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能給人們帶來很多的反思與共鳴,因為影視具有綜合性,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它吸收各門藝術的精華,二是科學和藝術的有機結合,三是集合多種藝術的美學特征于一身。電影《無人區》也不例外?!稛o人區》是導演寧浩繼《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之后的第三部作品,由于種種原因,整整延遲了四年上映。導演的風格,也就是導演作品的風格,在戲劇學上就是演出風格。演出風格就是演出特有的藝術特色,它包含了創作者對生活的態度,創作者對藝術與生活關系的態度,創作者對演出所期望產生的審美效果。寧浩的導演風格一般是多線敘事,場景簡單,充滿喜劇色彩,因此,初看電影《無人區》,無法相信這是寧浩的作品。一條主線的敘事方式,荒漠化的場景,血腥的殺戮和大量的撞車特技,似乎都不該出現在寧浩的電影中,可以說,這部《無人區》讓觀眾看到了寧浩的轉變。寧浩的導演風格在這部電影里也有改變,雖然黑色幽默的元素依舊存在,但是寧浩之前的作品多是反映社會現實、反映小人物在社會中的悲悲喜喜,可是這部電影卻是在徹頭徹尾地反映人性,反映脫離了社會的人性。優秀的影片,其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感人的藝術魅力,一定離不開特定的時代精神和時代情緒,離不開社會生活中涌現出來的為人們所普遍關心或思考的矛盾與問題,離不開在觀眾中引起巨大思想沖擊的社會思潮?!稛o人區》在情節和人物上處處給人以思考,處處離不開現在的時代和社會背景,由此可以斷定,《無人區》是一部優秀影片。
1情節對于人性的解剖
先來說情節。情節在作品中必須通過劇作者的結構和組織才能表現出來,包含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本片的情節安排可以說是撲朔迷離,用充滿戲劇性的方式去解讀人性,事件一環扣一環,在局部環境中塑造整體情節。
1.1電影的開端部分
攝影藝術的意境是它所體現的藝術情趣、藝術氣氛和藝術聯想與幻想的總和,想表露出意境,必須有所寄籍。而本片中導演寄籍的就是荒漠,電影開篇就是荒漠的場景,在這部影片里,荒漠就是一種意境。無人的荒漠,突顯出事件發生的環境,在無人區里卻在說人的事情,這就讓人脫離了社會的約束,電影中發生的一切才會如此自然。電影開端只字未提“人”的問題,而是探討了一個哲學性的問題,人和動物的區別究竟在哪,由猴子說到那只引發整個故事的鷹隼,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因為人會用火。影片的開篇為影片定了一個基調,這部電影不是在探討“人性”,而是在探討“獸性”。脫離了社會的人實際上跟野獸沒有什么區別,這是影片的情節帶給人們最大的震撼。
1.2電影的發展部分
在電影的開端部分表露環境和故事背景之后,影片進入了發展部分,這一部分也是影片線索最豐富的部分。律師潘肖的出現,警察敗訴,讓老大順利地躲過了牢獄之災;正因為老大的出獄,讓潘肖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這一切都是在向利益看齊。因為錢的緣故,老大要求老二在路上干掉潘肖;而又因為潘肖根本無法適應這里的生存法則,惹到了無人區居民劉三和劉四,車的擋風玻璃被砸壞了,意外地躲過了一死。這一切的巧合都是心中的欲望造成的。潘肖撞到了老二,以為老二死了,為了保住自己的名利,決定用汽油將老二燒了,于是,他來到無人區中的服務區加油,卻因為一個非常諷刺的捆綁經營認識了妓女。在這段情節中,很多戲份充滿了戲謔的成分,加一箱油要“一千五”,不看表演不給加油,幫你修了個車玻璃要“一千五”,不給錢就不許走,社會中人們堅持的文明在這里一分錢都不值,這里就是一個原始世界,比的是誰拳頭硬。妓女跟著潘肖的車跑了,卻意外地發現潘肖車上渾身是血的老二,并認為潘肖殺了人;而潘肖也在努力地解釋:自己是個律師,不是個壞人。好人和壞人的分界線在這一段戲中消失不見,人本無好壞之分,都是為了自己心中的欲望去做事情而已。老二從昏迷中醒來,要殺掉潘肖,而妓女卻開始為潘肖求情,最終老二干掉了過來找潘肖的劉三后帶著妓女逃跑了,潘肖假死躲過一劫,并且救了被打傷的劉四。整段戲節奏非???,面對死亡,每個人都收起了自己的“虛偽”,取而代之的是恐懼,槍在這里就代表一切??尚Φ氖?,手里拿槍的老二卻被一個傻子用錘子錘死了,也許只有傻子才敢在這樣一個獸性充斥的世界里對著一個拿槍的人揮起錘子。老二死了,老大似乎根本不去考慮老二的死活,僅僅是想著自己的鷹隼,老大與潘肖達成協議,潘肖幫助他找到鷹隼,而他帶潘肖出去,可是,在找到鷹隼后,潘肖被老大關進了車里,制造一氧化碳中毒的假象,信用在這里被踐踏。老大揚長而去。警察的出現挽救了潘肖的性命,潘肖卻毅然地弄翻了警察的車去救妓女,這些看似想不到的情節在影片中顯得合情合理,潘肖跟妓女之間沒有愛情,有的只是在這樣一個獸性泛濫的世界里兩人共存的良知。在影片的發展部分,主要是用種種事件建立社會中的人和脫離社會的野獸之間的對抗,這種對抗解讀了人性最重要的一方面,當脫離了約束的時候,人性究竟還存在嗎?
1.3電影的高潮部分
在故事進行到這里的時候,高潮部分隨之而來,在發展部分所設置的大量懸念和線索將在這一部分完全解開。高潮的進入可以說是從主人公潘肖騎上馬帶著導航開始的,潘肖騎著馬看著導航,一種古代和現代交通方式的結合凸顯了故事的荒誕性。在潘肖找到妓女時,卻發現老大在交易鷹隼。這樣的情節安排使得之前的所有線索集合到一起,老大最終得到了鷹隼,并想要將妓女活埋。在這一個事件的基礎上,主人公潘肖應該作何選擇。當潘肖最終站出來時,可以說他完成了自己的一次蛻變,巧妙的離間計為自己和妓女贏得了生存的時間。人在面臨生死抉擇的時候會想明白很多事情,主人公潘肖也不例外,他在這一刻放棄了他一直堅持的名利和一直堅持的好人形象。在潘肖和妓女被老大開車追殺的時候,劉四的突然出現似乎結束了整個故事,老大被劉四的車撞倒,人性的美好一面剛剛開始展現,卻又是因為老大一槍結果了劉四而匆匆結束。這種高潮部分的安排充滿了戲劇突轉,這種突轉是建立在人性轉變的基礎之上的,老大到最后都沒有放棄自己心中的惡念,潘肖卻改變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放棄了自己非常珍惜的生命,真正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1.4電影的結尾部分
老大殺人不眨眼,卻死在了潘肖的打火機之下,人類與動物的區別就是人會用火。在結尾,妓女順利地逃脫無人區,進入有人的世界,對于妓女的人生也是一大轉變,潘肖用死來拯救了一個真正有意義的生命。這里不得不提及“火”這個元素的存在,“火”的存在是故事的戲劇性的體現,是一種戲劇懸念。戲劇懸念源自心理學中人由持續性的疑慮不安而產生的期待心理,懸念給觀眾造成了一種惴惴不安的心理感受,是一種情感起伏跌宕的過程。影片開篇出現“火”,給觀眾留下了一個懸念,在結尾處又用火結束一切,完美地解開懸念。而“火”在故事中也是一種象征,象征著僅存的良知。這部影片的情節由人性而起,由人性而終。
2“人物”對于人性的解剖
再來說說人物。在社會中,審美活動是人類的一種重要的精神活動,甚至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活動。人是最富有感情的,而人又處于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和紛繁復雜的社會關系中,難免會被深深觸動。這里不難看出,人的本質是美的,人追求的東西也是美的,放棄美而僅僅追求利益的可能只有野獸。本片的人物完全脫離了現實社會,他們的世界毫無美感可言,這也就是為什么影片一直在強調人和動物的區別。影片將人物與動物劃成一類,影片中的人物眼中只有利益。
2.1男一號潘肖的人性特征
先說影片中的男一號:潘肖。潘肖是一個律師,來到無人區是為了幫撞死警察的老大打官司,這里導演構思非常巧妙,將潘肖的人物職業設定為律師,這個職業在社會中是社會秩序的履行者,而在影片里,他卻是個外來者。因為是外來者,他已經習慣了正常社會的一切秩序,而在無人區里,所有的社會秩序都不存在,潘肖一直到死才弄明白這一點。在潘肖要錢不成的時候,他提出拿車抵押,因此給老大一個干掉他的理由,在路上因為挨了劉四一巴掌,導致擋風玻璃被砸壞,因此撞到了老二。在撞人之后,他滿腦子想得都是老二死了會毀了自己的前途,卻根本沒想過如果老二醒過來自己的命就沒了。潘肖是個律師,他所信仰的法律在這里根本沒有用,在無人區潘肖完成了自己人生的蛻變。整個故事都是按照潘肖這個人物的線索進行的,在這個世界里除了人的善良,沒有任何東西再需要他履行??梢哉f,潘肖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貴族,辛辛苦苦地工作,安安穩穩地掙錢,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護自己的面子。這樣一個人上人在無人區的世界里注定走不到最后,殺人越貨、強買強賣———這些行為在常人的世界觀里都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可是在沒有道理可講的地方,人們應該做什么呢?是眼睜睜地看著,還是反抗?潘肖選擇了眼睜睜地看著,因為反抗就意味著會傷害人的性命。潘肖最后用死來證明人與動物的區別是人會用火,用死來捍衛自己心中的良知。
2.2女一號妓女的人性特征
再說說女一號。這部影片里的女一號是一個妓女,她在無人區里靠跟別人發生關系賺錢,自己只能分得很少的一部分,還要遭受毒打,所以她愛錢,她在任何時刻都沒有忘記自己放錢的小玩偶。妓女就是生活中的“工薪階層”,在壓迫中工作,眼睛里只有自己的積蓄。如果沒有潘肖的出現,妓女可能不會想逃跑,可潘肖的出現帶來了外面世界的氣息,就像一個辛辛苦苦工作的人猛然間得到了一個看似不可能的晉升機會到了,她努力地去爭取了,而她選擇出逃的原因可能是為了在外面的世界賺到更多的錢,使自己的積蓄更多。當潘肖用生命挽救了她的時候,她才體會到逃出來究竟意味著什么,她放棄了賺錢,有了夢想,成為了這個事件中唯一的幸存者。因此說,只有當人失去了某種東西的時候,才會明白珍惜,無人區的人最后都死去的時候,也意味著所有丑惡人性被消滅,妓女開始珍惜這僅存的善良。
2.3男二號老大的人性特征
接下來該說到男二號老大。老大殺人不眨眼,是個強硬的角色,潘肖幫他打贏了官司,他卻不想付錢,潘肖拿走了他的車,他就想干掉潘肖,人命在老大心中不值錢。老大就是規則制定者,無人區里的一切規則是他制定的,一切事情都是由他來裁決,他就是無人區里的獨裁者。老大是個販鷹隼的,他的一切目的都是為了鷹隼,也可以說是為了錢。老大能夠很好地適應無人區的生活,一切干擾他賺錢的人都被干掉了,甚至連警察都沒有放過。在這樣一個沒有秩序的世界里,老大肆意地做著他想做的事情,而潘肖可能是這個世界里為數不多的敢跟老大叫板的人。因為鷹隼,老大跟潘肖達成協議,在找到鷹隼之后,老大依然要干掉潘肖,社會中的一切道義在這里都是空話,而老大最后卻是死在潘肖的火機下,潘肖這個外來人用這個社會的方式成功告訴老大:“你永遠不會懂的,因為你不是人?!崩洗筮@個角色的出現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形象,比起潘肖害怕撞死人危害自己的前途而準備毀尸滅跡這樣的行為而言,老大的行為更加殘暴,這里導演用最直觀的方式展現了人與動物的區別:人做事有原因,動物全憑喜好。這種人性與獸性的對抗,最終人性獲得了勝利,雖然結局是同歸于盡。
2.4男三號老二的人性特征
還有一個小人物也不得不提,那就是黃渤飾演的老二。老二在戲中是個典型的底層人物的形象,在社會中看不起一切,自己卻沒有任何能力,他的死活完全不能自己做主。老大為了鷹隼,直接撞了警車,根本沒有考慮過老二還在車里,下車之后先看鷹隼,沒有顧及老二。老二在老大心中就是一條人命,遠沒有鷹隼值錢。他要干掉潘肖,卻被潘肖撞了個半死。在他手里握著槍的時候,他以為自己可以做一個人上人了,可以做一個規則的制定者,卻被一個傻子打死了,這種情節都在反映一個底層生活者的悲哀。老二悲慘的命運終結在錘子上,在獸性的世界里,他無法生存的原因就是他還不夠有“獸性”。老二這個角色完全適合寧浩之前的作品風格,小人物卻有著大命運,不是老二被撞就激發不出潘肖的獸性;不是老二清醒,就激發不出潘肖的善性。老二是一個命運的改變者,如果在正常社會,老二可能不會死,但是在無人區,規則不能被人改變。
2.5人物關系與人性的聯系
影片的四個主要形象各自代表了一種社會階層,不同階層的人在無人區里有著最大的共性———生存。欲望在這四個階層里來回穿梭,不斷地用最殘忍的方式毀滅一個階層。在故事中,潘肖、老大和老二三人的關系完全是被利益連在一起,潘肖為了錢幫助老大,老大為了車要干掉潘肖,潘肖撞了老二,老二醒來要弄死潘肖,老大因為鷹隼跟潘肖合作,老二因為鷹隼死在錘下,這種種的利益將這三個人完美結合,唯一脫離這個利益圈的就是妓女。妓女跟潘肖之間沒有愛情,是共存的良知建立起兩人的關系,這樣一種關系比利益來得更牢靠,不管什么情況他們都不會放棄對方。這里不得不提及人物關系帶來的思考,單純地依靠利益建立起的關系是不牢固的,唯有共同的信仰建立的關系才是牢不可摧的。
3結束語
影片《無人區》對于人性的解讀是透徹的,殺戮、金錢、欲望在無人區里顯得更加赤裸裸。失去了社會的約束,人性的丑惡面被不斷放大,而在丑惡之下,良知顯得那么寶貴。影片中的幾位演員也非常棒,熒幕上的人物形象最終是要通過演員的創作與觀眾見面的,無論劇作的文學形象、導演的表演處理和觀念都是通過演員的表演來體現的。演員徐錚、黃渤、多布杰、余男將片中的幾個人物塑造得豐滿形象,使得觀眾對于人性的感知更為強烈。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無人區》的結尾有些讓人意外,突然從無人區跳回了有人區,影片的色調和氣氛轉折生硬,這一點可能是影片唯一的失誤,是可以加以修改的。最好能夠貼合題目,讓妓女這一人物也喪命于無人區,這樣的話,無人區就真得成了無人區,所有的丑惡人性在無人區都被消滅了。但是,這點小失誤并不影響其成為一部優秀的作品??偠灾?,影片《無人區》對人性的探討實在值得讓人深思。
參考文獻:
[1]彭吉象.影視鑒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鮑黔明,廖向紅,丁如如,等.導演學基礎教程[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215
[3]王光祖,黃會林,李亦中.影視藝術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8
[4]周家群.攝影藝術論[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168
[5]李建平.戲劇導演本科教程[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91
[6]吳家榮.美學與美育[M].合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安徽大學出版社,2012:135
[7]林洪桐.表演藝術教程演員學習手冊[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