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汀·塔倫蒂諾的每部電影作品都對他有著重要的意義,無論是票房還是獲獎成績都令人敬慕。昆汀出生于美國田納西州,并沒有學過如何拍攝電影,而是通過看大量的影片來全方位的剖析電影知識和技法,如他自己所說:“人們問我可曾進過電影學院,我說沒有,我是直接進入了電影?!痹诘?5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昆汀·塔倫蒂諾憑借《被解救的姜戈》斬獲最佳原創劇本獎。電影《被解救的姜戈》講述的是在1860年左右,南北戰爭前的美國依然存在著嚴重的奴隸制剝削。一位德裔賞金獵人舒爾茨(克里斯托弗·瓦爾茲飾)醫生(下文稱牙醫)為尋找做盡壞事的布利特爾兄弟,解救了一名叫姜戈(杰米·??怂癸棧┑暮谌伺`并收入麾下,將其培養成賞金獵人。姜戈協助牙醫完成任務,牙醫不斷和姜戈轉變關系,不僅給姜戈自由,同時分賞金給姜戈,這無疑是黑白合伙人。最后,牙醫幫助姜戈在糖果莊主加爾文·坎迪(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手中救出妻子布隆希達(凱麗·華盛頓飾),自己卻死在白人槍口下。姜戈最終實現了自身解救,從精神上到身體上都得到真正解放。
一、人物性格模糊定位
人物是電影創作的核心。對于電影人物性格的設定,通常會有比較清晰的界限,或好或壞、或正或邪,這種滲透增強了觀眾對影片人物的審美和情感傾向。而《被解救的姜戈》這部影片并沒有依賴這種定向的思維模式,其中似乎沒有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純粹的好人,姜戈和牙醫兩個角色是貫穿影片發展的重要人物,劇中表現可謂相得益彰。姜戈和牙醫代表著正義形象,卻帶著亦正亦邪的味道。牙醫做的事一直都是維護法律與道義,無論做事還是殺人,都是秉著原則進行的。但他教姜戈射殺目標時,讓年幼的孩子目睹了一切,又與牙醫的做事態度相沖突。但正是如此,姜戈成為了一位名副其實的殺手;最后在殺死莊主坎迪時,牙醫與其原本的人物性格、信念再一次背道而馳,或許我們可以說牙醫是為了公義才這樣做的。姜戈與牙醫的表現方式不同,他做的不是遵守規矩,而是不斷地打破規矩與體制。從牙醫帶來自由與平等的啟蒙開始,無論在微小的細節上還是大鏡頭下的囂張都能看出姜戈本身強烈的想要打破體制,獲得自由的決心。這種角色定位給整個故事情節帶來極大的張力和超強的現實感。電影中除了牙醫與姜戈以外,還有具有鮮明人物特點的糖果莊主加爾文·坎迪,他秉持著白人高于黑人的偏見,溫柔帥氣背后帶著十足的冷血暴力??唇嵌肥繌P殺并樂在其中、放狗咬殘廢的角斗士仍面不改色,而姜戈正是要從這樣一個殘暴的白人手中解救自己的妻子。昆汀設置的加爾文·坎迪這個人物,其性格相當于當時種族主義制度的標桿,直觀的展現姜戈要面對的對手是多么強大。這位莊主的背后還有一位忠實的黑人管家史蒂芬(塞繆爾·杰克遜飾),史蒂芬略帶邪惡且謹慎的眼睛永遠停留在姜戈身上。他對同為黑人的姜戈妻子進行“蒸”的懲罰,仇視姜戈騎馬,更難以接受姜戈與白人同桌吃飯,這些姑且不說,連自己的腿瘸都是裝的??梢哉f史蒂芬早已放棄自由的權利,他習慣了順從和臣服,這種奴性思想已經根深蒂固。昆汀用這樣一個很諷刺性的人物影射那些在身體上,甚至思想上不愿去改變命運的黑奴。影片中,昆汀對人物性格的定位也很符合精神分析理論,即先構造一個性格“完善”的人物,再根據人物特點,思考這樣性格的人會發生怎樣的事情,同樣一件事情他又會怎樣去處理。昆汀設定的這些人物,性格鮮明突出,為姜戈被解救、追求自由做了穩固的鋪墊,同時人物性格反差以及由此產生的矛盾,著實令觀眾熱血沸騰。
二、涂滿暴力色彩的情節
昆汀的《低俗小說》、《殺死比爾》等電影作品盡顯了暴力美學特質。電影《被解救的姜戈》也帶有這一特質。從影片的開始,白人將黑人隨意販賣、達達尼昂被狗活活撕成碎片、姜戈妻子被鞭笞及臉上被烙上了代表逃跑的“r”、兩個角斗士互相殘殺及拗斷胳膊時撕裂肉的聲音,甚至戳瞎眼睛,用錘子砸碎頭骨、在糖果莊園昆汀槍戰時,畫面迸滿了血漿,布滿殺戮。無論是慢鏡頭的細致還是長鏡頭的展現都讓人觸目驚心。似乎我們對昆汀這樣處理電影已經司空見慣,一貫的血腥、暴力甚至帶一點惡俗的表現方式,是昆汀電影中的招牌手法,殘酷折磨后的快意恩仇,觀眾仍然叫好買單。我們自然知道昆汀這位導演不單單為了創造暴力而暴力,而是通過這種直觀的暴力讓觀眾感受到當時社會白人對黑奴的野蠻殘暴,勇士姜戈正是在如此殘暴的境況下自救并解救了妻子。影片用暴力反對暴力,映現當時美國黑人奴隸制度的頑固與荒唐。
三、黑色幽默手法
我們說昆汀·塔倫蒂諾的電影中嗜血暴力是美的,那他的幽默就是黑色的。在昆汀眾多影片中,多多少少都滲透了這種獨有的黑色幽默?!侗唤饩鹊慕辍房梢哉f是從黑人姜戈掙脫鎖鏈、脫下麻衣、穿上衣服、騎上馬,這幾個連貫動作開始進入劇情,而主題的進入要從牙醫和姜戈進入糖果莊園解救妻子開始。在觀看布滿血腥的畫面時,不難感受到偶爾出現的昆汀式幽默的獨到之處。三K黨將床單剪出兩個破洞扮蒙面大盜,結果位置不對,看不到路,最后白白送死;姜戈為扮演侍從選服裝時,也帶著幾分詼諧浮夸;在糖果莊園解救妻子談判時,旁邊竟彈奏起《致愛麗絲》,等等。這種極致設計使得在解救姜戈的緊張之余,讓觀眾得到一絲喘息,更讓電影充滿戲劇張力。昆汀就是把美國奴隸制度的黑暗與足夠有趣、足夠深刻的西部類型片相結合,繼續將影片刻上了暴力娛樂化的標簽。
四、電影象征手法——隱晦的表達主題
整部影片圍繞著“解救”與“種族矛盾”推動劇情發展。影片最后,姜戈救出了妻子并沒有一走了之,而是殺死了所有白人和那個已經被白人洗腦了的史蒂芬,糖果莊園也被付之一炬,這是摒棄奴隸制度的預示。姜戈的妻子在與姜戈騎馬轉身離開時也拿起了槍,正是說明更多的黑奴甚至女性黑奴正在改變自身的思想觀念,勇敢堅定的追求自由。在結尾一段字幕后,出現了這部電影的最后一個鏡頭,堪稱是畫龍點睛之筆。畫面中三個黑人坐在囚車中,姜戈已經遠去,其中一個人耐人尋味的說:“這黑鬼到底是誰?”。同是黑人的姜戈敢于對抗奴隸制,積極爭取平等自由,獲得身心自由。而三個黑人卻因甘愿屈從奴隸制度,屈從命運,仍被禁錮。
我們很愿意去相信,這三個黑人或是更多的黑人奴隸可以反思,然后暢快淋漓地得以解放。這一象征手法的運用,既深化了影片的主題,又與情節天衣無縫的融為一體。昆汀說過:“當你逐漸深入了解到奴隸制的規章制度后,你便會發現這本身就已經是一個殘酷的存在,同時也異常的荒唐與奇怪。你無法想象它確實曾經存在過,而這一點又恰恰是超現實主義的本質”。他也正是通過解救姜戈,引起觀眾對蓄奴制度、對命運、對歷史、對人性的思考。
五、劇本創作中的創新與超越
《被解救的姜戈》是昆汀用十年編寫的劇本,是向塞爾吉奧·科布奇所拍攝的經典意大利西部片《姜戈》的致敬之作,在誠意致敬的同時進行繼承和很大程度的創新延伸。兩部電影都是通過反對種族歧視,進行傳奇人物的塑造。昆汀曾說過:“其實我的每部電影戲都是這兒抄點,那抄點,然后把它們混在一起”。事實上,兩部電影從故事發展與敘事角度完全不同?!侗唤夥诺慕辍分杏幸粋€很重要的字,那就是“被”。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社會現實,黑人奴隸得到自由都必須建立在白人同意解放的基礎上。而昆汀塑造的牙醫剛好就是解救姜戈的白人,同時姜戈又是一個追求自由的黑人奴隸。說是解救姜戈,倒不如說要解救的是姜戈的妻子——一個同樣敢于挑戰舊體制、追求自由的女人。也正是姜戈為尋找失散的妻子,迫切想解救妻子的心情推動故事進行。如果說牙醫舒爾茨解救了姜戈的身體,那么昆汀一定從精神上給予姜戈最大程度的解放。
六、結語
昆汀·塔倫蒂諾的電影中,無論是暴力、幽默、對白都表現了他作品的深刻內涵。在獨具風格的創作中帶著超前意識,并將暴力娛樂化、荒誕化。正是這樣一位美國后現代主義電影導演,通過自己獨特的表現手法,拍攝出如此別具一格的電影作品,用后現代敘事策略將一部部帶有暴力、血腥、幽默、復仇、現實的反類型的個性化電影呈現給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