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肢體語言在聲樂表演中的應用探討
【第一章】聲樂表演中肢體語言概述
【2.1 2.2】肢體語言的載體
【2.3】肢體語言的創造
【2.4】聲樂表演中肢體語言的訓練
【第三章】演唱者具備的素養及肢體語言的實踐
【結語/參考文獻】聲樂藝術中肢體的表達結語與參考文獻
2.3 肢體語言的創造
肢體語言的創造與設計對于作品的情感表達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設計"是一種專業行為,是各個行業的人才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所體現的智慧和創新,也是各個行業打造自己行業的品牌和標桿的重要手段。是對各種事物、現象,根據其特征、規律,逐個認真的思考和推敲,反復論證,不斷改善的專業行為。使得研究成果能夠在其行業內發揮重要作用的行為過程。"設計"的好壞決定著被設計事物的質量、檔次和高低,因此"設計"在各個行業中起著巨大的作用。
隨著現代的聲樂事業借助科技之風,迅速發展。使得各種藝術形式應接不暇的進入觀眾的眼球。這種現象使得大眾對藝術的渴望大大的滿足,同時也使得觀眾對各種藝術的選擇速度加快了,選擇的條件也更加苛刻。第一印象的視覺沖擊已經被認為是觀眾首選的觀賞條件了。傳統藝術和現代藝術的交替和融合,怎一個"快"字了得。
但是這是時代快速發展的結果。如果無視這種變化,本身的表演就會被其他形式的表演所取代。所以只有在藝術表演的客觀規律下大膽的設計和創新,就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在第一時間內讓觀眾的聽覺和視覺印象將你記住,把聲樂演唱藝術做到真正的表演內容和觀賞性的完美結合,就能創造出經久不衰的藝術精品,在聲樂演唱的歷史上留下足跡。
當今的聲樂表演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現場的舞臺表演,現代的多媒體技術對聲樂表演的傳播起著重要作用。比如電視、光盤和網絡等手段,已經把聲樂表演進行了全方位、立體化的推廣與包裝。在攝像機面前,可以把聲樂演唱者的相貌、衣著、氣質、表情、動作都空前的放大,呈獻給觀眾。在這種新媒體的帶動下,聲樂演唱屆又出現了得到觀眾好評的優秀歌者??墒请S著觀眾欣賞水平的提高,也使得聲樂演唱者不得不將自己的聲音和舞臺表演時的肢體語言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所以,在舞臺上,聲樂演唱者的"唱"與"演"是一樣重要的。其實在觀眾的角度去思考,觀眾可以借助新媒體的多選擇的優勢,盡可能選擇出自己最喜愛的聲樂演唱作品。同一首聲樂作品就能找到多個人演唱的版本?;蛟S每一個觀眾的欣賞口味都不盡相同,但是那些優秀的聲樂表演藝術家們的聲樂作品,卻總能獲得觀眾的追捧和熱愛。所以聲樂演唱者的肢體語言擔負著觀眾對舞臺、音樂和歌曲內容的審美需求,也是演唱者展現自我、刻畫和塑造藝術人物的重要手段。聲樂表演中的肢體語言在新時代新媒體的傳播推動下也被放在了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
所以聲樂演唱者面對自己所演唱的曲目時,對歌曲中的肢體語言的創造都要像詮釋歌詞和聲音語言一樣的認真細致。演唱者給觀眾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據行為學人士分析,在人體非語言信號中,肢體語言的起到的作用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所以在聲樂表演中也是一樣,肢體語言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1.應有時代主流的特征
現代各種風格的聲樂表演設計的千變萬化,有獨特風格的形象設計也層出不窮。
但是必須要強調的是,聲樂表演隊的肢體語言必須貼近觀眾的普遍審美要求,不能是演唱者自己為所欲為的進行肢體表演,也不能過于模仿演唱者曾經見到過的對一首聲樂作品的肢體表演。這樣會導致演唱者的表演不具有現代性,細心的觀眾就會發現其中的問題,覺得肢體語言的表演十分老套或沒有特點,而導致演唱的失敗。
合格的聲樂演唱者的肢體語言一定是飽含著時代的韻律,有著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肢體動作要美觀大方,自然得體。演唱者要盡可能的將歌曲的內容和情感傳到觀眾的心靈深處,讓觀眾在聲樂藝術的熏陶下,既得到了精神上的滿足,又使得自己的心靈得到了洗滌,變得更加高尚和純潔。也讓觀眾通過對聲樂作品的欣賞,更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更加熱愛自己的生活。比如在演唱軍旅歌曲的時候,演唱者就要表現當代軍人的氣質特征,精神抖擻,演唱鏗鏘有力,這樣才符合觀眾心中對軍人的理解,對軍旅歌曲的看法。
2.注重分析歌曲的來源和內涵
聲樂表演中運用聲音和肢體語言所表現出的,是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和內涵。演唱者的肢體語言是歌曲的情感驅使的。所以演唱者在表演之前一定要細致的分析歌曲的背景和內涵。
肢體語言和口語語言一樣豐富多彩,當表達同一種情感時的肢體動作也不盡相同。
首先,演唱者要對所演唱歌曲的創作背景進行分析,分析歌曲創作于哪個國家,分析歌曲創作的年代以及創作當時的國家歷史背景如何,分析歌曲屬于那種風格的歌曲或者屬于哪種民族特色及地域,分析歌曲用那種唱法去演唱更加適合。在演唱時是用輕松活潑的情緒去演唱,還是悠揚婉轉,或是激情澎湃的色彩去看待聲樂作品等等。分析歌曲的調式調性。之后演唱者就要去思考每一個樂句的演唱,甚至是每一個字的演唱。重要的是,在歌曲的某一句去添加適當的肢體語言,才能更好的將這一個樂句中的情感充分的表達出來。而且要極其細致的去落實每一個樂句中應該使用哪種肢體語言更加得體,表達的更加真切。
在演唱不同音樂風格的聲樂作品的時候,需要演唱者調動內心不同情感去表現歌曲內容。演唱憂傷的歌曲,就絕對不能用快樂的情緒去演唱。也就是說演唱者如果不能根據歌曲的需要去演唱的話,就肯定不能獲得最好的演唱效果。實際上,演唱者演唱的作品的歌詞和旋律是基本固定的,但其實演唱者在演唱每一個樂句,甚至是每一個字都是有目的的,有意識的。歌詞和旋律中一定包含著詞曲作者的情感動機和情感的,而肢體語言往往能夠將這些內涵更加清晰的表達出來。所以演唱者只要能夠根據歌曲的情緒,合理控制自己的情感,并且使自己的肢體語言能夠充分參與到聲樂演唱中去,情感信息的表達就會更加具體化,演唱效果就會更加到位。
其實這種肢體語言的設計就如同一個演講者,在演講之前要把自己演講的內容進行一個提綱式的寫在紙上,提前有一個心理準備,繼而才能夠在演講中的思路清晰,得心應手。心里有底,才能在舞臺上表現的更加自信,增加自己演唱的成功率。
3.肢體語言的產生和依托
聲樂表演它不同于器樂表演,器樂表演是通過單純的音樂形象、音調、節奏的快慢與強弱將觀眾帶入意境,隨音想象。而聲樂表演除了具備器樂表演的一切條件外,更要附帶歌詞。有這樣一句話,人聲是世界上最美的音樂。在聲樂作品的歌詞中,有具體的,形象的名詞和形容詞的內容。觀眾根據歌詞中的語言的理解,能夠在腦海中有意象感,所以一定意義上聲樂表演比器樂表演更加具有畫面感。這也正是聲樂藝術和器樂藝術最大的區別。因此演唱中的肢體語言要配合著身體各個部位,去傳達歌曲中的內容,就像是在親口用口頭語言在與觀眾親切的交談一樣。這樣就能在觀眾的視覺和聽覺上形成強烈的真實感,和觸手可及的畫面感。
也就是說,聲樂演唱者在演繹作品的過程中,一定要用明確貼切的肢體語言展現給觀眾。因為真實可靠的印象更會受到觀眾的歡迎的喜愛。所以聲樂表演者在舞臺上的表演是一種體力付出,是用盡了全身的力量去為歌曲服務的。不但要去控制自己的聲線,已達到將歌曲中音調進行變化,還要把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運用肢體語言將感情傳達出去。在聲樂作品中的歌詞、標點符號及潛臺詞都是肢體動作產生的依托。對作品理解得越透徹和深入,對音樂形象的塑造就會越準確,對音樂內容的表現的越生動。
觀眾的意境感受就會越強烈。對標點符號的抱我越清晰,語感就會越分明。肢體語言的使用力度自然也就更能收放自如。張弛有度。潛臺詞是歌詞中沒有明確指出,但是在字里行間都能透露出的話語。對潛臺詞分析越深入,肢體語言潛在的情感也會變化成豐富的內涵真摯的表現出來。敲擊觀眾的心弦。
4.因歌曲的類別而異
在聲樂演唱中,不同人的肢體語言的運用程度也是不一樣的,不同唱法對肢體語言的運用程度也不同。相對來說,在用美聲唱法演唱歌曲時,肢體語言的運用程度比其它唱法的要少一些,有些美聲唱法的歌唱家演唱時,幾乎看不到他肢體語言的運用,只是站在原地進行演唱。但是這時,歌唱家的情感是相當豐沛的。歌唱家始終用非常真摯的目光對歌曲的意境進行表達,也對歌曲的情緒進行響應。這種令人心中肅然起敬的神圣感,是由美聲唱法的傳統決定的,是與生俱來就有的演唱風格。
而民歌歌曲就略顯不同了。大多數的民族聲樂作品都要求演唱者運用肢體語言與歌曲響應。因為民族歌曲本身的風格多樣,不同的肢體動作能夠很明確的為觀眾指出歌曲的地域風情。演唱者的演唱情緒也要與之相配合。注明歌唱家郭蘭英的民族演唱風格就十分典型,也十分成功。深得觀眾的喜愛。
軍旅歌曲,大多都是情緒非常激昂的歌曲,表現了軍人一往無前的大無畏精神。當然也有很多柔情似水的歌曲,表現軍人心中對家人,對戰友的懷念之情。所以軍旅歌曲的肢體語言的運用可以說是介于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之間的。肢體動作不宜過多,還要體現出軍人的風范。
通俗歌曲的肢體語言運用有一些與其他唱法的運用相同,總體來說,肢體動作可能更大眾化一些。不但隨著歌曲情緒做出響應動作,有時還要根據現場觀眾的氣氛而增添一些鼓動性的肢體語言。比如很多歌手在演唱的同時還會與觀眾互動,一起跟隨節奏拍手或呼喊。其特點就是動作小而快,隨意性強。如今的年輕人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時代,被流行音樂影響頗深。年輕人更喜歡通俗歌曲的表演,也已經漸漸喜歡上了流行唱法中肢體語言的表現方式,因為他們覺得這種做法是對演唱者的一種回應。
而有些流行歌曲的演唱中的肢體語言是不順應歌曲內容和情感的表達的,但是由于年輕人對明星的追捧,導致他們已經忽略的肢體語言子聲樂表演中的基本作用。所以還是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夠穩住自己心態,正視聲樂表演者和肢體語言本身的作用。
5.肢體語言應具有個人風格
在聲樂表演中,只有那些真正唱出內心的情感,肢體動作恰如其分的演唱才是最感人的歌曲。演唱者仿佛賦予了聲樂作品以生命,將聲樂作品當作自己的朋友去看待,去品味。其實演唱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正是歌曲的詞曲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意境。
在此基礎上,聲樂演唱者可以在詮釋作品的過程中,在不改變原作品的思想和情感的基礎上,去設計肢體動作。
要想達到這個境界,首先演唱者必須對聲樂作品有深層次的理解,之后可以加入自身設計的,并且可以完整做到的肢體動作,作品才會活靈活現。演唱者可以先加入一些比較簡單的肢體動作,感覺如果過于單調的話,還可以自己設計一些難度較大的肢體動作。比如演唱伴以舞蹈或幅度較大的動作。這一點需要演唱者自己去掌握,肢體動作難度的大小也要由演唱者自己去把控。只要將作品的情感真摯地傳遞給聽眾,實現聲樂作品的審美價值,那就是成功的。
6.取精華,去冗余
聲樂演唱中的肢體語言是因歌曲風格的不同而變化的,一定是演唱者情感的自然流露。肢體動作的多和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動作要精、準、美,才能祈禱錦上添花的作用。往往可以豐富原歌曲作品中情感。如今在我國有一大批優秀的歌唱家一直活躍在舞臺上。他們不僅演唱技巧已經爐火純青,而且從肢體語言方面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人民喜愛他們的原因其一是歌唱家曾靜都經過較為系統的形體訓練,舉手投足之間都展現了深厚的藝術功底。還有就是歌唱家在演唱歌曲過程中的肢體語言都是精華動作,不冗余。他們擁有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的肢體語言。以情帶聲,聲情并茂,調動一切力量投入到演唱之中。再有就是歌唱家能夠很好地與觀眾進行情感交流,用歌聲唱出熱情,用肢體展現激情,點亮了舞臺。整體來說,歌唱家的表演超凡脫俗,具有高超的審美價值。也讓觀眾被他們的巨大魅力所折服。
聲樂表演中優秀的肢體語言表達不勝枚舉。當然,也會出現一些失敗的肢體語言設計,產生了不好的影響。但我相信只要對聲樂表演的肢體語言表達有了正確的理解和學習,改正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7.注重臺風,美化形象
說道"注重臺風",我們前文講過,演唱者在舞臺上的體態被稱作"臺風".或者說"臺風"即是演員的舞臺作風,是指在藝術規范下精心設計的演員在舞臺上的行為舉止所體現出來的一種藝術氣質。
聲樂演唱者的肢體語言一定要建立良好的臺風,因為良好的臺風可以幫助演唱者美化作品,美化演唱者的形象。向觀眾展現聲樂作品魅力的同時,也能讓觀眾感受到聲樂演唱者的氣質和魅力,舞臺是演員的天地,臺風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聲樂表演者表演事業和生命的長短。因此聲樂表演者一定要有良好的臺風,才是貼切表現聲樂作品的前提。
演員登上舞臺是臺風的最初體現。都說"萬事開頭難".如果能讓觀眾看到你的第一眼就能被演唱者良好的臺風和氣質所吸引,那么在演唱過程中,觀眾就會更加全神貫注地去看待你的表演。而且在觀眾心中對演唱者的第一印象也是相當重要的。如果演唱者想一上場就能出彩的話,上臺時應該面帶微笑,從容大方。步伐矯健有力而富有節奏感。有時根據演唱歌曲的類型或者是內容的需要,演唱者可以設計自己的出場方式。如邊唱邊上場,或者是等歌曲前奏的情緒演奏到定點的時候上場等等。當演唱者走到舞臺中央時,第一個動作應該是向觀眾致意??梢跃瞎蛘呤钦惺?,軍人可以行軍禮。要求致意動作一定要漂亮協調,而且真摯。演唱者準備好演唱之后,向樂隊或者是音響老師點頭示意,表示可以開始演奏。注意的是,演唱者上臺的一系列動作一定要自信。很多舞臺經驗不足的演唱者往往這一系列的動作小氣拘謹,會直接影響觀眾對表演的興趣。
演唱者表演完畢之后的謝幕也是同樣重要的,不管自己的表演是否成功,同樣也是面帶微笑,鞠躬離場。下場的步伐也一定要穩健。在舞臺上有很多這樣的情況出現。
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失誤,自己內心也感到十分羞愧。演唱完畢之后沒有向觀眾表示感謝,就直接跑下了舞臺?;蛘哂行┤俗员┳詶?,對自己的失誤很生氣,鞠躬完畢后緊鎖眉頭走下了舞臺等等。這種情況的發生是不應該的,原因可能是演唱者的心理素質還不夠完善。從觀眾的角度去看這種情況,觀眾也會認為這是對所有觀眾的不尊重。一個杰出的聲樂演唱者是不應該出現這種情況的。
聲樂演唱中肢體語言的設計和創造被越來越多的演唱者所重視,因為他能夠提升演唱者對作品的詮釋能力,也能體現出演唱者的藝術修養和素質。也會有更多的人去創造出更加新穎和完美的肢體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