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倫理電視劇《咱們結婚吧》取得了良好的收視效果和市場反饋.CSM33城市組的數據顯示,《咱們結婚吧》在央視獲得了3.01%的日平均收視率,是2013年央視一套黃金檔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作品.①筆者認為,該劇最值得稱道之處在于作品基于類型化的可復寫性,其是商業化書寫取得成功的典范,體現了創作者對于相關劇種類型特征的熟稔把控.
一、題材選擇:青年婚戀與家庭關系
隨著中國社會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社會結構的持續轉型,婚姻問題成為社會的熱點話題.《咱們結婚吧》正是沿這一路向進行選材.《咱們結婚吧》重點描寫了兩類題材,青年婚戀與家庭關系.故事主要圍繞青年男女楊桃和果然、藍未未和李葵的婚戀經歷展開,穿插以他們和家人的生活瑣事及情感沖突.作品恪守都市倫理劇單一的類型特征,主線流暢、簡潔,剪除了不必要的其他元素.此外,婆婆與媳婦、丈母娘與女婿,尤其是婆婆與丈母娘之間的關系變化一直是都市倫理劇吸引觀眾的重要內容.因此,在主線之外,《咱們結婚吧》也引入了必要的對婚戀雙方家庭關系的表現,形成強烈的戲劇張力.
《咱們結婚吧》對題材的選擇和把控是相當穩重的,并不追求刻意的創新.以楊桃、果然二人的婚戀經過為例.該劇沿用了美國電影《一夜風流》的"歡喜冤家"模式.在設置二人的行動障礙時,雙方母親又適時出場,最終故事走向了觀眾最為熟悉的大團圓模式.這種模式化的表現手法既符合觀眾的審美經驗,又與都市倫理劇的本體性相吻合.
二、人物設置:待嫁的青年和催嫁的父母
由于傳統意識及當今婚姻觀念的影響,女性群體遲遲未婚的狀態較之男性更容易受到關注.至于女性自身的情感及個人需求,并不是受關注的重點.對此,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戴清認為,"生活環境、工作環境,整個社會觀念,對女性評價中把是否結婚,是否嫁得好看得太重了,這些東西遮蔽獨立女性的情感追求、精神的厚度重量,突出了女性在婚姻市場上的定價."②受此影響,《咱們結婚吧》也將重點放在關注急于婚嫁的大齡女性形象,卻弱化她們的個人需求和感受.《咱們結婚吧》雖然有各具特色的人物群像,但是大致可以按照代際劃分為兩類,面臨婚戀問題的青年男女和為子女婚戀問題操心的父母.人物在《咱們結婚吧》中就此被群像化、扁平化了.
主要人物楊桃和果然,在身份、性格及經歷方面都給人以類型化的印象.在《咱們結婚吧》里,婚姻狀況成為了判斷人物命運是否美滿的主要指標.劇中的年輕人在經歷了不同的挫折與沖突后,大多都能找到婚戀歸宿.與此同時,《咱們結婚吧》對中老年人物形象做了頗為有趣的處理.創作者將作品中的中老年群體進行了明確的劃分,敦厚老實的男性和爭勇好勝的女性.所有中老年形象都有一個明顯特征,就是為了子女的婚姻幸福不停地奔波、操勞.他們與談情說愛的年輕人一起,構成了《咱們結婚吧》中鮮活有趣的人物群像.
三、主題表達:結婚生子與倫理存續
有學者認為,"一部好\\(都市倫理電視劇\\)作品的意義并不只是多角度地呈現'80后'的青春、激情、怯懦與徘徊,而是從深層去折射'60后''70后''80后'之間的觀點沖突,并探討理念分歧的根本原因."③《咱們結婚吧》的立意卻并不在于此,而是明顯消散了表現深層社會問題的欲望,把主題集中在比較顯性的范圍.
《咱們結婚吧》回避了對深層問題的探知,重點關注的仍然是婚戀與生育問題.該劇之所以將生育作為重要話題,一方面是基于國人的傳統思維,認為"結婚"與"生子"具有承續性;另一方面也凸顯了當下"核心家庭"成為社會主流家庭單位后,漸成"空巢"人群的祖輩對孫輩的期盼,以及他們通過擁有孫輩獲得社會認同的愿望.除此之外,《咱們結婚吧》將"忠""孝"作為處理家庭關系的重要準則.當然,故事中的"忠""孝"已經脫離了古代宗法制的含義,具有了當下特征.作品中的"忠"是就夫妻關系而言,"孝"則牽涉代際關系.需要指出的是,這也不是《咱們結婚吧》的創新.突出對傳統倫理道德的現代化改造和表現,已經成為當下都市倫理劇的重要文化立場,相關作品也并不鮮見.
由此可見,《咱們結婚吧》的旨趣不僅不新,甚至有些"老套".該劇以婚戀和倫理切題,和許多都市倫理劇一樣,重在"探討人們面臨情感生活的諸多困惑,折射出當代中國人婚姻觀、戀愛觀、價值觀的變化"④,卻也止步于此.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當前中國的社會結構,尤其是家庭結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作用下產生的轉型已進入相對穩定期.都市倫理劇既然重在表現現實生活中都市家庭的生存狀態和情感需求,其主題視界也就相應比較明確.其次,當前女性和中年觀眾是中國電視劇的主流收視群體,他們的價值觀和情感喜好成為電視劇創作者參考的重要內容.最后,《媳婦的美好時代》等作品的成功使人們發現,對于都市倫理劇而言,強調傳統倫理價值、消解青年群體"自我欲望"的處理方式簡捷有效,《咱們結婚吧》也就承續了這樣的做法.
四、類型化與創新:都市倫理劇的并行選擇
在審美泛化時代,大眾文化和藝術作品逐漸帶有標準化、模式化的工業化生產特征.具體到電視劇領域,類型化成為其創作的本體性選擇.這種創作范式要求類似作品間具有明顯的相似性和共通性.當然,模式化也有改變,也要求創新.只是這種創新一定要建立在充分尊重創作和生產規律的基礎上.不如此,對電視劇產業只能是有害無益.《咱們結婚吧》的聰明之處就在于,既然不能做到絕對的創新,就選擇了借鑒以往的成功模式,其所給予我們的啟示也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