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性格?性格作為一種獨特的“屬性”區分開了每一個不同的個體。而在表演體系中的性格更具有獨特、強烈的形象感,更加有感染力和魅力。林洪桐老師指出:“性格魅力是藝術創作,也是演劇藝術魅力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雹谘輪T通過性格化的創造方法來展現每一個角色特有的心靈軌跡,賦予角色靈動的、獨立又飽滿的生命,從而為觀眾奉上一個立體的、典型的并有著鮮明性格魅力的舞臺形象。林洪桐老師主編的《表演教學手冊》中將性格化涵蓋的方面一一列舉,分為年齡的性格化、民族的性格化、社會歸屬的性格化、職業的性格化與個性的性格化,還有動作的性格化,化妝、服飾上的性格化以及語言的性格化③.本文將從人物基調、表演細節以及體驗情感三個主要方面來探討性格化的實現途徑。
一、人物基調決定人物性格
人物基調是任何演員進行表演創作的大前提,只有準確地確立基調,才能進一步展開深化角色的工作。那么,我們就從人物基調入手,來探討性格化實現的途徑。
人物基調方面主要從兩個角度入手:一個是從作者創作的角度,分析如何準確歸納角色;另一個是作為演員進行二度創作的角度,如何全面定位角色。
(一)劇作家對角色的定位
在文學作品中,劇作家通過文字的描述來著重刻畫突出角色的藝術形象,描繪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且都具備典型的性格特征。劇作家在創作過程中,多數是根據自己對現實生活的感悟、對人性的認識,以及在自己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指導下運用藝術形式創造出具備鮮明的人物性格特征、并且能夠反映一定社會現象本質的人物形象。因此,探尋人物性格特征的第一步,就是要通過對劇作的分析,了解和把握角色的定位。
1. 類型定位
通過對劇作家筆下文字的探尋,以及對視頻、文字資料的大量查閱,演員開始為自己將要塑造的角色類型進行定位,包括歷史與當今時代背景的定位、服化的定位、具體人物身份的定位、從事行業的定位、特殊年齡的定位、人物性格的定位等等。在所飾演角色的類型方面進行定位,是好人是壞人?是貴族是軍人?是老人是孩子?再結合演員自身積累的生活經驗,先給角色定一個大的表演基調,搭起一個基本的框架,也就是角色的“骨架”,使其可以成為一個立得住的“人”.
2. 特型定位
通過類型的定位后,我們想要賦予這副“骨架”血與肉,那么我們一定要從類型中尋找特型,獨特的性格造就獨特的靈魂,而任何一個靈魂都擁有一個屬于他的世界,有他的思想、情感傾向、獨特的表達方式。所以,發掘角色性格中的與眾不同,對于表演創作,也是至關重要的。然而對任何一個所飾演的角色進行挖掘,都是十分復雜的。比如說在舞臺上我們經??梢越佑|到很多生活中常見的人物類型,例如商人、軍人、貴族等等,此時如果演員只為了完成表演任務進行創作,將人物形象混同于人物類型,那么塑造出來的角色將是大同小異的、平面的、缺乏真性情的。在劇本中,我們可以發現大量用來形容一個角色的文字,用這些特定的文字來化成自身組建所飾演角色的基本要素,再通過深入的挖掘,豐富文字下面的含義,豐滿所塑造的角色。
(二)演員對角色的定位
站在劇作家的角度,主要是從文字上面進行分析,那么當一個演員創造角色時,我們要在分析劇作家文字的基礎上,再從以下幾點入手,進行角色的定位。
1. 時代背景
不同時代造就不同的人物。隨著整個社會的潮流風尚的改變,新鮮事物隨著發展與進步也不斷被人們所接納。時代背景搭建起了基本的角色基調。作為演員對角色進行定位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劇中的大時代是不同的,才會有專屬于這部劇、這個角色的獨特表現手段。例如最近非?;鸬囊徊侩娪啊吨挛覀兘K將逝去的青春》,講的是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大學里發生的一系列與“青春”這個詞匯密不可分的故事。包括女主角鄭微的穿著打扮以及說話方式,都是具有時代性的,典型地標識了那個時代的特征。也正是由于這些時代的標志,為劇情的發展、演員的表演狀態進行了鋪墊。了解了時代背景,會更清楚明白劇中人物的思想狀態與表達方式,進一步完善演員對角色的定位。
2. 民族地域
民族與地域的重要性體現在其各不相同的區域文化上。不同的民族與地域有著不同的區域文化。正是這些區域文化的大相徑庭,直接影響了不同角色在戲中的表達。區域文化的不同不僅僅體現在語言方式(方言)、生活習慣、民族服裝、宗教信仰等等上,更加深刻地影響到了角色特有的文化傳承。當一部戲的背景被設定在了一個特定地域內,比如說黃土高原的《紅高粱》、東北林地的《林海雪原》或是海島上拍的《非誠勿擾》等等,每一個不同的區域,人們的表達方式都是不相同的,并且都存在著他們的獨特性與典型性。這些種種的不同,使得在創造一個角色時需要更加深入地進行了解、探尋,最終為角色進行更準確的定位。
3. 社會關系
在生活中人們有著各自不同的社會屬性,扮演著不同的生活角色,有著不同的社會關系。比如有領導與下屬、父親與女兒、老師與學生、朋友之間、戀人之間等等。
這些社會屬性上還迭加著許多隱形的關系,比如情感上的遠近親疏,利益上的輕重異同。各種社會關系決定了角色之間的情感表達,或是親近友善,或是針鋒相對,或是表里不一……在分析劇中人物關系時,從社會關系這個層面進行思考,角色們演繹劇本時所會產生的彼此之間的表演交流,這樣的關系變成了如何交流的總體參照。通過挖掘每個事件表象下的實質,分析當時的時代特征、階級背景、尋找矛盾沖突、利益關系,準確找出所飾角色與不同的人物之間的最為細微的關系,尤其要注意與主要人物之間的關系。與此同時,角色與每個人物之間的關系不是永遠固定的,他們會隨著背景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只有對劇作家設定的不同的社會關系透徹深入地進行分析,我們才能充分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及內在性格。
4. 職業生涯
職業生涯對人物性格的形成十分具有影響力。不僅僅是職業特定的外形服裝、語言模式、思維方式等等,職業生涯的經歷也會使人的性格與眾不同。就拿一名教師來舉例,不同崗位的教師所形成的性格也會不一樣。
例如一個幼兒園老師是一名啟蒙教育者,面對的都是些天真無邪的孩子,孩子天性里充滿了對外界新鮮事物的好奇,老師也自然需要更多的耐心,與孩子之間的交流方式一定是相對“孩子氣”的、溫柔的;再拿大學老師來講,大學中的老師知識淵博,對他們的學生起到的作用不僅僅是授業解惑,更是在精神層面的領導與指引,自身所散發出的氣質是不同的,在溝通交流上的話題,也是不同的。準確地了解到這些并且熟練地運用到角色上,才能夠使人物更加豐滿生動、更有生活氣息。
5. 年齡閱歷
我們的一生都是從年輕到年邁,角色也是這樣。在同樣的社會背景下,不同的年齡階段的人物,性格特點與行為邏輯也是千差萬別。年齡直接影響著思想成熟的程度,而思想又直接決定著不同的行為邏輯與處世態度。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要分析角色存在的年代。不同的社會潮流會直接造就著人物的思想,指導著他們生命的軌跡。
理清楚這些,是正確塑造出劇作家筆下角色的年齡存在狀態的根本。之后我們要注意到的,是角色本身的行為特征。比如說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我們可以簡單地分為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等等,這是大的分類。而在每一個分類里進行區分又可以細化成不同的人物的不同狀態,如健康狀態、經濟狀態等等都會影響到每一個人物不同的表達模式。從性格狀態來說,用老年人打比方,可以是脾氣怪癖的老婆婆、性格爽朗的老先生、深沉吝嗇的老財主、慈祥溫暖的老奶奶等等。通過在年齡方面的細化分析,使得角色定位從外貌表達到內心思想得到更進一步的細化。
通過從這些不同方面的準確定位,我們所塑造的角色的性格,被賦予了最基本的血肉與骨骼。
二、細節塑造真實的人物形象
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不僅僅可以用在職業規劃上,在表演中也是如此。細節決定了表演的質量,更是一把測量表演是否真實的標尺。
(一)生活中真實人物形象的細節積累
斯坦尼曾說過:“演員是從實際生活或從想象生活中來汲取生活所給予人的東西。但他要把所有印象、熱情、愉快,把別人所體驗到的那一切都變成創作的材料?!雹苌钪杏写罅康脑厥切枰輪T去積累的。演員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發現那些沒有被人發現的深刻內容,用心靈去感受生活的深刻、探尋人的精神世界,捕捉到生活中的每一點每一滴,并充實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作為以后表演創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感來源。
(二)細節在表演創作中的體現
1. 生活經歷細節
在生活中人們的差異千差萬別,每一種生活所給予的烙印都促進了一類性格的形成。比如說一個非常愛干凈的人,自然產生了一些獨特的生活習慣,比如早上起來疊好被子,無論上班與否都要打掃好房間才可以開始洗漱,會非常在意房間里是否存在衛生死角;出門在外手提包里會準備手絹,不喜歡直接用手接觸公共設施等等。這些生活經歷所賦予角色的獨特的特點,被演員捕捉到后充分利用,那么就可以說,在角色扮演中,一個人在生活細節方面的特征將會被演繹得活靈活現。
2. 外貌細節
斯坦尼說:“為了探索外部形象,我們穿上各種各樣的衣服、鞋子、襯墊,粘上鼻子、胡子,戴上假發、帽子,希望能捕捉到外貌、聲音,從生理上感覺到所描繪的人物的身體,我們只靠偶然的機會,為了尋找這種機會,進行了一系列的排演。但是,不好的方法也不見得完全沒有好處,就拿當時來說,演員畢竟學會了掌握形象的外部性格化,而這是演員創作的一個重要的方向?!雹葸@一點其實十分關鍵,有時恰恰是一個小道具一件衣服讓一個演員無論從外貌還是內心都真正地貼合上了人物。許多著名表演藝術大師都十分注重這一點,他們常常在接到角色的下一刻就去服裝間尋找適合這個人物的服裝,給自己裝扮起來,在腦海里構想這個人物的長相、衣著、聲音、典型動作等等,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更加接近角色。老師常常會要求我們通過眼神、步伐、語氣等一些外部塑造來展現角色的性格特點,在把握角色基調的同時,我們會再通過服裝、化妝和特定的小飾物等,給性格角色再添一道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