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和美國之間文化差異的討論必然是無窮無盡的.中國和美國是兩個偉大的國家.一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另一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雖然存在許多不同的文化差異但兩國 20 多年來一直是友好睦鄰.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去美國旅行、進一步深造、建立新的企業或永久居住.越來越多的美國人來中國冒險體驗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兩國人民的文化背景雖有不同,但可以相互理解并接受這些差異.
因為他們意識到兩種文化中都存在對方所沒有的一些新的或優秀的東西,這無疑是值得學習的而且也受益于彼此的社會建設與發展.文化交流在促進兩國之間相互了解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絕望主婦》中我們就可以看到文化差異無處不在并能從中找到文化的特性.
一、關于派對
什么是聚會?在中國的字典里它只是意味著"聚在一起".然而英語的解釋是,為了享樂通過邀請聚在一起.與中國翻譯,英語口譯不僅簡單明了,而且有意義.它簡單地說出了派對的三個元素.首先,一群人聚在一起.第二,它有組織者.第三,它會給人們帶來很多的快樂.因此,西方人的生活塞滿了派對.
《絕望的主婦》給我們展示了許多主婦們舉辦的不同種類的派對.當他們歡迎新鄰居,宣布重要的事情,慶祝一些節日或特殊的日子,她們都會舉行一個派對.在劇中,蘇珊遭受了一段非常困難的時期因此不得不搬離紫藤巷.當她回來時,鄰居們一天晚上舉辦了三種不同的派對來歡迎蘇珊和她的家人.主婦們也會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聯系感情、展示她們自己美好的一面而舉辦派對.在美國有很多派對不只有一個主題.派對使人們結交些新朋友,在聚會過程中增進感情.派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在分割家禽前人們聚在一起圍著篝火觀看宗教儀式表演或快樂地唱歌跳舞.這是派對的前身.美國派對文化反映了人和人之間積極溝通的態度.這是他們性格中典型的一面.在中國古代也有聚會.
二千多年前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 人們應該為達到這樣一個狀態而共同努力,營造一個愉快的氛圍.也就是說,在中國派對文化也是被認可的.從這一點上,派對文化就像我們古代文明一樣.然而,并非所有的中國派對都是為了享樂,鴻門宴就是一個適當的例子.在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劉邦被邀請參加項羽舉辦的宴會,當日范增布下天羅地網定要把劉邦人頭留下,誰知竟被劉邦一跪化解了與項羽之間的恩仇.當然中國的一些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人們會舉行派對慶祝歡樂的時光.
在當今社會,從世界和平事業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所有的這些需要派對,來營造了解并理解對方的一個機會.派對文化不僅會使人們和諧快樂也能傳播的和平幸福.
二、關于種族
美國有近二百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移民國家.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它的人口是多樣化的.最重要的特點是它的人口是由不同國家和不同民族組成.在今天的美國,種族歧視是可以說是新舊并存.舊的種族主義勢力仍然存在,雖然他們人數不多,但是在美國社會也能夠引起很大的波動.一位畢業于波士頓大學的黑人約翰·史蒂文森說,即使在中學,在大學,也有很多種族歧視的陰影存在.一方面是強大的種族歧視的存在,另一方面,美國社會的任何行為,都擔心被帶到種族歧視的標志,調查者簡單地說,其實每個人都知道種族歧視是錯誤的但是每個人都會無意識的制造種族歧視問題.種族歧視仍然繼續這樣的惡性循環.
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黑人所擁有的大約只有白人的一半.至于壞事,發生在黑人身上的幾率是白人的兩倍.因此一半的黑人生活在不達標的住房.黑人的收入是白人的一半.當我們關注到生活的消極經歷時,黑人至少有兩倍的份額.失業率是白人的兩倍.嬰兒死亡率的是白人的兩倍,有死在越南的黑人是白人的兩倍大小.在其他領域,數據也同樣令人擔憂.在小學,黑人一至三年級都落后于白人,他們的種族隔離學校每個學生收到的錢明顯比白人學校的更少.21%的黑人像白人一樣上大學.75%的雇傭黑人,是持有卑微工作的.
《絕望的主婦》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種族歧視.有很多笑話反映種族歧視或偏見.這被稱為"種族幽默".許多場景在劇中反映一種對拉丁美洲人,非洲裔美國人、亞馬遜人的種族歧視.盡管卡洛斯和嘉比很富有,但卑微的家庭背景,使他們因為種族問題被收養的孩子的母親拒絕.布里不允許女兒和那個非洲裔美國人的男孩約會.劇中對非洲裔美國家庭的描述在充滿了黑暗的色彩.
這在中國是不同的.中國是一個維護多民族國家.民族之間的融合和團結在數千年歷史中從未中斷.在解決國家問題上中國的基本政策: 堅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每一個民族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強大的凝聚力.在中國從經濟支持到人口發展再到文化教育都比漢族更好.不管你是漢族人還是樓巴族人是完全平等的,都是中國的主人.
三、關于肢體語言
肢體語言是人類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內心世界沉默和真實的語言,是一個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空間距離、眼睛、手勢、面部表情和態度行動等.它在中美跨文化交際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不同文化中,肢體語言并不意味著完全相同的.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溝通方式.
關于空間的距離.美國人不喜歡說話太近,總要保持一段距離.西方文化總是注重個人隱私,"私人"的概念在東方地文化是相對較弱的.當中國人喜歡一個孩子時他們會友好的撫摸他的頭部或摟摟抱抱,但如果這樣對美國孩子會使孩子的母親很反感,盡管她知道這種動作沒有危害,但在她的文化中,這樣則被認為是無禮的表現.在中國,我們經??吹酵琝\(尤其是女性\\)手拉手走在街上,這是友誼的表現,但是在美國只會被認為是同性戀.個人空間的需求,中國比美國要小得多,因為西方人看重輕松的氣氛,倡導個人自由.
關于看.中國認為人們一直看著對方的眼睛是一個重大的挑戰,中國人總是避免直接的眼神接觸,即便在談話過程中,否則你會被認為是粗魯,不尊重,等等.美國是相反的,他們在談話中必須有目光接觸,并鼓勵孩子們在問候對方時要面對面交談,否則會被認為很緊張、害羞、冷漠或軟弱.
美國一句老話是"永遠不要相信一個不敢看著你的眼睛的人."關于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最具代表性的身體動作向人們展示語言行為的情緒.中國人的微笑意味著太多,可以欣賞,不同意,鄙視或者是接受對方的好意.它可以避免各種不便或不情愿表達的特別意思,難怪外國人不能理解.在《絕望主婦》中肢體語言幾乎無處不在.當嘉比看到丈夫與鮑勃\\(同性戀\\)有密切關系她看起來非常擔心.她會盡量避免他們的身體接觸.當嘉比用"嘿!"作為與利奈特談話的開場白.利奈特知道她需要幫助.一個"嘿"之所以透漏出求救信息,起決定作用的其實是嘉比當時的肢體語言、面部表情.
四、結語
觀看美國的連續劇,不僅能鍛煉聽力口語,而且能通過這面鏡子了解美國的文化.與中國文化做對比,不僅有利于對語言文化的理解而且能幫助我們辯證地看待美國和中國的文化,做到汲取其中精華,發展中華文化的精髓,更好地與西方文化交流.
[參考文獻]
[1] 郭雯靜. 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差異[J]. 新鄉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4\\).
[2] 侯曉舟. 了解文化差異,走出交際誤區[J].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4\\).
[3] 劉鳳霞.跨文化交際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4] 李莉,張峰. 中美文化差異[J]. 考試周刊,2011,\\(2\\).
[5] 李莉,張峰. 從跨文化交際角度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J]. 山東電大學報,2008,\\(2\\).
[6] 屈文生.看絕望的主婦品美國文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7] 譚杰. 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差異因素[J]. 攀枝花學院學報,2007,\\(5\\).
[8] 楊超美. 中美主流文化對比與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J]. 河南社會科學,2001,\\(5\\).
[9] 王雋. 東西方文化差異論[J].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
[10] 張從益.中西文化比較研究[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