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爆棚的好萊塢夢工場 3D 動畫巨制 《瘋狂原始人》于2013 年4 月20 日在中國內地全面公映,該片講述了原始人克魯德一家的故事。他們一家六口在老爸 Grug 的庇護下生活,為了生存,白天在躲避各種野獸的追擊,同時又與它們搶奪鴕鳥蛋為食,夜晚在山洞里聽老爸講述同一個故事,過著一成不變的簡單生活。大女兒 EEP 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女孩,一心想要追逐山洞外面的世界,她的不滿足給老爸帶來了不少煩憂。沒想到世界末日突然降臨,他們賴以依附的山洞被毀,一家人被迫流離失所。一成不變的生活發生了改變,展現在他們眼前的新世界嶄新絢麗而又充滿危險,周圍都是種種食人鳥獸和不知名的奇怪生物。
在生存危機中,他們遇到了游牧部落族人 GUY,憑借他超凡的創造力和革新思想,克魯德一家一次又一次躲過了重重困難。他們一路上與拳擊猴搏斗,與食人花捉迷藏,還差點釀成了森林大火……GUY 和 EEP 暗生情愫,漸漸取代了老爸的地位,變成克魯德全家人的偶像,這個來歷不明的神奇男子和頑固保守的老爸,叛逆的大女兒 EEP,像小瘋狗一樣的 baby,瘋狂老太奶奶,二缺的弟弟以及溫柔的媽媽在末日來臨之際,逐步適應了新的環境,最終找到了新的樂土,開始了新的生活。
影片老少皆宜,笑點無數,然而爆笑以后筆者不由得反觀現實,原始自然早已離我們遠去,人化自然俯拾皆是。
在影片中,我們看到,原始人的生活是多么的簡單質樸,為了獲得生存的權利,他們從野獸口中奪取必須的食物,無論其過程多么的艱辛,一家人都是其樂融融聚集在共同的家園———一個能躲避外界猛獸追擊的山洞中。雖然野獸是原始人生存的最大敵人,但是他們之間也是朋友,弱肉強食只不過是生物鏈的必然要求,無論是人還是野獸都有生存的權利,它們是平等的,不應該為了人的利益而抹殺野獸的生存權利。原始人畏懼野獸,畏懼光,畏懼自然災害 \\(影片中表現的是地震、火山爆發\\) ,對整個大自然懷有一種敬畏之心,正是這種敬畏之心的存在,使得他們能與自然生物和諧共處,GUY 的皮帶猴就是最好的詮釋之一,它是 GUY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地震來臨之時,它和原始人一起共生死。在飛向幸福之路的最后一刻,老爸 Grug 并沒有只顧自己,危急之中,還將曾與他們奪食的連尾熊、威脅他們生命的大貓豹、帶給他們快樂的小狗道格拉斯等動物一起帶上了火鳥船,一同飛越危險,到達了幸福的彼岸。原始人不僅與動物和諧共處,與植物也同樣如此。在尋找新家園的旅途中,瘋狂老太奶奶和溫柔的媽媽遇到了恐怖的食人花,她們起初也很畏懼,不知所措,后來從一種善于偽裝的小動物身上找到了靈感,手舉一朵小野花,平安穿過了食人花叢。原始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有他們的原始思維,模仿是一種古老的生存智慧。平安以后的原始人絕對不會想起怎么樣去鏟除這些討厭的花朵,因為他們覺得即便是威脅自己生存的植物,同樣也有生存的權利,任憑它們自由地生長。
誠如影片中所講述的,原始人懷著敬畏之心,因而能與自然和諧相處。但是隨著人類的進步,現代化浪潮遍及全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現代人對自然早就沒有了敬畏,整個社會處于一種以人類為中心的狀態,人按照自己的需要肆無忌憚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為了自己的利益,無視其他生命體,由此帶來的生態問題亦日益嚴重,氣候變暖、植被退化、物種銳減、垃圾泛濫、禽流感變異……各種事例不勝枚舉,觸目驚心: 阿爾伯達焦油砂被稱為地球上最具破壞性的項目。據綠色和平組織說,到 2020 年,因焦油砂開采產生的排放量將增長到 12 700 至 14 000 萬公噸,超過奧地利、葡萄牙、愛爾蘭和丹麥目前的排放量。
如果繼續執行擴張計劃,將導致面積相當于英國的北方森林和泥炭沼澤的喪失; 石油公司在尼日爾三角洲開采石油只顧經營,鮮少監管環境。多年的石油泄漏污染了村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和水源; 廢氣的燃燒導致酸雨,使農作物歉收,三角洲傷痕累累; 中國臨汾位于由鑄鐵廠、冶煉廠和水泥廠組成的 19. 3 公里工業帶中心,成為地球上污染最嚴重的城市。煤礦每年供應各廠 5 000 萬公噸煤炭,因快速發展的需要而不受限制,人類生存困難…… 生態危機預示著人類將徹底破壞自己的生存基礎,終將被逐出整體的宇宙大生命之流。關于這一點,恩格斯早就提醒過我們: “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每一次勝利,在第一線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在第二線和第三線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響,它常常把第一個結果重新消除。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別的地方的居民,為了得到耕地,毀滅了森林,他們做夢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為荒蕪不毛之地……”
如果人類還想讓地球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繼續存活,如果人類還想棲居在這顆星球,讓人類文明可持續地發展下去,那么全人類的生態意識的建立就迫在眉睫。
為了走出生態困境,科學家們有過無數的規劃,比如:開發新能源、做好廢物利用、搬離地球定居太空、縮小人的體格以減少對物質、能量的損耗……其中一些舉措無疑對生態危機進一步的惡化起到了緩解作用,但是很多所謂的規劃無異于天方夜譚,即便可以實現,也將面對重重困難。因此,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不足以解救人類面臨的生態危機的,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往往帶來意想不到的生態災難。
所以生態學研究應當意識到,人不僅僅是自然性的存在,不僅僅是社會性的存在,人同時還是精神性的存在。
因而,在自然生態與社會生態之外,還應當有 “精神生態”的存在。如果說自然生態體現為人與物之間的關系,社會生態體現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那么精神生態體現為人與其自身的關系。精神性的存在是人類更高的生存方式,人類的精神因素注定要對人類面臨的生存境遇產生巨大影響。
新的發展理論將把 “精神的進化”看作社會發展的重要尺度。這既是一場社會革命,又是一場人的革命,關于人的心理與素質的革命。把 “精神”因素引進生態環境中來,人們將因此獲得雙重效應: 人類內在素質的提高與人類外在環境壓力的緩解。
人類必須從人類中心主義逃離出來,走向生態中心主義,在精神意識上做出完全的改變,生態危機的解救才有可能實現。生態中心主義認為,任何一種生命形式都有其內在的價值,生態圈內所有的生命形式在本質上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它們都有生存、發展、繁榮的權利,都有在生態圈的范圍內實現自我價值的權利。這似乎回到了原始人的思維,但它并非一種簡單的復述。原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不過是居于敬畏之心下的原始生存智慧,是被動的行為,而現代人是在挫折報復后對于自然關系的重新審視,是主動的選擇。
首先,應該樹立一個整體的生態觀。人類和其他生命形式是一個密切聯系的共同體,彼此相互聯系、相互依存,不存在主次等級之分,他們共同維護著地球的生態系統,保護其他生命就是保護人類自己,損害其他生命其本質就是對自我的損害。正如斯普瑞特奈克說的: “現代性將人擺在自然之巔的一個玻璃盒子里,堅持人與自然界其他事物徹底分離的態度。它脫離地球共同體這一更大的故事來構思人類的故事。要想成為真正的后現代就要反對分離性,要打開盒子把我們重新放回到更大的背景,即地球、宇宙、神圣的整體中去。
其次,應該尊重自然,反省自身。人類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過程當中,常常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自然,不顧生態系統的規律而肆意妄為,因此遭到了自然的報復。
必須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讓自己去適應自然,才能證明人類的尊嚴。只有適應地球的人,才能分享地球上的一切,才能其樂融融地生存于其環境中。好似原始人克魯德一家,一方面不畏懼生活的艱辛,一方面熱愛自己生存的環境,才能在地球上 “詩意的棲居”。
最后,還必須敬畏生命?!吧顚由鷳B學的一個基本準則就是,原則上每一種生命形式都擁有生存和發展的權利。
當然,正如現實所示,我們為了吃飯而不得不殺死其他生命,但是,深層生態學的一個基本直覺是: 若無充足理由,我們沒有任何權利毀滅其他生命。深層生態學的另一個基本準則是,隨著人類的成熟,他們將能夠與其他生命同甘共苦。當我們的兄弟、一條狗、一只貓感到難過時,我們也會感到難過; 不僅如此,當有生命的存在物 \\(包括大地\\)被毀滅時,我們也將感到悲哀。在我們的文明中,我們已經具有隨我們支配的強大的毀滅性工具,然而我們的情感卻是相當不成熟的。迄今為止,絕大多數人的情感是十分狹隘的?!?/p>
\\(保持生物種群的多樣性,珍惜每一條生命,承認各種生命的內在價值,平等對待生命,敬畏生命,呵護生命,不能再以人類為中心,奴役和利用生命,如此,人類與自然才能和諧相處,整個生態才能保持統一性,地球和人類才能一致獲得可持續發展。
盡管人們已經開始做出種種努力,生態危機的嚴重局面依舊在加劇,地球生態系統瀕臨崩潰的邊緣,作為一種新的世界觀,生態學開始重新審視人類的生存理念和行為準則,人類社會必須從工業文明時代向生態文明時代進行轉換和衍變,唯有生態意識的覺醒,才能使人類認識到自己所犯下的嚴重錯誤,即打破了地球生態系統的平衡,釀成了世界性的生態危機,加速了人類滅絕的步伐。
面對原始人充滿原始思維的智慧生活,作為現代人的我們是否也應該從中領悟到一點生存的智慧呢? 當然,我們不需要回歸原始,重入蒙昧,但我們需要回歸自然,與地球上的萬事萬物和諧共生,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參考文獻:
[1]魯樞元. 生態批評的空間[M].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張艷梅,蔣學杰,吳景明. 生態批評[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
[3]薛敬梅. 生態文學與文化[M]. 昆明: 云南大學出版社,2008.
[4]劉文良. 生態批評的范疇與方法研究[D]. 揚州: 揚州大學,2007.
[5]張曉琴,沈玲. 生態文學: 構建和諧社會的文化源泉[J]. 河南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