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緒言
隨著電視劇《何以笙簫默》的熱播,網絡小說再次以強勢姿態搶占影視熒屏,成為電視劇收視的“神助攻”。近幾年網絡小說的熒屏化幾乎呈井噴狀態,《杉杉來了》《風中奇緣》《何以笙簫默》《蝸居》《裸婚時代》《步步驚心》《傾世皇妃》《千山暮雪》《后宮甄嬛傳》《來不及說我愛你》《小兒難養》《盛夏晚晴天》《最美的時光》《山楂樹之戀》《失戀33天》《搜索》《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致青春》等一大批由網絡小說改編而來的電影電視劇蜂擁而至。是什么原因促使網絡小說大規模搶占影視市場并一再獲得高收視?網絡小說影視改編劇緣何受到觀眾們的如此青睞?筆者擬從網絡作者、受眾、影視公司三方面對其熱播的原因進行探析。
二、網絡小說改編劇熱播的原因
網絡小說是指利用網絡如 BBS、Web 界面連載發表的小說,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包括所有在網絡上發布和流傳的小說;狹義上是指由網絡作者創作、首次在網上發表進而流傳的小說形式。[1]1998年,蔡智恒以網名“痞子蔡”在網絡上開始連載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2000年,由該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第一次的親密接觸》上映,拉開了中國網絡小說改編劇的序幕。然而,真正掀起網絡小說改編劇熱潮的當屬2010年改編自瞬間傾城《未央·沉浮》的《美人心計》,該劇在多個省市電視臺皆獲當地收視冠軍。同樣改編自同名網絡小說的《佳期如夢》和《泡沫之夏》也相繼開播,再創收視佳績。隨后,《步步驚心》《千山暮雪》《后宮甄嬛傳》等網絡小說改編劇在全國掀起一陣收視狂潮,網絡點擊率也居高不下,甚至受到海外電視臺的青睞,網絡小說改編劇熱潮勢不可擋。
(一)網絡作者——平民的代言人
網絡的開放性使得平民話語權在網絡小說的創作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優秀的網絡作者們在網站上發表的作品,擁有超高的點擊量,得到大量小說迷的認可,并漸漸地形成了自己的粉絲團。而在網絡小說影像傳播的過程中,最容易被導演、制片人、影視制作公司相中的恰恰是這些人氣高、點擊率大的作品。[2]可見,網絡作者在網絡小說的傳播過程中由起初的平民身份逐漸成了平民的代言人。眾多影視制作公司正是瞄準了網絡作者所積累的穩定讀者群和其在廣大受眾中的號召力,才會不惜天價爭相購買這些網絡小說的改編權投拍成影視劇。
在網絡上獲得高點擊率的小說被改編為影視劇之后,自然會引發眾多網絡小說迷的關注,這無疑相當于為改編影視劇做了前期宣傳,成為網絡小說改編劇的先期收視基礎。網絡小說作品本身的高關注度與網絡作者本人的高人氣成為網絡小說影視改編劇的先天優勢,改編上映后的影視作品自然受到了眾多觀眾的關注,這更是影視作品獲得高收視率的保證。
(二)受眾——收視率的保證
在網絡小說的初期寫作過程中,受眾就已參與其中。很多讀者會時刻關心小說是否更新,并通過留言或郵件與網絡作者進行溝通,催促小說更新或就小說情節進行討論。網絡作者也會根據讀者們的留言,對小說創作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帶動。如此一來,網絡小說對熱心讀者來說就不僅僅是在讀他人的作品,而是在欣賞一個有著自己的看法和態度并符合自己心意的,是自己直接參與的作品,這也是眾多改編作品未播先火的原因之一。一般來說,粉絲群的多少是眾多影視制作公司在網絡平臺上篩選作品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
同時,大多網絡作品牢牢扎根于現實生活,高度契合了影視劇這一大眾化的娛樂形式。例如,《蝸居》和《裸婚時代》這些來源于我們身邊的故事通過小說的影像改編而成的電視劇都讓觀眾看到了現實生活中自己的影子。而像《美人心計》《宮》《步步驚心》等劇則是借用觀眾熟悉的,擁有穩定收視市場的古裝宮廷斗爭戲的類型化外殼,再融入當下比較盛行的諜戰、爭天下以及家庭倫理等新的故事橋段,讓整部影視劇不出既定類型,又融入新的情節,破除了觀眾既定的思維,形成了新的收視期待。
(三)影視公司——議程設置
以2015年開播的電視劇《何以笙簫默》為例,除了原著網絡小說擁有龐大的粉絲群、眾多人氣演員的加盟等因素外,該電視劇的高收視率離不開成功的市場營銷策略。從電視劇選角、開拍到殺青、后期制作,各種營銷手段紛紛上場。從開機發布會到微博、微信官方互動平臺的開設,再到天貓同款的同步銷售,可謂整個拍攝發行流程都記錄在媒體的閃光燈下,頻繁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中,讓人們“不得不”留意到這部電視劇。同時,在網絡時代背景下,網絡信息的可保存、可搜索等特點又為話題的可持續性提供了技術可能。電視劇開播后,制作團隊也邀請大量影視劇評論專家寫劇評,繼續為電視劇造勢,該電視劇的宣傳可謂是一次成功的網絡營銷案例。這一系列宣傳活動,實質上都是制作公司通過各種各樣的傳播渠道延續受眾關注度。
三、結語
網絡小說給傳統文學和影視創作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網絡小說改編劇的熱播與網絡作者、網絡小說受眾以及影視制作方的努力都息息相關,我們只有客觀地把握和分析這些原因,才能合理地規范網絡小說和影視的關系,從而趨利避害,最終實現網絡小說與影視雙贏的局面。[4]而如何使網絡小說改編劇不僅僅是曇花一現,真正地滿足觀眾內心深處的審美需求,這是每一個網絡作者和影視制作者值得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余力 . 網絡小說改編劇的傳播策略探析——以《美人心計》為例[J]. 媒體時代,2011(4).
[2]劉攀 . 從傳播學角度簡析網絡小說改編劇熱播[J]. 今傳媒,2014(1).
[3] 朱怡璇 . 從傳播學視角看網絡小說改編影視劇的熱播[J]. 東南傳播,2010(6).
[4]彭玲 . 網絡小說影視改編熱的原因分析[J]. 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