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永瑤族長鼓舞的介紹
1 . 1 長鼓舞的發源地
位于湖南省最南端的江永瑤族自治縣(以下簡稱江永縣)是我國瑤族同胞的發源地。這里的瑤族人民,一直居住在山里,遠離喧鬧的大都市,因此一直保留著瑤族流傳的很多原生態技藝。例如在節慶期間我們看到的長鼓舞,是瑤族民間歌舞的典型代表。
1 . 2 長鼓舞的類型
長鼓舞分“單人舞”、“雙人舞”、“群舞”等類型。它有72套表演程式,而每一套又分“起堂”、“移堂”等若干動物細節。其動作特征是粗獷、勇猛、奔放、剛強、雄勁、彪悍、灑脫。不管是跳、躍、蹲、挫或旋轉、翻撲、大蹦、仰騰等動態,都表現了瑤族人民熱情奔放、堅強勇敢的性格特征。
1 . 3 長鼓舞的風格特點
長鼓舞大部分反映瑤家人的生產斗爭和生活習俗,反映了瑤胞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具有瑤族獨特的風格。在表演形式和程式上,都充分表現瑤胞的性格特征和氣質。舞蹈的動作粗獷、勇猛、奔放、雄勁、灑脫;節奏明快、敏捷。舞蹈語匯模仿上山落嶺、過溪越谷、伐樹運木、斗龍伏虎等等,形象生動,一看就懂?,幾逦璧笌缀跞侨罕娦?、廣場性的,并且都有一定的道具,如長鼓、花鼓、牛角等,并有蘆笙、鑼笙等伴奏,構成本民族的風格,為群眾喜聞樂見,易于流傳。因此,在節日、婚事、宗教、喪葬等各種場合,有歌有舞,熱鬧非常。(圖1)2 長鼓舞走出大山。
2 . 1 建國后長鼓舞開始走出大山
建國以后,為促進文化的交流,在1951年和1954年國慶節,江華瑤族長鼓手盤天豐、盤永明與周德成、趙庚妹,先后進京表演,在人民大會堂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從此長鼓舞走出大山,以其最原始的狀態展現在觀眾面前,為人們所認識,這種原生態舞蹈表達的思想使其他各族中國同胞所傾倒。人們開始走進瑤族世界,探究瑤舞文化。
長鼓舞開始受到各地的邀請,參加表演或各種賽事。1982年9月,江華瑤族長鼓手馮茂林、黃文貴在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作了精彩的表演。
2 . 2 長鼓舞參與的各種表演與比賽
能最多的欣賞與參與到的長鼓舞,還是在瑤族人民自己的各種大大小小的節假日里,在這些日子里,長鼓舞表演隊會著華麗的瑤服,盡情展現所有的舞蹈,到場的群眾無論男女老幼,都可以參與到表演舞蹈的隊伍里,場面非常壯觀。
每年的農歷十月十六日舉行的“盤王節”,是瑤族同胞的重大節日。2012年11月29日“第十二屆中國瑤族盤王節暨中國首屆香柚節”在江永縣千家峒盤王廣場舉行,這一天不僅湖南的瑤族人民,廣東、廣西、貴州的瑤族同胞從各地區相聚在祭奠盤王的雕塑前,經過一系列的儀式之后,各族瑤胞為人們獻上各自帶來的瑤舞。不同地區的瑤舞風格各不相同,例如:廣東乳源瑤族自治縣帶來的舞蹈《釀勉》、江華瑤族自治縣帶來的舞蹈《蘆笙長鼓舞》、連南瑤族自治縣帶來的舞蹈《排瑤思》等。
農歷的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五、“過新年”等節日里,長鼓舞作為喜慶的舞蹈形式表現出來,或是喜慶豐收,或是恭賀新婚等,所有會跳長鼓舞者著瑤族服裝即興而跳,一呼百應、龍騰虎躍、氣勢磅礴、實在壯觀。
2006年,瑤族長鼓舞,被國家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遺產編號為:III-21.2008年被評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13年11月8日至10日,在吉首舉辦的“2013吉首國際鼓文化節”上,江華瑤族自治縣以最具代表性又頗具原生態的瑤族長鼓舞《跳九州》參加此次展演?,幾濉伴L鼓王”趙明華大師將應邀參加與苗族鼓王登臺亮相,一展湘西湘南鼓色鼓香。(圖2)2013年11月15日,湖南科技學院舞蹈隊表演的《跳盤王》,在中央綜藝頻道《舞蹈世界》欄目參加比賽,并獲得“全民星舞蹈”獎。
3 長鼓舞的傳承
3 . 1 設立保護機制
近年來對于民間民族流傳技術國家已經納入正式保護機制,成立了中國瑤學會,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對瑤族文化加強保護。永州政府對瑤族文化也采取了相應的傳承措施,比如成立了民間藝術保護小組、設立瑤文化研究所、成立沱江鎮一小為瑤文化傳承學校。對與掌握長鼓舞表演技巧的男性、女性人群提供場所和資金,以便于他們練習和排練,鼓勵長鼓舞大師接收學徒,教授表演技術,為長鼓舞的后繼培養人才,使瑤鼓舞文化可持續性發展。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應該繼續努力,加強保護力度,把瑤族長鼓舞融進中國這個大家族中,長鼓舞不僅僅是瑤族的舞蹈更是漢族等多民族的甚至世界的舞蹈。
3 . 2 鼓勵群眾參與
在江華的各種節日里,人們總能看到長鼓舞的熱鬧場面。特別是盤王節,長鼓舞作為表演和比賽項目,更加深受參觀者的喜愛,在熱烈的舞蹈的影響下,有的直接加入隊伍跟隨著舞蹈起來,所有人變的激情四射。在舞蹈著中中老年人居多,我們要鼓勵年輕群眾多參與,使長鼓舞保持年輕活力。
在旅游節日,鼓勵當地居民為旅游者傳授鼓舞文化,帶領他們參加各種鼓舞活動,領會瑤族舞蹈的原生態之妙,為瑤族舞蹈的廣泛傳播奠定群眾基礎。
3 . 3 把長鼓舞引進校園
沱江鎮第一小學位于江華縣城名勝“豸山凌云”腳下,學校始建于1951年,現有師生1600多人,其中瑤族師生超過千人,占師生總數的70%.據了解,沱江一小是湖南省民族文化傳承示范基地,全國首批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皩W校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聘請瑤學研究專家舉辦瑤文化知識講座,開展瑤文化知識競賽、‘盤王故事’演講會、‘瑤漢民族是一家’主題班會、‘我心中的瑤鄉’手抄小報比賽和瑤族征文競賽等。學校每兩年都要舉辦一次‘校園瑤文化節’系列活動?!睂W?,幬幕瘋鞒修k公室主任趙娟告訴我們,2011年學校根據瑤族長鼓舞完成了對校園瑤族長鼓操的創編及推廣工作,同時還把陀螺、踩高蹺、踢毽子、耍草龍、滾鐵環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引入到體育教學中。學校老師劉宇雁說:
“我們學校課間操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全國中小學的通用廣播體操;第二部分是我們自創的瑤族長鼓操,我們去看看吧?!敝灰妼W生們手持長鼓從教室魚貫而出,歡快地走向操場?!艾F在開始做第八套廣播體操。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第一套瑤族長鼓操現在開始,繼往開來,第一節,喜迎賓客。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第八節,源遠流長。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圖3)長鼓舞已經在沱江鎮第一小學得到傳承,可是僅僅一所還不夠,需要把這個項目作為一個體育活動項目引進永州市各個小學、中學直至大學。湖南科技學院音樂系已經有意向將長鼓舞引進教學內容,利用地方文化特色,將長鼓舞推向大舞臺。
3 . 4 開展豐富的活動
江永位于湘南地區的大山里,這里少數民族很多,流傳下來的節日也很多,在這些節日活動期間,當地組織部門要積極安排長鼓舞的表演與比賽,充分展示長鼓舞的特色。除此之外,長鼓舞項目還應該走出大山,比如參加省市舞蹈大賽、國家級比賽及活動等。
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歡江永瑤族的長鼓舞,并樂于將之流傳。
4 結語
江永瑤族長鼓舞是我國現存的原生態舞蹈之一,它源于瑤族人民的智慧和生活,雖經歷過歷史風吹雨打,但長盛不衰,依然如一顆常青樹,長在瑤族人民的心中,因為它的存在,瑤族人民表達出了內心的善良、質樸、勤勞和夢想。長鼓舞是江永縣具有地方少數民族特色的傳統技能之一,國家已經將其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我們要盡力把該項目保護好,并制定有力的傳承措施,使我們的后代們在將來還能看到祖先的文化,為我們的祖先感到驕傲。
參考文獻:
[1] 陳永祥,葉國香。守望我們的精神家園--永州瑤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調查[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7:1.
[2] 何華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3] 瑤文化研究室?,幐璎幬栌e客--永州民族團結進步行見聞之二民族文化傳承篇[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