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舞蹈藝術美的特征
(一)文學性
舞蹈內所蘊含的文學性,主要體現在舞蹈作品中的思想內涵中。以舞蹈作品來體現出思想文化,主要是依靠舞蹈演員的身體語言來呈現的,而身體語言是和情感邏輯緊密聯系的,就如同文學作品一樣,這是一種具有文學思想的結構法。
一篇文章的結構主要有字、詞、句、段等,而舞蹈結構通常有舞動、舞姿、舞段等。文學是利用文字來刻畫人物,而舞蹈是利用身體來表達情感,文學作品和舞蹈作品一樣具有故事情節、沖突、高潮等。
(二)時代性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各種高科技產品充斥著人們的生活,現代人的生活節奏也逐漸加快,這就對傳統的舞蹈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人們更加熱愛比較有力的、豪邁的舞蹈形式,以極短的時間完成較為復雜的舞步,快速的旋轉或者急促的舞蹈類型等。
舞蹈演員通過自己的精神狀態以及節奏感較強的舞步,從而傳達給觀眾一種時代氣息,讓觀眾的思想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中,喚起現代人對舞蹈之美的追求。
(三)動態性
舞蹈又被很多學者稱之為流動的藝術,過去很早開始舞蹈就和繪畫、書法等藝術結合在一起了,例如書法家張旭在觀看了劍舞之后獲得了寫字的靈感。
大詩人李白也在他的《草書歌行》中這樣寫下:
“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古來萬事貴天生,何必要公孫大娘渾脫舞。 ”如今這首詩已成為千古佳句。而現代,各種藝術形式相互融合,相互借鑒,舞蹈才體現出更豐富的動態性。
二、舞蹈藝術美的內涵
(一)抒情美
從本質上來講,舞蹈與音樂都擁有一定的抒情性,二者都是通過一些有組織的物質形式(音樂的旋律以及舞蹈的肢體動作)來進行表達的,在音樂旋律和舞蹈動作之間的強烈對比下,在兩者的節奏和演員肢體變化中,隨著舞蹈和音樂強弱節奏的變化來呈現出二者不同的特征和風格,這些都能夠體現出舞蹈和音樂中包含的情感。
如此,觀眾可以從具有差異性的節奏與旋律中體會到不同作品內包含的情感,例如說拉德斯基進行曲帶給人歡快愉悅的感受,二泉映月帶給人哀傷悲涼的感受,春江花月夜讓人心情嫻靜等。
雖然舞蹈和音樂這兩種藝術形式的表現手法都和節奏緊密聯系,兩者都是通過節奏來展示出作品中不同的情感,因此他們都屬于擁有抒情美的藝術形式,但是舞蹈和音樂的表現手法卻是有一定的差異性的,觀眾所獲得的體驗也各不相同。舞蹈不但是聽覺上的同時也是視覺上的藝術,它是通過演員的身體動作配合節奏音樂來闡述出蘊含的情感的。
(二)韻律美
上文已經說到,舞蹈從古至今都和書法、繪畫等藝術有著緊密的聯系,從這一方面來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考古中出土的很多帶有嬌艷舞姿的人物陶俑,還是我國敦煌壁畫中飛天的婀娜多姿,這些自先秦以來到明清末期的雕塑、繪畫作品中都直接表現出了舞蹈與其他藝術之間的聯系。
所以我們說,舞蹈和書法、繪畫、雕塑等藝術是互通的,通過借鑒書法、繪畫等藝術的精髓特征,讓我國舞蹈逐漸形成了流水般的韻律,就好像書法和繪畫一樣,我們能夠在一些著名的古代舞蹈中找到這些藝術的影子。
而與之不同之處在于,舞蹈中所表現出來的點和線幾乎是瞬間的過程,然而書法與繪畫必須要一定時間的醞釀。如果說線條是構成這些藝術的基礎,那么舞蹈所表現出來的婀娜舞姿、流動造型以及動靜結合的形態,我們理所當然的可以稱其為舞蹈藝術中的韻律美,當這樣的韻律美在瞬間組成線條時,就形成了其獨特的藝術魅力。
(三)意境美
從舞蹈和戲劇之間的關系來看,二者之間也有相互聯系之處,舞蹈和戲劇都是注重寫意的舞臺藝術,都偏向于虛實結合,以行寫神為他們的主要表現形式,二者都是通過演員的身體動作來表現出作品主要內容和包含的情感。
作為兩種非常古老的藝術形式,舞蹈和戲曲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所謂戲中有曲、戲中有舞,而舞蹈中又包含有戲曲表演的種種特征。兩者之間的區別在于戲曲注重唱念做打,其中蘊含的“舞”主要是具備一定舞蹈形態的專門動作。舞蹈藝術則是透過演員的身體律動來表現內容,進而傳達感情。
通過舞蹈演員的肢體語言來表達生活中的美感,但舞蹈絕不是一味的對生活動作進行模范,而是經過不斷的提煉之后進行藝術加工,創作出具有形體美的作品。舞蹈通過物資來傳達主題,展示現實生活,抒發情感,如果說戲曲偏向于唱念之美,那么舞蹈就更加注重意境之美。
參考文獻:
[1]中國藝術節打造藝術人生的夢想舞臺藝術之美源自人類靈魂的傾訴[J].中國商貿,2013,\\(28\\).
[2]李嬋娟.舞蹈美的基本形態[J].戲劇之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