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窯青瓷因其出產于當時政府特設之官窯而得名,與同一時期其他瓷窯產出的青瓷一樣,官窯青瓷造型簡潔明快、色澤圓潤,周身的裝飾不奢華,也不追求濃重絢麗的色彩,除了些許釉色調配之外,它的色彩幾乎完全取決于陶土中鐵元素的含量??梢哉f,官窯青瓷的整體氣質是渾然天成的,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和藝術成就,其精致的造型和自然的色彩,深深地影響了后世陶瓷造型藝術的審美取向。
一、宋代官窯青瓷的造型類型
宋代官窯青瓷是我國古代青瓷工藝品的典范,較之于唐朝,宋代的青瓷已經走出了實用主義的窠臼,更為注重青瓷的觀賞性和藝術性。這一時期的官窯青瓷造型不僅樣式繁多,而且十分注重官窯青瓷的美學價值。具體而言,宋代官窯青瓷的造型類型主要包含官窯青瓷碗、官窯青瓷瓶以及官窯青瓷陶俑這三種類型,以下將結合宋代官窯青瓷的具體造型圖案,對這三種造型進行細致闡述。
(一)宋代官窯青瓷碗
官窯青瓷碗,是宋代官窯出產的主要的青瓷類型。由于官窯青瓷主要供皇室和政府使用,因而其不能僅僅局限于實用價值,而且要十分注重青瓷的裝飾美感,很多官窯青瓷甚至完全超脫了實用價值,而只將其作為一種裝飾藝術品產出。宋代的官窯青瓷碗造型簡潔圓潤,青瓷表面一般不進行過多的裝飾,呈現出了素雅質樸的氣質。具體而言,官窯青瓷碗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第一,宋代官窯青瓷碗造型十分簡潔。造型簡潔是宋代官窯青瓷碗十分突出的特點,官窯青瓷碗造型線條簡約大方,青瓷表面也鮮見花哨的裝飾圖案。宋代官窯青瓷蓮花碗,整個碗用簡潔的線條勾勒出了蓮瓣造型,且對蓮瓣之間的空隙把握得也極其精準,顯現出了十分高超的青瓷造型技藝。
第二,宋代官窯青瓷裝飾簡潔素雅。一般而言,宋代的官窯青瓷碗的表面幾乎不進行裝飾,在宋代官窯青瓷蓮花碗之中,除了本身的蓮瓣造型裝飾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的額外裝飾,至于官窯青瓷碗上的皸裂細紋,也是純天然的,這種細密的青瓷裂紋取決于獨特的燒陶技藝,而并非來自工匠后天的加工。
(二)宋代官窯青瓷瓶
官窯青瓷瓶,是宋代另一種十分常見的官窯青瓷造型類型。在宋代,官窯青瓷瓶出產頗豐,而且十分注重青瓷瓶的裝飾作用。相對于上述的官窯青瓷碗而言,官窯青瓷瓶的造型更顯得精致美妙。宋代的官窯青瓷瓶,主要有酒瓶和花瓶兩種類型,兩種青瓷瓶的用途迥異,因而在造型上也存在不小的差距,以下將對這兩種主要的官窯青瓷瓶的造型特點進行細致分析。
第一,宋代官窯青瓷花瓶。在宋代,官窯青瓷花瓶的主要用途是擺放在書架或者其他家具上進行裝飾,因而人們十分注重花瓶本身的觀賞價值。囿于青瓷花瓶自身功能和美觀度的限制,同官窯青瓷酒瓶相比,官窯青瓷花瓶的尺寸稍大,花瓶的中上部分顯得渾圓飽滿。此外,花瓶本身也極少進行刻花裝飾,一如以往地保持著素雅明快的裝飾風格。
第二,宋代官窯青瓷酒瓶。同官窯青瓷花瓶所不同的是,青瓷酒瓶自身更為注重儲藏功能,因而,在造型設計中,官窯青瓷酒瓶的底端更為飽滿,瓶的頸部則稍微細長。
在觀賞性上,和青瓷花瓶相同的是,其往往由皸裂紋進行裝飾。此外,官窯青瓷酒瓶也會通過造型的變化來增強其觀賞性。例如,宋代官窯青瓷葫蘆瓶就反映了上述的所有特點。如圖所示,青瓷葫蘆瓶的下半部分更為飽滿,而上半部分的頸部稍微細長,這樣一來,葫蘆的美妙造型配合著著渾然天成的裂紋裝飾,使青瓷酒瓶的實用性和觀賞性都達到了極致。
(三)宋代官窯青瓷陶俑
官窯青瓷陶俑,是宋代較為少見的官窯青瓷造型類型。官窯陶俑的功能在于供皇家用于裝飾或者隨墓陪葬,因而,這種官窯青瓷十分注重裝飾性,具有高超的藝術觀賞價值。宋代的官窯青瓷陶俑,大致有佛像陶俑和動物陶俑兩種類型,其中,佛像陶俑占了官窯青瓷陶俑的絕大部分,以下將結合具體的官窯青瓷陶俑圖案,對陶俑的特點進行深入分析。
第一,陶俑造型飄逸傳神。在宋代官窯青瓷佛像陶俑中,雕刻線條的運用優美流暢,使青瓷佛像散發出了飄逸傳神的氣質。由圖可見,菩薩盤腿而坐,背靠石座,神態自若地望著遠處,整個佛像被刻畫得生動傳神,菩薩優哉游哉的閑逸情趣被表現得淋漓盡致。第二,陶俑造型立體感強。宋代官窯青瓷工匠大多長于線條的運用,一般都采用流暢美妙的線條來勾勒出陶俑的輪廓,而且雕刻手法雖然不追求精細繁雜,但是卻十分注重官窯青瓷佛像的立體感。如圖3所示的宋代官窯青瓷佛像,放眼望去,佛祖的發髻、衣著以及身體線條,均運用了十分流暢的線條來進行勾畫,簡潔明快的雕刻線條產生了十分強烈的立體感。
二、宋代官窯青瓷的美學特征
(一)宋代官窯青瓷的簡潔之美
宋代官窯青瓷的簡潔之美,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線條的運用簡潔流暢;其次,裝飾十分簡潔。簡潔流暢的線條運用和極簡的裝飾風格,共同造就了官窯青瓷簡潔明快、素雅質樸的美學風格。
第一,簡潔流暢的線條運用。宋代官窯青瓷簡潔明快風格的形成得益于簡潔流暢的線條運用,官窯青瓷的線條運用并不追求繁多復雜,而是要呈現出簡潔流暢、飄逸瀟灑的氣質。宋代官窯青瓷佛像,菩薩的發髻、衣服以及姿態均采用了流暢飄逸的線條來進行刻畫,菩薩的表情泰然自若,顯得極其灑脫自在,具有官窯青瓷簡潔明快的獨特美感。
第二,裝飾十分簡潔。宋代官窯青瓷雖然有一部分依然沿襲著之前的刻花裝飾方式,但是裝飾圖案卻呈現出了逐步減少的趨勢。到了宋代中晚期以后,青瓷的外表裝飾進一步弱化,匠工更注重官窯青瓷本身的造型和釉色的調配,很多官窯青瓷幾乎完全拋棄了表面裝飾,轉而追求一種簡潔明快的美感。
(二)宋代官窯青瓷的精致之美
宋代官窯青瓷不僅注重整體簡潔明快的美感,而且在細節之處也十分考究,形成了一種造型精致之美,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造型精致的美感來源于制作的精巧。宋代的官窯青瓷制作十分精巧,薄胎厚釉是其最主要的特點,尤其是這一時期的官窯青瓷碗。如圖1所示的官窯青瓷碗,其制作可謂十分精致,精美的蓮瓣造型蘊含著極其精湛的制作技藝,如雞蛋般厚薄的碗口更可謂是精雕細琢,整個造型看起來十分精致。
第二,造型精致的美感來源于對細節的注重。宋代官窯青瓷對細節十分考究,對青瓷的口部和底部處理得極為精妙。例如,宋代官窯青瓷蓮花碗之中,蓮瓣碗口圓潤流暢,具有美妙的觀賞價值;又如,在圖2所示的官窯青瓷葫蘆瓶中,葫蘆的腰部嬌小圓潤、曼妙動人,連對上下兩個部分的曲率、長短以及圓潤程度的把握都恰到好處,整體造型精致靈動、美妙非凡。
(三)宋代官窯青瓷的圓潤之美
宋代官窯青瓷的圓潤美感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方式獲得。
第一,宋代官窯青瓷對瓶身弧度的把握十分到位。唐朝時期的青瓷呈斜直線狀,到了宋代,官窯青瓷的曲線弧度逐漸變大,弧度變得更加圓潤且富有彈性。青瓷線條從直線到弧線的變化,使宋代官窯青瓷呈現出了圓潤典雅的視覺美感。
第二,宋代官窯青瓷對線角的處理更為圓潤。線角是指青瓷外部造型的轉折處,對這一部分的處理,直接關系到了官窯青瓷的整體視覺效果。宋代官窯青瓷大多數采取了軟線角的處理方式,也就是用修坯和釉色調配技術,對線角做出圓潤處理,以使其產生一種圓潤典雅、端莊大方的視覺美感。
三、結語
宋代是我國古代青瓷工藝發展的鼎盛時期,官窯青瓷作為其中的典型代表,造型種類多樣,風格獨特,且在設計上還擺脫了單純實用主義的局限,轉而追求青瓷的美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形成了宋代官窯青瓷簡潔明快、造型精致、圓潤典雅的美學特征。如今,宋代青瓷官窯以其極高的藝術造詣馳名海內外,成為了收藏家們的不二之選,如何在欣賞青瓷藏品造型和技藝的基礎上,探求其背后的文化價值和美學特征,還需我們進一步思考和研究。
參考文獻:
[1]賀夏.《宋代官窯青瓷的造型與紋飾藝術》.中國陶藝家,2006\\(02\\).
[2]鄧櫻.《宋代官窯青瓷的審美》.景德鎮陶瓷學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