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藝術是陜北地區典型藝術形式的代表。它凝聚著陜北人民淳樸和諧的民風,彰顯人們性格中的樂觀與豪邁,體現了人們對于生活之美和藝術之美不懈追求的態度和精神。
作為陜北物質文化代表的剪紙藝術保留了地方文化的粗獷、古樸、簡明等特色,將自己的親切、通俗、美觀等元素融入藝術創作中,使得陜北人的性格特征表現得淋漓盡致??梢哉f陜北剪紙不僅僅是藝術,更是陜北人表達內心對于美的渴望、追求和向往的物質載體和精神寄托,具有濃郁的藝術美學的色彩。
一、美觀大方的藝術呈現
陜北人重視民俗節慶活動,每年都會把極大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到習俗節慶活動中,并對此活動顯示出無比的虔誠,尤其是在剪紙藝術創作上。陜北剪紙給人的感覺總是美觀大氣,透露著一股粗獷豪放的任性之美,這不僅與陜北人民的性格密切相關,還離不開這里獨特的生活環境因素。殘酷的自然環境沒有打垮陜北人民想要美好生活的斗志,他們用民歌唱出對生活的希望,以剪紙藝術表達對藝術美、生活美的追求。
在剪紙創作中怎樣剪出美觀大方、樣式新穎、色調和諧且又符合節氣的剪紙,是那些農村藝術家要考慮的問題。陜北勞動婦女淳樸的思想和對生活的熱愛,使得她們把剪紙藝術當做一種獨特的情感宣泄和個性表達的方式。體現在剪紙創作上,力求美觀新奇、落落大方、不拘一格。如春耕剪春牛,提醒農民要及時務農,以免耽誤農業收成; 八月底剪“五谷豐登”,祝愿秋收豐產,谷糧充足; 過年剪“年年有余”,表達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再如窗花、燈花的制作。窗花剪裁的大小取決于窗子窗格的大小,一般在北方由于人們居住在窯洞中,光線較為昏暗,故在窗子的設計上力求大氣,光線充足,使得窗花的制作顯得有棱有角、落落大方。如人物窗花就能夠把人物的體態甚至是面部表情盡顯出來。
陜北人民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藝術表現及創作上都講究“大氣”.正如人們常形容陜北人所說的“說話山響,一句能砸一個坑; 走路帶風,十里山路半刻鐘”.還有像“鍋盔像鍋蓋”“信天游漫山吼起來”等說法,這些都是對陜北人性格特征的真實寫照。同時也表達出了陜北人民對于生活之美、藝術之美的欣賞標準。在追求藝術美的道路上,陜北的剪紙藝術家從來沒有止步,在他們匠心獨具的藝術技巧下剪紙以其強有力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傳承著祖宗留下來的藝術瑰寶,為陜北人的精神生活注入美的氣息。
二、神乎其技的藝術技巧
由于地形地勢的影響,這里一直比較封閉落后,教育水平也相對不高,然而這絲毫沒有影響到這里藝術家豐富的想象力和令人驚奇的創造力。一把剪刀、一疊紅紙就可以創造出形態萬千、風格迥異且富有意蘊的作品。這不禁會讓人由衷感慨: 如此簡單的工具竟然能創造出這樣優秀的藝術作品真是不可思議。當然這與藝術家的聰慧與勤勞是密不可分的,同時也離不開藝術家神乎其技的藝術手法和技巧。
剪紙作為一門藝術形式,也有它的藝術語言、每件作品也有獨立主題和寓意。作者能夠通過精心設計和制作,用剪紙作品來抒發他們的精神、情懷。剪紙對藝術家心智的要求必須是心思縝密且巧妙靈活,不受制于材料的大小,能夠將自己的藝術技法正常發揮,同時要手腦并用,剪隨心走,信手剪來。由于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自然在剪紙上表現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剪紙的設計觀念和思維方法必須順應時代的潮流,符合社會的需要,要根據每幅剪紙作品所要表達的特定內涵,綜合多種思維方法進行創作。思維方式是剪紙藝術的來源和動力。在剪紙藝術創作中伴隨著藝術家多種設計思維方式,如發散性思維方式、逆向思維方式、靈感思維方式以及聯想思維方式等。思維方式的更新,設計觀念的變化,使得形式多樣、造型新奇且內涵豐富的剪紙形象躍然紙上。
在形式創造上,陜北剪紙主要以單色剪紙為主。單色剪紙是一種明快、樸素、大方的表現形式。要求在單純中求豐富,變化中求統一,密而不亂,疏而不漏,繁簡有致。在陜北剪紙中多把紅色作為單選的主要色彩,通過處理好紙面空間分布的關系,雖是單色卻絕不單調。剪紙雖然看起來外形簡練古樸,但是紙面的空間組合卻是錯綜復雜且極具深厚意蘊,它所采用的這種線面結合的手法,正顯示出了剪紙技藝的精湛,也展現了其獨特的藝術魅力。
三、意蘊深厚的藝術內涵
作為一件藝術作品,它要向世人展現的內容或者是作為藝術作品存在的意義和內涵,都會涉及藝術作品的靈魂,而這個所謂的“靈魂”就是藝術作品的“意蘊層”.藝術作品固然有其豐富的意蘊,將對藝術作品意蘊層的理解和闡釋投射在陜北剪紙藝術上,就會加深我們對于剪紙藝術意蘊的認識。這樣才能真正讀懂陜北藝術,讀懂剪紙藝術。
人民創造了美的藝術,也創造了美的生活。美的藝術和美的生活又造就了大批創造美、欣賞美的人才。在剪紙藝術這個舞臺上,藝術家注重對日常生活的所感所思,收集任何生活的細節去當作藝術創作的寶貴題材??梢院敛豢鋸埖卣f,天文地理,人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神話宗教等,無一不在民間剪紙中有所反映。在反映日常生活方面,剪紙藝術可以說是盡顯人世百態。如婚姻嫁娶的“麒麟送子”、祛病消災的“抓髻娃娃”、原始巫術的“守門娃娃”; 還有像比較出名的腰鼓剪紙。剪紙中飄揚的彩帶、揮舞的鼓槌、優美的舞姿把現實腰鼓的粗獷豪放、剛勁激昂、渾厚雄壯表現得淋漓盡致。
陜北剪紙表現出自然美、心靈美、藝術美、民俗美。陜北剪紙深厚的意蘊,主要體現在表達主題思想之豐富。黃河流域所孕育的陜北文化是極其富有歷史意味的。在漫長的文化長河中,這一地區兼容了南北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地方色彩的特色文化。
這樣的文化底蘊,使得剪紙藝術在主旨表達上也有著地方文化的影子。在陜北,人們通過剪紙藝術主要傳達的思想內容有對于自然現象的正確認識,社會生活中風土人情的真實反映以及對于藝術真善美的執著追求。陜北剪紙在人們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充當了物質載體,其深厚的藝術內涵是陜北人民藝術生活中不竭的精神食糧。
在文化藝術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不難看出陜北剪紙已經成為黃土高原這一古老地區藝術文化的符號,寄托著陜北人的思想和精神,承載著陜北人對于藝術美的向往和追求,也傳承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它所蘊含的藝術美的意蘊將伴隨著“日常生活審美化”的審美步伐,成為陜北黃土高原上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陜北剪紙,雖經受著經濟快速發展和文化多元化的沖擊,但始終屹立在高原之上,與人們的生活相交相融,傳達著人們對藝術之美不懈追求的永恒主題。
[參考文獻]
[1]曹宇,曹寧。 古今剪紙與藝術創作[M]. 北京: 金盾出版社,2010.
[2]李西秦。 剪紙藝術[M].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3]尹秀鳳。 實用民間剪紙藝術[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4]徐藝乙。 尋常的藝術[M]. 濟南: 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
[5]楊玉峰。 刻紙剪畫[M]. 合肥: 安徽文藝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