三劑涼茶等等,使劇本具有一定的真實性。此外,王老吉涼茶是劑良藥,幫助很多群眾治好了病,群眾自然十分感謝王老吉。因而,民間涌現了很多關于王老吉的傳說,內容十分豐富。兩位作者積極搜集這些傳說,并從傳說中選擇一些故事,寫入戲中,使劇本具有豐富的傳奇性。所以真實性和傳奇性的很好結合,是新編粵劇《涼茶王傳奇》一個鮮明的藝術特色。
《王老吉傳奇》的兩位作者很會寫人。劇中的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能夠這樣,首先是作者善于通過人物的具體行動來寫人。如王老吉想盡辦法抗瘟疫、救街坊;不辭勞苦、攀山越嶺尋藥方;他不滿鴉片館老板的所為,千方百計與之抗爭;他與蕙蘭姑娘患難與共、真心相愛;他還與林則徐公堂相見,碼頭送行等等,這一切都讓我們看到他的具體行動。兩位作者還善于運用精彩的藝術細節來刻畫人物。王老吉和蕙蘭在獄中拜堂一場戲就是這樣。蕙蘭到獄中探監,聽說王老吉午時將被問斬。她深深愛著王老吉,一定要和臨刑前的王老吉拜堂成親,可見她對王老吉的感情之深。王老吉不愿連累蕙蘭,當然不會同意。
蕙蘭堅持己見。最后,王老吉想到自己行將問斬,他唯一牽掛的就是如何將涼茶配方保留下來。王老吉正在為此苦惱時,遇到了蕙蘭。他提出只要蕙蘭接受配方,才能和她拜堂成親。兩位作者就是通過這個精彩的細節,很好地刻畫了王老吉和蕙蘭兩個藝術形象,這真是藝術上很精彩的一筆。
兩位作者根據道光年間林則徐到廣東禁煙時,曾經飲過三劑涼茶的史實,很好地虛構了一些細節,如林則徐和王老吉公堂相見,林則徐經過一番認真的勘察、查清了案情,還王老吉以清白;林則徐即將離開廣東之際,王老吉還去碼頭送行,表現了與民族英雄林則徐依依惜別之情等等,真是感人至深。
粵劇《王老吉傳奇》在音樂設計、唱段鋪排及曲牌運用方面等都保持了濃郁的“粵味”,因而,著名粵劇編劇家秦中英給予此劇很高的評價,認為此劇的曲調順暢、唱段布局合理,是一部原汁原味的優秀粵劇。
三
新編粵劇《王老吉傳奇》的演員隊伍陣容強大,由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歐凱明和劇團當家花旦崔玉梅領銜主演。歐凱明扮相英武、嗓音洪亮而富有張力,他的表演風格細膩傳神、戲路寬廣。他認為,如何用程式化的表演來塑造藝術形象,這是一個永遠值得我們認真探討的問題。
為此,他經常把高難度的技藝糅合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之中。在此次《王老吉傳奇》的表演中,歐凱明就在如何運用高難度的技藝來塑造王老吉藝術形象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很好地塑造了王老吉的藝術形象,增強了粵劇觀賞的美感,受到了廣大粵劇觀眾的喜愛。此外,崔玉梅扮演的蕙蘭、何瑛華扮演的林則徐和青年演員陳振江扮演的龍彪在藝術創作中都很成功,給觀眾以很好的藝術享受,導演在一些群眾場面的處理上也很有特色,給該劇添色不少。
四
李新華表示,給王老吉作傳,這不是賣廣告,不是一種商業行為。
他認為廣東涼茶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嶺南文化的積淀,京劇曾推過“全聚德”,做得很成功,我們廣東的戲曲為什么不可以推廣一下廣東本土品牌,為什么不可以用粵劇的藝術形式來演繹廣東涼茶呢?粵劇和廣東涼茶都是嶺南文化的瑰寶,這次,粵劇和廣東涼茶合作,把它們共同呈現在廣東的戲曲舞臺上,這是民族品牌和民族英雄的交集,是我們推廣嶺南文化的一次新嘗試,這是一種十分有意義的活動,值得我們加以充分的肯定。
五
李新華是廣東省劇壇近年涌現出來的一位優秀青年編劇。他從2007年開始寫戲,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先后有10個劇本被推上舞臺或在刊物上發表。2011年,由廣東粵劇青年團演出的大型粵劇《青春作伴》(與邵忠等合作),在第11屆廣東省藝術節獲優秀劇目一等獎和優秀編劇獎;2012年創作的大型歷史話劇《康有為與梁啟超》在第12屆廣東省藝術節獲優秀劇目一等獎和優秀編劇獎,并獲2014年第21屆曹禺劇本獎提名獎;2013年由廣東粵劇院演出的大型粵劇《風云2003》(與邵忠合作),獲2014年廣東省第9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在第12屆廣東省藝術節獲優秀劇目二等獎和編劇獎,并發表于2013年《劇本》月刊。
李新華是近年廣東省劇壇上的一位青年多產劇作家,我們希望李新華在此基礎上戒驕戒躁、勤奮創作,為廣東省戲劇創作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