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伏羲公園雕塑的主題營造探究
【第一章】伏羲公園雕塑與周圍建筑的融合分析緒論
【第二章】新樂市伏羲公園雕塑的主題及內容形態
【第三章】伏羲公園雕塑的藝術創作思想
【第四章】伏羲公園雕塑的形式美風格與創作方法
【第五章】伏羲公園雕塑的環境效應
【第六章】新樂市伏羲公園雕塑的互動性
【結語/參考文獻】伏羲公園雕塑的公共空間營造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摘 要
伏羲雕塑是新樂的標志,是新樂市的文化核心標識,具有公共性。當地流傳一句這樣的話"伏羲生在天水、長在新樂、逝在淮陽",由此確立了伏羲公園的主題。新樂人民和觀賞者通過欣賞伏羲雕塑,進而對伏羲的精神和形象留下了深刻的記憶,這種記憶超過了與雕塑有關的其他建筑和環境,成為了這個區域具有實際的全方位功能的文化符號。
本文由六部分組成,第一章緒論部分闡述了伏羲公園雕塑的研究背景及意義,對與之相關的國內外研究成果進行梳理;第二章主要闡述了伏羲公園雕塑的主題及內容形態,分別從伏羲公園雕像及伏羲公園十二道伏羲文化浮雕墻進行了詳盡的分析;第三章主要闡述了伏羲公園雕塑的藝術創作思想,分別從藝術創作思想或觀念的形成、藝術創作活動、藝術品的特征風格呈現、主題性藝術創作、紀念性藝術創作及伏羲公園雕塑的公共性六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第四章主要闡述了伏羲公園雕塑的形式美風格與藝術創作活動中的創作方法;第五章主要闡述了伏羲公園雕塑的環境效應;第六章主要從伏羲公園雕塑的互動性的視角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新樂 伏羲公園 雕塑 形式美 公共空間
目 錄
第 1 章 緒論
1.1 伏羲公園雕塑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文化主題公園雕塑研究現狀評述
1.3 本文的結構與內容
第 2 章 伏羲公園雕塑的主題及內容形態
2.1 伏羲公園雕像
2.2 伏羲公園十二道伏羲文化浮雕墻
第 3 章 伏羲公園雕塑的藝術創作思想
3.1 藝術創作思想、觀念的形成
3.2 藝術創作活動
3.3 藝術品的特征風格呈現
3.3.1 藝術語言
3.3.2 形象
3.3.3 意蘊
3.3.4 典型性
3.4 主題性藝術創作
3.5 紀念性藝術創作
3.6 伏羲公園雕塑的功能
3.6.1 教育功能
3.6.2 媒介功能
3.6.3 娛樂功能
3.7 伏羲公園雕塑的公共性
第 4 章 伏羲公園雕塑的形式美風格與創作方法
4.1 雕塑的"情與韻"
4.2 伏羲公園雕塑的"真美合一"
4.3 雕塑的"思與境偕"
4.4 伏羲公園雕塑的意境
4.5 藝術創作活動中的創作方法
第 5 章 伏羲公園雕塑的環境效應
5.1 空間形式的影響
5.2 形式美的影響
5.3 創作觀念的影響
5.4 技術及材料的影響
5.5 對市民的影響
第 6 章 伏羲公園雕塑的互動性
6.1 雕塑與觀者的互動
6.2 與歷史的互動
6.3 與空間環境的互動
結 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