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蒂姆·波頓童話電影概述
蒂姆·波頓 \\(Tim Burton\\) 是一位著名的美國電影導演,他本身是學繪畫出身,因其在美國加州藝術學院讀書時獲得了專門獎勵年輕動畫人成就夢想的迪斯尼獎學金而成為一名迪斯尼的動畫師,之后成為好萊塢的電影導演。
他的電影不同于一般的好萊塢電影慣用的手法,既沒有宏大的拍攝場面,也沒有過于講求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而是帶有很強的個人化標簽,充滿了怪誕、哥特、奇幻的風格。他善于采用隱喻和象征的手法,以其獨特的個人視角,慣用的黑色幽默,在好萊塢電影中獨樹一幟。波頓最擅長的就是童話電影,既結合了早期他繪畫的深厚功底,又有其獨特的個人風格,他的幾部童話電影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大魚》《愛麗絲夢游仙境》堪稱好萊塢童話電影的經典之作。
二、蒂姆·波頓童話電影特征分析
蒂姆·波頓的童話電影帶有非常鮮明的個人風格,從小孤獨、封閉的生活經歷讓他的性格孤僻、猶豫甚至有些怪異,他的這些性格特征在他的電影中都有所體現。他通過對電影敘事模式的安排和獨特的美學設計,將觀眾帶入了一個充滿奇幻的童話世界中。
\\(一\\) 電影敘事模式的安排
電影故事情節的安排是整部電影的骨架,而童話電影的敘事結構又會有其特有的方式。電影的敘事模式一般主要是兩個部分: 一是 “講什么”,另外一個就是 “如何講”。要將現實生活中的觀眾帶入導演設計的童話電影中去,童話電影的 “如何講”就顯得更為重要。蒂姆·波頓的童話電影一方面遵循了好萊塢童話電影的敘事結構,另一方面又加入了很多帶有他個人風格以及后現代主義的表現方式。
童話故事最典型的開頭方式就是對時間的模糊,我們講童話故事往往是類似這樣的開頭 “有一天……” “很久很久以前……”通過這樣的方式將觀眾帶入一個脫離了現實生活的童話世界中,童話電影也經常用這樣的方式作為電影的開頭。還有一種童話故事的開頭就是 “這是一個講述……的故事”,讓觀眾了解接下來的電影情節是虛幻的、脫離了現實邏輯的。這樣兩種電影的開頭方式都是將電影的時間模糊掉,通過這樣的設計引入整個童話故事。蒂姆·波頓的童話電影的開頭也都運用了這種模糊的開頭方式設計,同時又帶有他獨具個人特色的設計風格和理念,對動畫和場景的處理也安排得當,相互呼應。
電影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講述的是一個來自貧困家庭的小男孩查理因為獲得了夾在巧克力里的獎券而被允許去參觀巧克力工廠,并在參觀完之后獲得了巧克力工廠繼承權這個大獎。電影通過在巧克力工廠的參觀過程中對五個小孩及其家人的言行舉止的刻畫,諷刺了現實社會中不同性格的人物命運。蒂姆·波頓在電影的開頭用了三分鐘左右的時間展示了巧克力工廠的工作環境以及巧克力的制作過程,在觀眾陷入對情節的迷惑中時,旁白音開始講述:“這是一個平凡小男孩的故事,他名叫查理·巴格特?!槔怼ぐ透裉厥侨澜缱钚疫\的小男孩,只是他還不知道而已?!边@樣的講述方式,既讓觀眾了解到這是一部童話故事,并不是真實發生的,又激發觀眾的好奇心,觀眾會非常想知道為什么說這樣一個貧窮的小男孩會是全世界最幸運的小男孩。先讓觀眾迷惑,進而好奇,很輕易就將觀眾帶入電影情節中。在電影的結尾,小查理獲得了巧克力工廠這個大獎,并且他們全家人邀請工廠主人威利旺卡來家里做客,旁白音再次開始講述: “最后,查理·巴格特得到一家巧克力工廠,但威利旺卡得到了更好的禮物,那就是家人?!逼驳倪@段旁白與電影的開頭相呼應,解釋了為什么查理是最幸運的小男孩。然后,查理的家周圍變成了巧克力工廠里的布景,講故事的那個人竟然出現了,說了一句 “但有一件事可以非??隙?,人生的甜美莫過于此”,將整部電影的主題表達出來,讓觀眾從童話故事中走出來的同時對電影主題進行思考。
電影 《大魚》講述的是父親由于自己的傳奇經歷而與兒子發生隔閡,之后兒子又通過與父親同樣的童話歷險理解了父親。影片的開始出現了一條魚,并且通過旁白介紹這是一種永遠都抓不到的魚,然后旁白說道 “在我出生的那個時候他已經是個傳奇人物了”,同樣也激起了觀眾的好奇心,使電影充滿了傳奇色彩。但是蒂姆·波頓并沒有直接就開始讓觀眾意識到這是個童話故事,他讓講話的這個人出現在電影中,觀眾很容易認為這是一個發生在現實世界的故事。但是接下來,電影又設計了另外一個旁白的聲音出來,說道: “說起我父親的故事,很難把事實和虛幻分開,他是一個有著傳奇色彩的人物,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的故事復述出來”。同時鏡頭中出現了那條永遠都抓不到的魚,緩緩地向河里游去,一下子就又將觀眾從現實帶到了童話故事中去。
《愛麗絲漫游仙境》來源于經典童話故事,電影保留了之前原著的一些角色和情節,又進行了帶有蒂姆·波頓個人特色的改編。這部電影沒有用旁白作為故事的開頭,而是用一個小姑娘向父親講述夢的情節讓觀眾聯想到童話故事中的愛麗絲,接著電影表現了十三年后小姑娘長大了,讓觀眾想到這是之前愛麗絲童話故事的延續。影片沒有用模糊的詞語去表現故事發生的時間,電影也并沒有介紹故事的時間和地點,而是將觀眾直接帶入愛麗絲童話故事的續集中。
\\(二\\) 獨特的美學設計風格
蒂姆·波頓電影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他獨特的美學設計風格,電影所表現的畫面都充滿了他的個人特色,色彩飽和度高,華麗的背景展示了一個充滿夢幻的童話世界,同時他又把古老的哥特文化帶入他的童話電影中,他因此也成為當代著名的哥特電影大師。在他的童話電影中,總會有哥特式的人物形象和場景出現。
過去的好萊塢童話電影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對比分明的,好人都是面容俊秀服飾華麗的,壞人都是面容丑陋行為猥瑣的,但是蒂姆·波頓的童話電影中對人物的設計卻打破了這種傳統風格的設定,他更偏愛充滿怪誕、哥特風格的人物形象,充滿了詭異的氣質。比如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中的威利旺卡,《愛麗絲漫游仙境》中的瘋帽子,都是典型的哥特式的人物形象,他們身著哥特時代的服飾,蒼白的膚色,這都是蒂姆·波頓慣用的人物形象。而蒂姆·波頓電影中最好的合作搭檔約翰尼·德普,將這種哥特式的人物演繹得非常到位。他的形象氣質完全符合蒂姆·波頓對哥特人物形象的要求,蒼白的面容、卷曲的黑發、神經質的表情,所以威利旺卡和瘋帽子這兩個角色都由約翰尼·德普來演繹。除了這兩個角色以外,《愛麗絲漫游仙境》中的愛麗絲、白皇后、紅心皇后,《大魚》里的女巫也都有著過于蒼白的臉,這似乎已經成為蒂姆·波頓電影的一個共同特征。在西方電影中一般吸血鬼的臉才是蒼白的,但是蒂姆·波頓卻將這些角色的形象也設計成蒼白的臉龐,帶有較強的哥特風格,并通過這樣的膚色來表現這些人物有著不同于其他人的獨特性格特征。除了蒼白的膚色以外,蒂姆·波頓還將童話電影中的人物身形進行改變,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表現人物性格。比如威利旺卡和瘋帽子都有一頂魔術師戴的高頂禮帽,而這兩個人物都是有著敏感和神經質的性格特征,用高頂帽子將人物的身形拉長,讓他們看起來輕盈又充滿了哥特式的神秘詭異。而電影 《大魚》中的狼人和 《愛麗絲漫游仙境》中的紅心皇后卻正好相反,他們被設計成矮小的身材,狼人肚子大頭小,紅心皇后頭異常的大,兩個人的身材比例的明顯不和諧表現出一種荒誕諷刺的效果。蒂姆·波頓通過這一系列顛覆傳統童話電影的人物設計,讓他的電影人物形象有了獨特的氣質和特征。
而在電影中的哥特風格的場景也是蒂姆·波頓慣用的電影背景,將童話故事賦予了蒂姆·波頓特色的視覺風格。
以往的好萊塢童話電影都是以鮮艷明快的顏色和美好溫馨的基調來表現整個故事情節,即使故事中會出現邪惡的女巫、陰森的環境等恐怖元素,電影也會將這些場景做美好化的處理,但是蒂姆·波頓對他的童話電影的處理卻正好相反,非但沒有弱化這些恐怖元素,還通過哥特風格的場景來強化這種恐怖氣氛。哥特風格的建筑一般是通過尖尖的大拱門、較高的天頂和筆直的立柱這些從中世紀尖頂大教堂演化來的建筑風格來表現神秘和詭異的感覺。在蒂姆·波頓的童話電影中都會有哥特風格的建筑出現。比如《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中開始就出現的巧克力工廠就與街上其他的房屋建筑風格完全不同,高聳的黑色樓房透出一股強烈的哥特風格,旁邊整齊的平房居住著普通百姓,而這座神秘的巧克力工廠的廠房卻只有運送巧克力的汽車來回出入,普通人對廠房內部一無所知,這就增添了工廠的詭異和神秘氣息,也為后面大家去參觀工廠內部做了鋪墊。
在電影 《愛麗絲漫游仙境》中更是充滿哥特風格的建筑,比如紅心皇后和白皇后各自的城堡,都是采用了多尖的尖頂、城堡內的尖券門以及相同比例的拱門。尤其是紅心皇后的城堡,孤獨地矗立在荒蕪的山谷中,襯托出神秘和恐怖的氣氛。幽暗恐怖的森林也是哥特作品中經常用的一個場景,在蒂姆·波頓的童話電影中也都有這一場景的運用。
比如在電影 《大魚》中,為了表現愛德華的勇敢,片中設計了這樣一個場景: 愛德華走進了一片幽暗茂密的森林,整個森林籠罩在黑暗恐怖之中,遍地是枯枝爛葉,烏鴉幽怨地叫著,樹杈上結滿蜘蛛網,愛德華勇敢地穿過這片森林之后來到了桃花源般的小鎮,但是他卻離開了小鎮重新走回這片恐怖的森林中,而在回來的路上樹枝突然伸出來將他卷住并要吃掉他。在電影 《愛麗絲漫游仙境》中也有一段表現愛麗絲在黑色恐怖的森林中獨行的場景,甚至在她去紅心皇后城堡的路上還出現了滿是骷髏的小河,烘托出電影的恐怖氣氛。
三、結 語
蒂姆·波頓的童話電影在當今的童話電影中是獨樹一幟的,每一部電影都被深深地打上了蒂姆·波頓的個人標簽。以經典童話故事為背景和出發點,卻又打破傳統童話故事的敘事和表現方式,用其獨特的敘事模式安排和哥特風格的美學設計,展示了蒂姆·波頓內心深處對童話故事的不同理解。他的童話電影中一反傳統的美好簡單的情節和人物形象設計,加入了很多詭異、神秘、恐怖色彩,但是他的電影中卻又表達了對真、善、美的追求,雖然人物形象和性格都充滿了憂郁和詭異,但是內心深處卻又充滿了人性的善良,這種電影的設計風格值得今后的童話電影創作者們借鑒和學習。
參考文獻:
[1]徐振東. 黑暗而浪漫的哥特歌劇———淺析蒂姆·波頓電影中的哥特風格[J]. 電影文學,2009\\(07\\) .
[2]孫建. 黑色的純真: 蒂姆·波頓的電影世界[J].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8\\(04\\) .
[3]徐雪芹. 城堡里的孩子: 蒂姆·波頓[J]. 電影,20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