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 年初,蔡智恒在“國立”成功大學修讀水利工程時,在 BBS 連載成名作《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這部新時代的網絡作品深受網友喜愛,并在網上不斷轉載流傳,“痞子蔡”這個名字也步入了人們的視野?!兜谝淮蔚挠H密接觸》被人們視為第一部網絡文學作品。從“網絡文學”發展至今,對于網絡文學概念的界定各位大家眾說紛紜。筆者認為網絡文學已經不能僅僅簡單地解釋為以網絡為載體所發表的文學作品。如果這樣去定義,則之前大家耳熟能詳的傳統文學作品,如四大名著等為借助網絡進行傳播,被后人復制到網絡,供人在線閱讀。如果此種情況也被視為“網絡文學”的話,其范圍就過于寬泛且不嚴謹。另一說法則更為客觀嚴謹,即為以互聯網為發表平臺和傳播媒介,借助超文本鏈接和多媒體演繹等手段來體現的文學作品、類文學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學成分的網絡藝術品。\\(1\\)但在這里要特殊強調,此類網絡文學作品,要以網絡原創作品為主。應該說“網絡文學”中潛移默化地映射著整個社會以及時代的變遷,它是社會文化投射于網絡的縮影,同時網絡文學也是社會進步的產物?!熬W絡文學”以“網絡為父”,以“傳統文學為母”,身體里流淌著“傳統文學”的博大精深,同時也具備了現代化的氣息。因其傳承了傳統文學當中的很多精華,擁有文學明顯的基本特征,因此網絡文學依舊屬于文學的范疇。但與傳統文學相比較,“網絡文學”由于具備新時期的互動性、開放性、多向度的選擇性等顯著特點,使其本質上注定與傳統文學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同樣,與傳統文學的影視劇改編熱相對比,網絡文學的影視改編在近幾年無論從作品數量上,還是大眾的喜好程度上可謂是大放異彩、收獲頗豐。如著名網絡寫手都梁的網絡小說《亮劍》在被改編成電視劇后,同名電視劇在央視播出,口碑極好。成為網絡小說影視劇改編大贏家的當屬自自由撰稿人流瀲紫所撰寫的同名小說《后宮甄嬛傳》,該部網絡文學作品由鄭曉龍導演,北京電視藝術中心制作,由孫儷、蔡少芬、陳建斌等演藝明星出演。正是這部網絡小說的改編,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的收視奇跡、火爆銀屏。據悉,當時《后宮甄娠傳》早在2011 年下半年就在各省級地面頻道開始了第一輪的首播,隨后在國內幾大衛視頻道又進行了第二輪播出,再創佳績,屢破各大衛視黃金時段收視率及收視份額的紀錄。由于其在中國收視效果極佳,《后宮甄嬛傳》被國外引進拍成了英文版電視電影及電視劇,同樣由鄭曉龍導演,據悉該片已經進入到尾聲制作的階段。產后復出的孫儷也積極地為美版《甄嬛傳》補拍鏡頭。英文版《甄嬛傳》預計將拍成 13 集的電視劇和六集的電視電影,于 2015 年在全球范圍內公開同步發行,并且可喜的是《甄嬛傳》有望成為在西方主流電視臺播出的首部中國影視作品。
這也成了網絡文學影視改編領域的又一里程碑作品。近年來除了《后宮甄嬛傳》,諸如《和空姐一起的日子》《泡沫之夏》《裸婚時代》《美人心計》《步步驚心》《失戀 33 天》《宮》《請你原諒我》等諸多網絡熱門小說被搬上了熒屏或電影院。在新媒體視野下的今天,這些網絡小說在改編時體現了極大的自我優勢:
一、強大的互動交流讀者群
以前傳統文學需要以出版的形式和讀者見面,讀者們只有拜讀了紙制版的小說后,才能給予作者反饋。但網絡文學的改編卻利用了新媒體時代下最先進的網絡技術手段,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以及web 交互等信息技術進行創作和閱讀。讀者們通過網絡論壇的形式,給網絡寫手以觀看的反饋,網絡寫手便可根據網友的喜好來對作品進行及時修改或重新構架。也可以這樣說,傳統文學印刷在書籍上,其情節的構建上是一種線性的編排,讀者在閱讀時只能按照固定的順序模式進行閱讀。而作為新媒體視野下的網絡文學則是一種非線性的待組合排列,就像一個多維的、全息的、幾重時空的重疊,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對其進行自我的非線性整合。
二、網絡文學改編更注重現代化的審美元素
與傳統文學改編相比較,網絡文學不過多地去對那些高不可攀、陽春白雪的東西極力渲染和描寫。而是追求較高的自由度和釋放感,在關注當代生活的同時,更能從日常生活的細微處著手,更直接、率真地進行內心深處的表達和釋放。開放度更大、自由度更強,使之更具有現代的生活色彩,更容易和讀者產生共鳴。
三、網絡文學影視改編的性價比更容易被接納
一般來講,國內一些享有盛名的編劇一集電視劇的價格就在二十萬左右,有的更是高得離譜。而一部知名度一般的網絡小說全集的版權費用在二十萬到五十萬之間。就影視公司而言,這樣的價格令人垂涎欲滴,大大減少了前期的支出和費用,這也大大降低了制作方的投資風險。同時,由于網絡小說在撰寫的前期就已經經受了讀者的考驗,已經反映出市場對作品的最初考核,因此,其收視效果不會差得很遠,這也大大地保證了市場收視率。這種低投入、高回報的高性價比投資,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投資方競相爭搶的香餑餑。
四、網絡文學改編的作品可以利用新媒體帶動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
網絡文學改編的影視作品在播出的前期和后期都可以產生更多的文化衍生品。比如《后宮甄嬛傳》在播出后,湖南的浩豐動漫就看好了這塊肥肉,買下了《后宮甄嬛傳》的獨家版權,準備全面地開發電子動畫、電子漫畫等電子衍生品。由劉歡創作并演唱的《后宮甄嬛傳》影視原聲碟片也在全國同步發行。還有網站更是瞅準時機,模仿熱門桌游《三國殺》,根據《后宮甄嬛傳》里面的劇情和人物關系推出了《后宮殺》卡牌游戲。細心的觀眾可以發現,在天貓和淘寶上你只要搜索“甄嬛傳”,立刻會彈出很多賣家在售賣劇中同款飾品,包括劇中人物的耳環、發簪、服飾等。
而更讓人驚詫的是,劇中嬪妃們所食用的甜點、所使用的香料等,也都成為了大眾消費的熱點。種種跡象表明,雖然《后宮甄嬛傳》播出后所衍生的衍生品質量上良莠不齊,但我們不得不說它對我國影視文化的產業化發展做出了不菲的貢獻。
雖然說網絡文學的影視化改編給近年來比較低迷的改編市場帶來了一線生機和希望,同時也推動了眾多衍生產業的逐步發展。但凡事都有兩面性,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其必定存在著諸多風險和弊端。如網絡文學影視改編題材越來越窄化,大量網絡寫手一時間都蜂擁都市言情劇和宮斗戲,呈現出嚴重的局限性。這雖然在短期內可以收到良好的收視率,但必然會導致該領域的后勁不足。再比如在網絡文學影視改編中,由于制作團隊不夠專業,資金配備不齊,拍攝效果不盡如人意,演員隨意挑選,拍攝缺乏技術性,導致改編和拍攝過程中很多低質量的作品出現。\\(3\\)同時,一些網絡小說為了吸引大眾的眼球,涉及的題材和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相背離,題材較為敏感,涉及許多神怪玄學的內容,這樣的作品也難以在廣電總局立項。還有一部分網絡寫手受到商業利益的驅使,撰寫大量低級趣味、低俗無聊的小說,無處不在地宣揚暴力、色情、血腥、違背人倫道德等,這也是網絡文學整體創作低門檻化所導致的另一個后果。同時,在多方的競爭下,一度造成了網絡文學改編的混亂市場,這也使網絡文學影視改編遭遇了尷尬的現實瓶頸,這里面就包括大量作品的囤積和積壓,變相扼殺一部分優質的作品。此外,在商業惡性競爭的背后,還有著網絡文學影視版權難以得到規范運作的尷尬局面。針對上面種種風險和擔憂,面對現如今如此快速發展的新媒體,我們不得不找到更多的應對措施和策略,使網絡文學改編這樣一個新生事物得到長足的發展和興盛:
一、盡量遵循原著的精神核心
新媒體的發展,尤其是網絡、微博、微信的廣泛流行和應用,大大地推動了網絡文學改編的進程。超文本技術成為了新媒體助推網改作品的代表,在作品中我們可以方便地加入圖像和聲音的鏈接,使網絡文學作品呈現出多媒體性和動態性,網頁也在一直處于流動狀態。讀者可以自由地在超文本鏈接中發帖或跟帖,有著更加自由和全新的體驗,閱讀也變得動力化和有機化。也就是說網絡的動態性和開放性使網絡文學在藝術形式上更加多元化。因此,網絡文學的改編更應該特別關注原著粉絲們的感同身受,在融合制片、編劇、導演等人的各種意向后,盡量尊重原著的精神核心。\\(4\\)特別要在演員的選擇上、服裝的設計上、道具的應用上以及場景的設計上,在研究和分析原著基礎上,進行大膽的個性化設計,以符合原著粉絲以及廣大受眾的要求。
二、與讀者溝通,多方合力優化網改作品
我們不能逆轉的是,網絡小說和影視作品的聯姻結合大大滿足了廣大受眾的收看欲望。要想解決二者之間的矛盾我們不但要從網絡小說中探求解決方案,同時也要在影視作品中謀求契合點。比如,就網絡小說中該誰去演什么樣的角色,由誰來演就可以通過網絡調查問卷、觀眾舉薦、網絡投票等多種互動形式選出,體現觀眾主人翁的角色,讓觀眾選出自己心儀的演員。還可以在網上設置專門的網頁、BBS 論壇等討論平臺,接受大家的吐槽,接受受眾與影視制作公司的溝通和交流以及商討。\\(5\\)畢竟受眾才是評判你收視效果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影視制作公司在了解大眾的共同心聲基礎上可以有意識地針對大家的意見進行問題的修改,避免這樣的溝通交流流于低俗和形式化。
三、始終保持人文關懷是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必須呈現的人文景觀
“文學是一種審美的意識形態,其價值在于用語言來描繪有意義的人生圖景以現實對人的生存及命運的關注和把握,人學意義是文學與生俱來的規定。在新媒體環境下所產生的網絡文學,它的本質必然依舊在于人學,人文情懷、人文關懷、人道主義精神依舊是其發展的源泉和生命力所在。同時,即使是在新媒體視野下,承接文化傳播責任的影視文化,它在形式需要創新、內容需要豐富、手段需要改良進化的基礎上,必須以人道主義精神為出發點,人文關懷為基點,不僅要豐富大眾的日常文化生活,同時還有為大眾提供精神食糧和心靈凈化的責任和義務。只有創新精神和人文精神共同進退,在共存和互補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保證現階段社會的穩步發展和全面進步。
四、網絡文學影視改編的“文學性”策略
既然網絡文學沒有脫離“文學”這一大的范疇和體系,那么,網絡文學理所應當地在寫作中堅守文學的語言、文學的審美等基本性質。這也就必然要求網絡寫手堅持自己文學性的立場、堅持自己獨立性的創作。網絡文學為了其收視效果和所帶來的不菲的商業價值,很多人固然去大范圍、大面積地追求玄幻、穿越等創作類型,但是為了網絡文學這一剛剛盛開的花朵能夠長久開放,作為創作者,不應該僅僅停留于此,卻對于當下社會的關注缺失或缺位。網絡文學理應同傳統文學一樣,盡可能地發揮其反映時代、監督時代、反思時代的功能和作用,讓文學最大限度地回歸本位、回歸現實。同時,我們要加強網絡文學的審美性。說到底“文”學還是“人”學,網絡文學在其發展的道路中如何堅守審美立場以及人文本位,不以工具理性取代價值理性,不以技術主義取代審美規律,更不能以技術的藝術性取代藝術的審美性,這是當下網絡文學需要重視的問題,也是網絡文學能夠長足發展、更加適應社會文化發展的前行之路。
五、網絡寫手親自操刀,提高其參與度,多方合力打造作品
改編是另一種創作,是一種新型的藝術創作形態和模式,電影創作者不是網絡小說的原版翻譯者,而是需要有獨到見解、獨立思考能力、善于個性化創作的藝術改造者。在作品的改編過程中,網絡文學的寫手、影視制作公司、傳媒手段等多方面因素,最好形成一種合理的合作機制,這樣分工會更加明確,制作會更加專業,將網絡寫手筆下那些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通過完美自然的改編呈現在電視熒屏上或者電影銀幕上。如果網絡寫手可以親自操刀,加大其參與度,與影視制作公司合力打造作品,也不失為一計良策,這樣同時可以避免網絡寫手與影視制作公司之間因為改編和版權等問題出現偏差,產生糾紛。
六、設立專門機構,搭建對話平臺,建立健全機制
上面說到,由于網絡寫手是作品的創作者,影視投資制作公司是作品的改編者,只有二者在一個和諧的環境下合作才能保證作品的最優化。這需要網絡寫手和影視投資制作公司以及網絡文學平臺等幾方共同的努力。如果從一個長遠的角度來看,更需要一個相對比較正規的監管機構和監管機制,發揮其監管的作用。只有這樣,網絡小說的影視化改編之路才能有條不紊地走下去,走到更遠。
首先,引入獨立的第四方版權經紀人制度,如果三方遇到問題上的分歧,這種獨立的第四方版權經紀人要協調三方的利益。這種版權經紀人的制度在歐美早就已經流行開來,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版權經紀人就有點類似于廣告代理人,它獨立于三方之外,與三方都不產生過多的利益糾葛。采用版權經紀人制度,既可以順暢地調節和解決三方的矛盾糾紛,又可以構建起三方溝通的橋梁。
其次,設立專門的機構,搭建多方對話平臺,進一步完善網絡文學影視改編的渠道和途徑。比如說,影視投資制作公司可以設立幾個專門的機構,負責網絡作品的篩選和審核工作。文學網站可以設立法律、公關等協調部門以及相關市場對接人員,并由這些專業人才來進行管理和協調。\\(9\\)這些機構和部門能夠搭建起多方對話的平臺,使幾方能夠保持信息的共享和交流的通順,以此達到網絡文學影視改編渠道的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