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動畫電影的發展當中,有機的融入傳統美學,不僅有效的加強了個性化和民族化的動畫發展, 而且對于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而言也是一種有效的傳承和發揚手段。
一、傳統美學風格在中國動畫電影中的表現
( 一 ) 劇本創作之民族特色
走民族的道路才可能被世界認可,作為“中國學派”的中國傳統電影動畫,離不開汲取傳統藝術的精華。 國內動畫電影前進的步伐離不開民族特色的伴隨,我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寓言、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等多姿多彩,為創作動畫劇本提供了海量的優秀資源。 比如,以優秀小說《西游記》中敘述的“三借芭蕉扇”,就為《鐵扇公主》動畫電影提供了題材,在戲曲藝術指導下,鐵扇公主、孫悟空等角色個性鮮明。 從民間取材的《寶蓮燈》、取材于《封神演義》的《哪吒鬧?!芬约叭〔挠诔烧Z故事的《女媧補天》等。 以民族情趣融入動畫創作,對勤勞勇敢、正直善良最大的歌頌,并對腐朽、罪惡給予批判,是傳統道義文化的再現。
( 二 ) 民族藝術形式在場景與畫面設計的體現
藝術以“意境”為靈魂,景生情,心造意。 創作者將自我審美賦予到藝術作品中,是創作者內心的表達方式。 民族藝術在形式上的美在國內創作電影動畫歷程中始終被極力的追求。構圖場景與形式是電影動畫上營造意境的主要方式。 《哪吒鬧?!穭赢嬛?,古典工筆重彩的繪畫構圖方式被較多的應用,虛實有致、層次分明的樓閣奇石與亭臺山水,呈現出流水行云的奇妙,神話的亦幻亦真彌漫在作品中。 水墨動畫是營造場景意境的典型。 比如《山水情》、《小蝌蚪找媽媽》、《牧笛》等水墨作品,拋棄了“單線平涂”的創作手法,無邊緣線,動物形象以水墨被完美呈現,主題鮮明。
此外,我國民族審美精神也被融入到人物情感與形式的表達上。 國內動畫創作中的藝術元素可在傳統的深厚的民族文化中充分的借鑒與提煉,為己所用,豐富了其表達形式,并將民族的審美情感與意識傳承下去。 比如,剪紙動畫,《人參娃娃》、《葫蘆兄弟》、《豬八戒吃西瓜》與《魚童》等,以傳統的民間皮影戲、剪紙藝術為基礎,展現出在色彩鮮艷、簡潔風格上的民族審美特點。
二、形成中國電影動畫傳統美學風格原因淺談
( 一 ) 藝術根基
1.傳統京劇藝術。國內的許多電影動畫都可見到京劇藝術的身影,在場景設計、動作造型以及音樂伴奏上的京劇元素較為突出。 從動作上看,較為典型的要數《大鬧天宮》,此外,其在京劇曲調上以“敲鑼打鼓”的方式烘托情節,京韻京腔的鼓點與音樂將該部動畫的民族氣息表現的凌厲精致。 再如臉譜的運用,《驕傲的將軍》動畫片中,將軍與食客師爺等都被描繪成了“花臉”。
2.民間藝術的影響。 從美學分析,中國電影動畫受民間藝術較大影響,比如藝術思維、審美價值與形象塑造等,電影動畫與民間藝術的相融,創造出多姿多彩的動畫作品。 受剪紙、窗花與皮影的影響,剪紙片孕育而生。 剪紙藝術發源于民間,是綜合的藝術形式。 大約11世紀,皮影就已經產生,是巧妙結合戲曲與工藝美術而得來的, 是平面雕鏤技藝的結晶。 我國電影動畫創作中,皮影與剪紙藝術經常出現。 如《豬八戒吃西瓜》,就對剪紙與皮影的幽默詼諧與裝飾趣味的特性全面吸收,創造出樣式樸實、造型簡潔與色彩鮮艷的電影動畫。 此外,漫畫、裝飾圖案、磚畫像、壁畫等也豐富了國內電影動畫風格。
3.民間文學。 國內傳統文化的熔爐中,民間文學是不可忽視的力量,其創造的藝術形象性格鮮明、家喻戶曉,在民眾心理深刻沉積。 國內電影動畫受民間文學的啟發,在故事情節上多有借鑒。 中國動畫向民間文學汲取精華的原因在于:首先,動畫語言與民間文化具有相似性,表現能力強。 其次,民間文學為虛構性,動畫亦是如此。 可以說,動畫片與民間文學是以想象與夸張為鏈接的, 而由通過動畫的直觀表達宣揚民間文學的教導作用。 為此,由民間文學改編而來的電影動畫是視覺與教育的雙享受。
(二)人文環境
1.觀眾角度。 國內電影動畫觀看群體為成人與兒童,其中兒童占據多數,觀眾的審美決定創作風格的“投其所好”。 第一,觀眾在動畫片的引導下實現了審美上的愉悅與趣味, 使得繁忙的心靈有了輕松感。 觀眾受動畫片虛擬夢幻與幽默感的影響,內心愜意。 動畫中音樂的動聽、畫面的多姿與形式的玄妙使成人與兒童離不開電視。 可以說,現實中的競爭與喧囂浮躁,觀眾需要精神上的愉悅。 正是這種需要,催生了電影動畫的美學傳統風格。第二,社會環境催生了觀眾審美趨向形成,“四大名著”等優秀的歷史積淀隨時都影響著代代人的成長, 這也要求創作者不能忽視觀眾的成長習性,加入優秀傳統因素成為必然。
2.藝術家角度。 受所處社會環境的影響,個體逐漸形成了自我的審美觀念,通過藝術創作,如文字、圖畫、音樂的形式表現出來,就是藝術作品。 創作者具有的審美觀念是國內的電影動畫傳統美學風格體系建構的主體。 作品因創作者不同而存在差異,而其本質在于審美觀念的差異。 成長環境影響創作者的審美觀念的樹立。 比如,“萬氏兄弟”自小就對玩皮影、剪紙花感興趣,同時還對捏面人、繪畫、跑馬、說書情有獨鐘,這也讓其作品中的傳統藝術十分濃厚。
三、結語
中國傳統文化根基深厚,沉淀了上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 隨著國家文化建設步伐的推進,我國動畫產業由此新生。 深受歷史文化熏陶的藝術創作者將傳統美學風格融入到中國動畫電影中,并創造出“中國學派”的藝術形式,受世界贊揚。 但是,在以傳統文化為驕傲的同時,也不能盲目排外,固步自封,還應該講中西文化中的結晶融為一體,促進中國動畫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韓宇.影視服裝的基本要求與設計藝術研究[J].作家,2012,(08):237-238.
[2]閻延.電影藝術的價值和意義[J].電影文學,2013,(06):10-11.
[3]王瓊.電影 《阿凡達 》3D特效技術解析[J].電 影 文學 ,2013,(13):113-114.
[4]沈宇峰.動畫短片的創作與研究[J].芒種,2012,(04):218-219.
[5]唐飛.對《紫 色 》導演創作的構思分析[J].電影文學 ,2013,(23):72-73.
[6]王健.中國中小成本電影產業缺失成因分析[J].電影文學,2013,(05):17-18.
[7]邢靜.基于水墨藝術的動畫場景教學研究[J].大舞臺,2013,(01):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