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鄂溫克族民間舞蹈的形成與發展探究
【引言 第一章】鄂溫克民族概況
【2.1 2.2】鄂溫克民間舞蹈的主要種類及其表現形態
【2.3】鄂溫克舞蹈的形式要素及風格特征
【2.4】鄂溫克舞蹈文化成因分析
【第三章】鄂溫克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結論/參考文獻】鄂溫克舞蹈文化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結 論
鄂溫克族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根基深厚的民族。在漫長的歲月里,鄂溫克人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民間舞蹈文化。盡管當前鄂溫克舞蹈文化的傳承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但不可否認,在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下,鄂溫克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出現了新的契機。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的“薩滿舞”已在 2010 年申請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鄂溫克自治旗廣泛流傳的民俗舞蹈“阿罕拜”正在積極申請非遺。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也于 2011年的 6 月 1 日起正式開始實施,這必然會推進鄂溫克族民間舞蹈文化的保護工作,讓我們看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未來發展的希望之光。此外,目前社會上倡導的“原生態”文化保護、中華民族 “文化多樣性保護”理念,也為鄂溫克這個少數民族保護、傳承和發揚其民間舞蹈文化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參 考 文 獻
一、中文參考文獻
1.專著
1)費孝通: 《 反思 對話 文化自覺 費孝通論文化與文化自覺 》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7 .
2)黃任遠、那曉波等 《鄂溫克族》遼寧民族出版社,2012.
3)阿,諾德。湯恩比 《歷史研究 》(劉北成 郭小凌 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
4)劉建:《宗教與舞蹈》民族出版社,2005.
5)劉建:《舞與神的身體對話》民族出版社,2009.
6)金秋:《中國區域性少數民族民俗舞蹈》民族出版社,2009.
7)馬薇、馬維麗:《中國少數民族舞蹈發展史》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8)滿小燕:《鄂溫克族》 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9)于平:《舞蹈形態學》北京舞蹈學院內部出版,1998.
10)庫,爾特。薩克斯《世界舞蹈史》郭明達譯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14.
2.文集1)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編輯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ISBN 中心出版(內蒙古卷)1994.
2)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編輯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ISBN 中心出版(黑龍江卷)1996.
3)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編輯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ISBN 中心出版(云南卷上)1999.
3.論文
1)寧昶英:“圖騰的懺悔-論鄂溫克人的獵熊、祭熊儀式”“社會科學輯刊,1992 (2)。
2)湯旭麗:”自然的呼喚 心靈的狂歡 -論原生態舞蹈的文化心理“北京舞蹈學院學報 2006(1)
3)于平:”舞蹈形態學學科研究之我見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 2001(1)
4)張慶善:”中國少數民族藝術遺產保護及當代藝術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429 一 434.)
5)褚桂平:《鄂溫克家園失落的比較研究---以遲子建和烏熱爾圖為例》(碩士論文)暨南大學,2011.
致 謝
研究生學習生涯轉瞬即逝,在論文即將答辯之際,不禁想起那個剛進音樂學院、懵然無知的自己。2012 年,懷著對舞蹈的熱忱,我走進了沈陽音樂學院的大門,兩年多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對民族民間舞蹈文化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認識,知識面得到擴展,視野更加開闊人也變得更加成熟。在此,我要感謝那些曾經幫助過我、給予我無限關愛的良師益友。
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李瑞林教授,他正直的人品、淵博的學識、嚴謹的學風、奉獻的精神、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令我由衷地欽佩;他不僅傳授知識,還教給我很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我的論文從選題、開題、中期檢查、修改、到最終定稿都是在恩師的精心指導下完成的,每當想起恩師以八十歲的高齡帶著老花鏡一遍又一遍地指導我的論文寫作,就不禁熱淚盈眶。
其次,還要感謝三年來幫助過我的戰肅容、初培林、祝嘉怡、張淼等老師,以及在學年論壇與開題報告中對我的論壇與開題提出寶貴意見的閆成立、王海峰、柳文杰和楊春學老師。
感謝鄂溫克自治旗的民間藝人蘇榮掛、烏蘭牧騎的舞蹈編導伊敏、鄂溫克研究會以及根河市文化館工作人員對我無私的幫助,他們為我提供了書籍文獻與視頻影音等資料,使我在田野調查中收獲滿滿。
最后,還要感謝那些默默支持與關注我的朋友,很遺憾不能一一列出你們的名字。在這里,我要真誠地對你們說一聲:謝謝! 雖然研究生學習生活即將結束,但是我學習的步伐不會停止。今后,我會繼續學習,努力工作,不斷提升自我,以更加優異的成績答謝曾經關心、幫助和支持過我的所有老師、同學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