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标P于舞蹈,先人如此說道。手之舞,足之蹈,以此演繹人間愛恨情仇,分篇劃章,遂成舞劇。據舞蹈史記載,我國早在漢代就出現了諸如“東海黃公”這樣具有完整故事內容的舞蹈形態,如此,舞劇在華夏是極具淵藪的。設若要談到舞劇成為一個形態完整的藝術品種,還是在近幾十年逐漸獲致的。無論是建國后的第一部舞劇作品《和平鴿》,結合了中國的傳統戲劇方法而創作的《寶蓮燈》,還是戲曲意味濃郁的《小刀會》,具有實驗性質的《魚美人》,均彰顯出中國舞劇人在此領域中的勇氣和智慧;特別是“文革”時期的《紅色娘子軍》和《白毛女》,無論是從“舞”還是“劇”,世人均以“中國舞劇翹楚”結論之。筆者生于川北小城,國內大型舞劇見之亦難,遑論具有國際水準的作品。然而因緣聚合,2013 年冬,河南省大型原創舞劇《太極傳奇》在南充大劇院演出,在那一個半小時里,在“舞”與“武”的轉成暗合中,筆者經歷了一場撼動心魄的心靈之旅。遂成此文。
音樂驟響,大幕開啟。山門石獅巨大堅實,故舊祠堂古樸典雅,云臺山風景靜謐悠遠。人還未出,大氣唯美的舞臺布景疊疊層層,予人以觀電影大片之感。一旁電子顯示屏提示:“《太極傳奇》以河南焦作陳家溝陳氏和蔣氏兩個家族中的陳云天和疊彩之間的愛情故事,以及陳云天和蔣龍飛之間的比武較量為主線,采用‘舞+武’的呈現方式,表現出古老太極的神秘理念?!笔堑?,在這里,舞蹈是主體,音樂是載體;舞蹈無聲,藉舞者表演技能和內在張力來表達喜怒哀樂;音樂有情,節奏起伏善變,推進舞劇情節的起伏跌宕。
場景不斷變幻,人物自喜而悲,或喜或悲,牽動觀者情緒,從平緩到沖突,從低沉到高潮,從愛戀到悲情:當悠揚的曲胡聲響起,疊彩緩緩倒下時,觀眾嘆息聲聲,眼泛淚光若從構架入手,該劇布局合理邏輯清晰,可圈可點。從《天地太極》開始勾勒出太極的起源和發展,《亂世新仇》、《愛恨情緣》及《夢縈紅崖》三章,將陳家溝陳式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的傳奇經歷,近 400 年來陳式太極拳的傳承和普及為歷史背景,一一鋪陳開來,串之以陳云天與武狀元蔣龍飛之妹疊彩的生死之戀,纏綿溫情,給人以極大的慰藉。用這樣的話來形容疊彩吧:“腕若復低舉,身輕由回縱??芍^寫自歡,方與心期共。舞轉回紅袖,歌愁斂翠鈿。滿堂開照曜,分座儼嬋娟?!贝藭r音樂大氣磅礴,背景是遠山鳥語,綠樹茵茵,陳云天與疊彩白衫白褲,舞姿飄若浮云,矯若驚龍,“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闭媸敲?!
劇情因蔣龍飛的出現而進入風雨雷霆之中:陳云天、蔣龍飛比武,蔣猝死,惹來兩大家族械斗。至此,舞臺變為生死戰場,鼓聲擊擊,人影急急,馬蹄聲疾疾,陳、蔣家族經歷愛與恨、生與死的洗禮??駚y,迷離,魔幻,令人心生恐懼。
誰不怕爭斗戰火,誰不厭血流成河!偏這人間有愚癡之人,百喚不醒,制造災難,又為災難所害。當劇情進入《劍收陰陽》和《和諧乾坤》, 音樂聲驟變,管弦絲竹,古琴拙樸,古老太極的精神開始復蘇: 野鶴有心,天地無涯,起落皆是情;大漠孤煙,徑分兩野,混元皆入懷。人生無常,世事變幻,安靜平和方得人生靜好,淡定從容,眼界高遠,才是水火相生、陰陽相融、和諧太極之境界。
相傳《太極傳奇》由河南歌舞演藝集團醞釀了四年方成,總導演陳維亞是東方歌舞團藝術總監,“意境奇幻、個性鮮明、情感熾熱、極富想象”是他概括出他心中的《太極傳奇》,中國舞協秘書長羅斌用“開題大膽、站位精到,主旨鮮明、視覺遼闊,導向清晰、制作精心”評價該劇,中國舞協分黨組書記馮雙白更是用“石破天驚”來形容該劇對河南歌舞演藝集團以及河南舞蹈界的意義。但是,還得要客觀地說,《太極傳奇》還是存在的戲劇矛盾沖突不合理、內涵不夠豐富、故事邏輯不夠完整等缺憾。特別是主創人員為了票房的需要,將劇情解讀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整部舞劇在唯美的基礎上,沒有更深入地去表現太極文化的中正平和,也沒有淋漓盡致地展現出太極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之一所具有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若得之后重演,亦望在強化太極符號上濃墨重彩,才不枉觀眾對此報以的熱切期待。
參考文獻:
[1] 詩經 .
[2] 王寧寧 . 中國舞蹈史文化 [M]. 藝術出版社 ,1998.
[3] 雪天 , 心天 . 舞蹈欣賞 [M]. 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