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術是普外科常見手術,術后患者胃腸功能常處于抑制狀態,嚴重時出現腸梗阻等并發癥,影響患者術后康復進程。腹部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是患者術后康復的關鍵環節。胃腸運動是胃腸電活動與胃腸機械收縮相耦聯的結果,胃腸平滑肌電活動是胃腸動力的基礎,反映胃腸平滑肌的運動功能,胃腸電波的異常改變與胃腸運動功能障礙的發病密切相關[1].中醫中藥在調節胃腸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將胃腸電圖應用于腹部術后胃腸動力的研究,探討中醫中藥對腹部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作用及對腹部術后胃腸電活動的影響機制具有重要意義。中藥小承氣湯具有清熱結、通便除滯、消痞除滿的作用,是治療陽明腑實燥熱輕癥之經典方。有研究證實小承氣湯對婦科及胃腸道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有促進作用[2-3],但小承氣湯對腹部術后胃腸電活動的影響作用目前研究較少。2012年5月-2014年4月筆者觀察了小承氣湯對腹部術后患者胃腸功能及胃腸電圖相關指標的影響情況,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擇上述時期在本院行腹部手術患者60例,其中闌尾切除術32例,膽總管切開取石術4例,膽囊切除術12例,胃癌根治術2例,胃大部分切除術2例,結腸癌根治術6例,直腸癌根治術2例?;颊呔鶡o合并其他系統器質性病變,均在硬外麻或氣管插管全麻下施行手術,術后均不安置止痛泵等術后持續鎮痛裝置。對入選病例按就診順序進行編號,采用隨機數字法進行隨機分組:治療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齡15~76(41.37±18.37)歲。對照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齡15~80(46.83±18.58)歲。2組年齡、性別、麻醉方式、手術方式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治療組術后6~12h口服或鼻飼小承氣湯100mL(鼻飼者夾管1.5h開放),以后每隔12h重復1次,至術后首次肛門排氣停止。小承氣湯方藥組成:大黃9g(后下)、枳實12g、厚樸12g、陳皮9g、延胡索9g、香附10g、木香10g、甘草3g.腹痛較劇者加川楝子,體弱者加黨參、黃芪。加水500mL,煎至200mL,包裝備用,使用時藥液溫度為35~40℃.對照組術后僅給予常規治療。
1.3觀察指標①2組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排便時間。②術后頭暈、惡心嘔吐、消化道瘺等并發癥發生情況。③術前24h內及術后24,48,72h腹痛及腹脹程度,取術后腹痛、腹脹程度最高值作為該患者的術后腹痛、腹脹程度值。腹痛分級采用數字疼痛分級法(numericpainintensityscale,NPIS)[4]評定,0為無痛,10為最劇烈的疼痛,1~3為輕度疼痛,4~6為中度疼痛,7~10為重度疼痛,通過詢問患者,讓患者自己圈出一個最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數字。腹脹分度[2]:腹平坦,無腹脹感為0度;腹部微隆,腹壁緊張度稍增加,叩診略呈鼓音,但主觀腹脹感較輕為Ⅰ度;腹部隆起,腹壁緊張度明顯增加,叩診鼓音,主觀腹脹感明顯,但不影響休息和睡眠為Ⅱ度;腹部膨隆,腹壁異常緊張,叩診鼓音,主觀上腹脹感明顯而難受,影響休息和睡眠為Ⅲ度。④術前24h內及術后24,48h用EGEG-8D型八導智能胃腸電圖儀進行胃腸電圖檢查,記錄胃腸電圖波形平均幅值(P)、波形平均頻率(f)、胃腸電節律紊亂百分比(RD)、波形反應面積(RA).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計量資料以x珋±s表示,用配對t檢驗或重復測量資料的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ue15e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胃腸功能恢復情況治療組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排便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1.治療組術后48,72h腹痛、腹脹程度均輕于對照組(P均<0.05),但2組術后腹痛、腹脹程度最高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及表3.
2.2胃腸電圖檢查結果比較治療組術后24,48h胃腸電圖8個導聯的P及RA均高于對照組(P均<0.05);1,5,6,7,8導聯f均高于對照組(P均<0.05),但2組2,3,4導聯f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2組1,2,7導聯的RD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但3,4,5,6,8導聯的RD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組術后24h胃腸電圖2,3,4,5,6,7,8導聯的P及RA均高于術前(P均<0.05);術后48h3,4,5,6,8導聯的P及5,6,8導聯的RA均高于術前(P均<0.05).對照組術后24,48h胃腸電圖4導聯的P均低于術前(P均<0.05),其余導聯的P及RA與術前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4~7.
2.3并發癥發生情況60例均好轉出院。術后惡心嘔吐每組各1例,均無頭暈、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腔膿腫、粘連性腸梗阻、消化道瘺等并發癥。
3討論
腹部手術由于受麻醉、手術創傷、腹腔炎癥、電解質紊亂、機體內外環境、神經、內分泌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術后胃腸功能常處于抑制狀態,胃腸功能障礙,胃腸運動減弱或消失,常導致患者出現腹脹,胃腸功能恢復延遲,有的患者甚至出現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等并發癥。腹部外科疾病如闌尾炎、膽囊炎、膽結石等常合并有細菌感染,加上手術的創傷,手術前后常有炎性遞質水平升高,且常有胃腸激素及胃腸電活動功能紊亂,導致胃腸功能障礙。手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排便時間,術后腹脹、腹痛程度是評價腹部術后胃腸功能是否恢復的重要指標。肛門排氣、排便后,術后腹脹、腹痛往往也隨之緩解,因此如何加快患者手術后肛門排氣、排便一直是研究的重點。
西醫方面提倡早期下床活動、合理的麻醉方法、適當的術后鎮痛、盡可能減輕機體應激狀態等措施的有效性已得到公認。中醫中藥在促進胃腸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一些措施如針灸、足三里封閉、穴位貼敷、中藥口服、灌腸等也已應用于臨床。但由于腹部手術出現胃腸功能障礙的病因、病理、病機比較復雜,盡管采取多種措施,總體上有時仍不盡如人意。
祖國醫學認為,腹部手術傷及腸胃氣血,氣機不暢,血必凝滯,導致胃腸氣滯血瘀,大腸氣機不暢,腑氣不通,可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司,脾不升胃不降,氣機呆滯,致氣血生化無源,運化失常,進而影響了患者的康復。另外,腹部術后由于胃腸功能障礙,常出現腹痛拒按,脘腹脹滿,肛門停止排便、排氣等癥狀,苔薄黃,脈數,符合陽明腑實燥熱之輕癥。小承氣湯由大黃、枳實、厚樸組成,方中大黃為君,味苦性寒,長于通便除積滯,蕩滌腸胃,又有活血化瘀之功;枳實理氣導滯散痞;厚樸燥濕除滿消脹。筆者在小承氣湯基礎上加入陳皮、木香、香附理氣行氣、健脾利濕,延胡索、川楝子行氣止痛,甘草調和諸藥。
全方有行氣解郁、通里攻下、消除積滯之功,故能加快腹部術后患者肛門排氣、排便,促進腹痛、腹脹較快緩解,從而加快腹部術后胃腸功能恢復?,F代醫學研究證實,小承氣湯方中大黃是瀉下藥,其瀉下成分為蒽醌類衍生物,大黃能改善胃腸黏膜血流灌注,清除患者血漿中炎性遞質[5].大黃煎劑對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等多種細菌及病毒有抑制作用[6].大黃素能提高大腸平滑肌的興奮性,促進大腸運動[7],也可促進小腸蠕動,這一作用與其抑制Na+,K+-ATP酶的活性有關[8].大黃能顯著改善危重患者的胃腸功能,降低MODS的發生率及病死率[9].枳實屬理氣藥,具有破氣消積功效,能使胃腸道平滑肌興奮性增加,收縮增強[7].厚樸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厚樸酚可顯著增強空腸縱行肌的自主收縮[10]
.張啟榮等[11]認為小承氣湯有促進胃底平滑肌的運動作用,可加速胃排空。史南等[12]認為小承氣湯通過調節血漿中胃腸激素的協調平衡而促進胃動力。小承氣湯還能殺滅或抑制腸道多種細菌,其濃縮液對葡萄球菌抗菌作用尤為明顯。小承氣湯能顯著增加腸道的蠕動容積和推動功能,增加腸管血流量,改善腸管血運狀態,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對炎癥早期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升高有抑制作用,能使炎癥水腫消退[13].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排便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均<0.05),術后48、72h腹痛、腹脹程度均輕于對照組(P均<0.05).提示腹部手術后早期應用小承氣湯可促進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較快緩解腹痛、腹脹。
胃腸平滑肌電活動是由于體內各種化學反應造成胃腸平滑肌膜電位改變而引起其本身電磁場改變的一種物理現象,主要表現為慢波電位和動作電位2種電活動[14].慢波是一種相對規律且頻率較慢的周期性電活動,是平滑肌收縮節律的控制波,決定平滑肌收縮的頻率、速度和方向,無論平滑肌收縮與否始終存在;動作電位產生于慢波之上,與平滑肌收縮相一致,可以直接引起胃腸肌的收縮,是推進性運動的主要動力[15].胃腸電波信號可通過胃腸電圖儀檢測獲取。胃腸電圖是以表面電極置于腹壁胃腸投影位置引導并經電子學處理所得的胃腸電信號[16],它是評價胃腸運動功能的一個客觀指標。胃腸電圖描述包含P、f、RD、RA,以波形、圖形及數值形式收集并形成相關數據,這些數據與胃腸電活動功能相關。
P及RA與胃腸電功率的大小相關,f與胃腸電節律快慢相關,RD反應胃腸電節律的不規則性或離散性,胃腸電圖的異常改變,也提示胃腸電活動出現異常改變。本研究結果顯示,小承氣湯能提高患者胃腸電圖P、f及RD,從而提示小承氣湯能提高患者手術后胃腸電活動功能,且對腸道電節律的影響比對胃電節律的影響更明顯。另外2組術后各有1例發生惡心嘔吐,考慮為甲硝唑的不良反應,經停藥后很快緩解。均無頭暈、切口感染、腹腔膿腫、粘連性腸梗阻、消化道瘺等并發癥發生。提示腹部術后早期應用小承氣湯不增加手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小承氣湯可能通過提高胃腸電活動功能而加速腹部術后胃腸功能的恢復。但本研究資料病例較少,且有一定的局限性,中藥對腹部術后胃腸電活動的影響作用及其機制仍有待進一步的探索。
參考文獻:
[1]覃海知,周思遠,陳大帥,等。胃腸電圖在針刺調節胃腸動力研究中的運用[J].遼寧中醫雜志,2014,41(6):1291-1293
[2]張琳,高桂麗。小承氣湯合四君子湯治療婦科術后腹脹療效觀察及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1):112-113
[3]張良清,高海鴻,馮時儐,等。胃腸手術前后應用小承氣湯對康復的影響[J].廣西醫學,2013,35(2):184-186