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轉作為一個獨立的審美體系,具有完整的內容、獨特的形式與和諧的審美特質。它雅俗共賞,較多的偏重于農民的審美文化層次。不但有新鮮健康的、風趣幽默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具備了載歌載舞、轉入轉出、分包趕角的獨到代言兼敘述的詩體結構。它抒情、寫意、有鮮明的音樂性和節奏感。藝術表現上虛實相生,語言通俗簡練,情真意切。多用排比、對仗、連環、珍珠以及借喻比興之修辭方法,融詩、樂、舞為一體。
一、說唱式的詩體形式
二人轉接受雜劇、百戲、滑稽劇的影響與什不閑、鼓詞、單鼓、跳神等各種民間藝術形式的優長,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說唱體詩。所以,二人轉的形成決不是某一兩種藝術形式發展的結果,而是多源頭、多基因、多屬性的綜合藝術載體。
二、線塊式的結構形式
藝術形式有內部和外部之分,并應完美和諧,具有獨創性和審美價值。作為二人轉的文學本(段子),它的內部形式和外部形式,也都是繼承了傳統藝術的結構布局和描寫方法。
它的內部結構以一條情節線貫穿全局,主線緊系著各塊狀式的段落,像一個蔓上結了幾個瓜。大多數段子結構嚴謹巧妙,層次分明,詳略得體,并緊緊圍繞中心事件,為表現主題和塑造人物服務。結構方法可分為四個方面。
(一)起承轉合
“起”是作品開端,介紹時間、地點和人物,揭示矛盾的起因?!俺小笔敲芗せ?,推向高潮?!稗D”是在情節和矛盾達到高峰之后急轉直下,使之解決?!昂稀笔亲髌方Y局,使主題深化和升華。
(二)詳略得體
傳統與現代二人轉作品結構特點都是詳略得體。詳寫處濃墨重彩,深刻細致。略寫處惜墨如金,一筆代過。
(三)藏巧相應
好的二人轉段子,忌諱平、白、直、露,注意藏和巧的結構方法。即含蓄蘊藉、虛實相濟。
(四)懸念誤會
懸念誤會是二人轉常見的結構形式?!皯夷睢笨煞譃槊鲬?、暗懸,一般都是群眾最關心的問題?!罢`會”是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利用誤會一定要自然巧妙,既有生活依據,更要符合人物性格;既出乎人物的意料之外,又要在情理之中。另外,從外部形態和體例去劃分,還可分為:正筆直敘,即按故事自然順序結構;反筆倒敘,即倒敘故事;中間插敘,是恰到好處地插入一小段回憶或其他必要的情節。方法多樣,各有千秋。二人轉不僅具有曲藝的敘事成分,亦有戲曲的代言成分,同時兼有歌舞成分。通過載歌載舞、轉入轉出、敘述和代言的高度契合,構成了獨樹一幟的審美藝術形態。敘述部分在二人轉作品中占有很大比重,如開頭、結尾和中間過渡段的場面連接。戲劇性主要指進入角色時的矛盾沖突、人物刻畫和情節糾葛。歌舞性指間舞、三場舞(浪三場)。所以,二人轉不是純粹戲曲、曲藝,更不是純粹的歌舞演唱,而是介乎于三者之間的一種特殊形態的民間藝術形式。
二百年來,它經久不衰,是得助于其別具一格的形態、體例和線塊式的篇、景、贊結構。線以敘述為主,塊(段)以描寫刻畫為主,是多段有機結合,不散不隔,渾然一體。由小帽、說口、開頭、正文、結尾五個部分組成。小帽源于話本小說的“回頭”,常用于二人轉段子的前頭。有的與段子內容結合,起輔助作用。也有的與作品毫無瓜葛,可獨立成章。
三、特殊式的表演形式
二人轉的表演形式與其他藝術不同,既不同曲藝以說唱敘述故事,也不似歌舞通過形體動作抒情寫意,更不像戲曲由固定演員扮演。二人轉的基本形態和表演特征,是兩個中性彩扮演員,又說又唱又扮又舞,轉入轉出,分包趕角,演人物不人物扮,通過敘述兼代言的表演形式,在于它綜合其他藝術門類的表演優長,形成了個性鮮明的表象特征。大家知道,戲劇的表演主要以演員形體變化,創造再現藝術形象。曲藝的人物故事是說出來的,雖有一招一式的表演,實際是動作隨著唱句走,不過是演員自身的簡單“模擬”而已。因此,二人轉它有著戲曲、曲藝、歌舞等多重屬性,它是民間藝術的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