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料加工為主導的初始階段
南通扎染產業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登歷史舞臺,首先經歷的是來料加工為主導的初始階段,這一時期從80年代持續到90年代。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即改革開放初,南通市海安縣為了抓住對外開放的歷史機遇,適應出口的需求,擴大居民就業,提高居民人均收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地方政府組織了一批以焦寶林為首的匠師準備參與日本吉村紡織株式會社扎染加工業務,當時也叫“扎綢”的扎染項目的競爭。后來在焦寶林、李慧芬等攻關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從海安的一件古物——一件100多年前的老人的扎染遺存上得到了啟發,通過不斷地技術攻關,終于染出了“關東絞”樣品,并最終以此獲準定點生產扎染產品,從此翻開了海安扎染生產的篇章。
從1980年海安扎染廠接受了第一筆由江蘇省絲綢進出口公司下達的為日本加工的500套“關東絞”的訂單開始,海安扎染廠以及兄弟廠都開始大批量的接受外來訂單,主要是出口日本。從“棉布浴衣”“棉布合服”到“關東兵兒帶”,所有產品不但達到日本客戶的最低要求,而且往往質量上乘、做工細致,外來訂單接踵而來。80年代初期開始,僅用五年時間海安扎染廠與其他兄弟廠就成功占領日本市場,將韓國用十五年才打開日本市場的成績遠遠拋在身后。期間隨著工藝的改良、品種的擴大,產量產值不斷翻倍,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帶動地方發展,成功晉升全國進出口商品生產基地。
二、現代扎染服飾投入開發的轉型階段
有了十年的來料加工經驗,南通海安扎染企業的匠師們也已經累積了豐富的生產加工經驗,具備了精良的工藝手法。但是舊的扎染廠體制嚴重束縛了產業的擴大發展,又適逢90年代日本經歷泡沫經濟的洗禮,經濟急速衰退,致使扎染合服市場極度萎縮。面對這樣的情況,海安扎染產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革新。首先在產業管理體系上引進國外企業管理模式,并接受外企融資,成立合資企業,革新扎染工藝的生產流程,對生產工序進行加強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生產效率。同時為了開拓新的市場,扎染企業不斷學習吸收日本、韓國、印度等國的生產管理經驗,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尋求創新的道路。從新材料的探尋、新工藝的研究到新產品的開發,南通扎染企業通過大量資金人力的投入,不斷地摸索創新,終于走出原先束縛的鐵籠,開創出一片新天地。加工材料由原先的絲綢、棉布,擴展到滌絲紡、多種化纖材料、甚至毛料;工藝上在保有手工加工外,還融入了電腦、機械設備的加工,開發手工與機械相結合的扎花技術,還有轉移印花、水溶線等技術,從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傳統扎染的局限性。
隨著海安錦華公司“新龍絞”“新縐褶”“新縫絞”等新工藝的出現,南通扎染產業從單一的來料加工擴展到單獨的服飾面料制作加工。后期獨立研發生產的“菠蘿衫”“壓縐衫”,由于工藝獨特,打破二維平面圖案變化,上升到三維肌理設計,帶來全新的視覺沖擊和美感享受,很快風靡亞洲,繼而走紅歐洲,成為南通既扎染之后又一個獨立藝術品牌。上個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的十多年間,南通扎染成功從單一的來料加工型依附性產業向多元化復合生產的獨立產業轉型?,F代扎染服飾以其獨特的肌理表現,產生無與倫比的視覺魅力,獲得大批量生產,遠銷歐美,受到國內外市場的熱捧。隨著相關經濟旅游業的開發,扎染藝術旅游小品也受到中外旅客的廣泛歡迎。但是旅游小品的形式設計較為單一,缺少藝術性與創造力,需要設計者不斷思考,推陳出新。
三、多元化發展階段
20世紀以來,隨著企業經營模式的穩定,產業的不斷壯大,扎染產業形成一股持續發展的健康態勢。源于自我境界的追求,本我藝術的表現需求,加之外來文化的沖擊,西方美學的感染,很多從業幾十年并且藝術班子出身的藝術工匠開始從扎染的企業生產中抽出大部分時間精力來,嘗試將扎染獨特的視覺感染力和可控可繪性充分發揮,努力使扎染作品超越一般工藝品,向扎染藝術品升華。
多年的手工印染經驗給從藝者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科班出生的專業背景為扎染藝術作品的設計提供了深厚的功底。所以扎染的從藝者們大多“以工養藝,以藝返工”,從常年的扎染生產實踐中吃透扎染的藝術表現手法,來為扎染作品的設計制作提供工藝基礎;相對應的,在扎染藝術品的制作過程中,不同畫面效果需要不同的扎染技法,其中出現的技法難關需要攻克,由此會不斷產生新的工藝技法,將之反饋到企業生產當中,又可以拓展扎染產業的新領域。以此南通扎染從單純的生產加工現代扎染服飾面料,向加工生產服飾與設計繪制扎染藝術品并存的多元領域邁進。南通現代扎染藝術作品的內容主要有工藝技法創新、旅游工藝小品設計、經典名作的轉譯性設計、自主創新四個方面。扎染憑借其獨特多變的制作工藝、風格特色的視覺呈現,吸引了越來越多設計者的目光,這同時變相地為南通現代扎染產業技術創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如今,乘著中西文化交融的風潮,南通扎染突破傳統單一的風格,在繼承傳統的絞纈工藝技法上,不斷尋求圖案的創新設計,工藝技法的創造革新,面料載體的大膽嘗試,應用范疇的不斷開拓,在各個方面都呈現出一種積極開放的新氣象。近些年南通地區扎染通過集成創新已經逐步形成既帶有東方傳統扎染精致寫實的特點,又帶有西方繪畫抽象浪漫的時尚氣息的產業風格,既滿足了現代紡織服裝產業的審美需求,同時又嘗試滿足人們對傳統與時尚并存的期望。在無數工藝大師、繪畫名家和藝術設計者的共同努力下,扎染正在完成從工藝品到藝術品的銳意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