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廣播是指在面臨突發公共事件時,從國家層面通過廣播等應急手段向社會公眾提供協調指揮、災害救援、信息服務、安全預防的一種應急手段。而戰爭沖突則是最極端的公共事件,從國防動員到針鋒相對的輿論戰,從對敵輿論壓制到對內輿情撫慰,軍事廣播宣傳都應是國家應急廣播體系的重要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說,應急廣播體系既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也反映軍隊的應急能力和水平。
國家應急廣播體系是圍繞應急廣播而構建的、依托全國各級電臺、軍隊掌握的固定或移動發射平臺參與組成的,覆蓋全國的突發公共事件和戰爭沖突廣播應對體系。國家應急廣播體系離不開成熟的軍隊和武警部隊作戰指揮體系、廣播軍事宣傳體系的支撐。廣播是軍隊發布信息的重要平臺,也是國家和軍隊完成國防動員的重要渠道,本文主要討論國家應急廣播體系中軍事廣播宣傳的意義、功能、規劃及拓展。
一、國家應急廣播體系與軍事廣播宣傳具有相互依存關系
應急廣播體系應按照平戰結合的原則進行運作,即“戰時應急、平時服務”。無論是平時,還是戰時,廣播軍事新聞都是受眾高度關注的信息。在戰爭時期,輿論戰可劃分為對敵方心理攻擊、對友方心理撫慰、對我方心理防護與宣傳鼓動三個層次。從非戰爭行動角度看,近年來重大災害救援中,無論是疾病疫情,還是地震災害,軍事廣播宣傳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非戰爭中軍事行動需要廣播載體,廣播媒介需要軍事行動信息,這兩者結合是屬性的必然。
1、軍事廣播宣傳體系是國家應急廣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應急廣播體系的核心理念表現為:一,指揮、行動與一致性;二,合作、整合與協調性;三,分級、反應與靈活性;四,溝通、傳播與互動性;五,實用、先進與可擴展性。這一些正與廣播軍事宣傳不謀而合。
近年來,在我國南方雨雪冰凍災害、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中,廣播軍事宣傳發揮高效的軍事指揮、快速的動員保障等優勢,在發布救援信息、輿論引導、穩定人心、協助救災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充分證明了廣播軍事宣傳是國家應急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軍事廣播宣傳需要國家應急廣播體系平臺目前,我國已基本建成以中波、短波和調頻覆蓋全國、遍布城鄉、通達千家萬戶的廣播傳輸覆蓋網,收音機的社會擁有量已超過5億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已具備通達國家各部委的信息渠道,除漢語編輯部外還建有多個民族語言編輯部,通過逐步改造和擴充完善,完全可以擔負起應急信息采集、制作播出和反饋等應急廣播任務。
廣播軍事宣傳只有依托國家應急廣播體系,才能生存、發展、壯大。2013年12月3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國家應急廣播中心正式揭牌,國家應急廣播社區網站也同時上線,中國國家應急廣播體系進入全面建設階段,根據規劃,2015年年底前,我國各類災害預警將通過國家應急廣播體系實時發布。廣播軍事宣傳必須積極融入其中,在框架設計、功能拓展上發揮重要作用。
3、國家應急廣播體系離不開軍事廣播宣傳高效指揮、快速反應的優勢軍隊和武警部隊擔負著保衛祖國安全、抵抗外來侵略、處置各種突發事件、維護社會穩定、支援國家經濟建設和執行搶險救災任務等職責,在國家各個力量體系中,其指揮機制和反應速度是最為高效、快捷的。
重大公共事件發生時,軍隊和武警一方面可為國家應急廣播體系提供信息支撐,同時也是國家應急廣播體系展開的保障。2013年4月20日上午8點02分,四川省雅安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造成當地廣播電視系統癱瘓。當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一時間啟動國家應急廣播報道程序。4月22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四川廣播電視臺、雅安人民廣播電臺、蘆山縣廣播電視臺聯合開辦的國家應急廣播———“蘆山抗震救災應急電臺”在四川雅安地震震中蘆山縣開播。這是我國首次以“國家應急廣播”為呼號,在突發災難事件中對災區民眾定向播出的應急廣播。
這個過程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軍事宣傳中心和駐災區軍事記者站為電臺的開播不僅提供了信息支持,而且提供了后勤和技術保障。
二、國家應急廣播體系與
軍事宣傳機制融合發展前景國家應急廣播體系可以在接到國家應急指令后立即啟動,根據《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中確立的預警等級,由應急廣播平臺及時分級分類收集處理應急信息,迅速制作和播出中央應急廣播節目,如果必須,可通過應急廣播平臺將所有頻道、頻率播出的節目統一替換為中央應急廣播節目,實現全國或指定區域的應急同播。如今,軍隊已經初步建立了新聞發布體系,國防部和多個軍區級大單位設立了新聞發言人,這將是國家應急廣播在戰時應用的重要信息渠道。如何在第一時間獲取、制作、發布軍事信息,將是一個既涉及到軍隊現有法規問題,又涉及到軍事宣傳觀念的問題。
1、編寫應急廣播軍事信息的采集播出預案,確立預警等級國家應急廣播體系擁有應急預案、應急法制、應急體制和應急機制,軍事應急廣播體系的基本構成同樣離不開相關條令法規的支持。按照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確立了預警等級。軍隊建立應急廣播體系,可參照執行。但在非戰爭軍事行動應急廣播與戰爭行動應急廣播執行過程中,要區別對待。非戰爭行動應急廣播的信息發布信息真、內容多、尺度大、頻率快,而戰爭行動一切為打贏戰爭服務,所發布的應急廣播信息虛實結合、內容時多時少、頻率變幻莫測。
2、探討適時建立軍隊各級應急廣播機制,搭建全天候高效運轉的應急廣播軍事信息平臺適當時機,可探討建立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軍事宣傳中心為核心的軍隊應急廣播信息發布機制,建立健全覆蓋全軍的立體網絡,以及完善的后勤保障體系。國家應急廣播軍事新聞報道機制應從中國廣播和全軍編制體制的現狀出發,最終實現與國家應急平臺無縫對接,這是確立、完善應急廣播機制的基本出發點,應急廣播機制作為國家應急平臺的構成鏈條,應當符合總體的要求。
3、適時加強國防和軍事特殊地域應急廣播的傳輸覆蓋國家應急廣播體系中軍隊的應急傳播,一方面應充分利用國家現有的成熟發射系統,另一方面還應在特殊地域或營區,如中國駐海外維和部隊營區、執行任務的遠航艦隊、執行戰亂地區撤僑區域、預定的作戰區域、邊防哨所等,利用新技術接收直播衛星節目,消除接收盲點。應探討研制并裝備具有機動100以上的FM能力的調頻廣播發射模塊,以適應鐵路、空中發射需要。適時協調軍隊裝備部門,研制軍營應急廣播的接收器,建立野外單兵、班用接收裝備,以提高接收質量。
4、適時舉行應對局部沖突危機應急廣播演習可探討在國家應急廣播體系初步搭建完成后,在某三線城市舉行應急廣播演習。模擬某沿海城市重要設備遭遇襲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設施中斷,第一時間,可由國家應急廣播體系領導層積極協調相關部隊,緊急攜帶機動發射模塊搭乘陸航直升機進行應急覆蓋,發布緊急狀態信息;第二時間,派出空軍運輸飛機搭載移動發射裝備對該城市實施空中廣播、電視信號、短信覆蓋;第三時間,機動發射車從陸上進行機動,完成廣播覆蓋;第四時間,各級廣電部門搶通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公用信息。
三、國家應急廣播體系的軍事宣傳功能拓展初探
1、適時建立中國國防之聲,作為國家應急廣播覆蓋軍事備用頻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擁有中國之聲、經濟之聲等多套覆蓋全國的廣播頻率,但并沒有專業的國防和軍事廣播頻率??商接懺谶m當時機,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國防軍事廣播專用頻率,堅持平戰結合的原則,平時以發布軍事新聞、宣揚先進軍事文化為主,不斷擴大軍營覆蓋率,戰時瞬間可轉化為國家應急廣播頻率。
同時,這套系統可探討依托遍及全國的省軍區、軍分區通信力量單獨建立一套轉播系統,不與全國廣播電視轉播系統使用同一套發射塔。這樣設計的效果在于,國家面臨戰爭等重大突發事件時,發射系統為雙備份,進一步擴大了國家應急廣播的安全冗余度。
2、加強全軍各大單位廣播記者站建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全軍和武警部隊建立有專業記者站,在全軍團以上單位擁有上千名新聞報道骨干,這些力量將是國家應急廣播體系在軍隊的信息支撐點。為了提高應急報道的反應能力,保證國家應急廣播軍事體系的工作人員“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必須加強平時的應急報道培訓演練,包括:新聞專業訓練和應急廣播動員教育。同時做好專業人員和人力保障、財力和資金保障、科技和裝備保障、播出保障、物資異地備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