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是根據發生在美國加州帕洛阿爾托市庫柏萊高中的一件真實事件改編的,于2008年被德國人拍成了電影。在新學期的開始,學校舉辦了一個以“國家體制”為主題的活動周,男主角賴納文格爾是德國一所普通中學的體育與政治老師,他要給學生們講他并不喜歡的“政治獨裁”課,使他們更懂得納粹極權主義運動的危害。為了使課程有趣并讓同學們更深刻的理解“政治獨裁”,賴納開始了一場模擬實驗,建立了一個組織—浪潮,統一了服裝。同學們由原來的不屑轉為主動參與創造,印刷標志,統一問候手勢??墒窃趯嶒炦^程中老師與同學們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集體狂熱中,最后釀成了的悲劇。
看完這部影片,不得不驚訝浪潮成長之迅速,是什么讓一群處于叛逆時期的高中生們甘愿逆來順受,情愿受支配,并且如此步調一致、樂此不彼呢?形成這一社會現象的內在驅動力是什么?下面,我們將運用社會學的觀點來分析。
馬克斯·韋伯說:“社會學是一門科學,其意圖在于對社會行動進行診釋性的理解,并從而對社會行動的過程及結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釋?!靶袆印卑ㄋ斜恍袆又膫€人賦予主觀意義之一切行為。鑒于行動者\\(們\\)賦予行動以主觀意義,因此行動前必須考慮他人的行為,行動中也要受這種考慮的支配,就此而言,行動是社會性的。2很明顯,韋伯認為人的個體行為不僅具有個人性也具有社會性,所以他把社會學的研究對象規定為研究個體社會行動的主觀意義,他認為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學”,除了應對社會現象作合乎規律的因果分析外,還必須深入地探尋導致特定社會現象出現的個人行動動機,理解現象背后隱藏著的屬人的“意義”??v觀影片,可以將浪潮蓬勃發展的現象背后的個人動機歸結為:人們對于尊嚴、歸屬感的追求,以及希望個人價值得到實現的心理愿望。
一、尊嚴
多數人渴望擁有別人的掌聲與贊美,每個人都想活的有地位和尊嚴,男主角賴納同樣也是,他渴望得到妻子的仰視與同事的認同。他以為有著碩士文憑的妻子認為他是一個半吊子教育家,他這樣解釋半吊子教育家:“成人自考,體育學和政治學學位,一文不值是不是?”不難想象,在他的妻子和同事面前,他是自卑的。而浪潮無疑建立并滿足了他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在浪潮中,他是受人尊敬與敬仰的文格爾先生,是一個策劃者與領導者,享有極大的權力。甚至,蒂姆要主動給他做保鏢,追隨左右,為他保駕護航。從浪潮中獲得的優越感與支配感使他也有點得意并找到了自尊。所以,他不聽妻子的勸告,依然沉浸在自我陶醉中,繼續他的操控與支配行為。
蒂姆,也是一個自卑的人,而且性格懦弱、孤獨寂寞,由于軟弱而被同學們嘲諷為“軟腳蝦”。蒂姆經常受到同學們的欺負與鄙視,而且她的父母也不能給予他想要的愛與關懷,所以,他對現實感到無比的失望。但是浪潮的出現,似乎使他獲得了重生,他像變了一個人一樣,自信勇敢,甚至去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不顧生命危險爬到高高的建筑物上涂鴉浪潮的標志。這令人膛目結舌的現象背后,正是他自卑心理的體現,他狂熱的行動正是他對于獲得自尊心與自信心的渴望。正如霍克海默說到:
“人們越是軟弱和深感失望,他們就越是狂熱地支持暴行?!钡倌肥怯捌凶顝氐椎氖≌吲c孤獨者,是最軟弱與無助的,所以當浪潮讓他重新看到希望后,他會比任何人更堅決更瘋狂地支持浪潮的任何運動,所以他能有別人不敢問為的行動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歸屬感
在影片中,丹尼斯曾經說過一段頗有道理的話:“當今的人想叛逆,卻找不到叛逆的方向。所謂的價值觀都不存在了,人人腦子里想的都是自己,我們這一代人缺少的,是一個可以將我們團結在一起的目標?!倍鵁o疑浪潮將他們團結了起來,大家從中找到了目標,也尋覓到了集體歸屬感。
當一個人缺乏某種東西或者情感時,就容易被這種東西或者情感所左右而失去判斷力。對于家庭不完整的馬爾科來說,家、集體對于他來說是情感的寄托地,他可以從中尋找到溫暖與安全。所以,當卡羅問馬爾科,你為什么穿白襯衫時,馬爾科的回答是:“因為它\\(白襯衫\\)意味著集體,你要清楚,你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而我沒有?!瘜τ诩w的情感依賴,也使馬爾科曾經一度狂熱而迷失了自我。人不喜歡孤獨,更接受不了被孤立,所以,渴望得到情感依偎與集體歸屬感的心理動機是促使他們加入浪潮并擁護浪潮的運動的又一大因素。
三、價值實現
任何人都想展示自己最有能力的一面,展示自己的力量與價值。而浪潮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讓其中的每一位成員都能有用武之地,浪潮的成長壯大是他們個人價值得以實現的有力證明??ㄎ髦谱髁司W頁并放到了網站上,對浪潮進行了網絡宣傳;錫南設計繪制了浪潮的標志;凱文復印了標志;利薩等人做貼紙、明信片、帽子;邦貝創造了問候手勢等等??傊?,浪潮的發展凝結著他們的汗水與創造力,更體現著他們的價值。價值的實現給他們帶來自豪感的同時也使他們在思想上更加維護與行動上更加擁護浪潮。
綜上,我認為浪潮中的尊嚴、平等、集體歸屬感以及價值實現等是學生們平時在生活中難以享受到的,所以對于有缺失的人來說就想加入浪潮,通過浪潮這一平臺實現自己想要的。浪潮不負眾望,不僅填補了學生們的心靈空缺,修復了心理創傷,而且還讓他們看到了自己的價值。所以,他們會更加瘋狂地投入這場運動??梢钥闯?,社會行動中凝結著個人行動的動機,是個人愿望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