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藝術論文 > > 羌族舞蹈的審美特征與文化意蘊
羌族舞蹈的審美特征與文化意蘊
>2024-05-22 09:00:00



一、 羌族舞蹈的分類

羌族居住區域主要位于川西北的高原、半山以及河谷等獨特的區域,在逐步適應該類地理環境的過程中,行動的特點、體態的構成和生產勞作形態,都融入到民族舞蹈里,并成為獨特風格的重要來源。羌族的舞蹈一共有六大類型。[1](P88-8)9其中,前面的兩個類型主要具有自娛性的基本屬性。其中的“薩朗”是北部羌族對“歌舞”的愛稱,其范圍處于岷江上游和黑水河谷等地。

舞動過程中,參與人員一個接一個圍成圈,手牽手跳動,表現出了歡快的氛圍,該類舞蹈主要的風格在于,腿部要輕盈跳躍,小腿的運動特別要靈活快速,胯部轉動以及頂胯、甩胯等動作共同實現了“S”形姿態的表現形式。

在該舞蹈中的“小腿畫圈”、“前后悠腿”以及“對衣角”等都是該舞蹈特有的動作。[2]“喲粗布”,是南部羌人使用的方言,意義就是“酒席中跳的舞”,一般也會被叫做“席步蹉”或“索達席”,主要出現在雜谷腦河河谷和岷江上游區域,跳動時,參與人員手臂相連,圍著火堆,以弧形的隊伍舞動,主要的動作是含胸屈膝,小臂有節奏地擺動,通過胯部、上身傾斜的轉動,加上兩肩朝著后方的繞圓運動共同形成了特有的舞動韻律。[1] (P180-18)7這一舞蹈的主要特點表現為舞步踏動時非常有力,傳遞了沉穩的情感,其中以“蹲梭步”、“擰傾側推”等舞蹈動作最具魅力,“順擺步”也獨具一格?!安计澙庇汕甲逦讕熤鞒?,“羊皮鼓舞”是它的另一個稱謂,用于祭祀,巫師念念有詞,輔之以舞蹈,也被稱作“爾波畢畢喜”.當前這一舞蹈已從最初專門為釋比所實施的巫術動作演變為羌族民眾自娛性的舞蹈,并且在表演形式上包括了單人、雙人、群體等多種類型,表現出來的既有沉穩,也有敏捷,還透露出粗獷和虔誠的動感。

在跳動時,胯部表現為軸向轉動,上身同步形成了擰傾的狀態,并且同時屈膝顫動,在這種姿態下,手執羊皮鼓邊擊邊舞,舞蹈動作形式多樣,積累了“蹲步跳推擊鼓”、“商羊腿跳擊鼓”等非常有民族特色的優美舞姿?!鞍徒q”是北部羌人的語言,意為“古老”,“巴絨”是羌族婦女節專用的舞蹈,也被稱為“瓦爾俄足”,流傳范圍極小,只限于茂縣的西湖寨、河曲寨。其舞蹈特點是,舞蹈者組成一排,互相以雙手小指頭勾住兩側舞伴的腰帶,而胸部直立,保持靜態,微微的節奏來自于腿部運動而出現一定的起伏,雙腳則以急促的節奏踏動,同時,胯部以很快的頻率軸向轉動,表達出了一種古樸、端莊的舞姿,同時也表現出了非常別致的形態。

“盔甲舞”和“跳盔甲”如今聞名遐邇,也是俗稱“克西格拉”和“哈日”的這兩種舞蹈,是成年羌族男性作為舞蹈者的一種軍事性舞蹈,前一種以戰死人員、民族英雄為對象的紀念和有威望的族內老人的喪葬為主要表演場所,后一種則主要出現于戰前,用于召集族眾的舞蹈,同時要展現威力,目的在于提高士兵必勝的信念。

二、 羌族舞蹈的基本特征

(一) 歌舞的和諧美

羌族鼓舞的特色是歌舞相伴,不用伴奏。但也有一個特例---“布茲拉”,只用羊皮鼓和響盤進行伴奏,其他的都是徒手而舞,主要采取呼喊的節奏,配以整齊的踏步,或者以本民族傳統的民歌進行伴奏,舞風拙樸,情感熾烈。其伴奏的民歌或輕快,或穩重,有著非常多樣化的節奏,而山歌則有著特別的山地風味,表達出質樸的民族特色;歌唱的內容豐富多彩,可用作迎送客人、祈禱、慶祝豐收、祭祀,或者送別故人等方面。

“薩朗”的基調是歡暢的,舞蹈節奏非常明快,強弱快慢之間和舞蹈形成了相互促進的效果,這類舞蹈中典型的是《莫斯羅多》; 《真真真喲嘞》 所表達的韻味更為原始古樸,因此在節奏上較為平穩,也和該類舞蹈的起落上下的動作之間有著良好的配合,該類舞蹈中有代表性的是 《查查查威勒》和 《莫連舍舍》;而“巴絨”的風格則是古樸中蘊含一種韻律美,以一種悠揚的曲調很好地表達出情感。

該類歌詞一般都非常簡單,傳遞出一種質樸,和舞蹈中急促踏步和轉胯運動之間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讓觀眾感受到和諧,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 《嗬伊莎》、 《嗬羅三嘖》 之類的曲目。該類歌曲都為對應的舞蹈提供了內在動律,實現了全面的音律保障,而舞蹈將歌曲的意境直觀而形象地表達出來,從而在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共同營造了動人的和諧美。

(二) 圍火連袂的古樸美

羌族從古以來都喜愛在火堆旁邊舞動,該民族的傳說 《燃比娃取火》 就反映了這種現象,很久以前,羌族青年燃比娃 (父母分別是天神格蒙西和羌族姑娘阿勿巴吉) 歷經多重磨難,終于從他父親手中獲得了火種,也就是兩塊白石,并在他父親的指引下,利用白石之間的撞擊迸發的火星,將準備好的干草和樹枝點著,為羌家點燃了第一堆篝火。羌族人為了慶祝得到了火種,不但歌唱、而且跳舞。

因為這種民族情感,所以只要是豐收等節慶期間,或者婚喪嫁娶等重要活動中,以及為了消災祈福進行祭祀時,該民族都會點燃“萬年火”,并且以火堆為中心跳起非常豐富的傳統舞蹈。

“薩朗”在跳動過程中,通常形成男、女兩隊,男隊在前,每一位跳舞者都手拉手,以篝火為中心形成圓圈的隊形,并按照逆時針的方向轉動。隨著圓圈的變動,篝火旁的歌舞持續反復,漸漸加快速度,而且舞者的情緒也不斷高昂?!皢汛植肌敝饕鞘覂忍鴦拥囊活愇璧?,可以是隨意多的人參與,大家拉手后形成了弧形,并且面對火塘開始跳動,其中也主要是采取逆時針的方向轉動,在唱跳之間左右移動,或者手臂互相牽連,或者甩手搭肩,這種跳動常常會跳很長時間,在大家都盡興后才停止。該類傳自于非常久遠的祖輩的,具有非常原始古樸氣息的,面面相對,手臂互牽,以火堆為核心,按照整齊劃一的節奏翩翩起的形式,是長期的歷史進程里,羌族人和周邊環境戰斗和適應的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的,反映的是該民族堅毅、團結以及樂觀的思想意識。是基于質樸生存愿望而形成的羌族特有的審美心理,展示了一種非常古樸的藝術魅力。

(三) 神秘虔誠的虛幻美

羌族只要是舉辦祭祀儀式,或者開展一定的習俗活動,都會由舞蹈伴隨著整個過程?!搬尡取睅ьI每一位參與者,一邊擊鼓一邊跳動,演繹著傳統“布茲拉”舞蹈,隨皮鼓的節奏,隊形產生各種變化,舞者跳躍往復、穿梭而行,從激烈的鼓聲里表達出了非常驚人的氣韻;“喲粗布”動作舒緩,恰如在生產活動的再現,而其中融入的祭祀動作,將虔誠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老人說:

“喲粗布就是給天地獻禮,以求得天地和祖宗的保佑”;而“薩朗”和“巴絨”起初用于對女神的歌頌,如今也用于羌族的婦女節。不管是出現在祭神的場合,還是為了娛神而跳動,這些舞蹈都反映了羌族民眾將各種愿望和期待表現為以“神”為對象的精神訴求的現實人文特點,具體到舞蹈形式上來說,就產生了一種具有很強的神秘性,同時體現羌人非常虔誠的宗教虛幻美,這種視聽沖擊能夠直接聯系心靈,達到讓人無法忘懷的效果。

(四) 同邊、“S”形動態美

羌族長期居住在高原環境里,一般都在山區開展生產勞動,從而使得反映這些具體行為的羌族舞蹈中存在較多的順邊,也就是說同手同腳的以及出腳頂胯的基本動律。這是因為,羌族民眾常常要身負重物在坎坷的山路上行進,或者采用篩子、笸籮等工具在田間地頭勞作或者上房頂曬場的情況下,同手同腳的行進方式,以及出腳送胯的行為能夠達到最好的省力、放松等效果,所以,源自于生活的行為特征培育了羌族民眾基本的民族審美觀念,并且通過藝術轉化,形成了與眾不同的羌族舞蹈風格。

三、 羌族舞蹈審美特征的成因

(一) 古羌文化的延續和傳承

分析羌族民間舞蹈的特點,離不開其民族文化的滋養。羌族歌舞一方面用于勞作后的娛樂,一方面用于禮儀,比如祭祀等等??璨縿勇煽梢哉f是羌族舞蹈的特點之一,這可追溯到遠古,在語言不發達以前,人們的交流依靠動作和手勢,男女雙方靠舞蹈來交流情感,表達愛意。從古代的巖畫,以及漢代的畫像石中可以看出,男的形象具有陽剛美,骨骼健壯,肌肉發達。眾所周知,原始社會農業剛剛萌芽,遠古的人類以狩獵、畜牧、采集果實和植物種子為生,生存是第一要務,豐滿、健壯是古人的追求,符合古人的審美需求。羌族民間舞蹈在歲月的磨礪中,更具端莊、柔美的特色,兼具古代遺留的原始風情。

(二) 自然環境和生產勞動對舞蹈的影響

羌族的生活領域處于高山峽谷間,行走不便,生活以狩獵為主,農耕為輔,為避水災住獨腳樓,所有這些都是羌族民間舞蹈的基礎,跨部、下肢、腳完成主要舞蹈動作。羌族民間舞蹈的另一個特點是多以下肢和雙臂完成,手運動不多,這契合羌族人們長期的山間生活,搬運物資需要手臂,而下肢可以自由地行走,也可以適時地換個動作及姿勢解乏,在長期的行走勞作中,其腿部更加靈敏有力,動作也日漸規律化,有了舞蹈的萌芽。

由此可以看出,羌族民間舞蹈來自于生活和勞動,其內容也多與勞作生活有關,其舞蹈動作呈現一種勞作狀態,是其生活勞作的生動再現。在舞蹈中,豐收的歡樂場景隨處可見,諸如動作中的插秧,采茶,以及收割,無不蘊含著勞作之美和歡樂的情緒;在一個舞蹈中,歌舞者手拉衣角,屈膝,胯部帶動上肢,有節奏的動作,正是以簸箕篩簸谷物的生動再現;而舞蹈中女性的風擺荷葉形象,飄逸、輕靈,極具陰柔之美。羌族舞蹈取之于生活,又裝扮了生活,并形成了獨特的審美觀念,其服飾也具有一定的特點。

(三) 原始宗教的影響

原始社會,遠祖對大自然的現象不理解,以為神做法。崇拜自然是遠古遺留下來的傳統,羌族也然,所以神秘的宗教信仰在舞蹈中多有呈現,用于祭祀的舞蹈保留很多,并形成一種風俗,巫師具有一定的權威性。換而言之,就是說羌族民間舞蹈來自于遠古的宗教祭祀,也與本民族的巫文化有關。以舞敬神是羌族舞蹈的最大特點。

釋比即為羌族的巫師,其法事活動有三個等級三個地點:上壇、中壇、下壇,活動儀式嚴謹虔誠。其中上壇用于記述,記載此次活動的目的,中壇和下壇用于祭天地神仙、祈禱還愿、跳喪、祈禱風調雨順、占卜、驅鬼避邪等,這些活動以跳莫恩納莎舞為主。而羊皮鼓舞是羌族祭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用于獨舞、對舞,以及集體舞等,雖然舞蹈名字和作用各異,但舞蹈動作相似。再者,對舞和集體舞主要用于祭祀,場地為上壇和中壇,獨舞用于占卜和驅鬼。羊皮沉重、鼓舞穩健、粗獷,又張力十足,彰顯了羌族舞蹈的風格。

(四) 音樂、文學的影響

能歌善舞是羌族人的天性,表達著他們樸素的愿望和情感,無論歡慶與悲傷都由舞蹈來表現。而歌舞的內容多姿多彩,歌詞簡練生動,舞蹈動作拙樸,歌舞的配合使表現內容生動有趣。舞蹈也是羌族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用舞蹈詮釋心情也是他們不變的情懷。伴舞的歌曲旋律優美,內容多變,舞蹈節奏舒緩有致。羌族歌舞與羌笛相伴,使歌曲更為動人,舞步更為粗獷,柔美與陽剛高度契合,藝術感染力強勁,這也是羌族歌舞的生命力所在。

四、 羌族舞蹈的文化內涵

(一) 原始古文化

這類舞蹈植根于羌族的原始文化,在歷史上的遷徙過程中,羌族舞蹈在不同的環境里,和其他民族文化之間相互交融,逐步發展和演變。1973年青海大通縣孫家寨馬家窯墓葬出土了繪有舞蹈圖案的陶盆,與羌族的“舞人圖”相似,陶盆上的舞人形象質樸,相互并肩攜手,歡快舞動。[4]后一類文化遺址是黃河區域的新石器中期文化;而前一類遺址主要是古河湟地區的文化,都是古羌人聚集的主要區域。所以“舞人圖”描述的正是古羌人祖先跳舞活動。

(二) 高原農牧文化

古羌人生活在高原山地,長期的農耕與牧獵生活,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范曄在 《后漢書》中提及,羌人“以產牧為業”;以此為基礎很多學者認同的是:“牧對應的是牧羊,產反映的是粗耕。羌族主要形成的是牧羊為主,粗耕為輔的生產方式,其中男子從事前者,女性承擔后一種活動,體現的是該民族的原始分工?!?/p>

畜牧和農耕這兩種不同文化的共同影響,決定了羌族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其流傳的歌舞正是高原農牧文化的展示和傳承,使得羌族舞蹈出現和演進也都滲透著該類文化的獨特氣息。

(三) 釋比文化

“釋比”是羌族南部方言中對民間經師的叫法。這類法師在羌族社會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所有的祭祀或習俗慶典中是主持人物,一般來說在族內德高望重,而且歌舞全能、懂得非常多。就像羌族諺語所闡述的那樣“官有多大,釋比就有多大”,該類人員是羌族民眾廣泛尊重的對象。

釋比文化全面體現的是羌族的原始宗教文化,和羌族的歷史有著必然的關系,其表現不僅限于思想、政治、經濟,還存在于民俗、藝術中,特別對于該民族的舞蹈藝術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發和影響作用。在祭祀中,“釋比”邊歌邊舞,如天神降臨,并配合法器與舞步表演出一種神人之間的溝通交流的場景,使得羌族民眾現實和精神得到統一,使得精神層面的各種訴求得到較好的滿足。

(四) 無字文化

羌族雖然有民族語言,但是在文字方面卻是空白。在歷史發展中,不被文字限制的羌族文化,主要是通過“釋比”和族群內部的代際之間的口頭交流或言傳身教的方式得以傳承和發展。而羌族舞蹈作為其中非常完善的一種符號體系,能夠較好地承擔文字的功能,從而將該免租的情感,和經歷的各種歷史事件記錄下來,從而在羌族文化中成為一種具有集合性質的和象征性質的獨特文化元素。

五、 結語

多彩的羌族舞蹈藝術反映的是歷史悠久的羌族文化,能夠表達羌族內心和靈魂層面的民族情感,是羌族民眾和不同環境進行磨合后形成的一種協調性的藝術,對于羌族民眾的生活和精神來說,是一種高度全面的綜合。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探討發揚民族舞蹈的時代要求,決定了以羌族舞蹈藝術為對象的學術討論和獲得的結果,對延續和發展羌族舞蹈有著非常明顯的實際價值。

所以,深入探討羌族舞蹈,為該類民間藝術具有更強的活力和生命力提供基礎,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興龍。 羌族薩朗文化研究 [M].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0.

[2] 孟 燕,歸秀文,林忠亮。 羌族民間故事選 [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4:87-98.

[3] 冉光榮。 羌族史·序 [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178-192.

[4] 馬 琳。 羌族舞蹈藝術審美研究[J]. 阿壩師范高等??茖W報,2012,(06):38-42.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