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東北城市題材電視劇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定義。首先從地域角度指的是東北三?。汉邶埥?、吉林省和遼寧??;其次從城市的概念指的是大、中、小城市和一些鄉鎮。在作品內容上,所謂東北城市題材電視劇主要是指以東北城市居民及其生活為主要創作對象,表現出區別于東北鄉村生活的具有東北城市風貌的文藝形態??梢院唵卫斫鉃椋簴|北城市題材電視劇的故事內容是發生在東北的城市環境中,描繪的是具有東北地域文化內涵及東北城市風貌的作品。
東北城市題材電視劇是具有東北地域特色的文化樣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電視劇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從 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相繼有 1994年上映的《老道口》,1995 年的《咱爸咱媽》,1998年的《五愛街》和 2000 年的《大雪無痕》,以及近十年上映的《守望幸?!贰洞蠊そ场贰镀恋氖隆泛汀朵撹F年代》等一批在全國不同程度掀起收視熱潮的優秀作品。
一、城市地域風情的熒幕呈現
東北地區除明代后期稱為“關東”和晚清時稱作“東三省”外,自古至今一般稱為“東北”。這樣的稱謂,既有地理位置上的以行政區劃分的東北三省——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的所指,又有文化意義上的內涵。東北地區一般通俗意義上指的是位于山海關以東以北的、祖國的東北方大面積區域。這一地區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最南端位于黃海與渤海之間的遼東半島,與山東省隔海遙相呼應;東南端隔鴨綠江與朝鮮相望;西北與內蒙古為鄰;北部則與俄羅斯接壤。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具有很強的文化包容性。
東北城市題材電視劇正是誕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并通過熒幕向觀眾演繹著東北濃濃的民俗氣息。劇中人物操著一口讓人聽了就發笑的東北方言為觀眾講述著東北城市的風情。
(一)民俗氣息濃郁
民俗是彰顯現代化城市個性的主要內涵,東北城市題材電視劇正是發現了這一人文內涵,所以劇中映射了豐富多彩的東北民俗?!懊袼准疵耖g風俗,是指一個國家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文化的生活?!盵1]
電視系列劇《東北一家人》中就經常出現牛大爺唱東北二人轉和扭東北秧歌的鏡頭。餃子在東北一般是在家人團圓和喜慶日子里不可缺少的主食之一。劇中人物牛大媽每到周末家人團聚的時候,就會準備一鍋熱氣騰騰的餃子。再如《漂亮的事》中,中北廠廠長沈晗在與日方代表談判的晚宴中,杯中倒滿了中國白酒并一飲而盡。這樣的鏡頭一方面可以看出中華兒女巾幗不讓須眉的氣勢,另一方面也讓日方代表看到了東北人的民族正義感,最后日方代表鎩羽而歸。劇中關于吃飯、喝酒等飲食文化的鏡頭隨處可見。電視劇《鋼鐵年代》中多次出現尚鐵龍一個人開伙做飯和麥草給他送飯的鏡頭。再如尚鐵龍邀請楊壽山在小酒館喝酒,最后把楊壽山喝得不省人事,從此倆人放棄了之前的恩怨種種的鏡頭。這些鏡頭的描寫在塑造劇中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的發展和彰顯東北城市文化等方面均有很大作用。東北民俗嵌入東北城市題材電視劇中,通過影像呈現可以讓觀眾通過視覺感受到東北城市的歷史文化傳統、人文民俗。東北城市濃郁的生活風情的展示,是東北城市題材電視劇作品的藝術特征之一。
(二)東北方言登場
東北方言由于與普通話發音很相似并且充滿親和力和幽默感的原因,很容易被全國的觀眾接受并喜愛。電視系列劇《東北一家人》是東北城市題材電視劇中運用東北方言頻率很高的一部作品。作品以東北城市中普通工人家庭生活為主要內容,劇中人物對東北方言近乎夸張的運用是該劇渲染喜劇氣氛的主要手段。
東北方言的使用也承擔了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電視劇《鋼鐵年代》中刻畫尚鐵龍形象時故意讓其使用略顯粗魯的語言,這樣就把一個有血有肉的東北硬漢形象瞬間呈現在觀眾眼前。東北方言俗語具有形象生動、幽默的風格,劇中人物恰到好處的使用可以起到激發觀眾的思考和吸引觀眾參與的作用。如《鋼鐵年代》中麥草處于楊壽山與尚鐵龍的矛盾中間,為了恰當描述自己的尷尬地位她把自己形容為“磨芯子”。觀眾在聽到“磨芯子”三字的時候會思考其代表的意思,進而參與劇情的進展。
方言是城市文明的外在表征,是城市形象的繪制者。東北方言生動、簡潔,富于幽默感,與東北人直率、豪放的性格一起向觀眾展示著東北城市的風情。
二、工業豪情的視覺演繹
新中國成立之后東北地區一直作為國家工業發展的橋頭堡,是中國工業的脊梁,素有“共和國長子”的美譽。工業是東北城市得以興起的原動力,對工業文化的書寫也自然成為東北城市題材電視劇的主要內容和顯著藝術特征。工業作為城市發展的牽引力,城市提供給人的種種物質生活保障都是工業所給予的。在電視劇中,我們會經常欣賞到象征工業生產的機床、車間、廠房、揮汗如雨的工人等鏡頭。這些意象往往承擔著作品情節展開和人物形象塑造的敘事功能。車間通常被刻畫成空曠的、簡陋的,里面布局著紛繁復雜的機床,勞動工人爭先恐后地忙碌著。作為場景出現的車間、廠房是電視劇情節發展的關鍵鏈條。比如在電視劇中很多競技場面都需要在車間里進行,通過工人競技場面的描寫我們可以看到工人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頑強拼搏的干勁和工人愛廠、愛國的表現。在電視劇《大工匠》中楊老三與肖長工的多場技能比拼均是在車間中進行的,空曠、封閉的車間和冰冷、無生命、沉重的機床與工人熱火朝天、忘我勞作的工作場景形成強烈對比,從而給觀眾帶來一種視覺沖擊和張力感。[2]
電視劇《漂亮的事》中則是呈現的另一幅畫面:窗明幾凈、現代科技普遍被運用的現代化工廠景象。這讓我們明確地認識到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的工廠車間景象。東北城市題材電視劇在視覺上會用灰暗色調給人一種沉重、奮進的感覺,這與東北老工業基地多為重工業的性質有關系。在聽覺上劇中經常會伴有轟鳴的機床聲,鍛造、生產金屬的切割聲等一系列工業生產色彩鮮明的聲音。生產車間略顯嘈雜的聲音與工人們熱火朝天的生產場面一起抒發著工人們酣暢淋漓的工業豪情。
(一)愛廠如家的深厚人文情懷
東北地區之所以能成為老工業基地,成為“共和國的長子”,是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領頭羊,這跟東北的產業工人忘我的工作熱情、愛廠如家的深厚人文情懷是分不開的。東北人有一種干一行愛一行的敬業精神,這種精神代代相傳,逐漸形成一種工作情懷。另外,計劃經濟時期的國家嚴格管理模式促使東北人形成了凡事服從管理的心理范式,這種心理范式外化為講究包容、顧大局的集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從職工宿舍到食堂、醫院、健身活動場所,再到職工家屬的幼兒園、小學直至初中和高中等一系列完備的廠區設施。這使工人感覺到工廠不僅僅是工作地,也是生活的全部。這種工作與生活一體的管理制度,孕育出了工人們深厚的、真摯的愛廠如家的人文情懷。
電視劇《漂亮的事》就是這樣的一部力作。劇中人物沈晗的老父親一生都工作在工廠里,即使退休后也仍時刻關心工廠的發展。東北工人舍小家顧大家的全局意識很強,當國企改革來臨之時,這些愛廠如家的工人并沒有賴在企業里,而是寧愿犧牲個人的利益也要維護企業的集體利益。局中人物沈晗的個人設計專利被單位“中北”支配,為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不受侵害,沈晗決定與中北廠對簿公堂。而在這個時候,沈晗的父親和其他的老一輩“中北”人卻盡力勸說女兒應該從大局出發,放棄個人產權,維護企業的集體利益。沈晗最終聽取父輩的勸說放棄了自己的專利權,為中北廠解除了生存危機。劇中人物江百川臨危受命,在工廠面臨破產倒閉之時接任廠長一職。在處理讓誰先被裁員的時候,他從工人的家庭經濟狀況和工廠的前途發展著想,第一個選擇裁掉了自己的師傅。類似的情懷在電視劇《大工匠》中亦有表現。劇中人物肖長功在一次事故中意外地斷掉一只手,但他并未從此抱怨人生,而是仍不分日夜地奮戰在生產第一線,并代表工廠參加了全國工人技能比賽。肖長功經常為自己八級鉗工的“大工匠”身份而自豪,他在子承父業的傳統思想意識指導下異常嚴格要求兒子,最終希望兒子也能像他一樣成為一個“大工匠”。
這些作品往往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種種矛盾沖突作為情節發展的動力,劇中展現出工人們寧愿放棄個人的利益得失,也不愿讓集體的利益有絲毫損失的感人場面,書寫出了產業工人愛廠如家、一生獻給單位的深厚情懷。
(二)自強不息的開拓、奉獻精神
自強不息的開拓、奉獻精神也是東北城市題材電視劇中的一個顯著的藝術特征。如《大工匠》劇中人物楊老三和肖長功不惜花費多年的時間去苦心磨礪自己,研究新的技術,練就過硬技術,最終成為一名大工匠。
電視劇《鋼鐵年代》取材于《鞍鋼志》,劇中場景以鞍山鋼鐵公司為原型,作品運用富有張力的筆法努力使觀眾體驗到那個激情開拓的年代。劇中人物尚鐵龍和楊壽山因為一次偶然的誤會結下仇怨。后來楊壽山陰差陽錯地娶了尚鐵龍的老婆——麥草,從此倆人之間不但有意識形態的矛盾更加入了情感糾葛,關系勢同水火。建國后,兩人被分到一個工作單位,二人之前的恩恩怨怨很快被鑄造鋼鐵的滿腔熱情淹沒。二人曾經的大大小小矛盾變成了彼此工作上的動力,化干戈為玉帛,在工作上和平競爭。尚鐵龍發明高爐煉鋼,楊壽山在小區里就發動群眾用小鋼爐煉鋼。在新技術的開發和創新上二人互不相讓,即使生活非常困難的時候兩人也不忘以工作為重。再如劇中人物麥草,她原本是一個進城尋夫的山東農村婦女,后來憑借自己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和不怕吃苦的工作干勁先后攻克了重重技術難關。她用自己的成績換來了技術工人的身份,直至最終為了挽救單位的生產不惜把生命奉獻給了鞍鋼。上個世紀 90 年代開始,國家經濟政策不斷調整,改革開放步伐日漸邁大,工業開始進入市場經濟時代。面對國有企業改革、相繼解體或轉型的大潮,大批產業工人在社會變革中下崗、失業和轉行,這些工人在心理上出現了身份迷失感,而這個時候自強不息的開拓精神是擺脫這一困境的關鍵力量。電視劇《漂亮的事》中真實地記錄了這一精神力量的歷程。劇中人物成長在中北廠,工作在中北廠,當中北廠面對外企并購、企業轉型的時候,他臨危受命接管了中北廠。面對危機四伏的中北廠,沈晗憑借自己手里持有多項技術專利和先進的管理理念,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最終使中北廠擺脫困境迎接未來。劇中還塑造了一批如董得勝、張雨彤、王心潔等有著自強不息的開拓、奉獻精神的人物。當中北廠面臨破產的時候,廠中很多人處于焦慮、迷茫和自暴自棄的狀態之中,而董得勝卻不斷地學習前沿技術,熟練掌握焊接技術,最終成為廠中骨干工人。王心潔雖然作為一名女性工人,但是她懷揣成為工程師的夢想,她不斷閱讀前沿的期刊雜志,業余時間鉆研數控機床技術。憑著自己的毅力和努力,最終被破格提拔為一名工程師。
電視劇作為一種新的藝術樣式,如同傳統藝術樣式一樣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蘊。東北城市題材電視劇憑借其獨特的藝術品位和人文內蘊,通過熒幕的視覺演繹,讓觀眾們感受到了東北城市的過去和現在,領略了東北城市的獨特風情和老工業基地兒女的無限豪情。
參考文獻:
[1]鐘敬文 .民俗學概論 [M]. 上海 : 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23.
[2]孫海龍,于永順.《鋼鐵年代》張力敘事結構的美感特質[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3,\\(06\\):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