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藝術陶瓷,自 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呈現出顯著的多元化發展趨勢,從裝飾設計到繪制工藝有很多創新變化,大致可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繼承傳統藝術陶瓷的技法和題材,在傳統基礎上,在表現手法中,加以變通、概括、提煉 ;另一種是經過對傳統陶瓷藝術的深入研究后,采用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現形式創作,作品有很強的藝術性,有獨特的創意 ;顯影裝飾技法就是屬于后一種類型。
首先,所用的顏料是民國時期從西方傳入我國的新彩顏料,它有別于傳統粉彩顏料,其特性 :色彩種類比較豐富,新彩料性溶劑調和再經 800 度左右紅爐燒制、裝飾圖案鮮艷明快,除少數幾種顏料外,其色彩多數顏料可以相互混合調配形成新的色彩,而且色相經過烤花爐燒制后能夠達到作者所想要的理想色,由于色彩燒制后比較穩定,陶瓷藝術創作者容易掌握,陶瓷裝飾技法方面就可以廣泛吸取其他藝術種類技法,例如 :油畫、中國工藝與寫意技法,及其他中國傳統工藝技法等,中國傳統繪畫、工筆、寫意及兼寫都可以用新彩顏料在陶瓷上盡情發揮,表現效果比宣紙更佳,對拓展廣大陶瓷創作者的創作思路有積極的作用。
其次,傳統陶瓷裝飾主要用多種料筆繪制裝飾,工藝流程比較繁雜,若要熟練掌握需要跟有經驗的師傅多年刻苦學習,要想突破非常困難,因為傳統陶瓷工藝裝飾如粉彩、青花、古彩等在清代、民國時期已達到頂峰,技藝水平后人很難超越,形成自己獨特的技藝格更難,但不能否認,在工藝技法上可做一些改進,總體上還是不能脫離傳統工藝?!帮@影”技法所運用的工具主要是以海綿、扒針為主,料筆只起到輔助作用,構圖也與傳統陶瓷花鳥裝飾不同 ;以傳統粉彩為例 :粉彩的繪制一般要經過構圖、升圖、做圖、拍圖、畫線、彩料、填色、洗染等幾道主要工序,其中,從構圖到拍圖是用墨線起稿,粉彩是先用毛筆蘸墨汁在白胎上勾描好要裝飾的紋樣或在毛邊紙上用毛筆蘸墨汁畫好紋樣再灑水,然后把毛邊紙拓印到白胎上再揭下來,紋樣就被印到白胎上,也有的是從國畫書籍中選出紋樣再到復印機放大或縮小后,再把縮放好的紋樣在復印紙上用鉛筆沿著紋樣輪廓淺勾一遍,把其紋樣拓印到白胎上,再用勾線料筆蘸墨汁沿紋樣輪廓描一遍,再來上色;后來也有改進,例如粉彩“水點桃花”裝飾手法打破先勾輪廓,再上色的傳統,是用玻璃白直接填出花卉形態,再用以水筆含有顏色的粉彩進行點染,改變了以往以油料洗染的技法。相比傳統粉彩工藝是一種創新,現代許多新彩作品雖然用的是新彩顏料,但裝飾工藝還是采用粉彩的工藝,例如陶瓷工筆畫的作品,先在白胎上勾勒出紋樣輪廓再來彩色,如果有寫意畫功底的藝術家可直接用料筆沾調好的新彩色料,在白胎上作畫只是把寫意畫從紙上搬到陶瓷上?!帮@影”技法筆作者根據所要裝飾的作品造型不同,把調好的新彩色料用海綿漸變均勻地大塊面涂在白胎上,然后再涂好的大塊面顏色中用扒或手指等方法畫出自己所要表現的花鳥紋樣,再用料筆少許勾線完善,濃淡層次淋漓而生,美觀新穎又簡潔大方。
“顯影”技法既可表現中國傳統工筆技法,又能突現水墨寫意之神韻還可以工筆寫意同時構圖布局,相互襯托在構圖布局上與傳統工筆畫相同的嚴格細膩,而又不受傳統工筆勾線之法的限制,有著更佳隨心脫俗的表現空間,顯示出獨有的韻律之美。
特點之一,借鑒工筆國畫沒骨技法,同時吸收西洋畫中焦點透視手法,通過明暗對比關系、色差漸變等,產生色中之色、色外之色的生動和諧的奇妙效果,色彩具有獨特之美,色調非常多樣,色階層次豐富,畫面濃淡漸變自生、陰陽向背和層次盡現,并且借鑒了西方光影處理技法,使色、光、態、韻相結合,對色彩之美的表現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更為精妙之處在于利用色塊里控制得當的濃淡變化,講究虛實與空靈,畫面留有空白,還要考慮到形成的白地是否均勻協調、順暢而明朗,通過大小疏密的塊面,達到色彩配置上具有節奏的韻律美,虛實相生,能使花朵、枝葉產生豐富的色變,如光影照射下的自然之態,顯得更為鮮活 ;超乎于平面表現形式,追求陶瓷裝飾的具像空間及效果的一種創新的釉上彩綜合裝飾形式。
特點之二,“顯影”技法具有形式之美,從形式上看,有著一種濃郁的大自然氣息,構圖嚴謹且簡潔、設色工麗,既高雅又富有韻味,以變幻莫測、情趣盎然的肌理效果描繪出自然界內涵豐富、形式新穎而奇妙的花鳥畫,達到了出其不意的天然奇效,因而其形式雅俗共賞 ;釉上新彩“顯影”裝飾的藝術語言與其他傳統裝飾比較而獨具特色,決定其個性特點的主要是材料、表現形式、設色方法?!帮@影”裝飾所用顏料大部分是粉質的,其呈色純度屬于偏高純度,有多種色料、色澤對比較鮮艷,因此根據裝飾效果需要多種顏色相互融合后,才能體現出自然柔和、輕巧和秀美,給人留下精致、細嫩、簡潔、親切的美感 ;表現形式豐富,例如人物、花鳥、蟲草、走獸等都能用此技法裝飾,耐人尋味。設色方法需要反復多次上色,使色料根據畫面需要,最終達到所需要的輪廓、明暗、濃淡、層次、筋紋等,才能加強裝飾畫面的對比力度,能給人一種明朗大方的生動情趣,因此,從“顯影”裝飾色彩的搭配不難看出,無論是濃墨重彩還是輕描淡彩,都能起到異曲同工之效,使得陶瓷作品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特點之三,新彩“顯影”裝飾運用不同的勾線手法,塑造不同的立體形象,線條的粗與細、曲與直、虛與實、深與淺,產生的強與弱、柔與剛、輕與重、動與靜、厚與薄的視覺效果,有強烈的變化,節奏和韻律更為生動,尤其是采用特殊勾線技巧,勾的線條經緯清晰、自然流暢,特別是強調點畫的立體空間感,氣勢磅礴的裝飾形象與陶瓷造型交相輝映,而用筆勾線用中鋒刻劃,所畫線條粗細完整,具有彈性,筆筆挺拔有力,采用柔中帶剛的鐵線描和釘頭鼠尾描,一根線條要求從頭到尾一氣呵成,一般不允許有間斷或含糊,線條行走挺拔流暢,有強烈的節奏感,由于有明顯的深淺、濃淡之分,充分表現出物象的神態、虛實和質感?!帮@影”技法作品不僅因其色彩和形式之美而為人所喜愛,而透過這種表象,筆者還借物抒情,表達著自身豐富的情感,并形成意境之美,雖然表現的是非常普遍的花鳥形象,但柔而不弱、艷而不俗、枝枝挺立,顯現出筆者自身的修養和品格。
作品《碧蓮紅花蕊香塵》四長條瓷板畫,荷花采用“顯影”技法工藝,造型清秀,雖然畫面上只有一片荷葉、一只可愛的小鳥、幾支荷桿,但點、線、面布局掌控恰到好處,簡潔大方、錯落有致的構圖都含有深刻的意蘊,妙趣天成的荷花在淺淡藍色襯托下,芳姿秀雅、清香四溢、超凡脫俗,給人以含蓄深沉的感受及波光鱗影般的觀賞效果。
任何一種藝術,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達到頂峰,如何突破,唯有創新,要不斷吸收國畫中一些創新技法。正如我們欣賞著中國傳統繪畫藝術那樣,除了能欣賞到藝術大師們在作品中所表現出的筆墨情趣、生動氣韻、形神兼備的藝術美外,還能領略到藝術大師們創造的技藝美和技巧的創新美。例如傅抱石的柔紙技巧、潘天壽的指畫技法、張大千的潑彩技法、李苦禪的紙團點萍技法,為了達到某種藝術效果而不擇手段地使用各種技法,有時能達到筆繪所不能達到的或者達到出其不意的天然奇效。
隨著時代向前發展,人們的審美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陶瓷藝術創作只有不斷吸收外部新鮮藝術元素,才有生命力??傊?,任何一種陶瓷裝飾藝術的誕生和發展都有著經久不衰的藝術生命力,每一個時期都有獨特的風格,反映陶瓷藝術的發展進程。新彩“顯影”裝飾,感情純真、處理大膽、構圖豐滿、線條挺拔有理、色彩豐富、雅而不俗的長處,不拘于形式,而追求的是另一種意境,因為意境并不是一目了然,一覽無余,而是指在特定藝術形象所觸發的藝術想象的空間中表現深層的境界,“顯影”凸顯簡單純樸的裝飾美,把東方藝術的神韻與時代審美情趣融為一體,使人從中感受到一種獨特的裝飾美。(圖略)
參考文獻 :
[ 1 ]熊廖 . 中國陶瓷美術史 [M]. 紫禁城出版社 ,1993,8.
[ 2 ]田自秉 . 中國工藝美術史 [M]. 東方出版中心 ,1985,1.
[ 3 ]吳海云 . 瓷國及其高峰 [M]. 人民日報出版社 ,1986,4.
[ 4 ]萬千 . 中國陶瓷技術概論 [M]. 學苑出版社 ,19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