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在人們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網絡電臺應運而生。網絡電臺極大削弱了以往時間以及地域上對廣播的限制,并且具有較高的互動能力、更新鮮的內容和更快捷的收聽形式等優勢,但是同樣也爆出諸多不足。微平臺作為一個新興的、具有很高用戶黏性的“廣場”,可以與網絡電臺相互融合、相互補充,成為網絡電臺推廣的有力工具。本文將對網絡電臺與微平臺兩者之間的特點及融合進行相關的分析。
一、目前網絡電臺存在的不足
1.內容同質化。所謂“內容同質化”是指其節目內容與傳統廣播傳遞大致相同的信息的現象,有些網絡電臺更是自身廣播內容的網絡翻版和羅列,節目特點較少。內容同質化不僅僅會將網絡電臺的功能局限為傳統廣播的一種傳播形式,更會因為網絡競爭能力不足而失去原有聽眾群。
2.宣傳推廣渠道較少。目前靠著傳統媒體推介、熱門節目熱點內容帶動、用戶口耳相傳等形式進行推廣是網絡電臺的主要推廣模式,但是其宣傳效果并不理想,比如:用戶對傳統媒體具有依賴性、標志性以及熱點節目很難及時分享。
二、微平臺傳播的特點
1.覆蓋域廣。覆蓋域是指媒體所針對的傳播對象的范圍。從空間角度上看,微博、微信等微平臺與網絡電臺一樣沒有地域性限制。從時間角度看,微平臺更適合零散時間觀看,也方便檢索,可以更高效率地獲得媒體所需要傳播的內容。
2.互動多向化。雖然網絡電臺已從單向互動發展到雙向互動,但是微平臺已經可以達到用戶與媒體之間、用戶與用戶之間、媒體與媒體之間等多向互動,從而有效增加用戶的參與度。而且每進行一次互動,互動成員之間都扮演了聽眾和傳播者的身份。
三、網絡電臺與微平臺融合并進
1.推廣方面。正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說網絡電臺的節目內容是暖心可口的美酒,那么“廣場式”的微平臺是沁人心脾的酒香,帶著網絡電臺走出那條“深巷子”.“好酒”既可以為微平臺吸引大量粉絲,又可以引導粉絲進入網絡電臺。在推廣方面,網絡電臺與微平臺兩者相得益彰。
2.互動方面。微平臺可以舉辦一些參與門檻較低的網上活動,借此增加用戶黏性和參與度,擴展用戶基數。同時,多元化互動不僅增加用戶參與度,也能夠更及時地獲得用戶的需求和偏好的反饋,有助于提升用戶體驗,改善節目質量,開創新的節目類型。在微平臺上與聽眾的每一次互動,都是一種以聽眾為核心的“圈子”推廣,進而把每個用戶從一個單一的收聽節點,變為一個輻射宣傳節點。
3.節目推送方面。微平臺可以更快地完成對節目的摘選、剪輯、分享,讓熱點話題或精品內容查找更簡單、觀看更方便、轉發討論更容易,能夠更長時間維持話題或者節目的活性。以點帶動面,讓優質內容帶動整個網絡電臺,成為網絡電臺推廣道路上的“敲門磚”.
4.多平臺方面。網絡電臺的多樣性滿足著各種不同聽眾的需求,也同時反映了聽眾已經不再滿足于媒體單方面“填鴨式”的信息傳播方式,而是更傾向一種自主有選擇的信息接收方式。對于網絡電臺的宣傳推廣,要以節目為點、網絡電臺為面、多種宣傳渠道聯動的立體推廣方式,不僅僅要求每個宣傳推廣平臺與節目之間要有聯系,更要多個平臺覆蓋在多個節目上,從而達到聯動的效果,以獲得最大推廣收益。
四、結語
微平臺是一種信息傳遞的重要載體,網絡電臺的內容可以充實微平臺的內容,微平臺的宣傳優勢可以為網絡電臺收獲更多聽眾,兩者相互融合,互補互利,從而更好地將網絡電臺與微平臺融合并進,實現合作共贏。
網絡電臺競爭不斷加大,各種新媒體形式層出不窮,隨時都有可能對網絡電臺構成威脅,提升用戶體驗勢在必行。多元化的互動,不僅可以提升網絡電臺的用戶體驗,也更容易收獲具有很大的用戶黏性的用戶群體。微平臺和網絡電臺的融合并進,不單單拓寬了網絡電臺宣傳推廣渠道,也會在品牌聯動上相互照應獲得更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